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精選17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 篇1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聽辨不同的音樂角色,感受樂曲中有趣的動物形象。
2、體會音樂情節(jié)的變化,嘗試用簡單的表演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活動準備】
CD播放器、鴨媽媽和小雞的手偶、幼兒人手1套指偶、幕布臺。
【活動過程】
一、音樂欣賞《農場里的臨時媽媽》
1、講述故事《農場里的臨時媽媽》(手偶配合講述故事前半段)。
引導語:農場里住著許多的動物朋友,他們之間經常發(fā)生一些有趣的事,今天,我就來講一個發(fā)生在農場里的故事。聽好了,我要開始講了。農場里住著雞媽媽和它的孩子,他們的鄰居是鴨媽媽和他的孩子。有一天,雞媽媽要出遠門于是請鴨媽媽幫它照顧孩子們,鴨媽媽很熱情的答應了。雞媽媽走了,小雞們和小鴨們一起玩。小鴨在河里游泳,小雞們岸上看著他們可羨慕了因為小雞不會游泳。這時鴨媽媽到池塘邊來教孩子們回家,于是小鴨們上了岸和小雞們搖搖擺擺回了家。到了家,鴨媽媽發(fā)現小雞的數量不對少了一只。于是他就回到池塘邊尋找,原來啊!有一只小雞因為很羨慕小鴨游泳的本領正站在池塘邊學者小鴨游來游去的動作呢!鴨媽媽大聲叫小雞回家,可是小雞不愿回去。鴨媽媽大步大步走上前想把小雞帶回去,小雞看見鴨媽媽來了它連忙向前跑,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音樂.
師:誰聽出來了?剛才老師講過這段音樂講的誰和誰的事?(可以提示故事里有誰?)
幼:鴨媽媽、小雞
師:音樂里,哪里是鴨媽媽的聲音?那里是小雞的聲音?你能聽出來嗎?我們來聽音樂。(單放小雞和鴨媽媽的音樂引出手型動作)聽了音樂,猜猜看小雞和鴨媽媽發(fā)生了什么事?
幼:小雞在跑,鴨媽媽在后面追.
師:我們再來仔細聽音樂,這次我要請出小雞和鴨媽媽,看看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幼兒聽音樂教師用手偶表演)音樂聽完了,誰聽出來了,音樂開始小雞和鴨媽媽在干什么?
幼:小雞在跑、鴨媽媽在后面追。
師:你們能不能學一下小雞在跑,鴨媽媽在追這個動作。(放小雞和鴨媽媽教師指導)表演的真好,老師跟你們學好嗎?準備好了嗎?小雞呢!鴨媽媽呢!不過我有個要求哪里是小雞在跑,哪里是鴨媽媽在追?請你們用動作大膽表現出來。(放音樂老師帶領幼兒學動作在小雞落水停下)
師:小雞怎么了?
幼:掉進水里了。
師:小雞掉進水里會發(fā)生什么事?接下來我們繼續(xù)聽音樂。
師:小雞掉進水它發(fā)生什么事?
幼:喊救命
師:喊救命時小雞的聲音會怎么樣?
幼:大聲
師:為什么這么大聲?
幼:希望鴨媽媽來就它。
師:小雞叫救命時聲音是一直很大聲嗎?有沒有變化?聽聽看。(放小雞落水音樂)
師:小雞叫救命時聲音是一直很大聲嗎?一起來聽聽看,為什么聲音會一會大,一會小呢?
幼:透不過氣來。
師小結:音樂當中會告訴我們許多的訊息,小雞的聲音一會大一會小說明小雞掉到水里透不過氣來,它會被淹死嗎?我們來一起聽一聽。(放謝謝你音樂)
師:小雞被淹死了嗎?
幼:小雞被就起來。
師:小雞被救起會說什么?
幼:謝謝你。
師:我們聽聽音樂里小雞是怎么對鴨媽媽說話的?仔細聽聽,(放最后的音樂)誰來學一學小雞說話的節(jié)奏?小雞的這個聲音是什么意思?
