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方案 > 策劃方案 > 教師培養方案(精選28篇)

教師培養方案

發布時間:2025-02-18

教師培養方案(精選28篇)

教師培養方案 篇1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花朵,而澆灌花朵的人就是教師。為了使祖國的花朵嬌艷芬芳,就應該加強對教師的培養,特別是新教師的培養,應立足于提高新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主,使新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提高,因此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新教師的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一年入門、兩年勝任、三年冒尖、五年成才”的培養目標。

  二、要求

  1、經常關心新教師的思想、工作態度、工作作風、教學工作能力及班級管理能力,以身作責,切實做好傳、幫、帶。

  傳:傳授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

  幫:幫助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具體問題。

  帶:帶出一個愛教、愛校、愛生并且肯鉆研的好徒弟。

  2、指導教師要嚴于律己樹立良好的師德風范,要對所指導的新教師的師德修養提出具體的標準,培養新教師的奉獻精神。

  3、指導老師要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論,更新教學觀念,并以此指導新教師提高理論素養,為他們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4、要督促新教師加強對教學大綱、考試說明的學習。指導新教師鉆研教材,盡早熟悉教材體系,指導新教師加強對學情的研究。指導新教師班級管理工作。

  5、對新教師備課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指導老師要悉心指導,要審查教案并提出修改意見。經常聽指派的新教師課,每周不少于一次,要有聽課記錄;并能給予及時輔導。

  6、學期期末為新教師的成長情況寫出鑒定評語。

 。ǘ⿲π陆處熞

  1、認真學習與執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尤其要有為人民教育事業獻身的思想、一心撲在教育工作上的熱情,虛心向指導老師學習。要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2、新教師要多聽指導老師的課,每周至少一節,虛心向指導老師學習教學和班級管理;要主動請指導老師聽課。每次聽課后,要做好交流工作。

  3、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做到教案書寫清楚、工整,板書設計合理,字跡精美,及時進行課后反思。

  4、每學期完成30節以上的聽課任務,認真做好聽課筆記,聽后能談出自己的看法。

  5、每學期完成一節教研組以上公開課。

  6、新教師要加強教學科研意識和讀書學習意識,自覺堅持多讀一些教育教學的書籍,及時總結教育教學情況。

  7、新教師應有創新意識,根據自己和學科特點,創出一條符合教改方向的新路。

 。ㄈ⿲W校管理辦法:

  1、學校主管領導組織每月尋訪一次新教師,了解情況等。

  2、學校定期召開師徒結對工作會議。

  3、新教師在學校所上的公開課,要有主管領導參加,課后要進行評議。

  4、學校將大力支持新教師的培訓。新教師在區級培訓部分,學校要通過與研訓部聯系,了解新教師在培訓時的表現。

  5、每學年期末學校為新教師寫出學年鑒定,并在鑒定后面按優秀、合格、不合格三等打出成績。

教師培養方案 篇2

  一、 指導思想:

  21世紀的現代教育充分體現其國際化、信息化、現代化的顯著特點。一流的教育依賴一流的師資,師資隊伍建設是一所學校得以持續發展的關鍵與根本。為了更好地構建我校教師的發展平臺,以學校" 加強學習化團隊建設,推動教師專業持續發展"的總課題研究為主線,立足校本管理和學校文化建設,積極投身二期課改,聚焦課堂,提高質量,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優化師資隊伍,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我們將通過“綠葉工程”行動計劃的實施,以點帶面,逐步滲透,促使學校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通過開展“特色班組”和“創意教師”評比活動,促使一批優秀的中青年教師通過教育教學的改革攻堅等實踐鍛煉脫穎而出,在學校建設發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二、 領導小組:

  組長: 陸桂英

  副組長:孫英俊、徐振輝

  組員: 陳杰、 陳龔、 黃振燕、吳金放、朱娣華、鄒靖美、余皓偉、倪青

  三、 工作進程與具體安排:

 。ㄒ唬 準備階段(20xx年9月初--10月底 )

  1、 成立工作領導小組

  2、 擬訂工作計劃

  3、 宣傳動員

  4、 “特色班組”和“創意教師”申報、推薦

  5、 確定培養對象

 。ǘ 實施階段(20xx年11月初--20xx年7月)

  1、 “特色班組”和“創意教師”申報對象制定發展規劃

 。ㄒ娊萄薪M、年級組、部門工作計劃和教師個人發展規劃)

  2、 具體措施:

 。1) 專題培訓

  形式一:開設校長講座,介紹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有關舉措。

  途徑:

  第一講 “教師專業發展內涵體系”(校長轉述丁剛報告);

  第二講 “如何寫課例”(鄒靖美轉述王潔報告并介紹我校低年級部數學課例的研究進展);

  第三講 “教師個人發展規劃年度行動計劃的書寫指導”(由余皓偉老師介紹,校長解讀);

  第四講 “intel未來教育行動優秀方案展示”(三位老師介紹,校長點評);

  第五講 “二期課改背景下的高考、中考改革”;

  第六講 “教師焦慮心理的分析與調節”;

  第七講 “拓展型課程的實踐探索”;

  第八講 “研究型課程的實踐與思考”;

  第九講 “各教研組優秀課例展示”;

  第十講 “ 各年級組創優特色展示”。

  形式二:組織形式多樣的`互動活動,以部門、教研組、年級組、備課組、工會組為成

  員組織,開展專題研討。

  途徑:

  第二周 部門活動 主題:“希望與措施”新學期計劃交流;

  第四周 部門活動 主題:“發現與整改”教育教學工作研討;

  第六周 部門活動 主題:深化“愛生志愿者”活動,個案交流;

  第八周 部門活動 主題:“發揚與傳承”教育教學工作反思;

  第十周 工會組活動 主題 “ 走出去,帶回來”社會實踐考察活動;

  第十二周 年級組活動 主題:“特色班組的創建”專題論壇;

  第十四周 備課組活動 主題:“學習化團隊創建”專題論壇;

  第十六周 教研組活動 主題:師徒合作小組教育教學成果展示;

  第十八周 工會組活動 主題:“‘我的學習理念’專題論壇”;

  第二十周 部門活動 主題: “回顧與總結”學期工作總結。

 。2) 考察學習

  形式:學校定期、定向組織教師外出考察、學習、調研,拓寬視野、提升實際工作水平。

  途徑:以“品茶文化、視聽文化、觀課文化”為活動載體開展學習交流。

  說明:品茶文化——建設信息文化交流平臺,以茶文化的形式組織開展互動信息交流活動,擴充信息量。

  視聽文化——走出去請進來,通過觀摩優秀作品、高雅藝術,加強藝術熏陶,提升文化素質。

  觀課文化——建立觀課網絡體系,加強觀課活動,提高業務水平。

  (3) 校本教研

  形式一:學校確立教師專業發展的總課題——“加強學習化團隊建設,推動教師專業持續發展”,依托教研組以教研制度建設為載體開展課題研究。

  途徑:

  20xx年9月 建立課題領導小組

  20xx年10月 實施行動研究

  20xx年6月 進行課題中期匯報

  形式二:教師確立“加強學習化團隊建設,推動教師專業持續發展”總課題下的子課題(課例研究),并以個體為單位,實施課題研究。

  途徑:

  20xx年9月 制定個人發展規劃

  20xx年10月 實施行動研究

  20xx年10月 進行課題中期匯報

  (4)多元帶教

  形式一:建立師徒合作小組,互幫互助,教學相長。

  途徑:

  20xx年9月 建立“師徒合作小組”

  20xx年10月 實施行動研究

  20xx年4月 進行工作小結

  形式二:建立退休教師顧問團,加強課堂教學的實踐指導。

  途徑:

  20xx年9月 成立“夕陽紅顧問團”

  20xx年10月 實施行動研究

  20xx年4月 進行工作小結

  (5)專業輪修

  形式一:組織推薦教師參加高一層次學歷進修。

  途徑:

  形式二:組織安排教師參加現代專業技能培訓。

  途徑:

  20xx年7月 聘請專家指導全體教師進行inter未來教育培訓

  20xx年10月 聘請專家指導骨干教師進行inter未來教育跟蹤培訓研究

  20xx年11月 將英語教師送到興隆中學進行培訓

  (6)校際交流

  形式:要求培養對象能開展區、校級的主題展示(如: 公開課、課題研究、論文交流、學科講座、說課、制作課件等)

  途徑: 開展校際合作,進行教育教學評優、命題等

  優化校園網建設平臺,建立個人網站

  3、設立曹楊二中附屬學!疤厣嘟M”和“創意教師”培養與獎勵基金。

  4、擬訂曹楊二中附屬學校“特色班組”和“創意教師”培養獎勵方法。

 。ㄈ 成果展示階段

  展示一:(20xx年5月--10月)

  1、 師徒合作小組帶教成果展示周(另擬方案)

  2、 論文研討交流周(另擬方案)

  編撰《二中附校論文集》

  3、 個人發展規劃中期匯報 (另擬方案)

  4、 “特色班組”和“創意教師”綜合評估總結(另擬方案)

  展示二:(20xx年5月--10月)(具體方案另擬)

  展示三:(20xx年5月--20xx年10月) (具體方案另擬)

  四、 預期效果

  通過此項方案的實施來推動我校師資隊伍建設,為教師構建各種發展平臺,能夠培養出一支在XX區有一定影響的二中附校示范隊伍,從而為學校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開辟一片芳草園。

教師培養方案 篇3

  區名教師培養工程第二階段培訓工作將于*年10月—*年7月展開,現按照區名教師培養工程實施方案的總體要求,制定第二階段的培訓計劃如下:

  一、 培訓總體目標和階段目標

 。ㄒ唬 總體目標

  實施“區級名教師培養對象培養計劃”目的在于通過培訓、培養,使培養對象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先進的教育理念、前沿的學科知識、鮮明的教育教學風格、較強的科研和創新能力,成為課程改革的積極推動者、實施素質教育的探索者和先行者,成為教學研究型和具有教學領導力的教師。促進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實現幸福白云教育。

  (二)階段目標

  第二階段的.具體目標如下:

  1.職業修養提升

  通過培訓,提升職業修養和職業道德精神,提升職業幸福感。

  2.專業素養和能力的提升

  通過培訓,促進名教師在本專業、本學科中的學術變革,提升創新和引領能力。

  3.教學領導能力提升

  通過培訓,使名教師在教學領導力方面起示范和引領作用,形成鮮明的教學風格。

  4.教育科研能力提升

  通過參與課題研究,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提升科研能力和教研品質。

  二、培訓板塊與時間安排

  名教師第二階段的培訓主要采取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主探究和考察跟崗學習等相結合的方式。

 。ㄒ唬┘欣碚搶W習

  集中理論培訓6天。從*年10月至12月止。培訓內容主要包括:教育教學理論、教育教學研究方法、學科知識與技能、現代教育技術等。

  理論學習專題設置二個板塊:

  1.教育教學理論板塊(集中培訓3天)

 。1)教師的道德發展與境界

  (2)現代教學理念與教學藝術

 。3)與教師談讀書

  (4)輕松有效教與學

  2.課題研究板塊(集中培訓2天)

 。1)選題與研究設計

 。2)課題研究方法指導

 。3)課題研究計劃制訂

  (二)小組合作學習板塊(*年10月—*年5月)

  1.學習小組的組建

  2.小組學習計劃研討

  3.分學科專題培訓

  4.小組合作式的課題研究

  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科研課題研究。培訓時間:*年11月—*年5月。建立研究主題帶動下的由10—15位研修學員組成合作研究團隊,圍繞共同感興趣的研究主題開展研究活動,邊研究邊學習。各學習小組圍繞研究主題開展團隊合作研究。每個小組聘請1—2名專家進行指導,制定研究計劃和實施方案,組織學員圍繞主題開展研究、學習和交流。學員個人要在研究主題的引領下進行自主研修,開展讀書活動,專題研究和在本校進行教學實踐,建立小組網頁。

 。ㄈ┙處煱l展工作室板塊(*年10月—*年5月)

  每一位學員在校內建立“教師發展工作室”,帶領校級骨干開展課題研究活動。期間由外請的高校專家、區名教師、發展中心學科教師共同組成指導教師團隊,按學段、學科分組對工作室的課題研究進行專業指導。

  教師工作室的主要任務是通過主持人進行傳、幫、帶。學員與主持人一同針對教學現實中出現的問題展開研究,進行持續崗位實踐,形成研究成果。

  學習小組和工作室研修活動的具體分工如下:

  學習小組和工作室研修活動職責劃分

  時 間

  學 員

  學科指導教師

  小組負責教師

  學員所在學校

  集中

  研修

  1.熟悉培訓方案,完成規定的課程學習

  2.確定課題研究選題和撰寫研究計劃

  3.完成學習心得

  1.制定學科活動計劃

  2.配合課題研究組織專項培訓

  3.指導學員完成課題選題

  1.組建學習小組

  2.制訂小組計劃

  協助學員安排好工作按時參加學習

  小組

  活動

  (*年11月4日—*年5月)

  1.課題立項和開題,并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2.結合課題研究聽評課不少于10節,上課不少于5節

  3.開發2節優秀課例(含錄像課)

  4.讀2本書,完成2篇讀書筆記

  5.參加小組沙龍、研討活動、分享學習成果

  全面負責本階段的設計、組織與實施

  1.指導學員做好課題的立項和開題

  2.策劃和組織“名教師示范教學活動

  5.推薦學員讀2本書

  6.負責對學員本階段的考核

  1.組建小組Q群

  2.負責統籌小組網頁的建設、維護和管理

  3.定期組織小組沙龍、研討活動

  協助和指導學員完成本階段的培訓學習

  工作室活 動

 。*年11月—5月)

