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文化活動方案(精選5篇)
群眾文化活動方案 篇1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xx大和xx屆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傳承和弘揚節日文化,豐富和活躍全縣人民春節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營造歡樂、祥和、文明、安定的節日氣氛,現就20__年春節期間群眾文化活動安排提出如下方案:
一、目的意義
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全縣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提高對做好節日文化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做好春節期間的文化工作作為繁榮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的一項重要措施來抓。要本著突出特色、豐富多彩、節儉隆重、群眾參與、以點為主、點面結合的原則,深入挖掘和弘揚我縣民間傳統文化資源,體現群眾喜聞樂見、廣泛參與的特點,以豐富的群眾文化生活,宣傳貫徹黨的xx大精神,展示全縣人民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竹山的良好精神風貌,努力營造祥和喜慶、文明健康、歡快熱烈的文化氛圍,讓全縣人民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
二、活動安排
1、全縣各地要認真挖掘、整合轄區內民間文化資源,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各類業余文藝團體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舉辦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滿足基層群眾的節日文化需求,營造節日喜慶氛圍。
2、城關地區群眾文化活動由縣政府辦牽頭,縣政府辦、城關鎮人民政府、文體局聯合承辦,**鎮人民政府、縣公安局協辦。具體內容是:**年臘月三十晚上及20__年正月初一、初二,由城關鎮組織演藝隊伍開展上街大拜年活動;正月初七晚上,由城關鎮、**鎮的彩船、城關鎮的龍燈、鑼鼓、**小學的腰鼓、縣藝術團的雄獅等在堵河廣場進行表演,并燃放煙花。
3、縣文體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在春節前后組織開展送戲、送電影、送圖書文化“三下鄉”活動:
(1)縣藝術團準備一臺高質量的文藝節目在縣委、縣政府舉行的春節團拜會上表演;配合潘口水電站移民工作,創作一批宣傳移民政策,歌頌人民群眾和新農村建設的文藝節目,春節前后深入到縣移民搬遷任務重的田家壩、深河、官渡、潘口、溢水、麻家渡等移民鄉鎮及安置區進行慰問演出。
(2)縣文化館要加強對節日期間群眾性文化活動的輔導工作,在藝術團送戲下鄉的同時組織書畫協會開展為移民戶送春聯活動。義務開放《堵河攬勝》和《滄桑巨變看竹山》兩個展覽。
(3)縣圖書館春節期間堅持正常開放,提供更好的借閱服務;新華書店要組織高質量的圖書投放市場,以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
(4)縣電影公司要積極組織實施“2131”電影放映工程,科學調度,組織一批適合農村放映的影片,投放到各鄉鎮放映隊巡回放映。
(5)縣體育中心義務開放乒乓球室,供群眾健身娛樂。
(6)縣文化市場稽查大隊要聯合相關部門加大文化市場稽查力度,維護節日文化市場的健康、繁榮、活躍、有序。要堅持開展“掃黃打非”工作,嚴厲打擊非法出版物和娛樂場所中的違法經營行為;加強對互聯網的監管,堅決取締利用游戲機、電腦從事變相賭博行為。
三、活動要求
(一)精心做好活動的組織工作。舉辦春節群眾文化活動,有利于展示全縣各級各部門和各行各業奮發向上、艱苦創業、拼搏進取的精神風貌,有利于凝聚人心、振奮精神、堅定信心,有利于弘揚傳統文化、彰顯全縣人民的聰明才智、豐富群眾的節日文化生活。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突出重點,發揮優勢,精心安排。各鄉鎮、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過問,自覺擔當活動的總指揮,在人力、財力、物力等方面給予必要支持,確保活動各個環節落到實處。
(二)突出特色和群眾參與性,保證活動質量。活動內容要堅持健康向上、振奮人心、激發干事創業熱情;活動方式要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群眾廣泛參與;節目形式要新穎、活潑,群眾喜聞樂見。
(三)加強組織領導,保障活動順利進行。各鄉鎮及有關部門、單位要積極配合,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負責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確保20__年春節期間群眾文化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群眾文化活動方案 篇2
20xx年重陽節將至,為進一步營造節日氛圍,弘揚傳統文化,增進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經研究決定在全市中小學校開展節日文化主題活動,現將具體事項安排如下:
一、活動目的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節日文化活動,引導中小學生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情感。
