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思想政治提升工程(精選3篇)
實施思想政治提升工程 篇1
黨的十九大以來,廣東省南雄市南畝鎮黨委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黨建為引領,以特色農業產業為紐帶,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壯大集體經濟,帶動群眾致富,探索出一條粵北山區的鄉村振興之路。
增強組織核心,延伸黨建覆蓋。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隊伍。南畝鎮黨委大力實施“能人管理+好人治理+強人帶領”三位一體的“頭雁工程”,不斷創新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的選拔培養、教育培訓、監督管理和激勵保障機制,充分激發黨支部書記干事創業的熱情與活力,為各黨支部輸送優秀人才。延伸黨組織網絡覆蓋。南畝鎮黨委以特色農業為主攻方向,以土地流轉為突破口,依托現有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制定了“一鎮一業”產業發展規劃,在引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同時,在產業鏈上建立黨支部。目前,南畝鎮在農業產業上成立了3個黨支部,涵蓋了1家農業公司和2個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實現了黨旗飄在茶園中,黨員聚在產業上。加強黨組織陣地建設。南畝鎮黨委為突出黨支部戰斗堡壘的作用,著力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多方籌集資金,打造了集服務群眾、黨員活動、教育培訓、文化娛樂等四合一的黨群服務中心,為黨員和群眾提供 “一站式”多功能服務。至今,已完成6個村黨組織陣地的重建與擴建,3個村黨組織陣地正在修繕或籌建中。預計20xx年底,全鎮12個村(社區)陣地建設可全部完成。
培育先進黨員,營造良好氛圍。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在魚鮮村,由黨員牽頭成立茶葉合作社發展茶葉種植,組織骨干黨員結對幫扶貧困戶,解決茶葉種植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帶領他們脫貧致富。采取“黨員+重點項目+農戶”模式,把鎮村兩級黨性覺悟高、辦事能力強、群眾基礎好的黨員分配到重點項目上,在土地流轉、項目建設、糾紛調處等事務中發揮好黨員模范先鋒作用,保障各項目快速推進。在鎮黨委的主導下,將精準扶貧資金投入南雄市山與山間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種植茶葉,以委托經營的方式分配資產性收益,一方面增加了貧困戶及村集體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擴大了龍頭企業的種植規模。創新黨員培養模式。近年來,南畝鎮黨委大力推進鄉賢文化,吸引鄉賢返鄉創業,不斷發掘致富能手,將他們發展成為黨員,讓技術型人才引領發展。期間,先后將2名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3名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兩委干部,以黨員帶動周邊群眾共同走上致富路。20xx年南雄市優秀共產黨員葉秋華,在黨委培養指導下,成立了南畝果品廠,流轉了400畝土地,種植貢柑,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整合周邊地區的特色水果種植,帶領群眾致富。
突出黨建引領,夯實農業基礎。南畝鎮黨委按照中央及省市農業產業發展戰略和規劃要求,大力實施“兩茶一涼果”產業發展思路,對南畝鎮農業產業進行全面、系統、科學地規劃,優化并豐富種植品種,擴大種植面積,提升產量和質量,促進南畝農業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先后引進多個重點農業項目,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作用,帶動鄉村產業振興。目前,南畝鎮通過黨建示范帶動,建成茶葉種植基地2500畝、油茶種植基地1.5萬畝、板栗種植基地1000畝、貢柑種植基地400畝、香芋種植基地300畝、中草藥種植基地100畝、草莓大棚2個以及農家樂1個,為全鎮提供就業崗位300多個,吸引70余名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形成“山上水果茶葉?山下香芋草藥”的發展格局,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實施思想政治提升工程 篇2
2月20日,廣西貴港市港南區“聯創”集體經濟產業黨建聯盟召開會議,深入探討優質農產品進城及城市農業品牌打造等問題,決定共同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共享銷售平臺、打通銷售渠道。
像這樣抱團發展的黨建聯盟,貴港有120個,涵蓋各類黨組織3800多個。
近年來,貴港創新建立黨建聯盟,把單位、行業和各領域黨組織聯結整合起來,逐步構建起區域統籌、條塊協同、共建共享的城市基層黨建格局,有效提升了城市基層黨建整體合力。
一招破題,滿盤皆活
“陸上找不到黨員,水上找不到組織”,一度是西江航運的老大難問題。港航企業分布散、黨員流動多,黨員管理服務如何加強?西江航運綜合黨委發起倡議,吸納市交通運輸局、珠江航務管理局、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等36個與西江、與水運有關的單位黨組織,締結盟約,成立西江航運黨建聯盟。
如今,流動黨員較多的珠三角主要裝卸港口,有了西江航運臨時黨支部;粵港澳定期直達班輪上,有了流動班輪黨支部;黨員比較分散的城區各企業,還成立城區航運聯合黨支部。一張水陸全覆蓋的組織網,使失聯黨員找到了黨組織,過上了正常的組織生活。
