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節社區活動方案(精選3篇)
勞動節社區活動方案 篇1
一、本次社區活動是慶五·一勞動節趣味運動會,以社區小組為單位組織公司職工參賽,每位社區小組成員參賽項目不能超過兩項。社區小組負責人需要在周二中午下班前把小組具體參賽職工的名單和參賽項目交到社區。
召開時間:5月1日上午九點至下午五點。
召開地點:xx縣體委。
具體小組及負責人:
家園項目組()國際項目組()xx項目組()藥監局項目組()公司領導組()社區代表組()工作人員:各位社區委員。
考勤:。
統計:。
發放禮品:。
裁判:、。
二、趣味運動會運動項目
1、乒乓球投籃:各個社區小組選派4位職工參賽,每人有5球的機會,把乒乓球投進塑料垃圾桶中,投籃距離為5米,計算4位職工的投中的總數,評出一、二、三名。
2、足球射門:各社區小組選派3位職工參賽,每人有5球的機會,把足球踢進球門即可(距離約為半個籃球場的長度),計算3位職工的進球總數,評出一、二、三名。
3、踢毽子:各社區小組選派3位職工參賽,不間,計算所踢的個數,然后計算三位職工的總數,評出一、二、三名。
4、跳繩比賽:各社區小組選派4位職工參賽,其中兩人負責揮繩,其他2人跳繩,2位職工都必須能跳繩,可以2人同時,也可以分先后,由裁判負責數數,每小組有兩次機會,取數量多的,評出一、二、三名。
5、除參賽職工外,其他職工需要到場,將由社區和社區小組組長共同考勤。
三、獎品每位參賽職工每參加一項可以領取一份獎品,按社區小組統計的參賽名單和參賽項目發放。請各位社區小組長將參賽名單在比賽結束后交到羅崢榮處,并領獎。
本次趣味運動會的比賽結果和出勤情況將納入公司社區小組評比中,請各社區小組踴躍參加。
茶陵縣仙廈建筑公司社區委員會x年4月20日慶祝五一勞動節活動記錄時間:x年5月1日地點:茶陵縣體委組織:茶陵縣仙廈建筑公司社區活動內容:
為慶祝五一勞動節,豐富職工生活,由公司社區組織召開慶五·一勞動節趣味運動會。
九點各參賽小組到縣體委足球場集合列隊,由社區主席致運動會開幕詞,之后由各參賽小組負責人組織按參賽項目進行比賽,各裁判分配到位。中午所有小組到陵園路香滿樓酒家會餐休息。
下午繼續各項比賽至下午四點所有比賽結束。四點十分進行頒獎典禮。四點半由劉主席致運動會閉幕詞。
勞動節社區活動方案 篇2
一、活動時間:20xx年5月1日 上午9:00—11:30
二、活動地點:
三、參加對象:1.5—5歲的寶寶及家長
免費參加并備有禮品贈送
四、活動項目:
1、寶貝計劃;2、搭橋過河;3、趣味投籃;4、烏龜媽媽背寶寶
五、其他活動:
1、親子活動合照;
2、DIY手工匠:提供手工折紙給孩子制作;
3、互動多媒體英語體驗課(15分鐘)
六、活動形式:本期僅接受20組以內家庭參加活動。
七、注意事項:參加活動的寶寶及家長穿著適于運動的服裝為宜。
勞動節社區活動方案 篇3
一、總體目標
(一)著眼于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加強學校與家庭的經常性聯系,及時通報學生在家校的表現情況,宣傳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人才觀、質量觀,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學方法;
(二)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和優勢,配合社區(或村,下同)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
(三)弘揚教育優良傳統,塑造教育良好形象,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程度。
二、活動安排
(一)校長進社區活動(20xx年4月至年底)
1、活動內容與形式
主動走訪社區,協商學校與社區教育合作事項,采取聯辦家長學校、愛心網吧,科技、音樂等活動室以及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宣傳教育政策法規、家庭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介紹學校的發展情況、辦學理念,聽取群眾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建議,接受社會監督,改進教育工作。
2、活動步驟
調查準備階段(20xx年4月)
各校根據社區設置與學校片區劃分情況,每所學校都要就近與所在片區一個以上的社區或村建立結對共建關系,各校校長要帶頭深入走訪結對共建的社區,了解社區家庭的總體特征、主要需求,與社區探討合作共建教育平臺的方式和途徑;對共建項目做好師資和設施方面的準備工作。
活動實施階段(20xx年5月至11月底)
在建立結對共建關系的基礎上,組織實施學校與社區的合作項目,原則上每所學校與社區要有一項以上的合作項目;要利用好學校的優勢資源輻射社區教育,同時要利用社區組織優勢和合作平臺,組織家長進行科學教育觀和教育方法的學習輔導;選擇合適時機召開學校教育征詢意見會,廣泛聽取群眾對學校的意見和建議。
活動總結階段(20xx年1 2月)一
及時上報提供學校與社區教育合作的做法。年底前,總結校社教育結合取得明顯成效和有特色的做法,召開現場經驗交流會,組織相關學校領導進行觀摩學習。開展學校與社區教育合作的經驗交流和理論探討,探索創建長期合作的工作機制。
3、具體要求
(1)校社合作項目要因地制宜,切合社區情況和居民需求,針對性強,不強求一致,不搞形式主義。
(2)學校召開的家長會和征求意見會要側重于溝通情況,宣傳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方法,不得責備、訓斥家長。
(二)教師進家庭活動(20xx年5月開始)
1、活動內容與形式
各學校要組織校級領導、中層領導、班主任和所有科任教師實施全員家訪。家訪時,要注重宣傳教育政策法規、家庭教育觀念、教育方法、安全文明規章;通報學校發展情況和學生在校表現情況,全面了解學生家庭情況,與家長共商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措施;了解掌握特殊家庭生(含貧困生、單親生、農民工子女和城鄉結合部家庭等)和行為偏差生(學困生和其他行為失范的'學生)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幫扶、輔導(含心理輔導和學習輔導,和其他助學措施。
2、活動安排和要求:
準備階段(4月)。各學校結合實際制定實施全員家訪的方案,合理安排好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家訪任務和時間,在落實特殊家庭生和行為偏差生作為重點家訪對象的同時,避免重復家訪或者漏訪。
實施階段(5月雙休時間)。每所學校相對集中時間實行全員家訪。家訪過程中,要嚴格做到“四要四不得”:要全面通報學生在校情況;要全面了解學生家庭和在家表現情況;要共同探討有助于學生成長進步的教育方法;要做好家訪情況記錄。不得在家長面前指責學生;不得隨意把家長叫到學校進行責怪訓斥;不得接受家長的宴請和贈禮;不得以電話聯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訪。各學校要建立家訪登記制度,記錄教師家訪簡要過程、學生家庭和個人情況以及下步的隨訪建議,以及家長對學校教育的意見和建議等。
規范階段(5月份以后)。在總結全員家訪做法的基礎上,著手建立制度規范,長期堅持做好家訪工作。要以班級為單位,全面了解家庭特殊生和行為偏差生的情況,形成檔案,建立隨訪工作機制,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為重點,制定落實具體的輔導補習和矯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