  1.從本校校級骨干教師中挑選研修學員3—4人組成工作室研修團隊

  2.制定工作室計劃,制訂工作室各項管理制度

  3.確定工作室課題研究選題

  4.與研修學員共同開展課題研究

  5.負責對研修學員的階段性考核

  采用現場指導、遠程跟蹤的方式指導本階段培訓工作

  1.指導工作室課題研究活動

  2.到主持人所在學校開展“名教師示范教學活動”

  1.定期組織主持人工作交流和研討活動

  2.策劃和組織工作室研究成果展示活動

  指派一名副校長專門分管名師工作室。

  1.協助主持人完成研修學員的選拔

  2.為工作室提供工作條件保障

  3.協助主持人完成校內“名教師示范教學活動”

  成果

  展示

 。*年5月)

  1.1篇學習心得

  2.課題開題和中期報告書

  3.優秀課例展示

  4.2篇讀書筆記

  5.工作室的工作計劃和總結

  1.全面負責本階段的設計、組織與實施

  2.負責對學員階段性考核和評價

  參與對學員成果展示的考核與評價工作

  參與對學員成果展示的考核與評價工作

 。ㄋ模└鷯徔疾鞂W習

  培訓時間:*年11月,為期5天。分二批組織學員到香港學校進行跟崗學習。第一批跟崗學習時間初定11月25日—29日。第二批安排在*年上半年。跟崗學習的主題是 “自主學習在香港學校課堂”,通過觀摩研討香港中、小學的“自主學習”學習課堂,專題分享,了解香港學校的管理、開展自主學習學習的情況;分科討論形式進行,通過跟崗學習為促進穗港兩地的教育文化交流,共同探索自主學習的發展前景,開闊區名教師的教育視野,促進名教師的專業成長,推動區域性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三、階段培訓小結

  *年6月進行第二階段培訓小結。驗收評估內容分兩方面:

  (一)集中理論學習。主要驗收學員作業完成等情況,考評學員的學習出勤和學習態度。集中學習驗收由區教育發展中心具體負責。

 。ǘ┱n例研究階段性成果和教育實踐。主要驗收學員師德修養、業務學習、教學實踐、課例研究、履行職責等情況。學員個人提交課題申報書、開題報告和課題研究中期報告,完成一本教育教學理論書籍的學習!肮ぷ鞣弧边M行階段性研究成果交流匯報。該項工作驗收由區教育發展中心負責。

教師培養方案 篇4

  第一階段為第一學期期中考之前的階段,目標以培養好教師的外在素質為主,兼顧內在素質的培養。

  外在素質主要包含:教師的語言、教態、板書、操作教具和制作多媒體課件等基本功。普通話力求標準,語言精練,表達準確、生動;教態親切自然,舉止莊重;板書設計合理,書寫工整、美觀;演示操作規范、熟練;合理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幫助實現教學目標。

  內在素質主要包含:教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培養,教學重難點的確定應基本準確,教學重點要突出,難點要突破;講解條理清楚,邏輯清晰,過渡自然,有一定的系統性;較好的組織能力、駕馭課堂的能力,具有親和力、號召力。

  第一階段于期中考之前三周內通過舉行一次“亮相課”,進行教研、評價。

  第二階段為第一學期期中考之后的階段,目標以培養好教師外在素質的基礎上,重點轉移到教師內在素質的培養。

  內在素質主要包含:教師理解和駕御教材的能力、開發課程資源的能力、設計課堂結構(教學環節)的能力、觀察與引導學生的能力、組織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力、處理課堂突發事件的能力,以及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學思想和教學態度等,并初步形成鮮明的教學風格。

  第二階段于期末考之前五周內通過舉行一次“過關課”,進行教研、評價。

  第三階段為第二學期,目標為較好外在素質與較好內在素質的培養,也就是第一、二階段形成的素質的.螺旋式綜合提高。

  除了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外在素質外,還能正確地理解與分析教材,較準確地確立和有效地落實三維教學目標;要初步能“開發課程資源,”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本,能讓學生用自己的直接經驗和參與活動理解知識,體驗課程;要盡可能地拓展學生的視野和知識范圍,給學生補充一些相關知識,或啟發學生思考、講述教材外的相關知識;教學組織過程能善于促進學生的學習,采取有效的評價激勵學生的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探究的興趣等;能較好地處理課堂突發事件,或機敏地轉化為教學資源。

  第三階段于第二學期的第十至第十五周內通過舉行一次“比武課”,進行比賽、評價。

教師培養方案 篇5

  教師培訓是提高教師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的重要途徑,而教師考核則是實現教師規范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了方便廣大考生備考,福建教師招考網的小編整理了關于教師培訓和考核的相關內容,具體內容如下:

  一、教師的培訓

  教師培訓是指專門教育機構為提高教師的素質、能力對在職教師進行的一種繼續教育。國家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并于1999年9月13日正式發布。該規定就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原則、內容、類別、管理、考核與獎懲、條件保障等方面作了全面規定。中小學教師培訓應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需施教、學用結合”的原則。

  二、教師的考核

  教師的考核是指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依法對教師進行的考察和評價。教師考核制度是教師規范化管理制度的重要組織部分。我國的。《教師法》為教師考核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教師考核是由教師所在的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組織進行。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主管教育部門,負責指導和監督。

  教師考核的內容包括:

  (1)政治思想。主要包括政治態度和職業道德。

 。2)業務水平。主要是指與教師所任職務相應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

 。3)工作態度。指教師在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中的工作積極性、事業心和責任感。

 。4)工作成績。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成績和貢獻。

  教師考核應當遵循以下原則:客觀性原則、公正性原則和準確性原則。

  以上便是教師培訓和考核辦法的相關知識點,內容雖然不多,但小編希望通過這一點一滴的積累,幫助大家取得理想成績,后踏上三尺講臺,實現自己的教師夢!

教師培養方案 篇6

  一、教師的培訓

  教師培訓是指專門教育機構為提高教師的素質、能力對在職教師進行的一種繼續教育。國家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并于1999年9月13日正式發布。該規定就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原則、內容、類別、管理、考核與獎懲、條件保障等方面作了全面規定。中小學教師培訓應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需施教、學用結合”的原則。

  二、教師的考核

  教師的考核是指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依法對教師進行的考察和評價。教師考核制度是教師規范化管理制度的重要組織部分。我國的'《教師法》為教師考核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教師考核是由教師所在的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組織進行。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主管教育部門,負責指導和監督。

  教師考核的內容包括:

  (1)政治思想。主要包括政治態度和職業道德。

  (2)業務水平。主要是指與教師所任職務相應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

  (3)工作態度。指教師在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中的工作積極性、事業心和責任感。

  (4)工作成績。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成績和貢獻。

  教師考核應當遵循以下原則:客觀性原則、公正性原則和準確性原則。

  以上便是教師培訓和考核辦法的相關知識點,內容雖然不多,但小編希望通過這一點一滴的積累,幫助大家取得理想成績,最后踏上三尺講臺,實現自己的教師夢!

教師培養方案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國務院和山東省《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精神為指導,以提高教師能力為本位,強化措施,多層次培養,不斷壯大“雙師型”教師隊伍,滿足專業建設發展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

  二、組織機構

  為加強我!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管理、組織和實施,學校成立“雙師型”教師培養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培養對象選拔、培訓項目安排、培訓經費落實和考核評估等工作。

  組長:

  成員:

  三、“雙師型”教師的條件

  具備以下三條、經學校“雙師型”教師培養工作領導小組評議認定后確認。

  1、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中級以上教師職稱的專任教師。

  2、結合專業課任教情況,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

 。1)獲得本專業國家職業資格三級以上證書。

  (2)取得非教師系列本專業或相關專業國家承認的中級技術職稱。

  (3)主持本專業實踐項目的研究開發工作并有可供推廣的研究成果。

  3、教師參加各類技能競賽獲得市級三等獎以上或實習指導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類技能競賽獲得市級二等獎以上。

  四、“雙師型”教師資格的認定程序

  1、凡符合“雙師型”資格條件的教師,應于評定年度向學校提出申請,并提交相應的證明材料。

  2、學校組織評審、考核,每年6月份評審一次。

  3、“雙師型”教師資格一般3年內有效,3年后需重新評審認定。

  五、總體目標

  按照學校事業發展規劃,在未來的.2-3年內,“雙師型”教師的比例達到專業教師隊伍的70%以上,同時應具備以下能力和素質:

  1、基本素質: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對所任教的科目具有較強的理論水平和豐富的教學經驗。

  2、職業素質:具有較強的行業職業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并能應用于各種教學環節。

  3、管理能力:熟悉企業或行業的管理規定,具備指導學生參與企業行業管理和參加基本生產實踐活動的能力。

  4、創新能力: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識、新觀念,掌握創新的一般原理和技能,指導學生開展創新活動。

  六、培養措施

  1、男45歲、女40歲以下未認定為“雙師型”教師須制定成長計劃書,在2-3年內,努力成為“雙師型”教師。

  2、在職培養。一是利用放大假抽出兩天時間,請我校實訓基地的實習指導教師對專業課教師進行培訓;

  二是請企業技術人員來學校對專業課教師進行培訓。

  3、短期培訓。

  一是利用假期,選派老師到我國重點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就一兩個項目進行培訓,回來后擔任實習指導老師;

  二是利用暑假請我校實訓基地的實習指導教師對專業課教師進行培訓;

  三是選派具有潛力的中青年教師參加國家級或省級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和相關大學進行培訓;

  四是安排專業教師每兩年到生產企業輪訓,時間不少于兩個月。

  4、校企合作。主要是從企業聘請人員充實教師隊伍。一是聘請企業生產一線有實踐經驗的技術骨干,經過教師培訓后擔任兼職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二是從企業、產業部門引進一些具有工程系列中高級技術職稱、有多年在一線從事技術工作經歷的工程技術人員,或引進一些專業基礎扎實,有豐富實踐經驗或操作技能,具備教師基本條件的技術骨干做專職教師。

  5、實行“以老帶新、以優帶新”進行傳幫帶。請技能水平高的教師或外聘實習指導教師與青年教師結對,快速提高教師的技能水平。

  6、轉專業培訓。為適應學校發展需要,安排富余專業課教師和文化課教師進行轉專業學習,增強現有專業師資力量。

  7、開展教師技能比武活動,鼓勵教師參加各級技能競賽,提高教師的技能水平。

  七、激勵機制

  1、被認定為“雙師型”教師學校給予一次性獎勵1000元。學校在評優、評先等方面向“雙師型”教師傾斜。職稱晉升評選中被認定為“雙師型”教師適當加分!半p師型”教師課時津貼在原有基礎上,每課時增加2元。

  2、所有參加“雙師型”教師培訓的經費,由學校解決,教師個人不承擔。

  3、節假日教師培訓算加班,每天30元補貼,培訓期間被評為優秀學員的,學校獎勵200元。

  4、教師參加“雙師型”教師培訓的,在申報職稱,評獎評優方面優先考慮。

  5、為鼓勵尚未具備中級職稱的年輕教師積極提高自身雙師素質,對本人理論教學效果好,且取得了本專業國家職業資格三級以上證書或非教師系列本專業及相關專業國家承認的中級技術職稱。參加各類技能競賽并獲得市級一等獎,或省級二等獎,或全國三等獎以上獎勵。可認定為準“雙師型”教師。

  被認定為準“雙師型”教師,給予一次性獎勵600元。獲取中級職稱后,可直接取得“雙師型”教師

教師培養方案 篇8

  【摘要】為適應數控技術發展需求,針對數控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對數控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培養原則、具體方案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出一條既符合數控專業人才發展方向,又考慮本校教學軟硬件環境實際情況與特色的教師實踐能力培養方案建設之路。

  【關鍵詞】數控技術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培養方案;培養原則

  數控技術已成為現代制造業的重要加工手段,而目前掌握數控加工技術的人才凸顯不足。因此,如何盡快培養出能適應現代制造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合格的數控專業人才已成為高等職業教育學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1]。

  數控技術課程具有多學科性、先進性和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的特點,它要求對數控技術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用相應的實踐教學來加強理論教學的效果,通過實驗將理論與實踐,學習與研究,模仿與創新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自己的動手能力、創造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和工程實踐的素質。而教師的實踐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而,開展數控技術專業教師實踐能力培養方案的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2]。

  作者所在學校的職業技術學院于20xx年成立數控技術專業,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逐漸摸索出增強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方案,使教師隊伍整體水平得到了提高。

  1 培養原則

  數控技術專業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如何做到科學性、合理性,就必須按照一定的培養原則去進行[3]。

  1.1 系統性原則:教師實踐能力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由低到高逐步發展的過程。這就要求對受訓教師實踐能力培養時,按照實踐能力培養內容的內在邏輯結構順序來安排培訓教師個人的實踐能力發展順序。只有這樣,才能使各項內容相互匹配,形成最優方案,構成動態平衡的實踐能力培養機制。

  1.2 個性化原則:教師實踐能力培養,應該使每個受訓教師的實踐能力都得到發展。但是,由于受訓教師所學專業不同、本人知識經驗和智力水平及個性品質等自身素質也有很大的差異,在“一刀切”整體的培養過程中會出現形成速度和達標質量的差異,因而應采取個性化靈活的培養方法進行因材施教。比如,有的老師對數控裝置比較了解,那么可在培訓內容設計上傾向于PLC、單片機等方面實踐能力培養;有的老師有一定的數控加工工藝及編程知識,那么其培養方案重點可放在CAD/CAM能力培養上。

