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扶貧攻堅實施方案_策劃書(精選3篇)
鄉鎮扶貧攻堅實施方案_策劃書 篇1
根據《關于全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的實施意見》(鉛發[20xx]11號)和《鉛山縣干部結對幫扶貧困戶》(鉛辦發)精神,結合我村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一個希望、三個著力”的要求,以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為抓手,以發展高效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為重點,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根本,全力推進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產業扶貧和社會扶貧,努力使我村經濟、社會事業各項指標達到縣、鄉平均水平,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總體目標
到20xx年,全村49戶貧困戶167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年人均收入達4600元以上。到20xx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全村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強,生產和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三、脫貧計劃
后坂村全村49戶貧困戶20xx年人均收入為2864元。按照到20xx年全部脫貧,人均收入達4600元的目標來推進。即:
到20xx年底,要新增16戶貧困戶脫貧,年人均收入要增加600元以上;
到20xx年底,要新增16戶貧困戶脫貧,年人均收入要增加800元以上;
到20xx年底,要新增17戶貧困戶脫貧,年人均收入要增加1000元以上。
四、脫貧項目安排和具體措施
(一)基礎設施建設
1、道路
新建后坂村通往橫峰縣司鋪鄉牛橋村約3公里跨縣公路,與320國道連通。
2、水利設施
一是修建孔家自然村至李家自然村1000米灌溉水渠;
二是新建兩個電排站;
三是修建村內水塘4座。
3、整治村容村貌
一是實施屋頂改造;
二是完成499戶改廁;
三是打造郭家自然村新農村點。
(二)經濟發展
1、建設蔬菜種植基地
2、發展生豬養殖
采取“公司+農戶”模式,利用產業扶貧資金分兩批建設2個年出欄1000頭的生豬養殖場,帶動49戶農戶每年每戶增收約8000元。
3、向園區企業輸出勞務
對49戶貧困戶,每戶安排1名符合園區企業用工條件的勞力到企業務工,每年每戶增收18000元以上。
4、發展電商經營
對49戶貧困戶進行免費培訓,掌握電商經營技術,通過互聯網,經營本地的土特產,每年每戶增收1300元以上。
(三)社會事業
1、新建1所村衛生室;
2、新建村民活動中心和老年協會。
鄉鎮扶貧攻堅實施方案_策劃書 篇2
按照省、市、縣有關開展好20__年扶貧日系列活動的通知精神和要求,為突出壯大非公經濟界參與社會扶貧聲勢,引導全體會員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營造“人人皆愿為”的社會扶貧氛圍,弘揚“人人皆可為”的公眾扶貧理念,完善“人人皆能為”的參與扶貧機制,推動非公經濟界資源和力量向貧困人口和脫貧攻堅主戰場匯集,進一步形成精準扶貧、聚力奔康的濃厚氛圍和強大合力。經研究,決定在非公經濟界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組織開展20__年扶貧日主題活動,現提出如下活動方案(簡稱“十個一”),請結合各自實際,切實開展好活動,展現非公經濟界風采:
一、扎實開展好扶貧日系列活動
(一)開展脫貧攻堅“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
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對_工作系列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精神,深入開展大學習活動。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和新時代治_重要論述,深入開展大討論活動。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_篇,緊密結合黨的xx大關于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理論和重要指示精神要點,深入開展大調研活動,重點就“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發揮商會(企業家)作用,貢獻參政議政力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查問題,找短板,理清工作思路,提出針對性強、務實可行的對策措施,供縣委政府決策參考(各商會組織、企業于9月30日前將相關資料報縣工商聯辦公室)。