一招破題,滿盤皆活。針對條塊協同不力、資源整合不足等系統建設、整體建設不足問題,貴港探索由牽頭單位黨組織發起,在不改變成員單位原有屬性、組織架構、隸屬關系的前提下,平等協商成立黨建聯盟,讓行業和各領域黨組織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20xx年以來,全市組建行業黨建聯盟、區域黨建聯盟、兩新黨建聯盟共120個。行業黨建聯盟形成行業性的條狀共建融合,區域黨建聯盟形成區域性的塊狀共建融合,兩新組織黨建聯盟形成同心圓式的網狀共建融合。由此,城市各個角落的黨建資源形成合力,“抓一點連一串、連一片”效果漸顯。
管好“自家事”,辦好“大家事”
平臺搭起來了,如何讓成員加強溝通、發揮合力?該市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聯盟民主協商自治共治模式,確保議事有機制、干事有舞臺、溝通有橋梁、互助有渠道。
平等協商,管好“自家事”。涉及黨建聯盟的重大事項,由發起單位黨組織或成員單位提出,經發起單位黨組織審定后提交聯盟大會集體討論,形成集體決議,成員單位共同遵守并執行。
針對旅游管理秩序混亂、行業惡性競爭等問題,平南縣南雄北帝旅游黨建聯盟召開聯盟大會,11家成員單位積極溝通協商,找到了“最大公約數”。
共同行動,辦好“大家事”。圍繞基層黨建、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社區公益、文化體育、經濟服務等主題,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共建共創活動。
2月16日,首屆“魅力貴港·大愛無疆”大型慈善巡游行公益活動現場,衛生健康、城市管理、教育等多個黨建聯盟組織200多名黨員志愿者,分別承擔活動醫療服務、維持秩序、后勤保障等工作。“黨建聯盟”方陣、“先鋒集結號”方陣在巡游隊伍中率先亮相,成為一道獨特又靚麗的風景。
擰成“一股繩”,形成“一盤棋”
城市基層黨建如何解決資源共享不充分、利益聯接不緊密等突出問題?貴港發揮黨建聯盟作用,通過黨組織共建使城市各類組織、各類群體成為利益共同體。
黨建聯盟按照黨建引領、抱團服務、共建共享的原則,由牽頭單位黨組織發起,圍繞共同目標結盟共建,采取有分有合的形式,開展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活動共辦、事務共商、人才共育、制度共創、文化共興、發展共促“八個共”活動,推動區域內、行業內的各個組織共駐共建,有效將一個區域、一種行業的組織、人才、陣地等資源統抓統管起來。
市教育行業黨建聯盟把教育管理部門、公立學校、民辦學校統籌聯合起來,公立學校與民辦學校之間、教育管理部門與學校之間,在教研、師資、培訓、場地等方面多向合作、互通有無,定期舉辦教學研討會、名師課堂、技能大賽,促進優勢資源互補共用。一些教學資源、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學校,迅速補齊了“短板”,全市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升。
城市管理、自然資源、住建等黨建聯盟,在重大項目建設中整合規劃、施工、監理等單位和企業的資源和力量,在項目一線普遍成立臨時黨支部、普遍組建黨員突擊隊,發揚“大干晴天、搶干陰天、巧干雨天”精神,實現項目落地快、建設快、竣工快、見效快。
新項目建設速度不斷刷新。華奧新能源汽車項目從簽約建廠到大客車下線僅用9個月時間,騰駿新能源汽車項目不到一年就完成主體工程建設,賽爾康電子項目比原計劃提前3個月竣工投產,平果鋁項目實現當月簽約當月開工建設……
實施思想政治提升工程 篇3
3月10日中午,剛剛結束代表團會議的湖北省保康縣堯治河村黨委書記孫開林代表,一打開手機,就發現了幾十條微信提醒。
“孫書記,鄉村文化重點抓什么?”“咱村的綠色礦山建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下一步如何抓特色、抓亮點?”“四好公路建設,我們堯治河任務還非常艱巨,書記你要多多爭取政策。”……
孫開林代表在北京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村委會的黨員們也沒閑著,爭相在“我是黨員向我看齊”的微信群里,向孫開林代表拋出一個又一個問題。
孫開林代表向村干部們傳達起參加內蒙古、甘肅、河南等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精神,以及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綠色發展、鄉村振興等方面的新要求。
“鄉村振興要求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前,堯治河村的產業興旺已經有了明確的路子,生態宜居也在大力推進,這幾天,大家也在全國兩會的相關報道中看到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性,下一步,堯治河要在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下足繡花功夫,苦干實干加油干。”孫開林代表對堯治河村的發展方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要通過黨建引領,把鄉村文化與鄉村旅游、鄉風文明建設結合起來,使文化成為堯治河發展的生產力。”“村里的綠色礦山建設目前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下一步,我們要做好再提升,實現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針對村干部們提出的問題,孫開林代表結合最新精神一一進行解答。
“一定要想好綠色發展這個最大的事,抓好環境污染防治、生態宜居等具體事,推動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把堯治河建成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新農村。”孫開林代表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