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技活動方案(精選7篇)
小學科技活動方案 篇1
一、時間:
20xx年5月20—6月3日
二、參加范圍:
全體學生
三、科技節領導小組
組長:安曉兵
副組長:張愛青
組員:何靖張小潔王亞娟戚潔孫玫張燕各班班主任
四、活動主題:
勇于探索敢于創新
五、活動目標
1.通過本次活動,促使學生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吃苦耐勞精神,團結協作、友愛互助作風的'思想感情。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3.通過本次活動,普及頭腦奧林匹克活動、訓練提高學生對橡筋動力飛機、紙折飛機的制作與調試能力。
六、參加項目
1.一至五年級學生參加航空飛機模型競賽(見附件1)
2.科技類活動:
(1)迎世園頭腦挑戰賽(見附件2)
(2)家庭親子科普賽
。3)電子設計制作比賽
美術類活動:
。1)我為世園獻禮(見附件3)
。2)“我的美麗校園”設計制作比賽
七、獎項設定
比賽設獎項,并頒發獎狀和獎品。
小學科技活動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為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科技素質、科學創新精神;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學習、創造、動手、動腦的樂趣。我校將開展20xx年度xx月舉辦科技節系列活動,以此來促進我校的科普教育工作,激發學生熱愛科學,豐富了學生的課下生活,培養學生科學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及想象思維,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二、活動時間:20xx年xx月,前兩周進行動員準備工作,后兩周進行比賽活動
三、活動對象:全體師生
四、活動內容:制作降落傘、制作雞蛋保護器、建高塔、建橋梁
五、活動方法
(一)制作降落傘
活動材料:塑料袋或者手絹、尼龍布,50厘米的棉繩若干,小重物
活動方法:降落傘面做成圓形,將棉繩系在降落傘的傘面上,底下繩子打上結,掛上重物。
比賽方案:要求降落傘外觀美觀,有創意。當降落傘都從三樓落下時,看誰的下降速度慢,就為獲勝。
(二)雞蛋保護器
活動材料:雞蛋、泡沫塑料、布、紙盒、棉花、氣球、等等,根據自己的'設計要求來定。
比賽要求:將自己設計好的雞蛋保護器從三樓扔下,看誰的雞蛋不破,同時還要求,用的材料最輕,最節省、簡單實用。
(三)建高塔
活動材料:塑料瓶、易拉罐膠帶、筷子、水、沙子等,根據自己的設計來定
建高塔的原理:物體重心低,就會平穩,高塔要求上輕下重,上小下面大,使高塔不容易倒。
活動形式:自己選擇組合成小組,提供一個作品。
比賽要求:材料要用廢舊物品,塔外觀要美觀有創意?茨囊唤M設計的塔最高,還要抗風力的襲擊不倒。
(四)建橋梁
活動材料:報紙、塑料瓶、膠帶、易拉罐等等
活動原則: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一個作品,自己選擇橋的類型以及材料。
比賽要求:橋梁要求美觀有獨創性,比賽時要往橋上加重物,看哪一組的承受力最大,就為獲勝。
小學科技活動方案 篇3
為深入推進弘揚民族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在我校營造“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提高全體小學生動腦、動手的能力,鍛煉他們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我校擬舉辦寒小學生科技小制作、小發明比賽活動,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技術普及法》和國務院《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精神;加大我校小學生科學教育工作力度,扎實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實施以培養兒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引導小學生從小樹立“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觀念;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思想;提高小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小學生的觀察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科學文化素養。
通過活動的開展,為小學生提供展示才華、展現創新能力的舞臺,豐富學生的科技文化生活,促進小學科技教育的開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二、活動內容:
科技小制作、小發明
三、作品上交時間:
