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童裝品牌策劃書(二)
4、童裝低成本傳播策略:事件傳播。事件傳播應該說是大公關傳播的范疇,雖然它與媒體密不可分,但有其自身突出的利用特點。突出特征是吸引眼球,能在瞬間引起公眾的廣泛關注和高度參與,是建立與擴大品牌知名度的有力措施。常規的做法是投入大量的成本來參與,但這不是最低成本的參與方式。所以,如何利用事件來因勢利導,借力發力,將自己的品牌置于社會輿論熱點中,是低成本傳播打造品牌的良好選擇方式。有的事件是可遇不可求的,看你會不會把握機會;有的事件是有轟動效應的,但其傳播成本是你接受不了的;有的事件是需要你“無中生有”去制造的。如此這些,關鍵看你是不是會利用機會、把握機會及制造機會,將自己的品牌信息與事件一起,置身于高曝光頻率的熱點事件中,這需要足夠的經驗和技巧。筆者服務的一個通信品牌,就巧借奧克斯狀告信息產業部的事件,利用事件的熱度,拋出了貼牌手機企業聯名請愿的新聞話題,并在余波未了之際,又拋出了多名貼牌企業聯合參與cctv黃金廣告時段招標的新聞。這樣既避免了“鬧事”的嫌疑;又向相關部門表達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良苦用心;同時也巧妙地將企業的實力展現給了社會各界,一舉多得,為后來順利獲得手機生產許可作了很好的鋪墊。
5、童裝低成本傳播策略:分眾傳播。在童裝企業的發展承受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分眾傳播是品牌傳播中能節約成本的一個不錯的選擇。當你還不具備對你定位的所有消費者廣而告之的時候,不妨對你定位的那些最有價值的消費者進行品牌轉播。充分利用人們的從眾心理,讓一群人去影響另外一大群人。也許效果不盡人意,但你至少已經影響到了你認為最具價值的一群人。根據“二八理論”,也許這部分人已經實現了你設定的80%的市場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分眾不等于目標受眾!選擇分眾傳播一定要“找對人,找對路”,這需要你對鎖定的消費群體的信息來源渠道和媒體接觸習慣作詳細的分析了解。筆者曾服務的一個賣兒童玩具的企業進入上海市場時,投了一個促銷廣告。常規是投放在少兒頻道,但經我在賣場終端的觀察,發現大多是老人帶著兒童來購買玩具,而且選擇品牌的權力都在老人手上(樣式的選擇在兒童)。于是,我建議他們主要在戲曲頻道(相對廣告成本較低)投放廣告,一段時間后,銷量果然穩定上升。這雖然是一個特別案例,但足以說明分眾針對性傳播的重要性。
7、低成本傳播策略:新媒體傳播。另外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方式,就是新媒體傳播,這是時代進步產生的新傳播課題,尤其需要關注的是互聯網和未來的手機媒體,它使我們感覺到了世界離我們如此之近,這絕對是未來的主流傳播方向和方式,也是企業最具開發低成本傳播策略的價值平臺。只要你認真地關注和研究新媒體,你就一定能找出適合你的低成本傳播途徑,比如說你可以通過搜索引擎使你的品牌或產品永遠是第一時間、第一位置出現在搜索者的眼前。在搜索引擎最早出現時,筆者曾經建議山東一家專門從事大蔥、生姜、大蒜等調味農副產品出口的企業,利用搜索引擎來幫助銷售,結果是30個關鍵詞、10萬元的成本,換來了5000萬元的年銷售額,同比增長了100%。諸如此類的傳播平臺如博客、游戲、下載、e-mail、個體定制新聞等等,都是很好的低成本傳播選擇的方向和途徑。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未來的手機媒體,中國的手機與互聯網用戶的比例為3.6:1,決定了未來互聯網是以手機而不是以電腦為中心,決定了手機能成為與電視分庭抗禮的媒體。這么大的信息承載量的傳播平臺,能找不到一個低成本的傳播方式嗎?
互聯網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將改變傳播方式。中國互聯網用戶超過一億,位居世界第二,其中30歲以下的用戶人群占70%,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這個龐大群體是任何品牌都不可以忽視的。在這個“有容乃大”導致“我型我秀”的世界里,你總是能用獨到的想象、準確的判斷、專業的創意等手段,找到最好的低成本傳播策略。對于品牌的低成本傳播,如果說人群是核心,那么新媒體就一定是未來的方向。
童裝行業營運能力明顯低于服裝行業平均水平。產成品周轉率僅達到服裝行業平均水平的一半,而營業周期卻高于服裝行業平均水平近40%。
與休閑裝行業相比,國內知名的休閑裝品牌一年通常推出上千個款式,而童裝企業一年推出400個款式就算比較可觀了,多數童裝企業每個季度新設計款式僅幾十個而已。經營較好的休閑裝企業的產成品周轉天數僅20天左右,而統計顯示內銷型童裝企業的產成品周轉天數竟然高達91.36天,內外銷兼營的企業的產成品周轉天數也高達49.01天。如何提高產品的周轉率肯定是童裝行業未來要面對的一大問題。
產品更新速度慢導致的另一個結果就是產成品占流動資產和工業總產值比重過高,也就是說,童裝行業的庫存問題嚴重。導致童裝庫存問題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在傳統批發市場營銷模式下,企業必須以大量庫存來滿足甚至推動未知的銷售。“小批量、多品種、快速反應、以銷定產”這些在女裝、休閑裝等行業已經基本實現的模式是未來童裝行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童裝企業要在新一輪行業洗牌中脫穎而出,除了要提高產品質量、設計水平外,加快產品反應速度、提高產品更新速度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