二、活動內容
1.國慶節期間,以慶祝新中國成立XX周年為契機,充分利用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歷史遺跡等,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展示愛國主義深刻內涵,培育愛國主義精神。依托主題班(隊)會、國旗下講話、團(隊)日活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等載體,開展演講、辯論、征文、歌詠、愛國主義影視片欣賞等活動,進一步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發中小學生愛國主義熱情。
2.重陽節期間,突出崇老敬老、厚德仁愛主題,組織中小學生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感受重陽節傳統文化;組織中小學生走進社區、敬老院等場所打掃衛生、表演節目,關心關愛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弘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觀念,深化孝老愛親文明活動,弘揚文明道德新風尚。
三、活動要求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校要充分認識開展節日文化活動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領導,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中小學生的原則,周密制定方案,以高度的責任感組織開展好活動,確保廣大中小學生廣泛參與。
2.創新形式,務求實效。要針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特點,堅持分類教育引導,科學設計具有鮮明時代特點、學生廣泛參與、深受學生歡迎的活動。同時要注重務求實效,既要體現隆重熱烈,又要注意勤儉節約,確保活動實際效果。
3.加強宣傳,深化效果。各區縣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校要及時對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進行總結,對典型學校、典型活動案例等進行專題報道,通過多種媒介宣傳,確保活動效果。同時,將各節日文化活動總結,連同活動精彩圖片和視頻等資料,于10月19日前報送市教育局思政科(郵箱)。
群眾文化活動方案 篇3
按照宣發[20xx]4號《中共xx區委宣傳部關于開20xx年迎新春文化惠民活動的通知》文件的要求,為進一步豐富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體育生活,營造歡樂、祥和、喜慶的節日氛圍,我社區在春節期間組織了一系列活動,現將情況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精心組織。
社區領導高度重視這節日期間的文化活動,接到通知后我社區立即組織召開兩委會議,專題研究活動,圍繞宣傳主題,制訂活動方案,將籌備工作落實到人,形成人人參與的局面。
二、廣泛宣傳,參與積極。
為了使這次春節文化活動深入民心,我社區采用橫幅及宣傳欄進行了廣泛宣傳,同時,深入到群眾中了解群眾喜歡的節目,贏得了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氣。
三、內容豐富,效果明顯。
此次文化活動形式內容豐富多彩,主要有以下幾個節目:
1、組織腰鼓隊表演,于元旦期間組織社區腰鼓隊逢場天在社區廣場表演了腰鼓秧歌等民間活動,營造出熱烈歡騰的節日景象。
2、精彩文藝表演。激情的演唱、詼諧的小品、令人叫絕的蒙古族舞蹈以及特殊教育學校孩子們表演的手語“感恩的心”、充滿活力的韻律操和豐富多彩的互動游藝活動,贏得觀眾陣陣掌聲,深受社區居民歡迎。本次活動邀請了本社區企業負責人、退休老干部及社區孤寡老人等參與,為辭舊迎新拉開序幕。
3、開展體育健身活動。春節期間我社區組織了廣大社區群眾舉行了羽毛球、乒乓球、跳繩等一系列體育活動,使廣大群眾在參與的同時身體得到了鍛煉。此次活動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社區群眾的積極性,同時,也促進了社區群眾之間的交流,為全社區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通過上級部門支持引導,動員群眾參與,進一步引導社區群眾積極開展文藝、體育等活動,促進我社區文體活動的長足發展。
群眾文化活動方案 篇4
為了貫徹落實的十九大,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豐富春節、元宵節期間鄉鎮群眾文化生活,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節儉、文明的節日文化氛圍,繁榮鄉鎮群眾文化生活,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自力更生、勤勞致富。根據《xx縣年群眾文化藝術匯》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xx鎮年群眾文化藝術匯演》。
一、指導重要
