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圣節節目策劃方案(精選3篇)
萬圣節節目策劃方案 篇1
活動名稱:
萬圣節狂歡
宣傳時間:
X年10月25日——10月30日
現場活動地點
中區紅樓前
現場活動時間:
X年10月31日晚上6:30——9:30
主辦單位:
英語愛好者協會,環保協會,環藝舞協
參與對象
所有在校同學
宣傳方式
海報,協會成員開大會通知
一、活動背景:
在西方國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一個“halloween”,詞典解釋為“theeveofallsaints’day”,中文譯作萬圣節之夜。這一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節。全球大部分人以古靈精怪的打扮,來慶祝萬圣節的有理啊,在這一夜大狂歡。時間流逝,萬圣節的意義逐漸起了變化,變得積極快樂起來,喜慶的意味成了主流。如今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萬圣節也成為了中國人可以娛樂的一個節日。
二、活動目的:
英語愛好者協會及環保協會作為外語系的協會,為讓在校更多的同學更深的了解西方文化知識,決定聯辦本次活動,而作為狂歡的一個party,因此英語愛好者協會,環保協會,環藝舞協聯誼,旨在增加大家對西方文化節日的了解,豐富同學的課余生活,提高大家對英語的興趣,對課余生活的樂趣。
宣傳階段說明:于10月25日到10月30日之間在學校主要宣傳欄處及系部宣傳欄粘貼手工海報,各自協會開會通知會員積極參與活動的表演。
三、活動階段說明:
主持人:三個協會各選一名,名單待定
開幕介紹:
1、主持人介紹萬圣節簡要信息以及我們開展這次活動的相關目的,起因等;
2、主持人介紹活動簡要信息以及活動進行中的某些關鍵之處
3、主持人介紹邀請來賓,歡迎參加活動的全體成員
4、主持人宣布活動開始
(一)魔力南瓜(挖南瓜比賽)
南瓜由主辦方提供,參與者(按小組形式)利用自帶的工具或者提供的工具,以任何形式對南瓜進行加工改造,完成后進行現場展示,然所有在場的人觀摩作品,由各協會部分領導層及嘉賓出任評委,得出一等獎:1組“最炫魔南(瓜)”;二等獎:2組“超酷魔南(瓜)”三等獎:3組“鼓勵魔南(瓜)”。對于獲獎者給予獎勵。
(二)才藝表演
四個協會出節目,其中有來自英語愛好者協會的,如:英文話劇表演,英語歌曲合唱,舞蹈表演等;有來自環藝舞協的歌伴舞及經典舞蹈等,也有來自環保協會的短劇表演,小品表演,還有經典歌曲演唱等,還有來自自然風模特隊的精彩魅力演出。表演的節目形式多,內容精彩,在表演期間穿插著有趣的游戲,如:幸運踩踩踩,尋寶之旅等,還有送幸運的抽獎。
。ㄈ┢嫜b異服(化裝晚會)
“奇裝尤有靚女,異服更有美男”,參與者憑自己創造設計各式各樣的奇裝異服,現場可以采用各種不與學校規章制度沖突、無安全隱患的形式進行狂歡。
閉幕介紹:
1、由嘉賓對本晚活動做出點評
2、主持人感謝各位同學的參與,感謝贊助商
3、主持人宣布活動結束
四、活動需要:
1、向相關部門審批活動,審批場地
2、準備音響等電器設備
3、預先安排人員布置,計劃現場的擺設
4、向商家拉贊助
五、計劃贊助商
漂紡(化妝品)飯店(南瓜)飾品店(小獎品)
萬圣節節目策劃方案 篇2
小組成員:孟、王、崔、婁、李
【節目名稱】:Music小時代
【節目標識】:片頭
【節目類型】:音樂類
【節目長度】:1小時
【播出時段】:每晚5:45―6:45
