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縣未成年人孝道教育座談會的講話
二要堅持突出重點、體現特色的原則。要以孝敬父母傳統美德教育為重點,大力開展“孝親、行孝、敬老、報恩”教育。按照“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要求,從學生日常生活、學習入手,用事實說話,用典型說話,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教育活動,以情動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要注重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三位一體”教育模式,把開展“孝親敬老、促進和諧”教育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會各種教育資源,協調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同時,要重視發揮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中小學生成長的積極影響,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育人環境。
三要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原則。開展“孝親敬老、促進和諧”教育,既要繼承和發揚長期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和好做法,又要不斷更新觀念,在內容、方法、手段和機制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運用新方法,開辟新渠道,占領新陣地。通過舉辦專題講座、開展“我身邊的小孝星”主題演講、“知榮辱, 行孝敬”主題征文、“孝敬老人大家談”主題班會、動員學生“寫一封感恩家書”、“孝親敬老、促進和諧”社會實踐等活動載體,不斷探索新形勢下開展關教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把“孝親敬老、促進和諧”主題教育活動不斷引向深入。
三、精心組織,確保“孝親敬老、促進和諧”主題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一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各級關工委、各中小學校、各成員單位要精心組織,把開展“孝親敬老、促進和諧”主題教育活動作為重要任務,擺到重要工作日程,安排一名領導具體負責,并落實一名工作人員具體辦理教育活動的各項事宜,確保活動順利開展。要堅持“近、小、實、親”,把“孝親敬老、促進和諧”教育和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結合起來,教育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對學生在學校、在家庭、在社會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提出明確的要求,使他們真正從道德他律走向自律。
二要立足實際,積極引導。要切實遵循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的規律,把“孝親敬老、促進和諧”教育的基本要求和青少年的受教育程度、認知水平結合起來,針對青少年的實際情況,分層次確定教育內容和目標,因材施教,整體銜接,防止一刀切、籠統化,增強教育活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樹立不同方面、不同類型的優秀典型,進行廣泛報道和宣傳,推動教育活動不斷深入。要注重經驗材料的積累,及時將活動開展情況向縣關工委辦公室進行匯報、交流,及時解決活動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確保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三要強化督查,嚴格考核。縣關工委辦公室已經編發了《孝親敬老·促進和諧主題教育活動宣講材料》,近期報告團成員將深入到學校開展宣講活動,請教育部門和各中小學校密切協作,搞好配合。各相關部門也要深入到各鄉鎮、各中小學校,做好活動開展情況的督導檢查,促進活動正常開展。要把主題教育活動開展情況作為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各中小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年度考核,以此全面提升關教工作整體水平。
同志們,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影響深遠。希望各部門、各學校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共同抓好新形勢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為傳承和弘揚孝親敬老文化,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