  總之,培養方案在涵蓋數控技術所涉及的技術領域基礎上應具有更大的柔性,從而滿足教師實踐能力的個性化發展。

  1.3 知識的整體性原則:所謂的知識整體性指數控技術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完美結合。這條原則是指在教師在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的前提下,要有一套科學的培訓方法,對受訓教師進行系統的實踐能力訓練。因此,在對受訓教師實踐能力培訓時,一方面要重視對受訓教師理論知識的傳授,另一方面要加強實際操作的練習。偏廢任何一方都不可能使受訓教師實踐能力形成和提高。

  1.4 達標評價原則:達標評價原則是使受訓教師了解其學習成果和學習效果的方式。這個原則的實施,可以使受訓教師明確自己的技術和行為規范是否符合標準,鞏固學習成果,以提高實踐能力形成的效率和質量。在實踐能力培養中應盡可能地使其每一學習過程都得到達標評價和調節,保證得到規范、有效的訓練,提高培訓效益。因此,達標評價原則應貫穿實踐能力培養的每個階段的始終。

  2 教師實踐能力培養方案具體措施

  我校在遵循上述培養原則的基礎上主要采用如下具體措施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培養。

  2.1 自我培養:自我培養措施的實施尤其是針對青年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特別有效。目前,我校數控技術專業青年教師都是碩士以上學歷,他們已經成為教學一線的主力,但是他們基本上是從學校到學校,缺乏工程實踐經驗,其知識與能力結構同數控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相脫節。因此,克服這一薄弱環節就成了師資隊伍建設中的當務之急。我校采取的方法有:第一, “結對子”,就是給每一個青年教師選派一個實踐能力突出,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作為其導師指導其各項實踐工作,使青年教師能迅速提高自我實踐能力,加快了培養周期。同時,青年教師的CAD/CAM軟件的使用能力都很強,他們又可以輔導老教師提高三維實體建模、自動編程等方面的能力,達到了同步提高的目的。第二,讓教師全面參與實驗室建設和到學校工程訓練中心參加工程實踐訓練。通過這樣的方法,使教師對本專業的.各項實踐工作都有所了解,豐富了教師的實踐經驗,使他們具備相關的動手操作能力(尤其是數控機床的動手操作)。第三,全員參與專業實習,改變了過去單純由實習教師指導學生專業實習的方法,變成由理論教師與實習教師共同指導實習。理論教師在實習教師的指導下,提前進行實踐技能訓練,達到一定水平后,與實習教師共同指導實習,在實習教學第一線邊學邊教,強化了實習指導能力。同時,進一步加深了對數控技術原理的理解,掌握了技能訓練對專業理論課程的要求,為專業理論課程主動服務于實踐課程提供了可能。

  總之,實踐證明以上措施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教師綜合能力提高很快,上課時案例實例增多,內容更為生動,與生產實踐聯合得更密切,實現了理論知識與實踐訓練類知識的有機結合。

  2.2 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迅速提高教師實踐能力。走出去,就是鼓勵專業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進修、培訓、考察和學術交流活動,以利于他們拓寬視野,開闊思路。請進來,就是請學者、專家、工程技術人員來學院作學術報告、傳授專業技術和生產經驗、承擔或指導專業教學等,讓專業教師及時了解本行業生產、技術、科技的最新動態、最新信息,使專業教學緊跟科技前沿,促進專業教師的素質提高。

  3 結語

  提高授課教師綜合素質,是解決數控技術課程教學改革問題的關鍵。除要求教師在所從事的學科有一定的理論學術水平外,還應具有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也就是要成為既懂理論又會實踐的“雙師型”教師。通過上述措施與活動,不僅教師的學術水平得到了提高,工程實踐能力更得到了加強,而且還根據數控技術專業的發展需要,不斷地充實、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更好地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特色。

  參考文獻

  [1] 魏國豐,郭秀穎.數控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設的研究. 中國教育科研雜志[J]. 20xx(7):31,67

  [2] 李德儉,王金廷. 論高職高專機電一體化專業數控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白城師范學院學報[J]. 20xx(6): 36-38,50

  [3] 張忠華. 論教師的職業技能分類及培訓原則. 華東冶金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J]. 20xx(4):110-112

教師培養方案 篇9

  為使新教師更快的進入教學狀態,學校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帶頭作用,組織新老教師結對子,互幫互學,取長補短,使新教師能盡快適應教學,幫助新教師端正思想,順利完成轉型,學校教務處特制定如下新老教師拜師結對方案.

  一、指導思想

  加強新老教師結對互研工作的力度,加強對新上崗教師在教材、教法方面地指導,強化教師結對互研工作的過程性管理及督查工作,使方案能夠充分發揮其作用,肯定、激勵結對教師的.工作熱情,確保新教師盡快適應教學要求.

  二、指導教師的選拔

  1、指導教師必備條件:

  熱愛教育事業,師德高尚,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扎實,基本功好,教學業績突出,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

  2、由各備課組推薦指導教師候選人,經學校討論確定.

  三、幫帶對象:

  1、大學畢業應聘到我校不滿一年教齡的年輕教師.

  2、暫時還沒有考出教師資格證的教師.

  四、指導教師職責與要求:

  1、指導幫帶對象學習新課程標準,盡快熟悉所使用教材和初步構建所教學科的知識結構.

  2、每大周至少聽幫帶對象3節課,用專用聽課本進行聽課記錄和評議.聽課后應與幫帶對象交流,給予指導.

  3、幫帶工作開始的一個月內,指導幫帶對象備好每一節課,寫好教案,并在教案上簽名.

  4、每月至少為幫帶對象上2節示范課.

  5、每月指導幫帶對象上一節匯報課.

  6、每學期指導幫帶對象寫一篇教學論文,爭取在公開刊物發表或在校內交流.

  7、指導幫帶對象參加教師基本功、論文評比等競賽活動.

  8、協助幫帶對象分析學生情況和班級現狀,制定班級管理措施,班級管理的方法和藝術.

  9、每學期末對幫帶對象的各方面情況做出評價,寫出評語.

  五、幫帶對象的學習任務和要求:

  1、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盡快熟悉所使用教材和初步構建所教學科的知識結構.

  2、每月至少聽指導教師4節課,用專用聽課本進行聽課記錄,寫上聽課的思考和感想.聽課后主動與指導教師交流,向指導教師請教.

  3、幫帶工作開始后,在指導教師指導下備好課,寫好教案,經指導教師簽名后才可上課.

  4、每學期在指導教師指導下認真設計一份測試題.

  5、在指導教師指導下,每學期上一節匯報課,每學年寫一篇教學論文或完成小課題研究一份.

  6、在指導教師指導下參加教師基本功、論文評比等競賽活動.

  7、主動請師傅協助分析學生情況和班級現狀,制定班級管理措施,班級管理的方法和藝術.

  8、每學期末要寫一份拜師總結及反思.

  六、驗收與考核

  (一)工作驗收

  (1)每學期教務處召開一次新老結對教師教學交流會,學期結束前召開一次小結會.

  (2)每學期教務處至少組織教師聽一次新教師學習匯報課,并對學習成效進行評估.

 。3)學期末教務處組織對新老結對教師教案、聽課筆記、評課記錄、總結反思等材料進行評審.評出一、二、三等獎.

 。ǘ┛己霜剟

 。1)對認真按照學校新老教師結對方案落實工作,扎實完成新老教師結對的各項任務,并取得預想效果,給予通報表揚.獲一等獎的獎勵200元;二等獎的獎勵100元;三等獎的獎勵50元.

 。2)凡被指定與新教師結對的老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做好工作,而沒有按要求對新老師進行指導,沒有履行指導老師應有職責的學校要進行通報批評.

教師培養方案 篇10

  一、開發設施專業職教師資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意義

  方案對于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我國職業教育體制機制的改革和創新,培養高素質的設施專業職教師資隊伍,提高職業院校的辦學水平和質量,促進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同時也可為其他專業職教師資隊伍的培養提供重要的借鑒。有助于設施專業職教師資的培養更加規范化、科學化,大力提升專業職教師資的培養水平,滿足職業教育對教師隊伍技術性、實踐性及其與學術性結合方面的特殊要求,為職業教育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設施專業職教師資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理念

  1.強調課程體系的整體性,充分體現“職業性、技術性和師范性”的有機融合;2.貫徹職業行動能力導向的教育教學理念,強調理實一體化的培養思路,加強專業理論與實踐、教育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整合;3.強化與中等職業學校、設施農業行業企業的合作,實現工學交替的多元化培養;4.考慮學生可持續發展要求,既注重專業基礎的寬廣又突出專業重點方向;5.注重教育類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師資格證要求、專業課程教學內容與專業資格證書要求的互通性;6.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明晰不同課程模塊之間的邏輯關系,形成完整、有機的課程體系。

  三、設施專業職教師資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原則

 。ㄒ唬┛茖W性原則

  方案的開發基于我國中等職業學校設施農業相關專業師資需求現狀,堅持實事求是,做到科學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的有機結合。

  (二)全面性原則

  方案的開發是對中等職業學校設施農業相關專業教師的全面要求,包括職業道德與基本素養、職業教育知識與能力、專業知識與能力、專業教學能力。

 。ㄈ⿵V泛性原則

  方案的開發考慮我國各地高等本科院校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差異,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ㄋ模┓定性原則

  方案的開發著眼于我國中等職業學校設施農業相關專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保持相對較長時期的穩定。

 。ㄎ澹╅_放性原則

  隨著社會發展和技術更新,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要求也會隨之變化,方案的內容亦應隨之補充修訂。

  四、設施專業職教師資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思路

  人才培養方案開發相當于對人才培養的藍圖的設計,主要討論“培養什么樣人才”“怎樣培養”的問題,是教育教學的綱領,是教學團隊建設、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的前提條件,是高校組織管理和監督教育教學過程、安排教學實訓任務的基本依據,是對培養目標和定位、人才培養規格的具體落實。設施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主要以就業面向的不同職業類型為目標,以具體職業能力要求為導向,圍繞人才各項職業能力的培養來設置課程群。因為設施專業的培養對象目標是職教師資,所以在人才培養時將更多地注意實踐性教學方面的安排。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系則是本著以培養職業實踐能力的主要目標,將實踐性教學作為設施專業的主要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而理論教學主要以服務于實踐性教學來開展。所以理論教學不受學科體系的限制,同時職業能力的類型劃分也不按學科體系的邏輯方法進行劃分,而是從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直接針對生產實踐進行能力劃分。另外,也按照國家職業大典的分類方法進行職業和職業能力類型的劃分。為更多地反映本專業所面向的就業方向需求,設施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實施將在實際操作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上體現特色,確立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培養模式。

  五、設施專業職教師資本科人才培養方案

  開發的`特色職教師資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應堅持“就業是導向、職業能力培養是核心、統籌兼顧、各有側重、突顯實踐教學、重視技能操作培養”的教育理念,體現“基礎厚、口徑寬、個性強、能力重、求創新”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方案開發過程中要注重突出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

 。ㄒ唬w現“三位一體”的先進教育理念

  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新需求,人才培養方案開發應體現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師范教育“三位一體”的先進理念。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凸顯以人為本。

  (二)踐行“理實一體”的人才培養理念,創建“全程式+全真式+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

  優化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突出實踐教學環節的改革。設施農業是一項季節性、地域性很強的學科,雖然是應用設施改變季節和地域的限制,但設施農業技術必須隨環境、作物及季節變化而變化,只有在完全真實的生產性實習基地進行“全程式+全真式”實踐教學,才能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人才。“遞進式”實踐教學體系,即“縱向看多層次,橫向看多模塊,必修選修相結合,課內課外相結合”層層遞進式、大學四年不斷線的實踐教學體系。

 。ㄈ┳⒅貙嶋H應用、以“產、學、研結合、校企合作”作為人才培養的切入點,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

  職教師資本科培養學生過程中,一是強調把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二是強調把理論知識轉化為科研能力,教學中開展“產、學、研結合、校企合作”,是提升學生創新素質和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學生積累實踐技能形成職業能力的關鍵環節。教學手段與方法的改革創新是培養設施專業實用型人才至關重要的問題。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下,雖然培養出的學生理論知識較為系統全面,但動手能力、實踐技能低下,無法滿足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教學的要求,必須優化課程教學模式。

 。ㄋ模┨岢虿氖┙,實施分級教學、分流教學

  根據學生生源結構、能力和興趣愛好不同、未來發展需要的不同,培養方案中應給出不同專業方向的課程組合建議,提倡分流教學;對于英語、數學、物理、化學,計算機等主要公共基礎課,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提倡分級教學,實施因材施教。

教師培養方案 篇11

  教師培訓是提高教師思想政治覺悟和教育教學業務水平的重要途徑,而教師考核則是實現教師規范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了方便廣大考生備考,福建教師招考網的小編整理了關于教師培訓和考核的相關內容,具體內容如下:

  一、教師的培訓

  教師培訓是指專門教育機構為提高教師的素質、能力對在職教師進行的一種繼續教育。國家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規定》,并于1999年9月13日正式發布。該規定就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原則、內容、類別、管理、考核與獎懲、條件保障等方面作了全面規定。中小學教師培訓應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需施教、學用結合”的原則。

  二、教師的考核

  教師的考核是指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依法對教師進行的考察和評價。教師考核制度是教師規范化管理制度的重要組織部分。我國的《教師法》為教師考核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教師考核是由教師所在的.學;蚱渌逃龣C構組織進行。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主管教育部門,負責指導和監督。

  教師考核的內容包括:

  (1)政治思想。主要包括政治態度和職業道德。

  (2)業務水平。主要是指與教師所任職務相應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

  (3)工作態度。指教師在履行教育教學職責中的工作積極性、事業心和責任感。

  (4)工作成績。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成績和貢獻。

  教師考核應當遵循以下原則:客觀性原則、公正性原則和準確性原則。

  以上便是教師培訓和考核辦法的相關知識點,內容雖然不多,但小編希望通過這一點一滴的積累,幫助大家取得理想成績,最后踏上三尺講臺,實現自己的教師夢!