xx年5月13日
四、參賽對象:
小學3——6年級全體學生
五、參賽要求和程序
要求:
1、班級為單位,各班要充分宣傳發動,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要發動學生家長與學生共同參與到活動中來;班主任老師和科學老師互相協作,共同指導學生的參賽作品。
2、學生在制作前要閱讀有關書籍,查閱關于科技小發明、小制作方面的資料,寫出作品簡介。
程序:
1、首先由班級組織本班比賽,通過比賽評選出本班的優勝者,再按照學校的要求,每班推薦優秀作品,參加全校的評比。
2、學校進行評選,并進行總結表彰。
六、作品要求
學生的作品必須是學生應用科學原理,根據已有的科學技術知識和實際能力,對于日常學習、生活、工作和勞動中,那些使用不方便、不稱心的用品和工具加以改進、改革和創新,或者是利用身邊普通的材料、物品、廢品或新材料、新產品加工制作成有新價值的實物。參賽作品要求:
1、創新性。
作品立意要新穎,是原創的`或在原有基礎上有較大的創新和改進的實物。作品應體現動手能力,體現作者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2、科學性。
作品的構思、設計、制作和成果符合科學原理,材料上更節省,性能上更優越,使用上更方便,副作用更少;充分利用新方法、新技術創作作品。
3、藝術性。
作品應該是小學生身邊的科學,是改進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東西,不是去搞高深的、尖端的、難以辦到的科技發明項目。作品在選題、設計、制作、美工上要有一定藝術水準,可視性強,有一定的收藏和保存價值。
4、實用性。
作品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更方便,作品應盡可能接近生活、生產實踐,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有可預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節約性。
作品應該是充分利用廢舊物品、材料制作,應充分體現節約思想和環境保護意識。
七、作品說明
1、作品提倡學生自主和獨立完成,也可以是小組合作,或者是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參與下完成。
2、凡參賽作品都要填寫參賽作品說明,寫明作品名稱、作者姓名、班級、輔導教師,并寫出作品的制作原理。
八、評審標準
。1)自主性:
必須是作者本人構思、完成的,作品必須是作者本人獨立或者在老師或家長的指導下完成的。
。2)科學性:
作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設計形象生動,具有創新性。
。3)實用性:
結構簡單、材料易找、加工容易,符合少年兒童心理。
(4)多樣性:
作品可以是實物,也可以是各種模型。但必須能體現其特性。
八、獎勵辦法:
根據作品的創意,精美程度,實用程度,評出個人獎項的一、二、三等獎和鼓勵獎,并評出最佳組織獎(以班級為參評對象)。
九、其他事項:
參賽作品必須填寫《寒小學生科技小制作、小發明推薦表》和《參賽作品說明表》各一份。(見附件)。
小學科技活動方案 篇4
為了活躍校園文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倡導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動腦能力,在校園形成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同時為學生提供展示個性的平臺,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科學的興趣和能力,讓學生體驗科學的魅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現特成立小學科技社團,以點帶面,促進學?破展ぷ鞯拈_展。
一、社團的組織
1、時間:每周二下午第二節課后(3:30---4:10)。
2、成員:以五年級為主,每班5至8人。
3、地點:五年級辦公室與五(1)班教室之間的空教室。
二、社團活動的具體工作安排
第三周:組織成立小學科技社團,學習社團活動章程。
第四周:種子發芽實驗計劃及觀察記錄。
第五周:蚯蚓的選擇實驗計劃及觀察記錄。
第六周:國慶放假。
第七周:做一個生態瓶并觀察記錄。
第八周:學習葉脈標本制作方法。
第九周:采集制作葉脈標本的葉子。
第十周:制作葉脈標本(原色)。
第十一周:制作葉脈標本(彩色)。
第十二周:科技創新項目(科學小論文的撰寫一)。
第十三周:科技創新項目(科學小論文的撰寫二)。
第十四周:學習葉的標本制作方法。
第十五周:采集、壓制。
第十六周:上臺紙、固定、貼標簽。
第十七周:自制葉的標本展示、評比。
第十八周:讀一本科普知識書籍或文章。
第十九周:寫一篇讀科普書或文章的心得。
第二十周:學做一件科技小作品
小學科技活動方案 篇5
1活動方案的名稱
觀音山中心學校荷蘭薄荷水培種植研究活動方案
2活動的具體目標
1、了解我們熟悉的薄荷之一——荷蘭薄荷的水培種植、生長需要的條件、生長過程,以及水培植物對環境以及農業進步的影響。