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指導,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群眾文化生活為目的,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不斷推進文化創新,拓展文化服務功能,通過豐富多彩、文明健康、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文化進萬家,全民齊歡樂的文化活動,樹立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優秀文化引領社會風氣的良好風尚,充分展示全鄉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推進文化惠民、文化樂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營造積極向上、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
二、活動名稱
xx鎮年“兩節”文藝活動
三、活動主題
學習貫徹十九大,建設幸福新
四、活動時間、地點
時間:年xx月xx日(正月初十)至年xx月xx日(正月十六)
地點:以行政村為一個活動主體,在各自行政村文化活動廣場搞好“兩節”期間的節目編排和自娛自樂工作。
五、具體要求
(一)高度重視,加強。要充分認識開展春節、元宵節期間系列文化活動的重要性,高度重視,加強組織,策劃,制定好活動,切實把工作任務落到實處,確保每一項活動有亮點有創新,內容豐富,群眾參與面廣。為確保全鎮年春節、元宵節系列文化活動順利開展,成立各行政村節目負責人,負責人對各自行政村的文化活動負總責。
(二)統籌協調,通力合作。在活動的設計和組織實施上,要把文化和旅游相結合,下移文化重心,實現精彩文化活動進文化旅游村、景區景點、移民新村,擴大文化下鄉覆蓋面,讓更多群眾參與表演,觀賞和體驗。
(三)加大宣傳,營造氛圍。要對春節、元宵節系列文化活動進行及時宣傳報道,以正確輿論導向,傳遞正能量,營造喜慶、歡樂、祥和、幸福、節儉、紅火的節日氛圍。
群眾文化活動方案 篇5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根據省、市、縣文明辦有關要求,結合我鎮實際,決定在全鎮范圍內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現制定如下:
一、活動目的
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充分挖掘和弘揚春節、元宵節的文化內涵,營造歡樂喜慶、文明祥和、溫馨和諧的節日氛圍,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引導人們親近傳統節日、繼承傳統文化、弘揚傳統美德。
二、主要內容
1、舉辦“民俗文化鬧新春”集中展演活動。結合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間藝術資源,春節期間,組織開展龍燈、馬燈、地花鼓、火獅子等民俗文化集中展演,豐富廣大群眾的.節日文化生活。
組織開展“三下鄉”活動。組織好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和“送文化下基層”等活動,把歡樂送到千家萬戶,引導群眾參與體驗節日習俗,了解傳統文化。
組織開展送春聯活動。組織轄區內書法愛好者,開展為村(社區)居民義務書寫春聯送祝福活動,將平安、和諧、祥和的節日氣氛傳遞到群眾身邊。
組織開展有獎猜燈謎活動。元宵節期間,通過舉辦燈謎競猜等活動,鼓勵群眾參與,讓群眾了解元宵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組織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各村(社區)、鎮直各單位要以春節、元宵節為契機,開展向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美德少年等道德典型拜年走訪、慰問交流、座談聯歡等活動,予崇高的社會禮遇,體現“好人受尊重、好人有好報”的價值導向。
組織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各村(社區)、鎮直各單位要組織志愿者進社區、進家庭,開展節日慰問、環境清理、創建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各村(社區)、鎮直各單位要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以孤寡老人、困難家庭、農民工、殘疾人為重點,積極開展扶貧幫困、扶老助殘、文體娛樂、醫療保健、環保衛生、法律維權等志愿服務活動。
開展倡導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新風活動。組織開展“移風易俗我先行文明祥和過大年”主題活動。各村(社區)、鎮直各單位要積極宣傳“雙禁”工作,要加強移風易俗的宣傳教育力度,引導城鄉居民勤儉文明過節,反對封建迷信、反對賭博、反對鋪張浪費,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和健康向上的鄉風民俗。
三、工作要求
1、組織實施。各村(社區)、鎮直各單位要把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與當前正在開展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作為推進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周密部署安排,組織實施。
2、大力營造氛圍。鎮宣傳辦通過微信公眾號、政務平臺等形式,及時報道活動開展情況,大力普及節日知識,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宣傳介紹春節、元宵節等傳統節日相關知識,傳播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節日理念,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傳統節日、過好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