(二)開展脫貧攻堅氛圍營造活動
各商會、企業在辦公區(廠區)懸掛非公有制經濟助力脫貧攻堅宣傳標語(內容自選自定)并以職工會、展板、宣傳欄和組織職工參加縣脫貧攻堅宣傳等多種方式宣傳脫貧攻堅工作,讓脫貧攻堅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在全社會掀起脫貧攻堅高潮(時間:9-10月底)。
(三)開展特色扶貧活動
1、組織工商聯系統縣內外商會、企業結合各自工作實際,深入開展“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實施光彩事業、以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就業扶貧、電商扶貧技術扶貧等方式助力脫貧攻堅,推進慈善公益事業(相關數據于9月30日報工商聯辦公室匯總上報)。
2、邀請在外_籍非公經濟界成功人士來旺進行“助力家鄉發展”座談,就“發揮商會(企業)作用,助推家鄉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交流,促進經濟合作,提升我縣非公經濟發展能力水平(時間另行安排)。
3、舉辦經濟合作推介會。與縣經信局、縣投資促進局、縣商務局聯合舉辦經濟交流推介會,大力推介_經濟發展形勢,加強經濟交流協作,引導返鄉創業,助推_脫貧攻堅,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時間另行安排)。
(四)開展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宣傳活動
利用_廣播電視臺和“同心_”及省、市、縣工商聯網站宣傳脫貧攻堅獲獎代表、最美扶貧人的先進事跡,營造崇尚先進、人人向上的良好氛圍(各組織和企業于9月30日前將相關事跡報縣工商聯)。
(五)開展扶貧捐贈活動
按照“自主自愿”原則,以商會、企業、個人名義或組織員工捐款捐物方式(會員、職工捐款由商會、企業集中收取后統一捐贈)全面參與扶貧日捐贈活動(時間:9-10月底)。
1、資金捐款。以現金或匯款轉賬方式進行捐贈。
2、物資捐贈。捐贈物資由捐贈單位或個人直接捐贈受捐單位或個人,整個捐贈過程由捐贈者自行負責,受捐贈所在地的鄉鎮提供相關協調服務,捐贈完成后由物資接收方的鄉鎮或村根據市場行情估算價值并提供捐贈證明,證明提交縣紅十字會、縣工商聯匯總。
3、捐贈統計。各商會、企業應統計本單位或個人自愿捐贈數據并于10月10日前報縣工商聯(凡20__年以來捐款捐物數據,均可納入統計范疇)。
(六)開展走訪企業活動
由聯領導班子牽頭,分成三個組深入全縣民營企業進行調查研究,了解企業生產全和當前遇到問題,幫助化解困難;宣傳黨的政策,引導發展不忘社會責任,情系家鄉發展,助力脫貧攻堅行動(時間9月3-30日)。
(七)開展東西部結合扶貧活動
1、赴_縣就兩地非公經濟界結合扶貧工作進行對接,與_縣工商聯(商會)締結友好,搭建兩地非公經濟交流合作平臺。
2、組織一批民營企業家赴_縣考察學習非公經濟產業發展,促進兩地民間企業交流合作(時間另行安排)。
(八)參與脫貧攻堅獎評選表彰活動
推薦非公有制經濟界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涌現出的勇挑重擔、無私奉獻、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先進典型參評_縣第xx屆“最美扶貧人”評選活動,集中展示非公經濟界參與脫貧攻堅成果(各企業于9月30日前向縣工商業聯合會申報,縣工商聯綜合評定后向上級申報,由縣委、政府統一表彰)。
(九)參與就業扶貧專項招聘會
組織工商聯系統縣內外企業在_廣場聯合舉辦_扶貧專項招聘會(有招聘需求和意向的企業于8月20日前申報)。
(十)參與脫貧攻堅攝影和書畫展
組織非公經濟界攝影書畫愛好者創作一批反映非公經濟界助力脫攻堅成果、幫扶成效的優秀作品參與縣委政府集中展示活動(9月30日前報縣委宣傳部)。
二、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各基層組織、商會和會員企業務必高度重視,加強組織協調,切實保障活動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確保活動有序開展。
2、細化工作方案。各基層組織、商會、企業要研究制定具體活動實施方案,細化活動內容,明確時間節點,逐一明確責任,抓好落實。
3、做好協調配合。各基層組織、商會、企業務必結合各自實際,按照本方案,抽調骨干力量,組織優勢資源,強化責任落實,確保圓滿完成扶貧日主題活動并按要求匯總相關數據和上報。
鄉鎮扶貧攻堅實施方案_策劃書 篇3
為進一步加大我市殘疾人扶貧開發工作力度,加快貧困殘疾人脫貧致富步伐,圓滿完成殘疾人扶貧基地建設任務,制定本策劃書。
一、指導原則