教師培養方案 篇12

  一、指導思想

  中青年骨干教師是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是實施素質教育和推進課程改革試驗的先鋒,能在教書育人、教育科研、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起到引領和輻射作用。根據課程改革的實施要求和學校發展的需要,為加快我!皹嫿ǜ咝дn堂”活動的發展,立足我校教師隊伍建設的內在需求,對中青年教師中的優秀人才進行重點支持,培養一批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中青年骨干教師,以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現特制陽羅小學“冠英”英語學科教師團隊培養方案。

  二、培養機制

 、鍒F隊的組成

  人數暫定3人,要求教師有強烈進取意識、愿意學習、有一定基本素質和學科知識水平且肯吃苦的青年教師組成科研骨干教師團隊(傾向于一線教師)。

 、鎴F隊建設規劃

  1.團隊工作目標

 、磐ㄟ^系統的研修活動,建立一支比較穩定且逐步擴大,具有較高專業品格,較高專業技能,較高合作精神并得到學生認可、家長認可、同伴認可、領導認可的優秀教師團隊,從而示范、引領全鎮教師的成長。

  ⑵探索全新的教師團隊成長與輻射教研于一體的教研活動方式,逐步形成“團隊成長我成長”的成長研修文化,從而不斷提高學科教研活動質量,為教師的專業成長和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提供專業服務,促動教學工作和科研水平持續均衡發展。

 、谴蛟煲恢Э蒲袕婈。在立足課堂中提高科研能力,積累科研成果,為打造科研特色學校及教師的專業發展奠基。

  2.團隊成員職責

  ⑴教育理論的學習

  每位團隊成員要制定學期學習計劃,每學期至少讀一本教學專著,堅持訂、讀一種專業雜志,定時閱讀網站上的學習資源,記好讀書筆記。每位團隊成員能嫻熟地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活動,建立自己的教學資源庫和博客,能通過網絡帶領廣大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共享教育資源。

 、普n堂教學能力的提高

  根據常規管理要求,每位團隊成員不斷地進行新課標、新教材、新教法的學習。結合自己教學體會和本校的教學實際,帶領全體教師深入研究教材,集體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學期至少舉行二節以上研究公開課。能對本區域內教學中的問題及時發現并予以糾正,一學期至少寫五個有價值的教學反思。

  ⑶積極進行教育科研,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加強教育科研基礎知識、基本方法的學習,掌握基本的科研手段。每一位骨干教師要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選準課題進行研究,引領自己的教學活動(特別要圍繞“高效課堂建設”)。每人都要承擔實驗課題,對課題目標進行分解,每學期研究一個問題,期末寫出有價值的實驗報告(或總結)。要帶領廣大教師注重小課題的研究,幫助他們針對教學中的問題開展力所能及的、有效服務教學的研究,提高他們的研究水平。

 、茸⒁饪偨Y提升

  每學期每位團隊成員要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撰寫出一篇有價值的教學論文。每位團隊成員要自覺建立自己的成長檔案,檔案中要收集自己的學習體會、心得、研究成果,每一學期和學年都要進行總結,形成材料,隨時補充和更新檔案資料。檔案袋存于教務處。

 、梢巹澓米约旱某砷L計劃

  根據自己的教學特點,在教學名師中尋找榜樣,模仿學習、創造提高,加快自己的成長速度。要為自己的榜樣建立追蹤檔案,可以以目錄的形式對名師的研究課、文章、講稿等進行整理。

  3.運行過程

 、沤n案,完成團隊成員登記表(見附件);

 、浦贫▽W習計劃,建立自己的研究方向;

  ⑶每月一次集體活動。集體活動時交流自己的工作、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让恐茏珜懼辽僖淮蔚膶W習體會、一次教學反思,一次與團隊成員及團長的網上交流。

 、稍凇案咝А闭n堂研究中追求自己的發展,一學期設計出自己滿意的2-3個課時的教學案例,并能在不同的班級、學校展示;

 、试谧约旱挠绊懴率棺约旱恼n堂教學在某方面形成一定的特色;

  ⑺一學期中完成對不少于30課時聽評課;

 、桃粚W年完成一個領域的`研究,定期進行課題中期的集中研討,了解科研的操作方法,有成果在區級及以上獲獎或發表。

  ㈢團隊成員的使用及獎勵

  1.使用

  ⑴骨干教師團隊成員可參與學科的教研課題研究、教學資料的編寫、先進教學經驗的推廣等活動;

 、乒歉山處焾F隊成員每學期要展示一節公開課或開設學科知識講座;

 、菐椭處煶砷L為教壇新秀。

  2.獎勵

  ⑴每學期根據活動安排組織教師團隊成員外出參加觀摩研討活動;

 、仆扑]參加各種教科研的評選;

  ⑶優先推薦參加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競賽,優先推薦評職評優。

  三、管理措施

  ㈠實行動態管理

  骨干教師團隊成員實行動態考核管理機制。對培養對象建立科學評估、動態競爭的管理機制,建立培養人員的業績檔案,對培養人選的履行職責情況和成長情況,進行綜合考核,采用“庸者下能者上”管理模式。

  ㈡骨干教師團隊成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將取消其相關資格。

 、烹x開相應崗位,不再具有隸屬關系的。

 、撇宦男袓徫宦氊,表現不合格的。

 、沁`反其他有關規定,造成惡劣影響的。

  ⑷每學年中科研無任何建樹的。

  ⑸無理由不參與活動2次者。

  z市陽羅中心小學

  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五日

教師培養方案 篇13

  一、指導思想

  推進教師教育改革與創新,以國家教育政策法規為依據,根據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不斷探索教師專業化發展規律,重點培訓“新理念、新課程、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突出針對性、實效性、實踐性和前瞻性,開展優質、高效的培訓工作,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提高我區中小學體育教學、科研水平。

  二、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學習,使培訓者在思想政治與職業道德修養、課程與教學理論素養等方面得到明顯提高;

  通過培訓實踐,使培訓者在體育教學能力、體育科研水平、活動組織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明顯提高;

  通過培訓研究,使培訓者在體育專業知識與技能等方面得到明顯提高。

  三、設計思路

  根據參加培訓教師的教學現狀和實際需求安排培訓內容,培訓課程的.實施力求能緊密結合課堂教學實際,貼近教師工作與發展需求,盡量采取參與式與互動式培訓方式,注重教師的實踐、體驗、交流與反思,在教師的參與過程中達成培訓目標。

  四、培訓形式

  專題講座、案例評析、專業技能學習、互動交流研討相結合。

  五、總體安排

  培訓時間為7天,14個單元,總計56課時。培訓內容分為五個專題,分別為:

  1、專題一:師德

  2、專題二:教師說課與點評相關的專題內容;

  3、專題三:街舞與健美操、韻律操二部分專項技能內容;

  4、專題四:現代教育理論

  5、專題五:教育科研方法

  六、評價方式

  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評價方法。

教師培養方案 篇14

  為了使全鎮教師及時領會xx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新課標)的精神實質,有效的實施新課程和課堂教學改革,根據市、區教研室有關文件要求,經研究決定,在暑期進行新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改革兩方面的培訓,具體安排如下:

  一、培訓內容:

  1、已修定的新課程標準(數學、英語、科學、音樂、美術)。

  2、課堂教學改革(導學案編寫的基本內容與要求、小組學習和展示的'操作要求)。

  二、培訓范圍:

  全體教師。

  三、組織方式:

  1、新課程標準培訓:以聯校為單位組織全體學

  2、課堂教學改革培訓:以中心校為單位統一組織培訓。

  四、培訓時間:

  1、新課程標準:xx年8月21—22日(8月21日培訓數學學科,其它學科等培訓光盤到位后,再進行相關培訓,培訓時間另行安排)。

  2、課堂教學改革:xx年8月23—24日。

  五、新課標培訓地點:

  中心小學

  六、培訓要求:

  1、各中心校要將課堂教學改革培訓方案于8月22日下午4:00前報送聯校備案,培訓結束后要撰寫出詳實的培訓總結,報送聯校。

  2、各學科教師必須按要求、按時(培訓時間為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參加學科新課標培訓,并做好學習筆記(在稿紙上撰寫),培訓結束后,學習筆記上交聯校教研室。

  3、xx小學要提前做好新課標培訓相關設施、設備的準備工作,確保培訓活動順利進行。

  4、各單位要特別強調培訓教師注意安全。

教師培養方案 篇15

  一、教學

  1、說明手寫備課的意義和要求:

 。1)意義:如同板書,不可用PPT取代那樣,過程即意義。

 。2)要求:

  教學目標--規范、可操作

  重難點--有理由

  學情分析--真正的分析,由自己認為的分析

  教學過程--導入、主體、當堂檢查、課后作業、板書。要寫出:核心問題、小問題、追問、過渡等,(大段材料若已知,可以不寫)

  反思--用紅筆。可以在教案旁邊批注,如教學目標有否實現?重難點有否突破?也可以在教案下面續寫

  2、師徒結對

 。1)每周與師傅至少談話一次,并做好記錄。(記錄便可)

  (2)兩周至少請師傅來聽課指導一次,課后寫一篇教學反思。

 。3)聽課按學校要求。

  二、外出學習與科研

  1、外出學習機會,新教師優先安排。每次學習后,寫一篇學習心得。

  2、每學期寫一篇教學論文(可結合市論文比賽等),或精品百課等市里的參賽項目

  三、命題

  1、期中考前做一份去年期中卷分析:對每道題進行分析。包括:考察的.知識點、能力要求、情感目標。

  2、期中考后對所教班級進行分析。包括:成績數據分析,錯題方式分析,錯題原因分析,對后續教學的改進等。

  以上所有資料,除手寫備課本之外,其余以電子稿打印的方式附著在備課本上。

  另:學校要求一學期上交參評:教學設計一份,試卷一份,說課稿一份,課件一份,兩次開課。

教師培養方案 篇16

  為全面提高教師素質,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幫助新教師盡快掌握教育教學規律,熟悉教書育人之道,促使他們快速成長,特制訂“新老教師拜師結對”條例如下:

  1、須拜師對象:

  剛剛畢業分配參加工作的新教師以及未從事過高中教學調入的教師,視其學科須拜師2-3年。

  2、拜師對象:

  從事高中教學多年,有比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修養和較高的教育教學指導能力的教師擔當師傅。

  3、師傅要求:

  師傅應將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自己的徒弟,要負責指導如何備課、上課、改作、命題、閱卷、分析練習和考試情況,總結教育教學經驗,鉆研教育教學理論,撰寫科研論文,如何遵守師德,經常聽課,了解徒弟的教育教學進展情況,為徒弟指明努力方向,并不定時檢查徒弟上課和聽課。

  4、徒弟要求:

  徒弟應虛心學習師傅的教育教學經驗。經常到師傅處聽課。教育教學中遇到疑難問題及時向師傅求教,并在師傅指導下,每學期開匯報課一次,由學校教導處和教研組安排驗收。

  5、新老教師結對一般由教導處根據具體情況確定,而后由校方組織拜師儀式,頒發有關證書,表明新老教師結對關系的`真正確立。

  6、新教師“拜師”期滿,完成相關的拜師學藝內容后,還須填寫“拜師授藝”協議期末檢查考核鑒定表,經導師簽定,考核組考核,如確實完成預期的目標,則由學校發給“合格證書”。否則,將延長“拜師學藝”時間。

  7、被延長“拜師學藝”時間的新老師其年度考核有關欄目予以相應扣分,同年一般不予任教高三年級。

教師培養方案 篇17

  近年來,我校新教師隊伍不斷擴大,成為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力軍。新教師的素質決定著學校的辦學質量。根據上級對新教師培訓的要求和新教師隊伍現狀,學校決定對新教師進行培訓、提高。為了努力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為我們在狠抓教師隊伍建設的基礎上,重點抓好青年教師尤其是新上崗教師的培訓工作,并制定了切實有效的培訓計劃,經過了一學年的培訓,現將培訓工作做出總結:

  一、指導思想

  我校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新教師培訓的精神,從我校實際情況出發,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和新課程理念建設為核心,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為重點,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有針對性開展培訓。

  1、通過培訓,使全體新教師提高政治思想覺悟和職業道德素質,增強法制觀念,依法從教,教書育人。

  2、通過培訓,使全體新教師樹立先進正確的現代教育觀念,提高參與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識,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進教育思想及教育觀念的轉變,以適應學校深化改革和素質教育的`需要。

  3、通過培訓,使全體新教師進一步提高學識水平,掌握現代化教育手段,增強學科教學的有關技能,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

  4、通過培訓,使新教師具有熟練的教學技能和系統的教育理論,并能有效地快速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二、主要工作

  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集中學習與自學相結合、培訓與自練相結合的原則,保證學習的質量和實效性。

