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青少年活動方案_小區青少年文明活動策劃
社區青少年活動方案四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兩型社區”為主線,以提高青少年文明素質、豐富科普知識為重點,以重德求行為原則,以學校、家庭、社區為支點,以“紅色暢想,擁抱未來”為理念,以“小時候〃我與武漢成長”為主題,以開展“HAPPY HOUSE〃青少年暑期日間社區托管”活動為載體,讓青少年在“活動中體驗自我, 1
學習中塑造人格”,爭做遵紀守法、知榮明恥、明禮誠信、全面發展的好少年。
二、主要內容
緊緊圍繞“小時候〃我與武漢成長” 的主題,配合托管老師,開展集教育性、知識性、參與性、科學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系列活動,讓青少年學生樹立理想、提高素質、增長能力、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度過一個快樂而充實的暑期。
(一)紅色魅力,暢想美好未來
以慶祝建黨90周年為主題,依托“小時候〃HAPPY HOUSE”托管活動,通過托管期間專業老師的指導,開展“畫英雄、慶黨建”、“弘揚先鋒隊精神,節約能源從我做起”等活動,讓青少年在歡笑中了解黨史,獲取知識的同時暢想美好未來;在活動中體驗快樂,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培養孩子的興趣;在實踐中關注身邊的事物,發揮思維想象的同時懂得如何去感受美、創造美、珍惜美。
(二)呵護綠色“環保”家園,讓“低碳”伴童年快樂成長 以愛護生態環境,建設綠色家園為主題,以環保廢舊物品為材料,以發揮孩子們的想象為核心,以社區家園、青少年活動室為空間,以社區青教辦、關工委為陣地,以托管老師的指導為主線,開展“巧用廢舊報紙,增進環保意識”、“匯聚設計靈感,分享創造喜悅”手工小制作、“呵護美麗家園,爭當環保衛士”
等活動,通過學習如何利用環保材料制作工藝品,讓學生在思考中發展創新思維,在欣賞比較中提高審美趣味,在制作中培養造型能力,在設計中增強環保意識,在合作中感受創造的樂趣;通過開展“呵護美麗家園”等實踐活動,提高青少年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環保意識,引導他們從小養成節約資源、拒絕浪費的觀念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燃團隊意識新風,促積極健康向上
以增進青少年之間的友誼和凝聚力,培養他們小時候的團隊協作意識和領導能力為主旨;以提高青少年身體體制,引導他們從小養成主動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為基礎,開展“盡顯齊心協力共渡拼圖難關”、“我運動,我快樂”、“團隊游戲大比拼”、“快樂闖關”等活動,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增進彼此間的默契,通過齊心協力,不怕困難,共同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來完成任務;在參與中感悟團隊協作能夠達到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通過合作、競爭、快樂、主動等過程培養孩子樹立健康向上、團結互助的人生態度;在鍛煉中提高孩子的身體體制,通過運動調動孩子參與體育活動的激情。
社區青少年活動方案五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創建“青年文明社區”活動為依托,以服務社區青少年,加強社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重點,以開展青少年文明活動為載體,引導廣大青少年積極參與社區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活動。通過創建活動,把團的不同工作領域向社區聚集,讓全市共青團品牌活動項目進社區,增強青少年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形成“青少年服務社區、社區培養青少年”的互動局面。
二、活動目標
依托長慶街道辦事處及規模較大的居民小區和駐街企業、機關、等單位,建立多種形式的青年文明社區,根據社區內居民的服務需求,提供創業就業信息,招募組織青年志愿者和青年志愿服務隊,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和便民服務活動。同時,探索在社區建立大(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基地。
三、活動內容
1 、加強社區團、隊組織建設。
要鞏固和加強街道轄區內單位團組織建設;積極在社區中普遍建立團支部,動員和吸收在本社區居住的團員青年參加團的活動,推廣在社區設立兼職青年干事的做法;以物業管理、市場管理部門和社區內有關單位為立足點,大力在居民小區、工業小區、商業街、集貿市場等功能社區中建立團組織;以社區為依托,采取靈活方式,推動私
營企業外資企業的團組織建設和團的活動開展。無論哪種類型的基層團組織都要努力實行按期換屆和團干部民主選舉,圍繞服務中心工作和“青年文明社區”創建開展團的活動,增強自身活力。積極探索社區少先隊組織建設,經常開展少先隊活動。根據青少年的需求,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管理,建設團組織外圍的青少年社團,使青少年社團成為團組織更廣泛地聯系青少年的途徑。
2、落實青少年違法犯罪社區預防計劃。
一是要建立社區青少年管理檔案。通過開展調查摸底,掌握社區內青少年的狀況,并建檔建冊。重點是要加強對單親、閑散、貧困、有劣跡、釋解青少年的檔案等管理并建立幫教檔案。二是開展幫教活動。通過開展助學活動、“一助一”、“多助一”結對幫困服務,幫助輟學、失學和學習有困難的青少年完成學業。對有劣跡、釋解青少年要制定社區綜合幫教措施,組織動員團員青年、青年志愿者、青年企業家、青年文明號、“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創建單位以及“五老”隊伍(老干部、老戰士、老教師、老模范、老專家)等教育資源,采取“一幫一”長期結對方式,簽訂結對工作協議。三是維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針對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點,定期聘請專家進入社區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和咨詢;通過舉辦社區自護培訓班、訓練營、自護學校,幫助社區青少年掌握自護知識和技能;深入開展創建“優秀青少年維權崗”活動,動員各單位為社區青少年辦實事、辦好事。四是凈化社區青少年成長環境。街道、社區要積極協助公安、文化、工商等相關部門,做好對社區內文化娛樂場所的監督管理工作,及時舉報或配合查
處如毒品、不健康“口袋本”圖書、違規經營“網吧”等危害青少年合法權益的行為,特別是教唆、脅迫、引誘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行為。
3、建立紅領巾社會實踐教育基地。
在長慶社區建立長慶小學紅領巾社會實踐教育基地”,成立雛鷹假日小隊,開展雛鷹爭章等活動,將長慶小學的課外活動引向社區,通過開展各種科普宣傳、興趣小組、藝術培訓、素質拓展等,培養他們廣泛的興趣愛好和積極向上、團結進取的合作精神,把社區建設成為中小學生素質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社會實踐基地。同時組織他們力所能及地參與社區服務活動,使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教育在社區有機地結合起來。
4、推進社區青少年文化教育服務
一是開展青少年讀書活動。深入實施“中國青少年新世紀讀書計劃”,依托城區內現有陣地(如市圖書館、新華書店等)、青少年網上陣地向青少年推薦健康向上的圖書,營造社區學科學、學知識、學文化的氛圍。二是加強社區青少年法制教育。采取知識競賽、法制展覽等形式,開展社區系列普法宣傳活動、法制實踐教育活動,幫助青少年在實踐中掌握法律知識,增強法制觀念。三是加強社區青少年教育培訓,豐富青少年業余文化生活。依托學校面向社區青少年開展外語、計算機網絡知識、科普知識、實用技能等培訓活動。四是開展各類文體活動。要以“社區青年文化節”、“青年文明社區大家樂”等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球類運動、棋類競賽、文藝演出等社區群眾性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