師:故事講完了,音樂也聽完了,有趣嗎?想不想再聽一遍,我們請出小雞和鴨媽媽跟著音樂一起來表演,小雞準備好了!鴨媽媽準備好了?小朋友你們準備好了嗎?(放整段音樂)
師:表演的怎么樣?那有沒有哪位小朋友想一起表演呢?
師:還有沒有誰想來的?在正式表演之前,我們把小雞和鴨媽媽的動作練一練,好嗎?看看你們的小椅子底下有什么?(小雞、鴨媽媽、幼兒左右手各帶一個)
聽音樂和老師一起表演,想不想表演給其他小朋友看呢?帶上我們的小雞和鴨媽媽到外面表演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 篇2
活動準備:
1.準備各種圓球。如小皮球、籃球、足球、乒乓球、玻璃球、鉛球、塑料球等。
2.準備圓柱體玩具若干。如積木、積塑、小棍棒、未用過的鉛筆、萬花筒等。
3.關于球體與圓柱體的錄象。
活動目標:
1.通過摸、量、滾、比等活動,認識球體、圓柱體,辨別兩者異同。
2.提高觀察、比較、想象、分析、綜合等能力和動手操作的技能。
3.產生探索的興趣,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過程:
1.請幼兒猜謎:胖墩墩,圓溜溜,立不住,站不穩(wěn),哪邊挨地都會滾。
教師小結:許許多多的圓球,雖然它們的顏色不同,大小不等,玩法也不一樣,但是它們的形狀相同,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放在地上總是站不穩(wěn),并向周圍滾動的,這就是球體。
2.請幼兒用線、尺、小手分別量一量未用過的鉛筆、小棍棒、萬花筒等,看看兩頭的圓的大小、兩圓之間的距離,并說說發(fā)現了什么。
3.教師小結:測量時,兩頭有兩個一樣大的圓,兩圓間的垂直距離一樣長;滾動時,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豎著排列,看起來像柱子,這就是圓柱體。
4.請幼兒每人拿兩個玩具(球體、圓柱體玩具各一個),用同樣的方法在地上滾動,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能否停下來站穩(wěn)。
5.引導幼兒試將兩個球體、兩個圓柱體分別重疊,觀察發(fā)生的現象。
6.教師小結:球體能向各個方向滾動,圓柱體只能向兩個相反的方向滾動;球體表面沒有平面,不能重疊,圓柱體兩頭有兩個相等的平面,可以重疊。
7.請幼兒想一想,在幼兒園、家里或其他公共場所,有哪些東西是球體?有哪些東西是圓柱體?分別說一說它們的名稱和作用。
8.觀看球體與圓柱體的錄象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球體,在生活中找到相似的物體。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籃球、足球各1只,圓鏡子一面,一圓硬幣2-3枚,玻璃球2—3扣子2-3個,圓卡2-3張。
學具:幼兒人手1份操作材料(塑料球1只、圓卡1個。)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激發(fā)幼兒探索興趣,導入課題。
“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好玩的游戲叫《小孩小孩真愛玩》,在游戲中小朋友一定要仔細觀察物品,找出它們的不同,好嗎?”
