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隊伍建設主要從哪幾個方面抓_抓好黨員干部隊伍建設(通用3篇)
黨員隊伍建設主要從哪幾個方面抓_抓好黨員干部隊伍建設 篇1
在新形勢下,部隊的政治思想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如何當好部隊的領頭雁,使自己的思想和工作適應形勢的發展,圍繞部隊建設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增強政治思想工作的針對性,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大考驗。
由于當前社會兵源結構較之以往有所變化,獨生子女較多,有的是家里的“小皇帝”,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吃苦精神不足,在基層部隊大強度的訓練情況下,往往會產生厭倦、逃避等心理,甚至出現思想不穩定的情況。因此,思想工作面臨作“挑戰”。為此,我從自身開展的工作進行了分析總結。
一、 抓好官兵的思想政治教育,增進部隊團結
教育是管理工作的基礎,堅持教育為先的原則,切實把官兵思想統一起來,重點在上級指示精神、條令條例、法紀教育、隨機教育上下功夫,扎扎實實打牢官兵守紀律的思想,一方面認真抓好上級指示精神和管理教育內容的學習落實。對上級指示精神做到常學、常宣、常考,切實把上級指示精神落到實處,確保官兵在思想上正確理解上級指示精神,自覺抓好落實。
針對青年官兵可塑性大、簡單浮躁、思想易反復和困惑多的特點,尤其是入伍動機復雜化、思想觀念多樣化、為人處事功利化、奉獻思想淡漠化等新情況新問題,要善于用時代、辯證、政治觀點,幫助官兵提高思想覺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好‘傳道、授業、解惑”的工作。
在平時注重抓好專題教育和官兵心理健康教育、法紀教育、宗旨教育等,特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至關重要。在平時的“小事”上,給戰士多說、多教、多提醒,不怕麻煩。同時,建設一支團結的集體,政治工作要設身處地多為下級著想,成為融合干部與戰士、戰士與戰士親密關系的橋梁與紐帶,成為下級的良師益友,加強部隊團結,真正成為戰士的貼心人,才能更有利于部隊的健康發展,使這支部隊充滿生機與活力,充滿戰斗力。
二、堅持以身作則,做好戰士表率
朱德曾經指出:“我們練兵帶兵在各方面都要以身作則”。“軍官以身作則,與士兵同甘共苦。只有能代表士兵的利益,能體貼士兵疾苦的軍官,才是一個好的軍官”。這就明確地要求我們基層干部尤其是政治教導員要嚴以律己,身體力行,身先士卒,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建立起帶兵的權威。干部是軍隊各項工作的組織者和指揮者,是軍隊建設的決策人和帶頭人。干部帶頭,以身作則,我認為是有效的帶兵方法。干部的表率作用,是最有說服力的管理;干部的模范行動,對部屬是無聲的命令。
三、作風民主,按條令辦事
作為政治教導員,堅持民主、廉政作風建設是本職任務和要抓好的工作,在要求下級的同時首先嚴格要求自己。在部隊的各項工作中能夠虛心接受下屬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生活中與下級打成一片,不帶架子工作,聽取他們好的建議,在工作中堅持公平、公正,以干好工作為培養先進的條件,努力營造了良好的隊風隊貌。
四、以關愛促管理,以原則強管理
要想更加深入了解戰士的思想狀況,作為政工干部,就要給下屬作好表率,經常與基層官兵在一起,同學習、同工作、同娛樂,放下架子,置身于部隊這個大家庭,多聽聽戰士心聲,多與戰士多溝通、多交流才能知道戰士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不當“局外人”,才能真正與戰士“打成一片”。在開展各項工作時,多聽取戰士意見和建議,廣泛調動戰士參與部隊建設的工作當中來,使“以隊為家”深入人心,平時經常與戰士們聊天、談心、拉家常,了解戰士家庭情況,戰士有解不開的疙瘩,主動與戰士聊天,幫助他們疏導,官兵有了困難,想辦法幫助他們解決,讓官兵信任自己,把自己當作兄長、當作老師、當作知心朋友,這樣一來就會跟戰士們拉近距離,增強了官兵關系,促進了部隊管理工作。
不少戰士遠離家鄉,都渴望在連隊找到“家”的感覺。尤其是獨生子女、單親家庭、年齡小體質弱、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官兵,渴望得到更多的關愛。政治教員既要當好“師長”,還要學會當好“父母”和“兄長”,發自內心地關愛戰士,不能厚此薄彼,搞遠近親疏。做到在政治上精心培育,在工作上充分尊重,在生活上經常關心。
在帶兵上把基層同志當兄弟的同時,但原則不能變,做到嚴格管理,以情帶兵,以條令條例管兵,不當面一套背后一套,把部隊建設與官兵發展相結合,關心官兵的成長進步,以原則性、情理性嚴格、大膽管理。
五、活躍官兵思想、豐富警營文化
如今,隨著兵員結構戰士們的文化程度較之以往都有很大提高,對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的渴求程度也與日俱增,有些戰士喜歡讀書和文學創作,有的戰士喜歡學習電腦知識,也有的戰士喜歡音樂,這就要求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官兵的物質文化和成才需求,重視“軍地兩用人才”培養工作,當好“老師”,為官兵的學習成才鋪路架橋,為部隊培養“知識型”軍人,切實從官兵的利益出發,使基層消防官兵在警營文化新天地中大顯身手,學到一技之長,給戰士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滿足戰士需要,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給戰士提供一個發揮個人才能的空間,以便于發現人才,培養人才。以多姿多彩的警營文化生活豐富中隊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加快“一隊一特色”創建步伐,做好特色節目的“傳、幫、帶”工作,營造栓心留人的環境。
