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團百年感悟心得體會(通用3篇)
建團百年感悟心得體會 篇1
推進共青團改革是全黨的共同責任。各級黨委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加強對共青團改革的領導,將其納入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總體安排,把共青團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共青團要發揮“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光榮傳統,增強自我革新的勇氣,直面問題、迎難而上、攻堅克難,蹄疾步穩、有序有力地推進改革。團干部要努力當改革的實干家、改革的促進派,充分理解改革,堅決支持改革,踴躍投身改革。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100年來,共青團在黨領導下的每一次重大變革都成為走向新輝煌的起點。我們堅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投身全面深化改革歷史洪流,歷經自我革新洗禮,一個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的共青團,將活躍在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格局和國家治理體系中,團結帶領廣大青年譜寫出更加壯美的青春之歌。
共青團改革的目的是著力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著力推進組織創新和工作創新,更好地聯系青年、服務青年、引導青年,這是對共青團本質的回歸。推進共青團改革,要牢記根本、不忘初衷,始終堅守作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的根本定位,認真踐行團的根本任務、政治責任和工作主線,團結帶領廣大青年聽黨話、跟黨走,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要下大力氣解決脫離青年等突出問題,以領導機構構成、機關部門設置、干部隊伍來源、工作運行方式等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口,長期制約共青團發展的思維定勢和重點難點,推動共青團組織面貌明顯轉變,推動共青團工作更加符合群眾工作規律,讓青年產生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更好團結帶領廣大青年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
建團百年感悟心得體會 篇2
記者從中國疾控中心獲悉,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12日派出15名專家組成的實驗室檢測隊從北京啟程,奔赴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援助當地開展新冠肺炎輸入病例防控工作。隨著這支隊伍的抵達,中國疾控中心將有督導、流調、消殺、實驗室檢測共22名專家在綏芬河市參與疫情處置。
據悉,中國疾控中心于11日中午接到國家衛生健康委任務,要求組建國家級工作隊,前往綏芬河援助當地開展新冠疫情實驗室檢測工作。中國疾控中心的近百箱援助抗疫物資已于11日發往綏芬河市,這批物資涵蓋了50余種疫情防控應用品,其中包括負壓帳篷、核酸提取儀、熒光PCR儀等儀器設備,以及4萬人份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病毒DNA/RNA提取試劑盒、咽拭子采樣管等試劑耗材等,以確保隊員到達綏芬河后能夠第一時間開展工作。
據中國疾控中心介紹,新冠實驗室檢測隊到達后,將在幾小時內搭建起負壓帳篷式移動實驗室,迅速、獨立開展實驗活動。該實驗室擁有獨立排風系統,達到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的防護要求,將成為檢測隊援助期間進行核酸檢測和科學攻關工作的關鍵區域,承擔實驗室篩查和留觀等多項工作。綏芬河疾控中心日檢測能力也有望增加1000份以上,將為疫情防控早發現、早確診、早收治起到關鍵作用。
建團百年感悟心得體會 篇3
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于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這不僅是航天工業領域的一項壯舉,更開啟了我國航天軍工領域的資本新篇章。
我國航天運載器年發射次數已經進入世界前三,但累計發射次數與俄美差距顯著。
根據人民日報披露,截至20xx 年9 月1 日,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飛行235 次,成功率達到95.32%。 “”期間,主管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共計成功發射火箭86 枚,發射成功率高達97.7%,五年間我國的發射次數、發射頻率和發射成功率均排位世界前列。其中,僅20xx 年一年我國就完成火箭發射19 枚,并且全獲成功。經過60 年發展,目前我國火箭已具備可靠性高、發射密度高、入軌精度高的優點。
從全球航天發射情況來看,目前全球航天發射主要由俄羅斯、美國、中國和歐洲國家組成的歐洲太空局主導。第一梯隊的俄美發射累計次數遠遠高于我國,我國與歐空局共列第二梯隊。據統計,20xx~20xx年進行的159 次航天發射中,俄羅斯、美國、中國和歐盟的發射量占到了全部發射的86.8%。從整體發射總數來看,由于起步較晚,我國與俄、美發達國家發射次數仍然差距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