  1、集中學習培訓。學校統一組織新教師,通過專題講座、問題研討、觀摩課等多種形式進行培訓。通過培訓,新教師快速掌握了理論知識,為規范課堂教學打下基礎。

  2、自學。布置課題,提出要求,由新教師自修自學,寫好筆記。

  3、問題研討,咨詢診斷。針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組織新教師研討,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措施。

  4、開展拜師結對活動。由學校向新教師推薦指導教師,或新教師選擇自己的指導教師,師徒雙方簽定培養合同,落實師徒職責。學校還為新教師購買教學理論書籍,豐富了新教師的理論知識。

  5、教師書法

  進行“三字一畫”的基本功訓練,要對新上崗教師的鋼筆字、毛筆字、粉筆字和簡筆畫都提出明確的要求和訓練任務,首先掌握好課堂最基本的功能運用能力。

  毛筆字:能用毛筆書寫一幅簡單的作品。(可臨摹、字體自選)

  硬筆字:能用鋼筆、水筆等書寫一幅簡單的作品。(可臨摹、字體自選)

  粉筆字:在黑板上書寫名人名言、古詩詞等,要求規范、端正、美觀。

  簡筆畫:根據指定的物品用簡筆畫出其輪廓、形狀等,要求快速、形似。

  6、課堂教學

  (1)限時備課:120分鐘內完成一個隨機指定的課程教學設計(教案),要求成稿,僅提供有限的教學參考資料,獨立完成。

 。2)上匯報課:開出一堂所任學科的匯報課,要求基本符合課堂教學的一般規范。

  (3)領導推門課:分管教學領導杜校長和張主任,經常聽新教師的推門課,力求讓新教師沒有絲毫懈怠,認真備好、上好每一堂課,養成良好的教師品德。

  (4)師徒同課異構活動:開展師傅和徒弟的同課異構的活動,讓新教師從實際教學中體會老教師的教學方法,查缺補漏,看清自己的不足,也盡早找到自己教學中的閃光點,繼續提高課堂教學的能力。

  7、教育科研

  (1)教學案例:寫出一篇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反思文章,可以就某個教育教學案例進行深入的反思,以便改進教育教學思想和行為。

  (2)經驗總結:階段性教育教學經驗總結文章,可以寫成敘事性的教學手記,也可以進行概括與歸納,避免八股式的工作總結。

  總之,我校在新上崗和青年教師培訓上,做到由領導分管,老教師幫帶,培訓領導小組把關督導,把新上崗教師的培訓工作做得扎扎實實。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認真作好“以老帶新,傳幫接代”,向“以新代舊,傳幫接代”,良性交替,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教師培養方案 篇18

  在實效園長管理的課堂上尤老師給我們不斷地講解關于新教師的培養,以前我們總是認為我們培養了他們他們跳槽怎么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人都希望被重視;被認可;我們遏制了他們的上升通道時他們就會覺得上升通道過窄而跳槽。

  新教師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后,容易安于現狀,停滯不前,但,幼兒園要不斷地發展,需要新的人才和更優秀的人才;這時,為了幼兒園能夠讓工作1—3年的教師可以更好、更穩定的發展,幼兒園通過看、評、說,結合常規工作完成情況以及為幼兒園做出的各種努力和付出,評出了幼兒園青年骨干教師群體;根據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及青年骨干教師的實際情況,我園從實際出發,為我園的青年骨干教師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培養計劃。

  一、指導思想

  適應幼兒園的科學、快速發展,結合幼兒園的園本課程和等級園創辦工作,圍繞培養目標展開我園的青年骨干教師培養計劃。有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能夠結合我園的特色課程實施科學、有效地教育教學,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提升自身的保育保健工作能力,促進幼兒園快速、穩步的發展。我園實行梯隊式建設和管理,經過一年系統的新教師培訓后的青年骨干教師對幼兒園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各類計劃的制定和書寫,以及家長工作等有了一定的基礎,為了讓老師能夠更好的實施和完成幼兒園園本課程教學工作,為其盡快成長為我園合格的教師及青年骨干教師奠定基礎,實現我園教師專業化梯隊建設,提高我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二、青年骨干教師培訓的目標

  (一)近期目標:

  1、根據幼兒園3—5發展規劃,制定個人的3年發展規劃;

  2、使青年骨干教師把握好現代幼兒教育教學基本理念,熟知《規程》、《剛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內容;

  3、比較熟練的掌握本班幼兒的年齡發展特點,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各項活動;

  4、組織幼兒園一日活動有自己的`方法和策略;

  5、對幼兒園早操音樂的選擇、動作編排要領;各個領域集體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活動的設計及實施、反思;戶外體育活動的設計、組織與實施;區角游戲的相關知識等有一定的了解,并能比較好的實施;

  6、可以獨自處理一些簡單的家長工作問題;

  7、書寫的幼兒園各類計劃,個案觀察記錄、家長約談等有一定的質量;

  8、和班級教師一同設計、組織和實施幼兒園幼兒期末成果匯報;

  9、知曉幼兒園“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感受到在幼兒園工作的樂趣;

  10、實施幼兒園的園本課程,找準自己成為個性化教師的發展方向;

  11、參與到家長開放活動中去,可以完全獨立的完成其中的某個環節;

  12、學期初制定讀書計劃,每月必須讀1—2本與幼教相關聯的書籍;

  13、每學期書寫一篇質量較高的經驗性文章或者是論文,并發表;

  14、承擔園級教研活動2—3次,園級以上教研現場1次及以上;

  15、提高教師的自省能力,學會主動反思,養成反思的好習慣。

 。ǘ┻h期目標:

  成為適應幼教改革和發展需要的青年骨干教師,骨干教師。實現“一年入門、兩年站穩、三五年基本成才”的新教師可持續發展目標。

  三、青年骨干教師培訓對象

  我園新教師培訓的對象是幼師畢業1—3年的青年教師,業務水平亟待提高的2、3年以上的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參加。

  四、青年骨干教師的分析及培訓內容

  工作1-3年的青年骨干教師的評選,然后確定人選,并針對每位青年骨干教師的發展進行真實的情況分析,并為每位教師書寫培養策略,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專業培訓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式,著重從“師德修養、教育理論、專業知識、通用基本功、備課、上課、教學反思、家長工作”八個方面加強并考核新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幼兒園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記錄

  培訓內容:

  五、培訓組織與管理

  1、明確分工,落實責任

  青年骨干教師培訓工作由幼兒園統一組織管理,園長負責,業務園長策劃,業務園長具體實施,教研組長協助。由幼兒園園監和園長設置培訓課程,業務園長和教研組長落實培訓計劃。挖掘利用優質資源,建立專家、名師組成的講師隊伍,統一組織新教師的集中培訓。指定業務精湛、師德優秀的骨干教師為新教師結對幫扶,具體指導新教師在工作崗位上鍛煉提高。

  2、注重過程,增強實效

  通過建立需求調研、過程跟蹤、效果反饋等制度,注重新教師培訓工作的過程管理,創新培訓模式,增強培訓實效。培訓要以操作性、互動性培訓為主,以訓練幼兒教師“六認真”為核心內容!队變簣@新教師成長檔案》和《幼兒園新教師培訓考核表》作為新教師培訓學分登記、試用期轉正、續聘工作的重要依據,

  充分發揮其過程紀實的作用。使新教師逐步建立并明確個人發展目標,養成良好的學習反思習慣,記錄成長軌跡,激勵成才信心。師父要根據《師徒結對協議》的要求進行指導和要求,把指導工作落在實處。每月由幼兒園組織一次以上新教師專題講座或專項訓練,由幼兒園管理人員或優秀教師主講或者訓練,所有新教師必須參加。每位新教師每學期制訂《個人發展計劃》,撰寫《個人發展總結》。幼兒園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記錄

  3、多元評價,長效實施

  堅持培訓與活動評選相結合、過程與階段診斷相結合的原則,采用“自我評價”、“師父考核”、“班級人員考核”、“教研組長考核”、“幼兒園考核”多元參與的評價方式,運用理論考試、面試和實踐考核等方法,實現對新教師全面、公正、客觀的指導、考核與激勵。每學期,根據培訓態度、作業完成、工作表現、活動展示等方面的綜合成績,評選“優秀新教師”?己藶椴缓细竦男陆處煵坏闷赣茫呀浐炗喓贤,在學期結束時終止合同。

  六、新教師培訓的政策保障

  1、幼兒園設立1-3年青年骨干教師培訓專項經費。

  2、幼兒園配備優秀教師進行帶教,制定好專門的帶教計劃與自培計劃。 帶教老師具體安排:

  3、舉辦幼兒園1-3年青年骨干教師評優活動,鼓勵她們參加幼兒園、各項教育教學評優活動,創設機會與條件讓她們展示。

  青年骨干教師培訓,是夯實、穩定教師隊伍建設的環節,是著眼教師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各級組和各班級要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群策群力,及時總結經驗做法,扎實推進新教師培訓工作再上新臺階。

教師培養方案 篇19

  一、指導思想

  推進教師教育改革與創新,以國家教育政策法規為依據,根據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不斷探索教師專業化發展規律,重點培訓“新理念、新課程、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突出針對性、實效性、實踐性和前瞻性,開展優質、高效的.培訓工作,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提高我區中小學體育教學、科研水平。

  二、培訓目標

  通過培訓學習,使培訓者在思想政治與職業道德修養、課程與教學理論素養等方面得到明顯提高;

  通過培訓實踐,使培訓者在體育教學能力、體育科研水平、活動組織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明顯提高;

  通過培訓研究,使培訓者在體育專業知識與技能等方面得到明顯提高。

  三、設計思路

  根據參加培訓教師的教學現狀和實際需求安排培訓內容,培訓課程的實施力求能緊密結合課堂教學實際,貼近教師工作與發展需求,盡量采取參與式與互動式培訓方式,注重教師的實踐、體驗、交流與反思,在教師的參與過程中達成培訓目標。

  四、培訓形式

  專題講座、案例評析、專業技能學習、互動交流研討相結合。

  五、總體安排

  培訓時間為7天,14個單元,總計56課時。培訓內容分為五個專題,分別為:

  1、專題一:師德

  2、專題二:教師說課與點評相關的專題內容;

  3、專題三:街舞與健美操、韻律操二部分專項技能內容;

  4、專題四:現代教育理論

  5、專題五:教育科研方法

  六、評價方式

  采用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評價方法。

  七、課程安排

  略

教師培養方案 篇20

  一、指導思想

  教師是學校最重要的資源,青年骨干教師是支撐學?沙掷m發展的生力軍和主體力量,加強對他們的'培養和管理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對學校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深遠意義。為了更好地構建我校教師發展平臺,緊緊圍繞課程改革研究這一中心工作,使一批優秀的中青年教師成為一支理論基礎扎實、學科造詣深厚、業務技能精湛的新時代教師,以帶動全校教師整體素質的迅速成長,結合本校實際,特制定本年度此方案。

  二、指導小組

  為了把青年教師及骨干教師的培養規劃落到實處,學校成立青年及骨干教師培養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組長是,副組長是。成員由組成。

教師培養方案 篇21

  一、指導思想

 、鍨榕囵B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師,鼓勵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學校決定實施本計劃。

 、姹居媱澩ㄟ^選拔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優秀青年教師,學校給予政策和經費支持,使他們能立足實際、潛心研究、盡快成長。

 、邕x拔與培養以德才兼備為標準,引入競爭機制與激勵機制,遵循精選、重用、厚待的原則。

  二、培養計劃

  本計劃以五年為一個培養周期,分為二個階段進行培養,即“3+2”的培養模式。

 、逯攸c培養

  學校每年選拔100名青年教師,進行為期三年的重點培養。入選青年教師為人文學部、社會科學學部的,學校給每人每年提供支持經費3萬元,其他學部每人每年支持經費6萬元。

 、婢⑴囵B

  在重點培養階段完成后,學校組織進行集中考核,每年再從中選拔出50名優秀青年教師,進行為期二年的精英培養。入選青年教師為人文學部、社會科學學部,學校每人每年提供支持經費10萬元,其他學部每人每年支持經費20萬元。

  三、選拔條件

 、逯攸c培養階段

 、睙釔圩鎳,學風端正,師德師風高尚。

 、簿哂胁┦繉W位,有比較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科研能力及發展潛力、較高的外語水平和對外交流能力。

 、尘哂袊乐斍髮嵉闹螌W態度和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

  ⒋歷年來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到刂沟缴陥螽斈甑12月31日,原則上申請者年齡不超過35周歲,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申請者年齡可放寬到40周歲,身體健康。

  ⒍教學效果突出,得到廣泛認可和好評。

 、方暝趪鴥韧夤_發表的學術論文、著作和完成的研究項目及獲得的`科研經費在數量和質量上均處于本學科中青年教師的前列。

  ㈡精英培養階段

  經過三年重點培養,全部考核合格,成果突出。

  四、選拔程序

  在學校人才與學術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學校各職能部門明確責任、相互配合,積極推動本計劃實施。

 、逯攸c培養人選

  ⒈個人申請。

  ⒉各中層單位學術委員會對申報人選進行評議,有序推薦人選。 ⒊學校資格審查。

 、锤鲗W部學術委員對各中層單位的推薦人選進行評議,產生擬定人選。

 、倒緮M定人選。

 、督泴W校審議,正式確定人選。

 、婢⑴囵B人選

  對于按計劃完成重點培養階段的優秀青年教師,經同行專家評審后,由校學術委員會進行評議,從中選拔50名學術業績突出的青年教師作為精英培養人選。

  五、培養措施

  ㈠對年齡在本計劃資助范圍內的青年教師,破格應聘教授職務原則上需具有“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入選經歷。完成精英階段培養