基地建設必須堅持以促進殘疾人就業和扶助殘疾人脫貧解困為原則,按照“基地與殘疾人相連接、扶持與培訓相結合、培訓與就業相結合、就業與脫貧相結合”的運作模式,以基地為載體,幫助貧特困殘疾人實現脫貧致富。因此,必須結合本地實際,依托社會上現有的、樂意扶持殘疾人的,有一定規模、有一定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能夠充分發揮輻射、帶動、示范作用的,從事特色種植、養殖、加工業及其它類型生產經營的農村合作社、專業戶或大型商場、超市,擇優建設殘疾人扶貧基地。
二、目標任務
“十二五”末,全市爭取建立6個省級示范基地、11個市級引導基地、11個縣級指導基地,所有鄉鎮(辦事處)都有不同形式、不同規模的扶貧基地。扶持8000名殘疾人就業,幫助12000名殘疾人脫貧。
三、基本要求
(一)農村殘疾人扶貧基地的建立,應依托對農村貧困殘疾人脫貧有扶持帶動作用的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農產品產供銷一體化專業合作社等經濟實體。
1、以“種植業、養殖業”經濟實體建立的殘疾人扶貧基地,應以具備特色產品、優良品種、綠色生態、附加值高特點為首選,或直接安置殘疾人生產勞動,或與所輻射帶動的殘疾人戶簽訂扶持協議,提供種畜、種苗、基礎產品、技術指導、產品回收和市場信息等服務。
2、以各種加工業建立的殘疾人扶貧基地,應以具備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為首選,要直接安置一定數量的殘疾人就業。對輻射帶動的殘疾人戶要簽訂扶持協議,優先提供技術指導、產品回收等服務。
3、以具有區域優勢產供銷一體化專業合作社建立的殘疾人扶貧基地,應以擁有區域優勢明顯、市場競爭力強、具有專業化、規模化生產能力,適宜殘疾人集中勞動或分戶經營,并可為殘疾人提供基礎產品、技術服務和回收的項目作為重點。
(二)城鎮殘疾人就業基地的建立,應選擇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和服務業為主。
1、依托各種加工業建立的殘疾人扶貧基地,可以參照農村殘疾人扶貧基地要求和標準建立。
2、依托各種服務業建立的殘疾人扶貧基地,應以技術操作要求低、屬于輔助性崗位、適合殘疾人就業為主,要安置一定數量的殘疾人上崗就業。
(三)在扶持戶的選擇上要堅持“三有一必須”的要求:有殘疾人證,有一定的勞動能力,有脫貧致富的愿望和吃苦耐勞精神,必須是低保家庭或者年人均收入低于當地平均水平。
四、建設標準
(一)市級基地標準
企業年產值達250萬元以上,穩定安置殘疾人就業達25人以上。種養業,或種植面積達100畝以上,或水面養殖面積達100畝以上,或年家禽養殖量達2.5萬只以上,或年家畜養殖達2500頭以上,分別輻射帶動殘疾人家庭達25戶以上,年培訓殘疾人達50人次以上。
(二)縣級基地標準
企業年產值達150萬元以上,穩定安置殘疾人就業達20人以上。種養業,或種植面積達70畝以上,或水面養殖面積達70畝以上,或年家禽養殖量達2萬只以上,或年家畜養殖達1500頭以上,分別輻射帶動殘疾人家庭達20戶以上,年培訓殘疾人35人次以上。
(三)城區基地標準
企業年產值達200萬元以上,穩定安置殘疾人就業達20人以上,年培訓殘疾人35人次以上。
(四)基地建設的其它相關要求
1.安排殘疾人就業的企業要與被安置的殘疾人簽訂勞動合同,盡可能為其繳納社會養老和醫療保險,月工資原則上不得低于當地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吸納殘疾人從業的企業要與殘疾人戶簽訂生產資料優惠供應、免費提供技術服務、產品合同價回收等協議,所帶動扶持從業的殘疾人戶年人均收入不低于當地平均水平。
2.基地要在醒目位置設立宣傳欄,有管理與服務制度,有年度工作計劃和總結,賬目清楚。勞動合同、幫扶協議、幫扶情況記錄、殘疾人就業、從業花名冊及收入狀況等資料齊全。
3、殘疾人扶貧基地設立程序:單位申請、殘聯業務部門初審、殘聯理事會核定、同級殘聯授牌。牌匾統一表示為“殘疾人扶貧基地”。授牌落款單位為“殘疾人聯合會”。
五、具體要求
(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殘聯要成立相應的殘疾人扶貧基地工作領導小組,以進一步加強對殘疾人扶貧基地建設工作的組織與領導。同時要進一步明確職責,嚴格標準,規范操作,以確保扶貧基地建設工作落到實處。
(二)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針對殘疾人的優惠政策。管理制度和優惠政策及措施要上墻。
(三)要建立扶持殘疾人工作臺帳。基地要有扶持貧困殘疾人的方案,明確扶持方式、人數和預期扶持效果;有年度工作計劃、總結、培訓方案,有用工(幫扶)協議、幫扶情況記錄;有安置、扶持殘疾人花名冊、殘疾證復印件及其收入狀況等資料。
(四)要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基地開展的養殖、種植、加工及崗前、崗中的培訓,檔案資料要齊全,培訓經費不足部分,可由各縣(市)區殘聯給予適當的補助,從保障金中列支。
(五)要及時申請驗收。按照20__年簽訂的目標責任書要求,各縣(市)區所要完成的不同類型的扶貧基地要在9月底前提出書面申請,10月底前市殘聯驗收結束后,對達到市級標準的進行授牌,并向省殘聯申請省級示范基地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