二、與圓形比較觀察,認識球體。
1、幼兒自由觀察學具物品,并說一說它們有什么不同。
2、教師小結:像圓形卡片一樣的東西都是圓圓的、扁扁的;而像皮球一樣的東西不管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的。
三、了解球體特征。
1、繼續(xù)以游戲形式請幼兒自由操作。(“現在就請你們都來摸一摸、比一比、滾一滾這些東西,看你能發(fā)現什么?”)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并上前試一試,玩一玩,指出哪些東西能向不同方向滾動。
3、教師小結:扁圓形的東西只能向前或向后滾動;而球狀的東西可以向任何方向滾動。)所以我們把能向任何方向滾動的,無論從哪個方向看都是圓形的物體叫做球體。
4、師生共說兒歌,理解球體的特征。
“球體球體圓溜溜,那邊看它都是圓,球體球體圓滾滾,哪邊推它都能滾。
四、鞏固對球體特征的認識。
1、分類:將扁圓形物體與球體物體分類。
2、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日常生活中與球體相似的物體。
五、區(qū)分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知道球體屬于立體圖形。
六、延伸活動
觀察幼兒用書的圖例,找一找哪個不是球體,想一想它們?yōu)槭裁床皇乔蝮w。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 篇4
每個家庭都有一些用不著的瓶子。這些大大小小、高高矮矮的空瓶,你可別輕易扔掉,只要稍加準備,就可以和孩子玩各種各樣有趣的游戲,既提高了孩子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親子感情。
圖形寶寶找朋友
準備:瓶子若干,各種顏色和形狀的幾何圖形若干。先在同一瓶子的瓶身和瓶蓋上貼上一模一樣的兩個幾何圖形,再把瓶身和瓶蓋分別放在兩個筐里。
玩法:媽媽隨意拿起一個瓶身,指著上面貼的幾何圖形問孩子:“這是什么顏色?什么圖形?”等孩子說對后,媽媽說:“請你在放瓶蓋的筐里找出一個和它一模一樣的圖形寶寶,把瓶蓋擰上去,讓它們配對做好朋友。”孩子自己找出相應的瓶蓋后,把瓶蓋擰好。每完成一個,媽媽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
游戲時,家長要循序漸進。剛開始,可以用一種顏色幾個圖形,或是一個圖形幾種顏色,視孩子掌握的情況,適當增加顏色和圖形的種類。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唱準附點音符和跳音。
2、在教師的提問和動作的幫助下記憶歌詞。
3、感受歌曲帶來的愉悅體驗。
教學重點:教幼兒學會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教幼兒準確唱附點音符和跳音。
教學方法:愉快教學法、情景表演法。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準備:配套CD、鋼琴、幼兒用書。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問好,組織教學
2、談話引題。
二、基本部分
1、發(fā)聲練習
12 34|5— |54 32|1—|
12 34|54 32|1 3|1—||
2、節(jié)奏練習
3、教師范唱歌曲一遍,引導幼兒認真聽。
4、教師提問:
歌曲里唱了誰?她去干什么了?結果怎樣?
如果是你,你會不會也像袋鼠媽媽一樣?
5、朗誦歌詞一遍,加深對歌詞的記憶。
6、教唱歌曲
教師先分句教幼兒唱歌,后分段教唱。
7、師幼集體唱歌,激發(fā)幼兒興趣。
8、幼兒集體唱歌,教師彈琴。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總結課情。
教學效果分析:
1、幼兒對所學內容掌握好,課堂效果明顯。
2、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3、在課堂中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與愉悅的游戲情節(jié),充分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2.發(fā)展觀察力、記憶力和初步的歸類能力。
3.鞏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主要特征的掌握,能排除大小、顏色的干擾進行圖形分類。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圖形寶寶回家
2.學具準備:圓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以到圖形王國去參觀的口吻,引起幼兒的興趣,感知大眾圖形的特征,為圖形分類做好鋪墊。
教師:今天老師帶領你們到圖形王國里去參觀,進圖形王國要受門票,你們胸前都有一張圖形門票,知道自己的門票是什么形狀的嗎?
提問幼兒:你的門票是什么形狀的?
二、展開
1.引導幼兒按圖形的形狀入口,初步感知圖形。
教師介紹圖形王國的三種形狀的入口,要求幼兒按自己門票的形狀,走與自己門票相同形狀的入口。
比如:有圓形門票的小朋友走圓形入口。依次組織幼兒入場。
2.復習三種圖形的外形特征
(1)引出三種圖形的名稱。
提問:你是從哪個入口進來的?為什么?
分別提問三名門票形狀不同的幼兒,從而引出圖形的名稱。
教師: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是我們已經認識的圖形朋友,你們還記得它們長得什么樣子嗎?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回顧三種圖形的外形特征。
提問:圓形長的什么樣子?正方形長的什么樣子?三角形長的什么樣子?
教師:圖形媽媽還有圖形寶寶,寶寶很頑皮,喜歡跟媽媽做捉謎藏的游戲。
3.幼兒操作,學習圖形分類:
(1)圓形分類:
出示圓形臉譜
提問問:圓形媽媽的寶寶是誰?