  任務的優秀青年教師,應聘高一級職務時,5年內可不占本單位限額。

 、鎯炏冗x派到國外高水平大學從事合作研究、參加重要國際會議或到國內高水平機構進修學習。

 、缭诳蒲许椖可暾、評獎評優等方面給予優先推薦。

  ㈣)重點培養階段每人每月享受500元優秀青年教師津貼,精英培養階段每人每月享受1500元優秀青年教師津貼。

 、楦髦袑訂挝粦鶕締挝粚嶋H情況,制定相應的配套支持措施。

  六、目標考核

  ㈠學校對入選者實行目標管理,入選重點培養階段人員培養結束后應達到申報教授職務業績條件,入選精英培養階段人員培養結束后應達到破格申報教授職務業績條件。

 、娓髦袑訂挝桓鶕䦟W校的總體要求和本單位學科發展規劃,同入選者協商確定具體的量化任務指標,并制定詳細的研修及科研工作計劃。

  ㈢各中層單位應根據具體的量化指標,分年度對入選者進行量化考核,將考核結果報學校備案。連續2年未通過考核的入選者,學校將終止其資助資格。

  ㈣各階段培養期滿后,將由學院學術委員會、校學術委員會對入選者資助期內取得的學術業績進行考核,并給出綜合評定意見。

  七、其他

  ㈠各相關部門實施的有關青年教師資助計劃整合納入本計劃中。原資助計劃入選者如入選本計劃,則按本培養計劃執行;如未入選本計劃,則按原資助計劃資助至協議期滿。

 、嬖诒居媱潓嵤┣3年,實行過渡期,可以在相關部門實施的有關青年教師資助計劃中擇優選拔精英階段培養人選。

 、鐬橹С纸徊鎸W科青年人才成長,學校開辟單獨評審推薦渠道,限額單列。

 、鑼τ诔鰢魧W人員,留學期限為一年以內的可以申報本計劃。對于逾期未歸的,其資助資格自動失效。

 、閷W校鼓勵入選者安心本崗位工作。對調離學校或教師崗位的入選者,學校將取消其資助資格。入選者培養結束后應在學校服務滿5年,對于未完成服務期者,需按比例返還培養經費。

 、昱囵B周期結束后,自動退出本計劃,不可重復申報。

教師培養方案 篇22

  一、指導思想:

  為提高我組青年歷史教師素質,盡快成長為專業型教師,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歷史教研組將對青年教師進行強化培訓,使他們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熟練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全面提高專業知識技能,不斷深化新課程改革,充分發揮教師潛能,使他們成為新一輪課改的主力軍。

  二、基本原則:

  1、教研工作是教研組的主要工作,青年教師培養是教研的一部分,本項工作責任人是教研組長、備課組長;

  2、參加人員確定:(1)畢業不滿三年的老師;(2)高中教學不滿三年的教師;(3)其他年級認為需要培訓的老師。

  3、師徒結對采取雙向選擇,自愿結對的原則;

  4、師徒結對采用一徒一師制度,捆綁考核;

  5、師徒結對在同年級內實施,以方便指導;

  三、職責與要求:

  1、師傅職責:

 。1)傳作風。要言傳身教,要求徒弟樹立博學謙遜、踏實敬業的教風,引導他們嚴于執教,勤于學習,刻苦鉆研,做到工作實、作風好,教學效果佳。

 。2)幫思想。熱情關心徒弟的.思想進步,幫助并勉勵青年教師重視教育事業,熱愛學校、熱愛學生,師傅在思想作風、師德規范上要給徒弟作出表率。

  (3)帶業務(含班級管理)。師傅應主動無私,熱情傳授教育教學經驗;應積極與青年教師開展討論,要善于挖掘徒弟的長處,鼓勵徒弟在教育教學中趕超師傅,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2、徒弟要求:

 。1)徒弟應虛心學習師傅的好思想、好經驗、好作風。誠懇接受師傅的指導、督促和檢查,切忌盲目自大。

 。2)徒弟應尊敬師傅。主動向師傅匯報思想情況,業務情況,取得師傅幫助。

 。3)徒弟在工作中要敢于改革創新,充分發揮青年人長處,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爭當開拓者。

  四、師徒結對內容:

  (1)徒弟應主動聯系師傅聽課,每周至少聽1節師傅的課;

 。2)師傅每周應至少聽1節徒弟的課;

  (3)師徒對每月的活動作出1次小結,每月底徒弟將聽課記錄本和書面小結上交教學部;

 。4)徒弟每學期至少上1次校級以上(含校級)匯報課;

 。5)徒弟每學年應撰寫較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或教育敘事)至少1篇,爭取在相應的教育教學雜志發表或在一定級別的教育教學會議上交流。

  五、評價方式:

  1、評價納入新增績效考核內容(按照學校績效考核規定執行),師徒捆綁,以便加強責任心。形式采用匯報課形式,考核期為一年。

  2、考核程序:師徒向教研組長申請,報教務處備案,由教研組長組織人員對被考評教師進行聽課評價并打分,并寫出小組關于年度培訓效果的終結評價意見;評價結束,教研組認定按照優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

  3、上交材料:教研組長評價鑒定、評定等級、上課教案(復印件)、聽課人員記錄(復印件)、徒弟對本節課及培訓過程的感悟和反思材料。上述材料上交教務處蓋章認定、等級后由上課教師保管,可作為職稱評定相關材料使用。

  4、青年教師培養證書在考核合格以上發放指導教師證書。

  六、附加說明:

  實行“傳幫帶”,加強師帶徒,老帶新,互幫互學,互促互進,這是實際工作中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中老年教師幫助青年教師責無旁貸。因此,非指導組教師也要為青年教師樹立榜樣,充分發揮教師群體力量的作用,積極對青年教師給予幫助和指導。青年教師也應珍惜機會,消除顧慮,主動向其他教師學習,盡快成長。

教師培養方案 篇23

 。ㄒ唬┛傮w目標

  1.造就一支“自律至誠、敬業愛生、拼搏奉獻”的青年教師隊伍;

  2.創造條件,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成長,培養一批業務素質過硬的青年教師隊伍,盡早成長為學校骨干教師。

  二)具體措施

  按教學年限與年齡,將青年教師分成兩組,實施分層管理,分級培養。第一組為教學年限三年的青年教師:金勇;第二組為教學年限三年以上,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陳苗、鄭海燕、李萱萱、胡忠愛、陳玲玲、潘雙、楊田紋、章新新、李莉莉、金曉龍、朱志章、許盈盈、周慧娟、周春云。

  1.第一組青年教師的工作要求:

  教學年限三年的青年教師必須做到:

  [1]做好班主任工作。所帶班級要班風正,學風濃,紀律嚴,成績好,向校優秀班集體靠攏;

  [2]超周備課,每單元備出兩篇詳案,及時寫好“教學反思”;

  [3]認真做好培優扶差工作;

  [4]能熟練應用現代化手段進行教學,能自己做課件輔助教學;

  [5]每學期要上好1節匯報課,寫好一份滿意的教學設計。

  [6]認真做好期末的考試工作,教學成績向優秀教師靠近并力爭超出。

  [7]積極參加教研活動,主動完成教研組安排的工作,積極開展教科研,每學年讀好一本教育理論專著,用好一本業務雜志,每年至少寫出1篇達到一定水平的教學隨筆或教科研論文;

  2.第二組青年教師的教學評比要求:

  教學年限三年以上,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必須參加學校組織的教育教學評比工作。具體要求是:

  [1]做好班主任工作。班級管理要井然有序,學生精神面貌要蓬勃向上,德智體美勞要協調發展,成為本年級或學校的模范班級。任課教師要主動協助班主任做好學生思想工作,注意提高教學效率,師生關系融洽和諧,贏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贊譽;

  [2]每學期要上一堂專業匯報課,同時要勇于承擔對外的研究課任務;

  [3]備課要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設計合理,每單元寫一篇詳案,作業布置有特色,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4]每學期寫一篇優秀的教育隨筆或教學論文,要求切合教育、教學實際,觀點鮮明,有一定的理論深度;

  [5]教學工作效果明顯,實績突出。

 。ㄈ⿲W校措施

  1.為青年教師的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為青年教師提供學習和交流的平臺,讓青年教師有足夠的機會進行學習和交流,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成長,力爭青年教師“一年熟悉工作,兩年勝任教育教學工作,三年達到合格要求,五至八年成長為教學骨干”,即“一二三五八工程”。

  2.外出學習、考察活動,優先考慮青年教師,為青年教師提供一些特級教師和優秀教師的講課資料,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掌握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

  3.學校為教學年限不足三年的青年教師指定一名有經驗的老師或骨干教師給予指導,進行一對一的幫扶活動;

  四、骨干教師培養方案

  (一)工作目標:

  1.具有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系統掌握和正確理解課程標準,精通教材。

  2.具有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教育教學效果優秀。

  3.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每學年至少有一篇論文獲獎或在各類刊物、網站上發表。

  4.在學科教學中起帶頭作用,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0節,每學期至少上一次示范課或觀摩課,根據每一位教師的特點,形成自己獨特的課堂教學特色。

  5.指導其他青年教師,對其進行業務指導,取得較好成效。

  6.能熟練使用計算機,會制作課件,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成果顯著。博客網頁爭達優秀等級。

  7.任教學科教學效果較好,家長與社會反響好。

  8.必須取得大專以上學歷。

  (二)培養措施

  1.認真制訂個人發展計劃。

  2.每年攻讀一至二部教育專著,撰寫一篇讀后感。

  3.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理論培訓活動,每月召開一次骨干教師會議進行理論學習。

  4.學校優先安排培養對象外出學習、進修、調研和實踐,為其成長提供舞臺,拓寬他們的視野,提升他們的學科、學術水平。

教師培養方案 篇24

  一、指導思想

  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提高新教師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為重點,通過校本培訓、集中培訓、自學引領、分科指導、檢查考核等手段,努力激發參訓新教師在師德修養、文化業務和專業成長等方面的綜合提升。

  二、培訓目標

  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了解教育政策法規,熟悉課程標準,掌握教育教學常規,完善專業知識結構,提高履行崗位職責能力,使新教師盡快適應教育教學工作。

  三、培訓對象

  x縣x學年新招聘的全體新教師(335名)。

  四、新教師校本培訓內容與要求

  1、開展師徒結對活動。要求各校為x級教師舉行師徒結對儀式,簽訂師徒結對協議書,通過拜師學藝,促進新教師快速成長。新教師應積極主動爭取指導師的幫助,在指導師的指導下開展教育、教學、教科研等方面的工作(指導師在新教師實習期培訓考核合格后,經所在?己耍烧J定登記學分18分)。

  2、認真備課、上課、輔導、改作與檢測等,注意課堂信息的反饋,及時總結反思,每學期至少寫好5篇字數不少于500字有一定深度的教學反思;每學期至少出本學科試卷2份。

  3、積極參與學校教科研活動。每學期聽課至少20節,其中聽指導師的課不少于10節;每學期書面評課稿至少1節,且每篇評課稿字數不少于500字。每學期至少上1節校級匯報課。

  4、積極參與學校、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班主任或協助班主任工作,堅持家訪,做好家校聯系工作。

  5、每學期結束前,寫好本學期校本培訓心得體會或總結。

  6、堅持自學,努力鉆研。每學期至少閱讀1本教育專著,并有不少于3000字的書面摘錄或心得體會。每學年撰寫論文或案例至少1篇(每篇不少于20xx字)。

  五、新教師集中培訓內容與要求

  新教師集中培訓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通識培訓,二是學科培訓。

  (一)通識培訓(48課時)

  包括以下幾種形式的培訓:

  1、教師職業道德教育(6課時)

  教師職業道德教育以遠程培訓為主要培訓方式,以教師禮儀為主要培訓內容。通過對新教師的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培訓,使教師能夠成為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努力成為學生愛戴、讓人民滿意的教師。學習結束后進行現場答辯。

  2、教育政策法規專題(6課時)

  通過專題講座,學員自學,使新教師理解掌握有關教育政策法規,增強新教師以法執教的意識,遵章守法。

  3、班主任講壇與優秀教師成長講壇(6課時)

  通過小學、初中、高中優秀班主任講壇與學科優秀教師成長講壇等形式,聘請本縣優秀班主任與學科優秀教師,現身說法,與學員直接對話,共同討論,體驗班主任工作與學科教師成長的成功喜悅,學習他們的成功經驗,提高德育能力與學科教學能力,從而更好地開展德育與學科教學。

  4、基本功(硬筆字、簡筆畫)培訓與競賽(6課時)

  以培訓與競賽相結合,激發新教師參訓熱情。分批分班進行硬筆字、簡筆畫培訓指導,布置相應學習任務,組織基本功考核活動與競賽活動,以促進學員自學自練,提高書寫水平,掌握教學簡筆畫基本要領,以完善新教師表達能力,提高教學技能。

  5、讀書交流活動(6課時)

  推薦書目閱讀,以學科班級為單位,開展讀書交流活動,談讀書心得,提問答辯,使學員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推薦書目:[加拿大]馬克斯?范梅南著《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蘇]蘇霍姆林斯基著《給教師的建議》;[美]加德納著《多元智能》;楊敏毅《學校團體心理游戲教程與案例》;萬瑋《班主任兵法》;[美]卡耐基著《人性的弱點》;學科相關著作由班主任推薦。

  6.開班典禮、試課活動、結業典禮等(18學分)。

  (二)學科集中培訓(36課時)

