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觀看心得體會
本來沒想加入到春晚的討論中,我發(fā)現(xiàn)這樣的沉默是對正義的漠視。我喜愛的本山大叔就是在這樣的網(wǎng)友置疑聲中,離開我的視線,再也沒有回來。我是看著他的節(jié)目長大的。他連續(xù)十多年被評為小品王,卻還被某些人批。他那么大年紀,那么大產業(yè),上個春晚真那么必要么?可他還是要費那么多力氣排練,給中國人帶來多少歡樂?可是有些人真的很沒良心。今年我不能再沉默了。
我必須得說,xx年春晚,這是我看的歷屆最感染我的春晚。
當然不是因為喜歡哈文,相反我因周濤情節(jié)是極討厭這個導演的。沒記錯的話,自從她上來,周濤就沒上過。而且,還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三男兩女,極其的陰陽失衡。更甚至毫不避嫌,讓自己老公主持,即那位---曾經(jīng)放豪言說,上大學沒有性體驗就白上的人。四風問題十分嚴重。你們猜得出是哪個風吧?
今年的春晚,確實有不足,但完美卻難以做到。賈玲這個節(jié)目中的一段是有類同。但不是全部,還需客觀地對待。還有馮鞏的與日本某小品的類同。 但這并不影響整臺晚會。
但整體上來講,還是不錯的,有許多新的地方,收視達到7億,不少了。現(xiàn)代社會人們過年的方式多了許多,有的舉家回老家,或是回父母家,這樣電視就空了,還有的在國外游玩,也有的干脆在網(wǎng)上看等等。但這似乎成了某些人攻擊春晚的突破口。
一、網(wǎng)上有女權主義,說春晚歧視女性。我個人認為這些人有點自己找歧視。我曾經(jīng)差點加入女權主義隊伍,對女性的平等問題是比較關注的。但有些女權主義者,則是有點極端了。說男人怕老婆,是對女性的歧視,說塑造彪悍的女性是歧視。怕是歧視,不怕是好了么?到底是你女權,還是男權。男權,才應是希望不怕吧。有些人打著女權主義正義的口號,卻做著令女人煩感,男人厭惡的人。這樣的怕老婆家庭,在現(xiàn)代社會比較多,男人怕老婆,是謙讓,難到打得雞飛狗跳、一拍兩散,孩子沒人養(yǎng)好么?現(xiàn)在離婚這么高,都怕一點,謙讓一些,何必呢?我想說這些所謂的女權,根本不懂女人,更不懂當代社會的家庭關系。自毛澤東巾幗不讓須眉的詩句開始,自新中國成立后,男女平等就已開始,隨之開始建立新型的家庭關系。從封建男尊女卑、到男女平等,中國人家庭經(jīng)歷了很激烈的調試過程,最終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家庭關系的平衡點:男人和女人為了愛選擇謙讓,或著叫怕。打是親罵是愛,有時女人的打罵,并非真打,而是撒嬌。如果因此這些女人被說成悍婦,是戴著封建的眼鏡,來看現(xiàn)代的女性。還打著為女人說話的旗幟,真是可笑。說這些話的人,是不顧歷史、不顧事實、不顧家庭當事人感受,破環(huán)和諧家庭關系。誰怕?人家愿意,只要人家平安幸福生活,就是最佳狀態(tài),何勞你外人興風作浪?因為夫妻關系外的人,而離婚的人還少么?
二、沈騰的作品我很喜歡,特別是那里的女領導,演得非常好。我不覺得是歧視女性。有些人真是閑得沒事做了。女的不上春晚,就不歧視了。要說歧視,哈文曾經(jīng)按排的三男兩女的主持搭配,那不是更歧視了?要說歧視,這幾個主持人的祖籍都是哪的,除此以外的省都被歧視了?還有“球”那個事,人家的意思就是不能上班娛樂,而應以正務為主,怎么也涉及不到歧視。確實黃、賭與誰放一起都不會高興,但想人家的原意,能是針對球么?提出置疑的人,是主動將自己變成球,讓人打了,而人家還根本就沒想打你。這是反腐小品,又不是反球小品。如果真是反球,針對也是足球,也不能是乒乓球啊。咱們乒乓球“棒”得沒法說,棒真了。但上班時間打就是不對,用來討好領導當然更不對,就這點意思。想復雜了,就成曲解了。
三、我再來談談關于剩女的爭論。說是歧視弱視群體。天哪,逼婚剩女,難到不是長輩的善意?難到一個人孤獨終老好么?難到為你好,也是錯了么?這讓我想起了一隊夫婦結婚生了孩子讓父母養(yǎng),還得寫個擔保協(xié)議。自己則當啃老族。有些人真是社會給予的太多了,讓她都有壓力,成了負擔了。
那些批春晚挑刺的剩女們,你剩下了,是有壓力。可是你的壓力,是逼婚者造成的么?不是。是你自己。你不珍惜大好的人生花季,錯過花期。你不注重父母感受和人類社會繁衍,一意孤行。連你也知道,不婚是不利于己的。無論從社會對你的評價,還是你自己未來的幸福。卻把責任,怨氣給了社會?這公平么?談剩女并不是歧視。相反是更多人人關心,而你卻不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