引導幼兒每人找一個圓形,觀察不同點,從而理解,
雖然大小不同,但是形狀相同,所以他們分在一起。
教師再利用兩個顏色不同的圓形,
雖然顏色不同,但是形狀相同,所以,他們分在一起。
小結歸納:所有長的圓圓的,周圍很光滑,沒有角的圖形都是圓形媽媽的寶寶,
(2)依同樣方法進行正方形、三角形分類。
三、結束
小朋友,圖形王國的開放時間已經到了,我們一起聽著音樂,開著小汽車,從出口回家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 篇7
活動目標:
1.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2.幼兒養(yǎng)成愛護牙齒的良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進入談話:
1.怎樣保護牙齒?
2、早晚不刷牙好不好?
3、睡覺之前吃糖好不好?
二、感受牙痛的痛苦和健康及不健康的牙
1、大哥哥為什么牙痛?
2、你覺得健康的牙好看,還是不健康的牙好看
三、教小朋友正確的刷牙的方法
1.利用動畫教會幼兒刷牙的方法。幼兒邊看動畫便用食指學習方法。
2.學習《刷牙歌》
(1)欣賞歌曲,教師給歌曲按刷牙順序加入動作,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2)跟唱歌曲。
(3)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幼兒跟著歌曲表演刷牙。
活動延伸:布置家庭活動,請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到超市選擇自己喜歡的牙刷、牙膏,引起幼兒對刷牙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早晚刷牙及食后嗽口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 篇8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健康加油站
小朋友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需要很多的營養(yǎng)補充,健康的體魄能夠增加孩子們的抵抗力,為孩子們以后的人生創(chuàng)造更多個第一次。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合理的營養(yǎng)結構。
2.為自己設計營養(yǎng)食譜。
二、活動準備:
準備制作營養(yǎng)食譜的紙筆人手一份自制健康印章一枚,圖案為太陽或燈泡
三、活動過程:
(一)我最喜歡吃我們小朋友都以自己喜歡吃的東西,要是讓你隨便吃,您能吃多少
幼兒自由發(fā)言,可適當引導,如你喜歡吃冰激凌嗎你能吃下多少你喜歡吃巧克力,炸雞腿,糖醋排骨嗎
(二)營養(yǎng)寶塔1.小朋友吃想吃很多很多喜歡的東西,這樣適宜嗎哪些東西就應多吃,哪些就應少吃
2.教師出示掛圖。每一天就應吃的東西就像一座寶塔,下面的東西就應多吃,上面的東西就應少吃。
3.吃的最多的就應是什么(米飯,饅頭,面包和面條,還有玉米,土豆和蕃薯,這些糧食做的食品能夠讓我們有力氣)4.能夠吃的第二個多得是什么(蔬菜水果也要多吃一些)5.比蔬菜水果要吃的少一些的是什么(牛奶雞肉雞蛋魚肉都要吃一些,但是不能吃的太多)6.吃的最少的就應是什么(巧克力這樣的甜食和油炸的東西都就應少吃)
(三)我的營養(yǎng)食譜
1.看了營養(yǎng)寶塔,我們明白哪些就應多吃,哪些就應少吃,不能一個勁的吃喜歡吃的東西,不吃其他東西。
2.我們?yōu)樽约涸O計一分健康食譜好嗎
3.將紙折成三折,使它看起來象菜單。把早餐食譜(如水果,牛奶饅頭)畫在第一面,把午餐晚餐的食譜依次畫在第二面和第三面上。
4.折攏食譜在封面處美化裝飾5.選取幾則比較典型的食譜,引導幼兒討論他們設計的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健康。經大家檢驗合格后教師在食譜封面加蓋健康印章。
6.我們把自己設計的食譜放到我們的健康加油站,歡迎大家經常光顧,使自己永遠健康。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 篇9
活動目標:
1、感知和發(fā)現身體中會動的部位,激發(fā)探索身體的興趣。
2、懂得一些保護自己身體的正確做法。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幼兒操作單、水筆、課件
經驗準備:幼兒對能動的關節(jié)有一定的認知。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木頭人”導入,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師:我們一起來玩“木頭人”的游戲吧。“我們都是木頭人,拿起槍來打敵人,一不許動,二不許笑,三不許露出大門牙!”木頭人可以動啦!