  學科培訓以教育教學常規為核心,提高教師教學技能為宗旨。具體內容由各學科班主任根據本學科新教師人數,或獨立或聯合,靈活機動開展,其中總學時不少于36課時。

  獎懲措施

  1、考核不合格或沒有參加考核的實習期新教師,按照有關規定將延期轉正定級。

  2、對獲得“教學新苗” 榮譽稱號的新教師,教育局將統一發文表彰,并頒發榮譽證書。對所有獲獎者,由教育局安排優秀教師對其進行為期兩年的培訓指導,屆時考核合格者可直接參加縣教壇新秀評選。

教師培養方案 篇25

  經過研究與實踐,結合我校青年教師實際,設計了以下相關層面培養方案。

  3.1院系培養方案

 、賹嵭袑熤啤K趩挝灰獮榍嗄杲處熍鋫湟幻枷胝嗡刭|過硬、教學科研實踐經驗豐富的中老年優秀教師作為其導師,通過以老帶新進行傳幫帶。②納入團隊培養計劃。推行“學科帶頭人+學術團隊”的人才組織和培養模式,幫助青年教師參與科研課題的調研、申報、研究及實驗等環節,擴展工程實踐視野和創新能力,使其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更好體會理論知識的工程背景和物理意義,有助于工程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③搭建交流平臺。加強青年教師學術和教學經驗交流,資助優秀青年教師參加國內外各類學術會議,組織青年教師進行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改進工程教育教學理念、方法和模式;鼓勵參與國內與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項目,提升青年教師國際化工程教育能力。④實施課題支持計劃。鼓勵青年教師參與和主持課程改革建設,明確所承擔課程的定位,準確理清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重點及教學難點等環節,深入地掌握課程知識體系結構,促進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⑤優先資助出國研修。分批推薦和資助青年教師出國進修學習,開展合作研究或從事博士后研究,參與國際學術活動、跟蹤學科前沿、開闊國際視野,提高參與國際競爭的工程科研能力。

  3.2學校培養方案

 、偻晟茘徢芭嘤。高校應該適時改善崗前培訓的方式和內容,為不同類型的青年教師量身制定培養方案,鼓勵和監督青年教師成長過程中的教學能力培養,培養終身學習的觀念和習慣。②優化教學能力評價體系。適當減輕青年教師在考核中科研的比重,改變過去單純側重理論研究成果和科研論文,逐步轉向側重工程項目設計、專利、產學合作和技術服務等,鼓勵青年教師潛心教學,建立起滿足“卓越計劃”培養要求的青年教師教學能力考核和評價體系。③增強校內實踐教學。鼓勵青年積極參與實踐教學,參與指導實踐環節的體驗和創新過程,長期積累工程實踐經驗和能力。此外,通過吸收青年教師參與實驗室和研究室平臺建設,增加工程實踐設計和操作能力。④配套激勵機制。明確給予政策扶持和傾斜,鼓勵青年教師扎根企業掛職鍛煉,青年教師回校后,考核與津貼分配上切實保障青年教師職業規劃健康成長。

  3.3企業培養方案

 、倥鋫洮F場導師。建立工程訓練中心和實踐基地,為掛職青年教師配備富有工程實踐經驗的現場導師,通過言傳身教,指導青年教師提高工程實踐經驗和能力。②安排工作任務。讓青年教師親自承擔適當的企業工作任務,參與企業生產相關專業的設計、加工、安裝、調試及修理等各個實踐環節,提高青年教師工程問題解決能力。③提供科研項目合作機會。充分利用校企之間良好的合作關系,努力創造和提供青年教師承擔和參與科研項目研發和制造的機會,增強青年教師創新意識和開闊工程實踐視野。④選送“雙師型”青年教師。加強校企合作,積極拓寬教師渠道,企業選送青年專業技術人員來擔任專業的“雙師型”兼職教師,同時利用高校良好的'教育資源和學習氛圍,不斷拓展“雙師型”青年教師的工程科學知識,回到企業后,也能夠更好的為企業生產服務。

  4結語

  建立一支滿足“卓越計劃”人才培養要求的高素質專職教師隊伍是該項目順利實施的"關鍵和首要問題,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更是重中之重,它是一項復雜系統工程,需要院系、高校及企業等不同層面的協同規劃、合作與大力支持。

  參考文獻:

  [1]周緒紅.中國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的現狀與展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xx,1:1-4.

  [2]胡珊明.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的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xx.

  [3]曾麗娟,馬云闊.大工程觀理念下的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養[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20xx,30(6):100-103.

  [4]程恩富,譚勁松.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J].紅旗文稿,20xx(1):13-19.

  [5]張韋韋.面向工業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卓越工程師后備人才教育部啟動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J].教育與職業,20xx(19):4-6.

教師培養方案 篇26

  根據我縣小學教師隊伍的現狀,培養青年教師工作迫在眉捷。在摸清青年教師學科、崗位、人數等情況的基礎上,我們將組建由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教研員等優秀教師組成的培養團隊,采取集中培訓、結對子輔導、搭臺展示、考核評選等方法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與培養,努力打造一支事業心強、責任感強,業務能力強的青年教師隊伍。

  一、組織機構

  二、培養途徑

  ㈠學習平臺

  讀書學習是提高文化內涵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青年教師要想在專業上得到發展,必須認真讀書學習。一讀與教學有著直接關系的教育類報刊和名師課堂實錄與分析;二讀教育類專著,如蘇霍姆林斯基、杜威、陶行知、葉圣陶等中外教育專家的著作,提升教育理論素養;三讀關于建構主義和多元智能理論,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這類著作;四讀一些人文類的著作,如文學類、哲學類等社科著作,從中受到人文的熏陶,體會人性的光輝,提升人文素養。讀書的要求是:每位培養對象每學期應讀一本教育專著,訂閱兩種以上的教育報刊,并做好6000字以上的讀書筆記,由所在學校教務處或教研室負責考核。縣學科指導組將適時舉辦培養對象讀書交流等活動。

  ㈡實踐平臺

  做教師,最多的就是課堂教學實踐。教師專業成長的第一步是把書教好,成為一名讓學生喜歡的教師,做到:讓學生喜歡自己任教的學科、讓學生喜歡自己的課堂、讓學生喜歡自己的為人。這就要研究課堂教學實踐。每位培養對象除了積極參加所在學校舉行的公開課研究活動外,每學期還須授過關課、匯報課各兩節(月均一節);并隨時接受學科指導組平時的隨堂聽課。

  要上有質量的課,這就需要磨課。磨課的整個研究過程,以課例為載體,從理論學習,到課例設計,再到行為反思。這種形式是學校培養年輕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路徑。根據上級教育業務主管部門的臨時教研需要,被推薦的培養對象還需進行幾輪備課、上課,同學科組的老師參與研究,最后打造出一堂較精彩的課,參加各級各類競賽或打擂活動。

  ㈢研究平臺

  新課程提出“教師是研究者,課堂是研究室”這一概念,既然教師具備研究者的身份,就應該充分利用課堂這個研究平臺,積極參加以下幾類研究活動:

  1、備課組研究活動。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備課組內的'老師集中對所用教材的某一單元或者一課例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商定教學的三維目標、重點和難點、教學的方法、程序等。一是集體備課,由組長主持,大家發言討論,最后形成教學預案的備課活動模式。二是“一人主備,眾人參與”形式,即某位教師承擔一篇課文教學。先由其獨立備課、說課、示范上課,然后組內教師研討、修改、形成教學預案的形式。

  2、學科組研究活動。一般來說,學科組采取專題研究的形式,針對本學科教學的某一方面重點展開研討,議題集中于如何落實上。學科組開展研討時,及時發現問題、討論解決問題。

  3、課題研究科研活動。課題研究是將教研與科研有機融合的教研活動形式,是以平時教學過程遇到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制定研究計劃,在預定時間內圍繞同一專題反復研究,探尋教學對策,解決問題。其做法是:(1)選擇課題;(2)各個教研組圍繞課題搜集材料,選擇、整理材料;(3)自主申報,確定課題組成員;(4)建立研究制度;(5)每學期開展一場課題階段研究成果展示,達到以點帶面,促進優秀經驗的推廣和輻射的目的;(6)時機成熟,立即申請課題結題驗收。每位培養對象至少應承擔或參與一個相關學科的課題研究,并做到“研”有計劃,抓落實、善總結、顯特色。以達到課研目的求實,措施落實;課研過程扎實,資料翔實;課研態度平實,講求實效的目標。

  4、自主研究活動。這就是基于個人基礎上的教育研究。包括教育敘事、案例分析研究、教學反思等多種形式,方式自由,形式活潑。每位培養對象本身一要用心,及時捕捉教育生活中的思維火花,勤于反思探究;二是有恒心,堅持不懈才能發現規律性的東西。加以總結,最終形成成果。

  5、競賽活動。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開展的教育教學競賽活動,是檢驗青年教師綜合素質、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的平臺。今后,參加縣市以上競賽活動的對象,評選縣市級以上的教壇新秀、學科帶頭人等,將從培養對象中擇優推薦產生,積極為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創造條件,力促青年教師盡快成長。

  以上培養對象參加的研究活動由所在學校教務處或教研室負責考核。

  ㈣ 交流平臺

  1、教師論壇。由學科指導組、所在學校教務處或教研室牽頭,分學科組進行,提前定出每期論壇主題。話題可以是課改中的熱門話題、焦點問題,也可以是教師實際教學中遇到的某個具體問題。每位培養對象應積極參與論壇活動,活動前提前自學,查找資料,做好發言準備;活動時在“圓桌論壇”民主交流或以“嘉賓訪談”的形式,既做觀眾,并踴躍發言;還可圍繞同一話題,輪番上臺講演。

  2、網絡媒體。網絡越來越深入到人們的生活角落,借助網絡交流和學習已經是一種趨勢。每位培養對象根據要求,一是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記錄自己每天的教育足跡,收獲教育思想成果;二是參加教育博客聯盟,互相灌水、潛水交流學習;三是瀏覽所推薦的一些名家博客和知名教育網站論壇。

  3、學術報刊。借助于學術報刊進行交流學習,是一種較高層次的交流活動,是教師專業化發展走向快車道的標志,有很多名師就是從寫文章這樣的平臺上走出來,走進公眾的視野,從此有了更為廣闊的舞臺。對此培養團體將給予培養對象積極的支持和幫助,積極搭建平臺,提供必要的指導和服務,如邀請一些專家學者指導寫作、推薦訂閱雜志、提供教育類報刊郵箱地址、邀請雜志編輯來輔導投稿常識、設立論文發表等科研獎等,鼓勵教師往更高層次發展。每位培養對象每學期須撰寫2500字以上的典型案例、總結論文各一篇。

  三、工作職責

  1、指導成員

  學科指導組是由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教研員等優秀教師組成的培養團隊,應樹立大局思想,增強服務意識,講求奉獻精神。積極參加本次縣小學指導與培養80后青年教師的工作,服從領導小組的工作安排,認真細致地指導和培養本學科的培養對象,為打造一支事業心強、責任感強,業務能力強的青年教師隊伍而努力。

  2、培養對象

  本次安排培養的青年教師,是在摸清青年教師學科、崗位、人數等情況的基礎上,按本人是否愿意接受培養團體哪些方面內容指導的具體意愿,統籌計劃安排的。培養對象應踴躍參與本次縣小學指導與培養青年教師的工作,服從指導小組的工作安排,勤于學習,主動實踐,善于反思,認真總結,為使自己早日成為名師而不懈努力。

教師培養方案 篇27

  青年教師是學?沙掷m發展的源泉。青年教師的培養至關重要。教師的成長是終身的發展過程,是職前教育、新認教師培養和職后培訓一體化的過程。

  實踐說明,優秀教師的教學內容、處理能力、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教學組織和管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機智和與學生交往能力,這七種能力的形成主要在職后。

  初任教師發展成長為具有智慧的優秀教師,需要實踐經驗的積累,科學的反思探索外部的支持和幫助。促進新教師的成長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將優秀教師的知識、經驗、實施教學常規的智慧、教育教學的策略和技巧藝術,傳、幫、帶給新教師;但大量的緘默知識和實踐性智慧是無法傳授的,表現在實踐中,如教師具有敏銳的感受、準確判斷生成和變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新情勢和新問題的能;把握教育時機、轉化教育矛盾和沖突的機智;面臨對象實際和情境及時作出決策的選擇、調節教育行為的魄力;使學生積極學習、追求創新、愿意進入心靈對話的魅力等。

  一、培養的宗旨

  從青年教師的素質能力、工作成績兩個緯度確定培養的模式和發展的標準,把青年教師培養成為全能型的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現代化教師。

  以具有完備的專業知識結構,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全面嫻熟的教學技能,很強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具有現代化、教育科研、教學改革意識和素養為標準,逐步促進青年教師的成熟度,使其盡快成長、成材。

  同時,防止單純訓練教學基本功,培養提高教學成績的機器,使其成為“教書匠的傳統教師培養觀,確立培養綜合素質和能力、促進專業化可持續性發展的現代教師培養和發展理念。

  二、培養的目標

  素質性目標:提高專業化水平和綜合素質

  發展性目標:一年適應;三年合格教師;五年骨干教師;八年教育教學能手;十——十五年特級、專家型教師;二十年之后成為學者型、教育家型名師。

  1.專業水平的三項要求:專業知識的整合化、專業能力的整體化、個性品質的優化。

  2.專業綜合素質的'“三術”合一:教學專業的“學術”;課堂教學的“藝術”;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優化。