2、通過水培種植荷蘭薄荷提高學生學科學、用科學、以及創新的意識。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認真嚴謹和持之以恒的科學精神。
3、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熱愛學校、關注農業發展的思想教育。利用本次活動的結果,給相關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書。
3活動方案所涉及的對象、人數和需求分析
參與活動的人員:本校四年級的學生和科學教師、輔導員。
準備材料:荷蘭薄荷相關資料、學校溫室大棚、水培植物生長的設備、
照相機、溫度計、濕度計和記錄本。
4活動方案的主體部分
4.1活動內容:
1、實地了解
了解觀音山中心學校溫室大棚的基本情況,帶領學生參觀并做有效分析。
2、專家講座
聘請有關植物研究專家對荷蘭薄荷給學生介紹其特性和生長條件,請水培研究專家對學生進行水培的條件和相關技術知識宣傳、講解。學生收集網絡和圖書中與荷蘭薄荷相關的資料,增長更多的知識。
3、向同學、家長和認識的人們宣傳活動結果。
4.2活動重點:
從了解、選種、育苗到水培種植荷蘭薄荷的全過程。
4.3活動難點:
讓學生認真嚴謹地進行水培種植荷蘭薄荷的全過程和不怕吃苦的科學精神。
4.4活動過程和步驟:
1、觀看有關荷蘭薄荷的圖片、用途和資料,以及水培植物的圖片、
資料、視頻等,引發學生的對水培種植荷蘭薄荷的興趣。
2、組織學生到中心校溫室大棚進行實地調查,記錄調查結果,制定種植計劃,準備各種設備、種子和營養液。
3、請水培專家進行實地指導,進行水培種植荷蘭薄荷。
4、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跟蹤觀察、拍下圖片資料。
5、調查總結形成活動報告,進行宣傳寫出合理化建議書。
4.5可能出現的問題及解決預案:
1、學生對活動比較感興趣,但不了解水培種植技術,學習起來較困難,可通過電視、網絡進行收集資料,請專家進行講座對相關知識進行指導和培訓。
2、荷蘭薄荷種子的購買、營養液、其他設備的`獲得,可向學校申請專項資金和爭取家長給予一定支持。
3、對荷蘭薄荷水培種植的全過程,對學生有較大的困難,需要請相關的專家進行指導。
4、在活動中數據的收集、分析,也需要相關部門及專家的幫助。
4.6活動的結果及呈現方式:
1、學生寫調查小報告,手抄報、小作文、圖片展等,讓更多的人了解荷蘭薄荷水培種植生長過程,喚起人們的熱愛農學、熱愛科學、熱愛學校的意識。
2、向相關部門提出合理化建議書。
4.7評價標準:
1、通過活動是否增長了水培種植知識和提高了生態、健康的農學意識。
2、學生經過參加活動是否培養了一些做科學研究的能力。
3、在活動中學生是否受到了教育,意志品質是否得到鍛煉。
4、是否在活動之后向自己認識的人宣傳本次活動、水培種植的樂趣和生態環保等意義。
4.8活動對學生的教育作用:
讓學生走出教室、校園,走進大自然和社會進行調查,實踐活動,增長知識,鍛煉毅力。培養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和科學精神進行探究的能力。
5申請者實施活動方案的有利條件
我們學校每年都圍繞“科技創新大賽”開展活動,學生多次參加這樣的活動,各種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在活動中能發揮自己的作用。
我們學校今年建成以“天天向上、快樂農場”為主題的溫室種植基地,便于實地調查,研究、種植。同時還可以得到科學老師和天文臺專家高衡老師的親臨指導。
現在的網絡和圖書資料十分豐富,學生可以在網絡上或圖書館、書店中查閱到資料。購買各種設備也很方便,可以得到學校的資金支持。
通過學校學生還可以向專家請教相關問題對活動也有很大的幫助。
小學科技活動方案 篇6
一、指導思想:
為了活躍校園文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倡導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動腦能力,在校園形成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同時為學生提供展示個性的平臺,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科學的興趣和能力,讓學生體驗科學的魅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現特成立小學科技社團,以點帶面,促進學?破展ぷ鞯拈_展。
二、活動目標:
通過社團活動,大力宣傳科技的輝煌成就,幫助小學生進一步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激勵小學生從小崇尚科學,熱愛科學。讓學生掌握科學知識的方法,激發科學創新精神,為參加市區科技創新大賽儲備人才和奠定基礎。
三、活動方式:
科技社團主要以“專題講座”、“觀看科教書籍”、“科技制作”、和“項目實踐”等方式開展活動。每次活動后填寫“社團活動記錄表”備案。
二、活動時間:
活動時間為:每周星期三的下午3:00~4:30。
成員:以三、四、五年級為主,共12人。
三、活動地點:學?茖W實驗室
四、社團活動的具體工作安排
第一階段 緊密結合教材的科普活動