提問:木頭人與人有什么不同之處呢?做木頭人的感覺怎么樣?
小結:做木頭人不能動,一點也不舒服。還是做人好,可以隨便動。巧虎邀請我們跟他一起跳個舞。來吧,讓我們的身體動起來吧。
二、找一找,探索身體上會動的部位。
1、跟隨《和快樂在一起》進行舞蹈。
師:在跳舞的時候,你身體哪些地方動了?
2、出示操作單,介紹操作要求。
師:其實我們的身體上還有很多會動的部位,接下來我們就來動一動、看一看、找一找,找到會動的部位就在圖片娃娃身上相應位置畫上一個標記(出示圖片示范)。
3、幼兒操作并相互交流,并把有標記的部位動給對方看。
師:把你找到的貼好標記的部位動給你旁邊的小朋友看一看。
4、觀看課件,集體找出身體會動的部位。
師:你找到身體哪些部位是會動的。誰愿意看著你的圖片娃娃來說一說?
三、試一試,感受身體受傷造成的不便。
1、師:原來身體上有那么多會動的部位,真有趣!咦,怎么會有哭聲呢?讓我來找找。在這里,(出示圖片)這兩個小朋友怎么了?(哭了,受傷了,很傷心)腿斷了會有哪些不方便呢?
2、讓幼兒感受身體受傷造成的不方便。
師:假如我們的一條腿斷了不能動了,走一走,試一試,方便嗎?哎呀,一只手也脫臼了,用一只手能把自己的衣服脫下來嗎?幼兒嘗試進行操作,感受身體受傷造成的不方便。
四、講一講,懂得保護自己的身體。
師:如果人的一個部位不能動了,會造成許多不方便,我們可要好好保護身體每一個部位。這些小朋友誰做的對?誰做的不對?為什么?
小結:不做危險動作、加強體育鍛煉、注意及時穿脫衣服等。
五、教師小結,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們真棒,懂得這么多保護自己身體的方法!讓我們趕緊回去告訴其他的小伙伴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觀察、操作、探索,了解種子的內部特征。
2、激發(fā)幼兒的科學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各種.種子、放大鏡、紙、記號筆、錄象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師出示各種各樣的種子,進行提問:
1、“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為什么叫種子呢?”
(二)、操作探索
1、師提問:“請你們猜猜種子里面有什么?”
(幼兒將自己的答案以繪畫的形式記錄在紙上)
2、幼兒介紹自己猜測的答案
3、師再次提問:“種子里面到底有什么?種子有哪些部分組成?”
(幼兒解剖各類種子,用放大鏡進行觀察,再次將自己的答案以繪畫的形式記錄在紙上)
4、幼兒介紹自己觀察的結果
(三)、觀賞結束
1、幼兒觀賞錄象,驗證自己的答案
2、總結結束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 篇11
活動目標
1.能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音律美及其意境美。
2.學習詩歌,并能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乘涼,草叢,樹林,池塘。
2.課件:聲音—知了,青蛙,蟈蟈。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照片:乘涼
教師:小朋友看看照片上有什么?這些人穿著什么樣的衣服?
他們?yōu)槭裁匆诖髽湎鲁藳瞿?
引導幼兒發(fā)現,這是夏天的情境。
教師:在夏天里,你聽到過什么美妙的聲音?
二、展開
1.播放聲音,引入詩歌。
(1)知了
這是什么聲音,誰在叫?你在什么季節(jié)能聽到它的叫聲?
(2)青蛙
請小朋友跟著學一學青蛙是怎樣叫的。
(3)蟈蟈
誰知道蟈蟈是這樣叫的?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教師:原來夏天有那么多美妙的聲音呀,真是一首好聽的歌。
2.教師朗誦詩歌,幼兒欣賞。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朗誦一首詩歌叫《夏天的歌》
請小朋友仔細聽聽為什么叫夏天的歌呢?
提問:詩歌里說了些什么?夏天的歌在哪里?
3.欣賞圖片,學習詩歌。
(1)草叢
夏天的歌,在哪里?(在草叢里。)
誰在草叢里?它是怎么叫的呢?
(蟈蟈在草叢里“蟈、蟈、蟈”地叫。)
(2)樹林里
誰在大樹上?它又是怎么叫的呢?
