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在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同志們:
扶貧開發工作,事關縣域經濟發展,事關民生改善。把這項工作做好了,也是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剛才,王縣長、馮縣長分別就做好今年全縣扶貧工作講了很好的意見,工作總結得很到位,形勢分析得很透徹,對xx年的工作安排重點突出、措施具體,我都贊同,請大家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再簡要講三句話:認清新特點、建立新機制、實現大統籌。
一、 認清新特點。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特別是新
階段扶貧開發以來,我縣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全縣農村基本形成了包括開發式扶貧、救災救濟、“五保”制度和“低保”制度在內的比較完備的反貧困政策體系和工作格局。XX年以來,累計投入1.2億元扶貧資金,推進以產業扶貧為重點貧困村建設;先后投入資金x余萬元,完成扶貧搬遷x戶、x人;培訓農村貧困勞動力x余人,98%以上實現了轉移就業;重點貧困村的行路難、飲水難、就醫難等突出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國家煙草專賣局、市、市直有關部門累計幫扶投入我縣資金超過1億余元。可以說,目前,各級各部門對扶貧開發工作高度重視,工作思路非常清晰,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工作重點比較突出,工作機制不斷完善,整個扶貧開發工作發展健康,形勢喜人,得到了省、市高度評價。這些成績,與大家的艱辛努力分開。在這里,向你們并通過你們向全縣從事扶貧工作的同志們,表示衷心地感謝和誠摯地問候!
當前,中央、省、市對扶貧開發工作高度重視,我們一定要從執政為民的高度,進一步加強對扶貧開發新階段的認識。對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的定位,xx縣長結合xx屆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作了比較深入地分析。我認為,扶貧開發的新階段有三個比較顯著的特點和標志,大家一定要牢牢把握。一是扶貧開發工作由過去主要依靠專項扶貧計劃支持向目前的“大扶貧”工作格局轉變;二是由過去主要實行開發式扶貧向現在開發式扶貧和建立健全低保制度相結合轉變;三是由集中力量解決溫飽向努力促進可持續發展轉變。扶貧開發工作必將作為一項長期的歷史任務,國家必將不斷出臺新的扶貧政策和舉措。貧困的標準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提高,如絕對貧困的標準xx年x元、xx年x元、xx年x元,xx年不再區分絕對貧困和低收入人口,統一為農民人平純收入x元。標準的調整,意味著國家扶貧戰略的調整。在中央大力實施“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戰略背景下,我們一定要牢牢把握扶貧開發新階段呈現的三個特點,充分認識扶貧開發的長期性、艱巨性,力爭把扶貧開發工作做得更深更細,更有成效。
二、建立新機制。當前,我縣整體經濟發展依然滯后,貧困人口總量依然偏大,整村推進任務依然繁重,農民穩定增收依然困難,致貧返貧形勢依然嚴峻。全縣上下一定要從縣情實際出發,轉變工作作風,狠抓工作落實,切實在機制創新上下功夫,進一步增強扶貧開發工作實效。至少要抓好三大機制創新。
一是要創新投入機制,突破資金短缺的障礙。當前,我們的重點村建設,捆綁的“三項資金”村平60萬元左右,遠遠不能滿足各重點村規劃投入。要以國家投入的扶貧資金為基礎,整合相關部門項目、資金、資源,集中投入貧困村,同下“一盤棋”,各報各的帳,各記各的功;要采取誰建設、誰受益,誰投入、誰使用、誰擁有的辦法,吸引農戶出工、出勞、出資金;要把民間資金吸引出來,搞資源開發,領辦、創辦企業;要用好扶貧信貸資金,通過貼息的方式,鼓勵農民供貸發展,確保真正發揮扶貧效益;要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通過配套政策,引導激勵,吸引各類生產要素,參與特色產業基地和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建設;要吸引外出成功人士回鄉創業,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二是要創新建設機制,突破勞動力缺乏的障礙。當前,農村大部分的勞動力外出務工,扶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確實面臨著勞動力缺乏的現實問題,不少重點貧困村采取工程承包的辦法建設扶貧工程,不僅加大了扶貧成本,更重要的是忽視了貧困農民直接參與扶貧開發的要求。為此,我們要采取以村為單位,精心組織,統一調配勞力,實行集中與分散結合,群眾出工與專業隊施工相結合,換工互助的辦法解決扶貧開發項目建設勞動力缺乏的問題。
三果創新管理機制,突破重建輕管的障礙。扶貧開發項目,建成后的管理十分重要,不僅關系到項目效益持續發揮,更關系到老百姓積極性和參與熱情的調動。要建立完善一套科學的長效管理機制,確保建成的項目永續發揮作用。要堅持杜絕少數地方存在的那種“今年建,明年變,后年什么都看不見”的現象,真正變“輸血”為“造血”,真正體現開發式扶貧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