組織學生按照科學課教材的內容進行科普實驗,提高自己的科學技能,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基礎理論知識,為即將進行的科技活動指明方向。
第二階段 科技制作(趣味制作)
通過制作和展示各種小發明、小制作,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各種工具的使用技巧,提高動手能力。
第三階段 項目實踐——小發明(創新設計制作)
自己設計并附寫創意說明書。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意識,幫助學生實現可行性高的一些創造。
五、具體安排:
第三周:組織成立小學科技社團,學習社團活動要求。
第四周:顯微鏡的使用。
第五周:顯微鏡觀察切片標本。
第六周:自制洋蔥表皮切片。
第七周:學習辨認校園的植物。
第八周:讀一本科普知識書籍或文章。
第九周: 寒假發明金點子的討論分析。
第十周:科創金點子選題展示,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
第十一周: 模型制作。
第十二周:小發明的基礎訓練。
第十三周:科學小發明講座六 捕捉小發明的目標。
第十四周: 總結表彰。
小學科技活動方案 篇7
一.指導思想:
為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動學校校本教研的不斷深入。學校決定在20xx年開展科技創新教育活動。根據學校提出的“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努力打造學校品牌,凸顯辦學特色。為培養學校全體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學素養,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啟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方法,培養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學校決定開展以“追科星、學科技、報祖國”為主題的`科技創新實踐活動。
二、目的和要求:
。ㄒ唬┗顒幽康
1、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迎接未來世界的挑戰。
2、滿足三個需要:學生發展的需要;素質教育的需要;社會進步的需要。
3、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積極實踐大教育思想理念。
(二)活動要求
1、全員參與、點面結合。既要讓每個學生都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在活動中得到發展,又要注意參賽項目的數量、質量。
2、體現特色、突出個性。各班在組織科技活動時,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實效和個性特色。
3、科技創新、與時俱進。緊密結合我校科技教育方面的特色,圍繞活動主題,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創造性、能動性。
三、組織機構:
組委會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四、活動內容:
本年度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創新活動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活動:
(一)科普宣傳
1、利用國旗下講話,做好校主題科技節宣傳發動工作。
2、利用板報、廣播進行宣傳,班級各出一期科普教育黑板報。
3、各班級通過班會、隊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等途徑,結合學生特點開展主題教育。
4、開展與科學家通信活動,建立長期的聯誼制度。
5、努力打造“科技長廊”,營造濃厚的科技氛圍。
(二)科普實踐
1、利用班級活動,開展各項科普活動競賽選拔活動。
2、學生每人選讀一本科普讀物,寫出讀后感。
3、開展一些科普實驗、飼養、栽培活動,寫一篇科技小論文或
觀察日記。
4、舉辦一次科普知識講座。
5、組織學生觀看科普錄像或進行科技參觀活動。
。ㄈ┕澣招钥萍蓟顒
1、“植樹節”樹種、品類及生存環境科學調查活動。
2、世界環境日“保護眼睛、預防近視”專題講座等。
3、世界環境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征文、繪畫比賽。
4、世界無煙日——①吸煙有害健康科學調查活動;②吸煙與理財調查活動。
5、舉辦首善鎮中心小學科技周活動。
6、科技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ㄋ模┛破毡荣
1、科技創新制作活動
2、科普板報比賽
3、科普繪畫和電腦繪畫比賽
4、科技小論文與觀察日記競賽。
5、科技英語比賽。
五、科技各項活動獎勵
在一學年研究過程中,對老師和學生所參加的活動給與表彰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