黨員隊伍建設主要從哪幾個方面抓_抓好黨員干部隊伍建設 篇2
1 、建立健全“超前用人、快捷育人、科學用人”機制。 為加快年青干部的成長提供良好環境和平臺,要“注釋” 60 后,要“注重” 70 后,要“注入” 80 后,要“注意” 90 后,要樹立正確導向,相對發達縣市區而言,以不至于輸在起點上。
2 、建立健全科學考核和評價體系。 考核體系突出項目建設(財源建設、招商引資)、綜治維穩、計劃生育。項目建設要占分最多、獎懲最重。與項目建設無關的、關聯度不強的,不要列入年終考核。讓干部集中力量狠抓大事,集中精力大抓項目。年終考核要客觀公正一視同仁,不要有保有壓失之偏頗。
3 、建立健全黨員發展機制。 非公有制經濟是郴州市國民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和新的重要的經濟增長點,保持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勢頭,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必須積極轉變觀念,加大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建設和黨員發展力度,努力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的整體素質。
黨員隊伍建設主要從哪幾個方面抓_抓好黨員干部隊伍建設 篇3
尊敬的黨組織:
當前,在干部隊伍建設問題上,我做為一個黨員干部認為,我們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積極探索建立干部隊伍建設的新機制,培養造就高素質干部隊伍,而這是目前各級黨委需要著力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我們要從構建“四大”長效機制入手進行積極探索。
構建日常教育長效機制,解決好“想干事”問題。想不想干事,首先是責任意識問題。必須通過加大對基層干部的勤政教育力度,著力解決部分基層干部事業心和責任意識不強、政績觀不端正、服務意識不強等問題。在這方面,平南縣的做法是,堅持經常性教育制度,把勤政教育作為領導干部教育培訓的一項重要內容;堅持談話活動制度,預防和糾正領導干部的消極畏難情緒;堅持提醒警示制度,規范領導干部的勤政行為。
構建干部培訓長效機制,解決好“能干事”問題。能不能干事,說到底是能力和水平問題。平南縣重視抓好干部培訓工作,以此不斷提高基層干部善謀發展、干事創業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整合資源,突出干部培訓的專業性。針對全縣干部培訓資源相對短缺的實際,整合黨校師資力量和社會師資力量,使干部培訓的專業性得以保障;二是創新模式,突出干部培訓的靈活性。把干部培訓與崗位實踐鍛煉結合起來,實施“縣鄉鎮干部換崗鍛煉”和嘗試“村干部鄉鎮崗位鍛煉”,使各級干部的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都得到提高;三是建立制度,突出干部培訓的規范性。建立健全目標考核、學習考試、持證上崗、學習檔案、“以考促學”等“五大制度”,使干部培訓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
構建選拔任用長效機制,解決好“干成事”問題。干不干成事,與干部干事創業良好氛圍有直接關聯。平南縣堅持把干事創業作為選賢任能的前提條件,大膽選拔那些確有才干、實績突出的干部,鼓勵和激勵干部多干實事、好事,真正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一是探索建立民主薦才機制,努力實現推薦干部主要由領導干部參與向干部和群眾共同參與、考察干部主要聽取干部意見向同時聽取干部和群眾意見轉變;二是探索建立干部識別機制,既注意把握干部在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等方面的表現,又注重把握干部的政績,使那些踏踏實實、勤勤懇懇、一心做事的“老黃牛”得到重用。三是探索建立干部考核機制,研制出一套完整的符合當地實際的績效管理評估體系,為完善干部考核體系奠定基礎。
構建約束防范長效機制,解決好“不出事”問題。防范“出事”,要解決的是廉潔從政問題。平南縣從構建教育、防范、監督三大機制入手,堅持用制度和法律規范權力運行、約束從政行為,確保干事的干部不出事。一是完善黨風廉政教育機制,營造崇廉倡廉的社會氛圍。同時,通過違紀違法反面典型“現身說法”,筑牢思想道德防線。二是完善財務管理機制,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三是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加強對重點環節和重點部位權力行使的監督。強化民主監督,把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組織監督與法律監督、專門機關監督與輿論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形成監督合力,提高監督的整體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