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倡議書范文(精選3篇)
自我管理倡議書范文 篇1
同學們,你們好!
誠信篤學、舉止文明、形成良好行為習慣,是我們走向未來的必備修養;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服務能力,是我們完善人格、實現理想的不可或缺的素質。我們呼吁:全校同學行動起來,時刻牢記學校關于“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服務”的要求,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身旁點滴小事開始,人格上學會自尊,學習上學會自立,生活上學會自理,意志上學會自強,行為上學會自律,爭做一名合格的江寧高中學生。我們倡議如下:
(1)人格上學會自尊,做健康向上的陽光少年。
走在人生的旅途,不可或缺的是自尊。要做到自尊,我們就要正確認識自己,不能因為別人的夸獎而忽略自己的缺點,也不能因為暫時的失敗而妄自菲薄;還要有積極進取的精神,人格上有錚錚傲骨、堂堂正氣。我們走在人生的花季,不能奢求浮華虛榮,而要榮辱不驚。讓我們行動起來,設計自己、教育自己、超越自己,一致反對“吃穿上比檔次,成績不求名次”、“沉迷網絡游戲,自甘墮落”、“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不求上進”的種種思想和行為。
(2)學習上學會自立,做探求知識的開路先鋒。
“求學”是自己求索、自己學習的過程,因此,我們必須在學習上學會自立。首先我們要有主動學習的態度,真正把學習作為自己的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其次我們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設計出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抓好課前預習,把課堂作為學習的主陣地,筆記作為學習的自留地,練習作為學習的開拓地;再者我們應有正確的歸因能力,大膽質疑,不斷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理性認識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之間的關系。
(3)生活上學會自理,做獨立自主的生活強人。
未來的社會是充滿競爭和挑戰社會,今天,我們正在為將來適應社會、引領社會潮流而不懈努力,我們必須培養自己自己服務的能力,養成自主自理的生活習慣。住校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搞好個人衛生,抓好宿舍衛生,注意飲食衛生,科學處理好學習與生活的關系。所有同學都應培養自己管理、互助合作的能力,不依賴他人,關心幫助他人,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4)意志上學會自強,做堅韌不拔的有為志士。
意志往往是決定事情成敗的重要因素,淺嘗輒止者終究膚淺,半途而廢者功虧一簣。紅軍長征靠的是毅力,神六飛天靠的是堅持。我們在學習中應當自強不息,每天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把挫折當磨刀石,寶劍鋒從磨礪出;把困難當高山,峰回路轉好風光。有志者事竟成,我們要有接受挫折的勇氣,挑戰困難的毅力,從心理上做到從容不迫,從精神上做到堅韌不拔,從行為上做到積極向上。
(5)行為上學會自律,做把握未來的優秀學子
21世紀的中國需要的是高素質的公民,我們必須做到:在形象上符合新時期文明學生的標準,在行為上自己控制、自己教育。不遲到、不早退,杜絕亂丟垃圾、奢侈浪費,堅決不帶手機進入校園,不進營業性網吧,不穿奇裝異服,不留長發;尊敬師長,團結他人,勤奮進取,嚴肅考風考紀,友愛同學,純潔男女生之間的交往。
同學們,路在自己的腳下,未來由我們自己主宰。希望大家勿忘學校提出的“自己教育、自己管理、自己服務”的自主發展要求,做到人格上自尊,學習上自立,生活上自理,意志上自強,行為上自律,把握好人生的方向。
團委學生會
二○xx年三月四日
自我管理倡議書范文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在美麗的校園中,我們常常看到這些不文明現象:“課堂手機族”,一些同學沉迷手機世界,不惜犧牲上課時間;課堂上經常響起不和諧的鈴聲,講臺上老師慷慨激昂,講臺下同學自娛自樂。“課堂早餐族”,一些同學作息不規律,經常將早餐帶進教室,吃飯時散發出來的氣味影響其他同學上課,吃完早餐后留下的垃圾堆滿了教室角落。這些不文明現象,已在大學課堂隨處可見,不僅耽誤、影響了其他同學聽講,也嚴重影響了老師們的授課質量。
