訪談類成長熱線電視節目策劃方案
蘭海說,其實許多大人圍觀的行為也是出于好奇心,但他們在看到發生了什么事之后也沒有離開的意思,其實這種行為某種程度上來說對孩子起到了一種引導作用。
樣板行為
遇到緊急狀況盡快報警
若是“熱鬧事”應立刻離開
蘭海說,家長要改變孩子喜歡“圍觀”的習慣,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首先,讓他們知道自己雖然是小孩,但是也要承擔社會的責任,要對社會負責任。讓他們知道自己應該并且能夠做什么。
其次,出現引發他們好奇心的事應該分兩種情況。其中一種是可能發現狀況的事情需要他們的幫助,而這個時候,他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盡快通知警察或者急救人員。一種就是“湊熱鬧”,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應該立刻離開。
最后,我們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評價。如果他們對需要幫助的對象做出及時有效的幫助,我們應該贊賞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同樣,如果是單純的“湊熱鬧”,我們應該加強孩子社會責任感的意識。
12 .結尾
主持人公布本期參與的熱線、手機短信數量并抽獎
感謝觀眾參與并公布抽獎信息
校園學生青春風采展示
提供成長熱線以及參與節目的方法
下期主題公布(配合小片)
包裝
字幕滾動
頻道導視
廣告
宣傳片
節目選題標準
典型性 :選題必須是產生與未成年群體學習和生活中較為普遍的現象和典型的問題,應該是能夠引起百姓關心和關注的話題。
貼近性: 選題應該貼近百姓生活,或者說根本就是在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碰到的事情、話題,能夠引起大部分觀眾的共鳴和關注。
實用性 :選題必須具有一定服務性和實用性,應該通過選題的實現,確實為觀眾提供可以借鑒的解決方法,能夠啟發百姓在今后教育子女碰到類似問題時的解決思路。
附:參考選題
1) 孩子為什么不開心?
2) 老師講課時 你發短信嗎?
3) 推門進出時 輕開輕關嗎?
4) 你會接電話嗎?
5) 老師批評人 你看熱鬧嗎?
6) 今天你發泄了嗎?
7) 你是否是愿意成為孩子的傾訴對象?
第三部分 節目組織方案
專家顧問組:
邀請相關領導、專家參與節目的設計及話題的討論、設計。
領導專家構成:(山西省精神文明辦 團省委 山西省教育廳 山西省文化廳
心理學教授 各地市相關部門負責人等)
節目組構成:
節目組有三個部門構成:選題組 編導組 制片組
具體人員如下:
制片人 1人 負責節目的整體運作及日常管理負責節目的整體策劃
主 編 1人 負責節目的整體策劃、節目選題的把握
選題員 2人 負責收集選題并打包篩選
編 導 4人 負責節目的制作和編輯
攝 像 5人 負責節目的錄制及外景小片的拍攝
包 裝 1人 負責節目的形象包裝、節目包裝設計
制 片 2人 負責節目經營及錄制場地、觀眾的落實
第四部分 節目運行方案
節目運行共有四個階段。
節目策劃及評估調研階段
由節目策劃組與相關廳、局就節目的宗旨、框架和內容進行充分的調研、評估、論證,找到有效的結合點。節目策劃組將具體的內容融合到節目中,力求節目在樹立精品意識,堅持思想性、藝術性、娛樂性和可視性的高品質統一上下工夫,堅持高品位,高格調,宏揚主旋律,做出具體的節目文案。
節目制作期
待臺批準后,成立欄目組,進行人員分工,開始節目樣帶和備播三期節目的制作,同時配合節目廣告代理公司進行宣傳,招商,力保節目在開播后有相對穩定的廣告收入和經費來源。
欄目組將細分節目結構,由節目策劃階段向節目生產階段轉移,在做出全年選題計劃的同時,設計定期的特別節目樣式,力保節目在開播后穩定,可靠,便于操作。盡快形成模塊化的制作模式。
節目審核、修改、播出階段
月 日預審首期開篇,節目聽取領導、專家意見,修改后再次政審、技審,并根據意見包裝后三期節目備播入庫,同時進入下一階段操作。月 日正式播出。
節目改版,重大節目設計及節目播后意見反饋階段
待節目播出后兩個月進行如下工作。
根據觀眾收視率及相關部門領導、專家的意見,完善節目內容,提高節目質量,設計好主題節目內容,選好直播項目,并根據時效,如事件性、災情等等,做好特別節目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