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
讀了方智范的《談談小學語文教師的文學素養》一文后感受很深。方教授說:我們的小學語文課程,要實現腳踏實地而且是有成效的改革,面臨著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的問題。我們語文教師缺少的不是方法,不是教學技術,而是更重要的一個方面——文學素養。
“課標”明確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就象一張紙的兩面,一面是工具性,另一面是人文性,任何一面都不可能離開另一面而單獨存在,它是一個統一的事物;蛘哒f,工具性與人文性是一張皮,不是兩張皮!罢n標”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列為核心目標,它涉及到種種因素,比方說思想道德、思維品質、文化修養、審美情趣、創新精神、個性發展、人格塑造等等。這些因素,無論哪一方面都離不開文學教育這個命題。所以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要重視文學素養的教育。文學的目的是提高人、塑造人、凈化人。所以小學語文課若能充分地調動文學因素,創造一種情感氛圍,營造藝術化的環境,工具的目標、情感的目標,都更加容易實現。我們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形象思維發展的最佳時期,文學教育的優勢通過感受形象入手,經過孩子自己的感受和品位,而領悟到形象的內涵。我在教《數雞》一課最后一段“看著籃里的小公雞,心里樂滋滋的┉┉”請同學們說說她在樂什么?有的說:“她看到了籃子里的雞是多么的可愛!币灿械恼f;“她看到了外婆家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边有的說:“黨的改革開發政策好,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北M管同學們說的不是最好,但他們的形象思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