(知了在大樹上“知了、知了”地叫。)
(3)池塘
誰在池塘里?怎樣叫的呢?
(青蛙在池塘里咕呱咕呱叫)
4.師幼用問答的形式學習詩歌。
第一遍:幼兒問,教師答。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師:蟈蟈蟈,在綠色的草叢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師:知了知了,在密密的樹林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師: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
幼:夏天的歌在哪里?
師:在太陽帽里,在小花傘里,在甜甜的冰淇淋里,在小娃娃樂呵呵的笑聲里。
第二遍,教師問,幼兒答。
5.多種形式,激發(fā)朗誦興趣。
幼兒分成男、女兩組互問等。
三、結束
引導幼兒思考:夏天的歌,還藏在哪里?
(鼓勵幼兒大膽思考回答)
教師小結:夏天的歌還藏在許多我們沒有發(fā)現的地方,
讓我們用耳朵傾聽、用眼睛觀察,去發(fā)現更多夏天的秘密吧!
附:夏天的歌
夏天的歌在哪里?蟈蟈 蟈,在綠色的草叢里。
夏天的歌在哪里?知了知了,在密密的樹林里。
夏天的歌在哪里?咕呱咕呱,在清清的池塘里。
夏天的歌,在太陽帽里,在小花傘里,
在甜甜的冰淇淋里,
在小娃娃樂呵呵的笑聲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 篇12
活動目標:
1、了解食品的保質期及它的作用,知道應該在保質期內實用食品,激發(fā)幼兒的食品衛(wèi)生意識;
2、能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探索和發(fā)現;
活動準備:教室里面的各種廢舊物品
活動流程:談話導入--觀察感知--聯(lián)系3、15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師:老師今天的身體有點不舒服,我的肚子有點疼,你們知道怎么回事嗎?(幼兒猜測)
其實,我是吃壞了東西了,哎,昨天的時候,老師和好朋友出去玩,買了一些牛奶喝了,誰知道牛奶是過期的,所以,老師的肚子現在還疼呢。吃了過期的東西會不舒服的,會生病的。
老師是怎么知道吃過的牛奶是過期的呢?(盒子上有時間的)盒子上的時間叫食品保質期
2、觀察感知哪些食品有保質期啊?看看我們的教室里面哪些東西有保質期啊?你在哪里找到保質期?師生小結:一般來說,飲料的保質期都在哪里?(瓶口上)
盒子包裝的保質期在哪里啊?(盒子底部)口袋食品的保質期在哪里啊?(口袋邊上)
原來他們的位置都不一樣的啊師:那保質期的時間是不是都是一樣的呢?回家的時候你們看看再告訴我。
3、聯(lián)系315講一講昨天老師吃了過期的食品后,你們知道老師是怎么做的嗎?我去消費者協(xié)會投訴了,因為昨天是3、15號,也就是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如果你買的東西質量不好或者是過期食品都可以為自己討回公道的。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 篇13
活動目標:
1、了解亂吐泡泡糖帶來的煩惱,感知生活環(huán)境與人們行為之間的關系。
2、理解泡泡糖外包裝上環(huán)保標志的含義,有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3、樂意為保護家鄉(xiāng)環(huán)境左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
1、泡泡糖若干,活動前發(fā)給孩子們。
2、垃圾桶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課前談話,謎語導入
1、吃進去是硬的,吃過后變軟的,吐出來可以是圓的,孩子們最喜歡的。(泡泡糖)
2、馬路邊誰站崗,不怕曬不怕站,張著嘴像在說:小朋友,可別忘:果皮紙屑遞給我,不要扔在大街上!(垃圾箱)
二、大家都有吃過泡泡糖的經歷,那么你吃過的泡泡糖是如何處理的呢?
1、說一說處理的辦法。
2、評一評誰的方法好。
三、啟發(fā)幼兒思考"泡泡糖"的問題。
1、生活中,在哪里看見過人們吃過的泡泡糖?
2、看到這些到處亂丟的泡泡糖時,有什么想法?
四、討論:泡泡糖應該怎么丟?