【節目構想】:此檔節目屬音樂類節目,在包含一般音樂節目中的所有元素的基礎上,通過創新使節目風格和內容更獨特和吸引聽眾。我們會在每一期選擇一個音樂話題,圍繞該話題來制作音樂專題節目,而不是簡單的對所播放的音樂進行介紹。音樂專題意味著主播必須對當期節目的話題有非常全面的了解,并能夠與聽眾分享節目中可能涉及到的樂人成長歷程、音樂創作背景等,更重要的是主播要有自己對于音樂的見解和觀點,理解自己需要傳遞的情感和信息。另外,我們希望在音樂情景短劇和說唱結合對話方式上進行嘗試并有所突破。我們的受眾較為廣泛,上班族、學生群、甚至是隨便一位路人,都可以被我們的節目吸引并有機會參與到我們的節目中來。我們的口號是:Music小時代,聽我所聽,愛我所愛!在我們看來,音樂具有神奇的力量,每一個時代又有自己的音樂特征,每一個人的生活中都會有音樂,它正在以一種不可或缺的性質成為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的節目是希望能夠把握這個屬于我們的時代的音樂潮流,提供給更多的人他們想要了解、接觸和喜歡的音樂,讓音樂所帶來的一種積極的正能量得到更多更廣闊的傳遞空間,讓更多人的生活因為音樂而變得有所不同。
【節目特色】:首先節目名稱的特色在于Music小時代能夠抓住聽眾的注意力,我們不以夾雜個人情感的詞匯作為節目名字,只是簡單的以“時代”為背景,其實是給了主播和聽眾更大的空間,因為音樂背后不一定都是美好的,那么無論音樂話題涉及溫暖的成長、愛情等,還是有關艱難、冷酷的現實,都適合我們的節目,這從名稱上突破了很多音樂節目的局限性,如“耳朵里的幸福”。然后我們的.節目主要以音樂專題的形式為大家介紹各類音樂,不僅是對一首歌的把握,更有對歌曲背后的故事的把握;我們會邀請成功的音樂人作為嘉賓參與節目,分享他們的成長歷程,也會邀請正在努力的樂人和樂團走進直播間,分享他們的音樂,這樣就提供給一些需要平臺的優秀音樂有了一個發展的機會;我們也會接受聽眾點歌,在這個部分的新創意在于聽眾可以自己改編歌或歌詞唱給指定的人,而不僅僅是點播成曲,因此很多聽眾有機會通過我們的平臺去表達交流。
【時段分析】:每晚5點45分至6點45分是大多數聽眾的的空余時間,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群,在這個時段不耽誤大家的正常工作、學習等,而且在這個時段很多人都在回家的路上,交通擁擠之余,我們希望用自己的節目為聽眾帶來一絲愉快的享受,讓等待變得不那么枯燥和焦急。每周末我們會添加特別節目《耳朵世界》包括周一至周日節目中所沒有的音樂廣播劇及“我心唱響”欄目(改編歌曲幫幫唱)
【預期效果】:我們會以精良的節目質量、及時的溝通交流和回饋來
對待聽眾,初期我們只是簡單的要求節目上檔成型,能夠在廣播中占有固定的時段,能在小眾范圍內有一定的知名度,中期預期是通過小眾傳播過渡到大眾傳播,即擁有一定數量的聽眾群,這樣就保證了我們節目的收聽率,后期預期則是將我們的節目更大范圍的推廣,在各類音樂廣播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并保持住我們的口碑和收聽率。
【制作團隊及介紹】:我們的制作團隊命名為MTT,是Music Tiny Time的首字母縮寫,團隊組織包括策劃部(主要負責策劃每一期節目內容)、制作部(負責節目的制作部分,包括錄制、播出等)、播音部、宣傳部(節目前期的宣傳工作、團隊活動的宣傳工作等)、網絡部(負責節目的網絡同步、宣傳片制作等)、臺刊部(專屬本臺的刊物,刊登本臺有關主播經歷、主播手記、嘉賓、特殊優秀稿件、獎項、合作等一系列事宜)以及運營中心6個主要部門,每個部門都有自己負責的部分。
【主持人簡介】:擬定男女兩位主播名為NIKI 和 GARY ,我們對主播基本要求是思維靈活、反應敏捷、語言流利,對音樂有很深的把握和自己的理解;風格要求能根據當期節目應有的感情變化,但要有個性。
【經費預算】:購買播出平臺、邀請嘉賓、同步網絡媒體、宣傳經費以及基本的制作經費。
【總片花】:Music 小時代,帶你走進音樂新天地,暢聽多變風格,這里有緊跟時代腳步的流行音樂、也有經典懷舊的年代金曲,有勁爆狂野的搖滾,也有神秘自由的爵士樂。這里是FM895.Music 小時代。