為建設文明校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進一步規范同學們的行為舉止,一個溫馨舒暢的學習環境,特此發出“拒絕上課玩手機,抵制早餐進教室”文明行為的倡議:
一、上課專心聽講,拒絕低頭玩手機
上課不討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課堂上將手機關機并放好;
積極勸阻上課玩手機的身邊同學,把寧靜與秩序還給課堂,讓同學們愉快學習,讓老師們舒心授課;
養成合理使用手機的良好習慣,以理智的態度對待手機,自覺抵制沉迷于手機游戲等不理性行為。
二、維護教室文明,抵制早餐進教室
早睡早起,養成科學的作息規律,留出充足的時間在食堂就餐;
不把食物帶進教室內,保證教室環境的整潔;
主動提醒教室內用餐的同學到室外飲食,營造整潔、文明的學習環境。
同學們,課堂需要文明、秩序的學習氛圍和教學環境,沒有手機干擾,學習氣氛會更濃厚;沒有早餐影響,教室環境會更美好。文明與知識同等重要,讓我們立即行動起來,為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倡議人:
時間:x年xx月xx日
自我管理倡議書范文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身處于信息化時代的我們,已完全被絡和五花八門的電子產品所包圍。的確,在大多數人眼中,諸如手機、電腦一類的產物可謂近代人類的偉大發明。手機作為信息時代高科技的產物,不但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而且利用它可以高速地上,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人們的貼身伴侶,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手機功能豐富多采,攜帶便捷,隨著高科技時代的進步與發展,3G以至于4G手機的普及推廣必將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學生使用手機上,聊QQ、玩游戲、看電子小說……越來越多的學生早已將手機作為一種娛樂、打發時間的工具。慢慢的,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同學開始在上課、自習的時候偷偷玩手機。可是,他們是否知道,手機過度使用會對自身產生巨大的傷害。
一、影響身體健康,導致記憶力衰退
研究證明,青少年的耳朵和顱骨比較幼嫩,手機輻射會對青少年的腦部神經造成不可逆傷害,配有手機的學生的理解力、反應力、記憶力將會明顯下降。同時,手機還會使聽覺受損,睡眠質量下降,免疫功能失調,手機質量不好的話還會產生致癌因子,容易誘發白血病和腫瘤等。
二、吧進了教室,毒害學生
每天下課和午休時分,常會見到幾個同學聚到一塊兒,頭都低著,他們的手指如雨點般快速的在手機屏幕上擊打著。沒錯,他們都在玩手機游戲。隨著手機系統的不斷提升,各樣的手機游戲也紛至沓來。其中,同學們玩的最多的就是打游戲。這些游戲本身并沒有太大的意義,只有那一串串空洞的數字,卻能吸引龐大的學生群體去玩,在我看來,主要是利用了學生的競爭心理。誰都想當第一,誰都想要得分比其他人高,誰都想有更好的裝備……,正是這些想法的萌生,促使學生反復去挑戰那些看似單調的關卡。或許這些行為在常人眼中是無法理解的,可他們卻能為此津津樂道。設想一下,如果自習課上大部分學生都在玩游戲,那教室就形如一個的吧,即使那些要好的同學再怎么認真,也未必會不受影響。
三、干擾自身休息,降低學習效率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也深知手機對我們學習造成的危害之大。初中時的我,由于缺少自控力,每天一回家,第一件事便是去看看空間,或聊聊天。做作業時,動不動就會去看下手機上的消息,猶如手機上被裝了磁石般。在睡前,我總是要和同學聊上一段時間,少則半小時,多則一小時乃至更多。本來睡得就晚,結果一聊天,睡得更晚了。后果就是,第二天課上一直睡意朦朧,完全無法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手機對我們固然重要,可也要分清主次。當自己無所事事時,不妨讀點好書,豐富自己的閱歷。薩迪曾說過,沒有求知欲的學生,就像沒有翅膀的鳥兒。為了讓我們班成為全年級各班中的典范,在此,我向全班同學發起倡議,減少手機的使用,每天早晨到校,學生自覺將手機交給老師保管,第四節課后再取回,午休結束后交出手機,下午第二節課后取回,晚自習時自覺將手機交出。勤去圖書館借閱圖書,多讀好書多寫摘抄。
倡議人: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