五、尋找泡泡糖紙上的秘密。
1、請幼兒找到糖紙上"如何丟泡泡糖"的圖標。用筆圈出來。同座互相說一說它的意思。
2、請幼兒模仿圖紙上的提示,做動作。
六、結合《社會》第24-25頁內容,指導幼兒看書,理解每幅圖的意思。
1、判斷:誰都做法對?
2、啟發(fā)幼兒完成"大紅花兒屬于誰"活動。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 篇14
【活動目標】
1.訓練肢體協(xié)調能力,提高拍球能力。
2.能及時對應口令作出相應的反應,提升聽力以及反應能力。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快樂的同時增強與同伴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有進行過簡單的喊數抱團游戲經驗。
2.空曠的場地,較大的圓圈,皮球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熱身,拍皮球
師:小朋友們,你們平時愛玩球嗎?你們說說老師手中的這個球你們平時是怎么玩的呀?
幼:拍球,踢球,滾球,還有投籃……
師:哦!小朋友們真厲害啊,會這么多種玩法。今天啊,陳老師想看看你們拍球厲不厲害,好嗎?老師說開始的時候就開始拍,結束的時候就停下,自己數一數自己拍了幾下球,好嗎?
我們再來試一次。
二、游戲:喊數抱團
1.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玩?zhèn)游戲好嗎?名字叫做喊數抱團。
2.小朋友們站在圓圈上,老師首先出示點卡,小朋友按照點卡上點數隨機抱在一起,而未能成功抱團的小朋友則稍作懲罰,原地轉兩圈,接著繼續(xù)進行游戲緊接著出示數卡,請幼兒按照數卡上的數字進行抱團,最后老師喊數字請幼兒抱團。
3.聽數抱團時,不得因人數不符而互相推撞人,并且在喊數后,教師要倒計時,以限制幼兒反應的時間。而幼兒抱好以后不能再亂跑。
三、拍球抱團
1.小朋友們人手一個皮球站在圓圈上,等待老師出示點卡。
2.老師出示點卡后,幼兒聽到“開始”就開始進行拍球,并且拍球的數量要和點卡的數字相一致。
3.拍完球后,要去尋找同伴進行抱團,并且同伴必須已完成拍球的任務,方可一起抱團。
4.沒有完成任務的小朋友將被懲罰原地轉兩圈。
5.接著老師出示數卡,接著游戲。最后升級到老師喊數字,幼兒根據聽到的數字拍球抱團。
今天球寶寶和我們玩得很開心,我們下次一起繼續(xù)玩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 篇15
活動目標
1、透過看看講講,讓幼兒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
2、在游戲中體會媽媽懷胎十月的辛苦,從而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胎兒的發(fā)育過程
2、音樂《我的好媽媽》
活動過程
一、講述,我從哪里來。
1、以談話形式引出話題。
教師:“小朋友,你明白你是從哪里來的嗎?”
(讓幼兒互相說說自己的猜測)
教師:讓我們來看一看吧,爸爸、媽媽怎樣才能有一個孩子。
2、播放課件,進行演示。
(1)讓幼兒觀看圖片,初步明白精子和卵子。
(2)哦!原先我們就是那個小圓球慢慢長成的小寶寶呀!
小寶寶躺在什么地方?(解釋“子宮”)
(3)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名字叫什么?(胎兒)
(4)胎兒在肚子里呆了多長時間才出來呀?
師:在這十個月里,小胎兒又是怎樣慢慢長大的呢?
二、觀察圖片,互相討論圖片資料。
1、引導幼兒自由提問。
(教師依據幼兒的問題隨機做好直接回答或把問題拋給幼兒進行討論)。
2、老師也有幾個問題要問大家。
(1)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會吃東西嗎?
臍帶是母體孕育嬰兒時母體和嬰兒交流物資的通道,
嬰兒在出生之前所需要的所有營養(yǎng)都是透過臍帶來運送的。
(2)“胎兒在媽媽肚子里會怎樣動呢?”
(3)小寶寶立刻就要和媽媽見面了。咦!寶寶怎樣出來呢?