【開場】Niki:無論你在世界上的哪一個角落,沉浸在音樂中,曾尋找一些熟悉的微笑,重復一些簡單的事情,也曾執著于一條路、一個動作、一種味道、一首歌。
Gary:Hey,大家好,歡迎走進今天的Music 小時代 ,我是Gary Niki:大家好,我是Niki
萬圣節節目策劃方案 篇3
節目名稱:《明天我就業》
播出時段:7:00到8:00 每周周一 周五
時長:一個小時
形式:直播
類別:服務類訪談式
節目風格:清新、明快、活潑而不失嚴謹
片花:
我的手指點擊你的故事 你的耳朵聆聽我的聲音 緊跟機會的腳步應和職場的召喚
感受最新鮮的就業資訊,最資深的用人透視,最理智的自我分析。明天我就業,讓您畢業大不同。
節目形式:一位主持人三位嘉賓(包括資深就業專家某大學教授、一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一位用人方代表)訪談式
欄目的定位:
1、構建平臺了解就業咨詢
2、掌握用人方需求
3、使聽眾認知自我,合力估算,規劃出適合自己的職業之路
板塊設計:注:每次節目都有現場招聘,會在前一期節目中公布招聘方信息,請聽眾報名,篩選三位在板塊三中進入節目,現場參與。
板塊一《你我》
現場的嘉賓與主持人以隨意聊天的形式說一些就業的新鮮故事、政策,并帶出一些招聘信息,場外觀眾以短信形勢參與現場討論。
板塊二《明天》
聽眾可以以短信、網絡留言或電話方式參與節目,提出自己的就業困惑。現場主持與嘉賓共同討論,暢所欲言,成功人士以身說法,旨在使其正確估價自己,認知自我。提供一些思考的方法。
板塊三《就業》
每次節目將有三位聽眾現場招聘面試,最后專家分析。
文案:
有人說畢業等于失業,就業問題已成為當今社會的焦點,很多畢業生一提到就業問題就會緊鎖眉頭!我們該以何種心態應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該做哪些準備?從何處了解更多就業咨詢?哪里有資深專家為我點評?哪里有就業故事與我分享?就在這里,就在明天我就業!
明天我就業是一個一大學生為主體的訪談性服務類節目,旨在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就業資訊,解決就業困惑,調節就業心理,資深專家分析解讀就業形勢,分享就業故事,就業咨詢平臺。
就當前的就業形勢,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率僅為35%,寒窗苦讀十六載,畢業尋職難叩門。而一些迫切需要人才的公司也面臨大學畢業萬萬千,就是沒有我要找的人的窘境。之所以造成這樣一種尷尬的社會現狀,是由學生對就業形勢的無知,以及公司未能極力宣傳公司所求對象目標。用人和供人方對于目標沒有達成明確的共識,可以說雙方都處于一片茫然,這就使得培養出的人才與社會需求脫節,而真正的人才也因為對形勢的錯誤估計,對自己的認知不全面而與好工作失之交臂。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即將面臨的大學生需要一個平臺幫助他們最大限度的補差,也就是通過專家建議與分析來找到自己未能成功就業的問題所在,正確估價自己,并透過強大的就業資訊找到更多的就業機會。我們的節目應運而生!
每年都會有數以十萬計的畢業生面臨就業的抉擇,所以可保證收視人群。同時,很多家有畢業生的父母,親朋也會加入我們的聽眾群來,他們關心孩子,所以關心就業。一些關注就業的專家學者也能從我們的節目中得到啟發。
就業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是一個重要的民生問題,而現在媒體對全方位幫助大學生面對這一問題的領域開拓的少之又少。我們的節目有開拓者的意義。
學生就業,關系整個國家的安定團結,以此為題符合時代的潮流。
由此可見,我們的節目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