  三、培養的內容

  1.學科知識:大綱、教材、教材教法;相關學科的科學文化知識

  2.專業知識:教育學、心理學、課程學;一般教學論;教育教學專論

  3.方向性知識:教育方針政策、教育法規、指示講話

  4.理念性知識:現代教育理論、教學論思想、教育科研和教改實驗成果經驗、社會學、人才學

  5.方法論知識:教育哲學、教育倫理學、邏輯學、思維科學。

  6.教育教學實踐性知識 和能力:學科教學法;教學常規規范;教學基本功;教學技能和經驗、課堂設計、操作、評價;根據學生實際和具體情境確定教學內容、方法手段、策略;面臨突發事件和矛盾沖突的經驗和機智;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建立良好師生關系;教育科研和教學改革;現代教育技術。

  7.素質方面:師德教育、心理指導、發展意識、動機水平、高層次需要、進取精神、自我激勵、思維素質、認知能力、科學方法。

  四、新教師的三年鍛打

  1.四項制度保障,鍛造成長基礎

 。1)生涯規劃責任制。明確教師成長的四個發展階段的素質要求,把握六個關鍵環節的的專業能力目標。按照學校提出的“發展性培養目標”,制定個人的“教師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與校長簽定責任書。

 。2)拜師制。學校推介、雙向選擇、雙方責任協議。

  (3)匯報課制。學校制定匯報課標準。第一年,第一個月,備課必須經組長審批方能上課;每學期須舉行兩次匯報課,導師和聽課小組對新教師進行評課、指導,評定等級,并建立匯報課評課檔案。對不過關的進行二次匯報。

 。4)過關制。第一年的教師“四過關”:備課關、課堂關、學生評教關、教學常規檢查關;第二年“五過關”:教材關、課堂教學八項基本功和技能關、教學規范關、教學質量、教育技能關。三年達到“四個一”:一堂優質課、一個規范的教學教案、一份實用的試卷、一篇有價值的論文。對三年的教師還要五項考核:三年來的教學成績;教學活動;業績稱號;教研成果;學校和學生的綜合評教。設定指標、量化積分、評定等級,其結果作為使用的依據。

  五、學校常規管理滲透,落實配套措施

  1.常規教學管理中形成氛圍

  (1)導:導師指導;備課組長、教研組長領導引導。

 。2)練(煉):學校制定規范,自覺崗位練兵;學校創造教研氛圍,在對話互動中歷練;學校組織教學活動,在參與中鍛煉。

  (3)幫:發現問題后重點調度和幫助,發現好苗子重點幫教。

 。4)帶:一是老教師帶動;二是樹典型帶動;三是氛圍熏陶帶動:學校創造寬松、和諧的良好社會心理環境,創設濃厚的教研教改氛圍,學科組內的學術風氣和人際關系融洽,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持,以積極向上的思想氣氛和良好的學風、教風以及濃厚的學術氛圍帶動新教師快速成長。

 。5)評:開展各類評優評選活動,激勵青年教師發奮有為。

 。6)用:大膽使用,在重任上鍛煉成長。

  2.在校本教研中提高

  (1)課題實踐化——群體參與。學校將科研課題分解為教改實踐的專題。為青年教師提供機會

 。2)專題研究——虛擬課題組攻關。根據教育教學改革的需要,組織課題研究攻關,如“高效率學習”、“實效型課堂”等課題。為青年教師創設自我研修的大環境。

  (3)問題解決研究——集體備課。在教育教學中發現問題,以備課組為主體,進行問題解決的研究。培養青年教師的問題意識、研究意識、思考的習慣。自覺反思教學、思考教學中的問題成為教師的生活方式、在問題線索中教學。

 。4)經驗轉化——自主體驗。教學實踐理念化;教學理念實踐化;教學經驗理論化。

 。5)反思探究——個人行動。在反思中發現問題,在問題解決中升華出改革專題,在“課堂拼搏”中探索,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開發教學的新思想、新認識、新方法。

 。6)集體反思——集中活動。在相互觀摩和對話互動中提高和發展。

  3.學校管理的激勵機制

 。1)政策導向機制:利用政策上的區別性,引導青年教師主動學習和發展。優者多給予機遇,體現公平和效率同一的原則。

 。2)評價機制:依照青年教師可塑性強的特點,實施較多的發展性評價和鼓勵性評價。

  在評價目的上,克服單一看考試成績的功利主義傾向。引導健康發展、整體發展、可持續性發展。

  六、獎懲措施

  1.學校每年對刻苦鉆業務,積極進取,成績顯著的青年教師進行表彰,評選為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并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對在青年教師培養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在評優、評先、年度考核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

  2.對思想消極,工作態度不端正,消極怠工、教育教學成績差、沒有進取精神的青年教師,學校將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整改,工作仍無起色的,定為薄弱學科教師、轉崗、待崗、實行高職低聘以至解除聘用合同。

教師培養方案 篇28

  一、 指導思想:

  21世紀的現代教育充分體現其國際化、信息化、現代化的顯著特點。一流的教育依賴一流的師資,師資隊伍建設是一所學校得以持續發展的關鍵與根本。為了更好地構建我校教師的發展平臺,以學校" 加強學習化團隊建設,推動教師專業持續發展"的總課題研究為主線,立足校本管理和學校文化建設,積極投身二期課改,聚焦課堂,提高質量,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優化師資隊伍,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我們將通過“綠葉工程”行動計劃的實施,以點帶面,逐步滲透,促使學校教師整體素質的提升,通過開展“特色班組”和“創意教師”評比活動,促使一批優秀的中青年教師通過教育教學的改革攻堅等實踐鍛煉脫穎而出,在學校建設發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二、 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三、 工作進程與具體安排:

 。ㄒ唬 準備階段(20xx年9月初--10月底 )

  1、 成立工作領導小組

  2、 擬訂工作計劃

  3、 宣傳動員

  4、 “特色班組”和“創意教師”申報、推薦

  5、 確定培養對象

 。ǘ 實施階段(20xx年11月初--20xx年7月)

  1、 “特色班組”和“創意教師”申報對象制定發展規劃

 。ㄒ娊萄薪M、年級組、部門工作計劃和教師個人發展規劃)

  2、 具體措施:

 。1) 專題培訓

  形式一:開設校長講座,介紹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有關舉措。

  途徑:

  第一講 “教師專業發展內涵體系”(校長轉述丁剛報告);

  第二講 “如何寫課例”(鄒靖美轉述王潔報告并介紹我校低年級部數學課例的研究進展);

  第三講 “教師個人發展規劃年度行動計劃的書寫指導”(由余皓偉老師介紹,校長解讀);

  第四講 “intel未來教育行動優秀方案展示”(三位老師介紹,校長點評);

  第五講 “二期課改背景下的.高考、中考改革”;

  第六講 “教師焦慮心理的分析與調節”;

  第七講 “拓展型課程的實踐探索”;

  第八講 “研究型課程的實踐與思考”;

  第九講 “各教研組優秀課例展示”;

  第十講 “ 各年級組創優特色展示”。

  形式二:組織形式多樣的互動活動,以部門、教研組、年級組、備課組、工會組為成

  員組織,開展專題研討。

  途徑:

  第二周 部門活動 主題:“希望與措施”新學期計劃交流;

  第四周 部門活動 主題:“發現與整改”教育教學工作研討;

  第六周 部門活動 主題:深化“愛生志愿者”活動,個案交流;

  第八周 部門活動 主題:“發揚與傳承”教育教學工作反思;

  第十周 工會組活動 主題 “ 走出去,帶回來”社會實踐考察活動;

  第十二周 年級組活動 主題:“特色班組的創建”專題論壇;

  第十四周 備課組活動 主題:“學習化團隊創建”專題論壇;

  第十六周 教研組活動 主題:師徒合作小組教育教學成果展示;

  第十八周 工會組活動 主題:“‘我的學習理念’專題論壇”;

  第二十周 部門活動 主題: “回顧與總結”學期工作總結。

 。2) 考察學習

  形式:學校定期、定向組織教師外出考察、學習、調研,拓寬視野、提升實際工作水平。

  途徑:以“品茶文化、視聽文化、觀課文化”為活動載體開展學習交流。

  說明:品茶文化——建設信息文化交流平臺,以茶文化的形式組織開展互動信息交流活動,擴充信息量。

  視聽文化——走出去請進來,通過觀摩優秀作品、高雅藝術,加強藝術熏陶,提升文化素質。

  觀課文化——建立觀課網絡體系,加強觀課活動,提高業務水平。

 。3) 校本教研

教師培養方案(精選28篇) 相關內容:
  • 青年教師培養工作實施方案(精選20篇)

    近年來,我校新教師隊伍不斷擴大,成為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主力軍。新教師的素質決定著學校的辦學質量。根據上級對新教師培訓的要求和新教師隊伍現狀,學校決定對新教師進行培訓、提高。...

  • 2024年新教師培養方案(精選3篇)

    一、指導思想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提高新教師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為重點,通過校本培訓、集中培訓、自學引領、分科指導、檢查考核等手段,努力激發參訓新教師在師德修養、文化業務和專業成長等方面的綜合提升。...

  • 青年教師培養方案[優選](精選20篇)

    經過研究與實踐,結合我校青年教師實際,設計了以下相關層面培養方案。3.1院系培養方案①實行導師制。所在單位要為青年教師配備一名思想政治素質過硬、教學科研實踐經驗豐富的中老年優秀教師作為其導師,通過以老帶新進行傳幫帶。...

  • 教師培養方案(精選29篇)

    一、指導思想中青年骨干教師是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是實施素質教育和推進課程改革試驗的先鋒,能在教書育人、教育科研、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起到引領和輻射作用。...

  • 骨干教師培養方案(精選11篇)

    一、 指導思想:21世紀的現代教育充分體現其國際化、信息化、現代化的顯著特點。一流的教育依賴一流的師資,師資隊伍建設是一所學校得以持續發展的關鍵與根本。...

  • 教師培養實施方案(精選28篇)

    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學,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在教師,沒有一流的教師隊伍,就沒有一流的教育質量。因此,建設一支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

  • 青年教師培養方案(通用27篇)

    一、指導思想青年教師是我校教師隊伍的戰略后備隊。目前青年教師在我校是教師隊伍主體。青年教師的狀況關系著我校教師隊伍的未來,關系著我校的未來教育教學質量和學校的整體發展。...

  • 青年教師培養實施方案(通用26篇)

    一、召開拜師會,完善“師帶徒”制度1、目的:充分發揮我校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特級教師和骨干教師的優勢,通過傳幫帶的方式,促進青年教師在任教初期能夠迅速成長,擁有較強的教育教學基本能力,盡快掌握班級管理的基本方法;促成我校教師...

  • 教師培養方案(精選31篇)

    為了使全鎮教師及時領會xx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新課標)的精神實質,有效的實施新課程和課堂教學改革,根據市、區教研室有關文件要求,經研究決定,在暑期進行新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改革兩方面的培訓,具體安排如下:一、培訓內容:1、已修定...

  • 教師培養實施方案(精選25篇)

    一、行動目標實施“‘三格’教師培養實施方案”,旨在形成爭先創優的氛圍,激活教師專業發展的內驅力,不斷提升教師的學習力、研究力、創造力和競爭力,打造優秀教師團隊,實現學校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 2024年新教師培養方案(精選3篇)

    一、指導思想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提高新教師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為重點,通過校本培訓、集中培訓、自學引領、分科指導、檢查考核等手段,努力激發參訓新教師在師德修養、文化業務和專業成長等方面的綜合提升。...

  • 骨干教師培養計劃方案(精選9篇)

    一、指導思想:以新課程改革理論為指導,根據《香濱小學課題實施方案》的要求,并以“讓教師與學校一起發展,讓教師與學生共同成長”為培養目標,遵循骨干教師成長的規律,采取全方位、多途徑的培養措施,建設一支具有現代教師素質和創新...

  • 教師培養方案(精選31篇)

    一、指導思想推進教師教育改革與創新,以國家教育政策法規為依據,根據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不斷探索教師專業化發展規律,重點培訓“新理念、新課程、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突出針對性、實效性、實踐性和前瞻性,開展優...

  • 教師培養培訓方案十篇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肩負教書育人的重任,只有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做到教書育人,終身學習,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教育事業。...

  • 教師培養方案(通用23篇)

    一、指導思想中青年骨干教師是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是實施素質教育和推進課程改革試驗的先鋒,能在教書育人、教育科研、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起到引領和輻射作用。...

  • 策劃方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免费黄视频 | 精品乱码一区内射人妻无码 | 在线播放网址亚洲 | 色综合久久婷婷五月 | 成年人免费看黄色片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美女视频免费看 | 国产日韩欧美 | 性爱一级视频 | 中文在线亚洲 | 东方800av| 5x社区未满十八在线视频 | 一起操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 亚洲一个色|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精品国产AⅤ一区二区三区桃 |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 |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黄 | 爆乳熟女高潮大叫 | 亚洲免费视频免在线观看 | 污片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av | 麻豆免费av|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香蕉伊蕉伊中文视频在线 | 国产做a爱片 | 潘金莲一级淫片aaa 99久久国产免费 | 狠狠干天天干 | 亚洲精品v天堂中文字幕 | 91综合久久久久婷婷 | 在线播放欧美日韩 | 无码做爰欢H肉动漫网站在线看 | 一本久久A精品一区二区 | 一级黄免费 | 亚洲久在线 | 美女内射毛片在线看免费人动物 | 美女极度色诱www翘臀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小说 | 青青青视频香蕉在线观看视频 | 山西太原一级毛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