(幼兒猜測)
小結:其實,每個媽媽的“子宮”都有一扇通向外面的門和走廊,
當寶寶把媽媽的肚子撐得很疼的時候,在醫(yī)生的幫忙下,
寶寶就沿著走廊出來啦!哇!哇!哭著叫媽媽啦!
三、游戲:體驗母恩。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體驗一下媽媽大肚子時候的生活?
請小朋友在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個皮球,跟著老師表演
教師按照慢慢起床
留意走路
彎腰打掃衛(wèi)生
扶著肚子散步
彎腰撿東西
輕輕坐下
生下寶寶)
四、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1、寶寶出生了,媽媽還要做哪些事情呢?
2、媽媽生了我們,養(yǎng)育了我們,她是最值得我們愛的人,
我們必須要十分地愛媽媽,聽媽媽的話,幫媽媽做些事情……
3、《我的好媽媽》的音樂響起,自然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 篇16
活動目標:
1. 學唱歌曲,理解歌詞的含義,能唱準附點音符和休止符。
2. 感受歌曲友好、快樂的情緒。
活動準備:
1.帶鄰幼兒參觀水果店,重點觀察水果顏色的豐富多彩。
2.音樂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1.觀賞課件,形象理解歌曲內容
(1)觀看課件欣賞歌曲,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么,與哪個故事有關。
(2)請幼兒說說歌曲中有哪些果娃娃?
(3)帶領幼兒隨音樂節(jié)奏朗誦歌詞。
(4)重點學念歌曲念白部分。
(5)再次欣賞教學課件,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和趣味性。
2.學唱歌曲
(1)師幼一同學唱歌曲,幫助幼兒感受并練習歌曲樂句中的附點音符及休止符。
(2)師幼共同演唱歌曲,其中念白處讓幼兒插入,提高幼兒興趣。
(3)請幼兒分角色領唱、表演歌曲。
(4)啟發(fā)幼兒替換水果名字,創(chuàng)編念白,演唱創(chuàng)編歌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實用篇 篇17
美麗的小花傘
活動目標:
1、用連貫、優(yōu)美活潑輕快的聲音較好地演唱歌曲,唱出跳音。
2、感受音樂所表現的自然情景,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
活動準備:
1、一幅初夏的雨景圖
2、樂譜表
活動過程:
1、幼兒扮作小青蛙唱練聲曲。
教師:小朋友們,現在請大家看黑板,我們來看看黑板上的這些節(jié)奏,有沒有小朋友能夠看懂?
如果有小朋友能夠看懂的話,請你教一教我們班的其他小朋友?
2、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節(jié)奏譜,請幼兒模仿雨聲唱(_______0)的節(jié)奏及青蛙“呱、呱”的跳音。
3、欣賞歌曲:《美麗的小花傘》。
(1)幼兒理解歌詞:聽了歌曲你會想到什么?(請幼兒作答)
(2)幼兒看圖片欣賞美麗的初夏風景,體驗風景與歌曲的關系。
4、幼兒學唱歌曲,幼兒輕聲跟隨教師唱歌曲,教師提示幼兒區(qū)分跳音。
5、幼兒邊演唱歌曲邊有表情地做動作表現歌曲:《美麗的小花傘》(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孩子們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
6、幼兒分配角色進行歌曲演唱,引導幼兒用輕快、活潑的聲音連貫地唱出歌曲。
教學效果:
本堂課的選材是比較符合大班孩子的認知規(guī)律發(fā)展,孩子們對于節(jié)奏的學習比較感興趣,在打節(jié)奏的時候,孩子們的情緒很高漲,特別是在打青蛙“呱呱”的節(jié)奏時;在前半部分給小朋友們做了一個好的鋪墊以后,孩子們有了一個好的基礎,后面的學習就比較輕松了,整堂課的效果還是可以的,只是對于教學的內容可以適當的再豐富一些,對于大班的幼兒來講,學習的內容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發(fā)展特點,又要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所以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再增加一點難度。
教學反思:
選材是比較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的,在授課的過程中,大部分孩子們的情緒被充分的調動起來了,有一部分小朋友對這堂課的內容不是很感興趣,在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孩子們的學習的興趣是十分濃厚的,只是有的小朋友注意力不是很集中,所以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多多的去注意、照顧到全面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