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黨員春訓心得體會(精選3篇)
農村黨員春訓心得體會 篇1
剛剛告別春節假期的全市兩級法院的法官和干警們,在新年上班的第一天即開啟了一年一度的“春訓”模式,以提神收心的嶄新精神狀態在第一時間投入到新年的工作之中。
面對司法改革、案件數持續上升、人民群眾對公正司法的要求越來越高等新情況、新要求,市中院黨組高度重視法官司法能力的培養,自20xx年春季開始,定期在全市兩級法官中集中開展春、秋兩訓活動。在培訓中,以全市法院“法官大講堂”活動為平臺,著力培育法官和干警們的業務能力,3年來,該院共邀請了30多名知名專家學者和上級法院的專家型法官走進法院,全市法院的近千名法官足不出戶,便可接受到最前沿的司法理念和重大疑難案例的分析、講解,累計參訓法官和干警人數近3萬人次。20xx年,我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53168件,審結48884件,同比分別比上年增長了36%和37%。
在首日進行的培訓中,市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陳嚴法親自為大家講解了法官思維。據了解,本次春訓共歷時3天,除了在市中院設立主會場外,滁州中院和全市8個基層法院的近1000名法官和干警在9個分會場通過視頻系統分享培訓成果。
拓展閱讀:鄉鎮干部春訓學習心得體會
這次春訓我們xx鎮政府全體機關干部集中學習了縣委縣政府x年春訓實施方案,明確了指導思想和方法步驟。同時也認真總結了x年工作中好的做法、好的經驗,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和差距,研究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措施。我通過學習,進一步擴展了知識面,開闊了視野,更新了學習理念,可謂受益匪淺。
葉書記講到:今年是的開局之年,開啟了新的征程,承載著新的希望。新的五年的使命,我們要跨越提升,奮力趕超,實現“雙萬雙百”富民強縣新目標,建設創新、實力、人文、綠色、幸福新白水。必須要有新的精神面貌、新的作風要求、新的前進動力、必須要拼搏XX年,實現的良好開局。
縣委提出到20xx年力爭全縣蘋果畝產值過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過萬元,工業總產值過百億元,全社會總產值過百億的“雙萬雙百”目標。與農民有著直接關系的“雙萬”是我們鎮村干部的心頭大事。
按照“優果、壯牧、穩糧、擴特色、強勞務、抓基礎”的發展思路,西固鎮堅持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不斷做優蘋果產業,做大畜牧業,做強一村一品,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我是東固村的大學生村官,“雙萬”目標在我們村能實現,這就要找準我們村農民增收的產業,下面我就我們村的基本情況簡單說明。
我們村是僅次于西固的第二大村,下設九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555畝,是西固鎮蘋果發展較早的村之一,但近年來,由于人們經濟意識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蘋果產業已不能滿足東固經濟的發展,經過大量的實踐,大棚產業隨之逐漸興起,并成為群眾增收的新產業。其中大棚西紅柿11余個。近兩年,村民大膽引進大棚葡萄,并具一定規模。除此之外,我們村有養豬專業戶5個,每戶每年有3余頭豬出欄。由于特色產業的發展,運輸業也較為發達。
“雙萬”目標要實現,我們村應走設施大棚之路,目前,我們村大棚種植存在的問題:
1品牌意識不強。大棚生產品牌的意識不強,批發商根據不同市場的需求,應用不同的包裝和品牌,有的直接用塑料筐、木箱等簡單包裝進行運輸銷售,沒有自己的品牌。
2 組織化程度不高。東固村的大棚生產形式有兩種:農戶和合作社。農戶規模較小,品種結構整齊度差,各品種生產性能差異明顯,難以形成產業化所要求的批量供給能力。合作社作為農業合作組織的新形式,尚處于初級階段,合作社成員仍然要自主經營自主銷售,標準化程度較低。
我們村的種植有了規模,但是如何把規模轉化為最大的效益?這成為東固村關注的問題,經過市場調研和走訪種植戶,我們初步作出以下決定:
1.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占領農產品市場,我們東固村村民應順應市場需求,把一家一戶的群眾組織起來,組成聯合體,大規模發展大棚集中化連片規模種植,共同規避風險,增強市場競爭力。
2. 分別成立西紅柿、葡萄專業合作社,并注冊特色品牌,從技術管理到產品銷售,都應建立一套系統、科學的做法,并采取幫、扶、促等措施,把規模調大、品種調優、效益調高。
3. 政府引導,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有力支撐。鎮政府領導應給予我們相應的技術支持,比如每月有專家來講授管理技巧等。使我們東固村的大棚種植逐步走向產業化、專業化,帶動經濟發展。
農村黨員春訓心得體會 篇2
從“鹽荒”說起
20xx年3月20日,東風社區黨員春訓工作中組織我們黨員集體收看了最近發生的“鹽荒”事件。剛從社區一出來,即碰到我廠老同事,她告訴我大家都在“搶鹽”,拉我一塊去,我向她打聽清楚為什么后,感謝了她的好意,并告訴她:“大可不必,我國自貢、潛江……,鹽礦藏量開采不完,還有湖鹽、淮鹽……,即使不生產海鹽也不會有鹽荒。再說漲價,漲到10元/斤,一年100元管夠。退一萬步,政府絕對會解決這一基本民生問題,即使是最艱難的年代,也沒有聽說過誰缺鹽吃!”
沒過幾個小時,一切真相大白。是謠言讓剛剛從那個匱乏年代過來的老太太們受了驚,讓她們繼非典時的“搶醋”風波后,又充當了一次“搶鹽”的弄潮人。彈丸島國發生強烈地震,并引發核泄漏,數萬居民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場景不可謂不凄涼,實乃其國之觴也。對于這個民族,我們并沒有好感。對他們的災難,我們不乏有很多人,有足夠的理由保持觀望。然而,日本人在災難臨頭之際表現出的淡定,從容與智慧,秩序與對國家的信賴,令全世界折服。天災可畏,但“積毀銷骨”的謠言更可怕。泱泱大國,炎黃子孫,無風起浪——加典鹽脫銷告急,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啼笑皆非,令人汗顏的事!作為一介華發滿鬢的市民,我沒有笑出聲的勇氣,也沒有嘆息的興趣。設想一些人,蠅營茍且,為無厘頭謠言父惶恐慌,擠破門店,更有甚者電話于千里之外……,我無言以對。知識的貧乏,大腦的簡單不能設想。華夏民族的精神為何如此脆弱,但愿是窮怕了的人們一時糊涂吧!但愿與國民素質,精神理念毫無關聯;但愿與對政府的信任度沒有聯系!
令人欣慰的是,各級政府在本次“鹽荒”中表現出了迅速、有力、堅決、淡定的行政作風。中午各路專家、鹽業部門均現身媒體辟謠,反應之敏捷,口氣之科學,行動之迅速無懈可擊,可以得高分。
流言止于智者,但愿明天會更好。
農村黨員春訓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新年剛剛開始,我局黨組對全系統黨員和干部開展了春訓整風活動。讓我深刻認識到開展春訓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升了綜合素質,使我們明確了工作前進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是只有不斷的學習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才能提升服務水平,提高群眾滿意率。平時要加強學習,要把學習當作一項工作需求;當作一項政治要求;當作一種精神追求。多學習與人民調解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學會按規律辦事,才能更好的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只有不斷的加強業務學習,知識學習,才能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飽滿的工作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學習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豐富自己、才能不斷地成長,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形勢,才能有提高防腐拒變的能力。
二是要進一步增強部門團結協作的精神。在工作中要愛崗敬業,要把崗位當平臺,把事業當追求,把對黨的熱愛之情化作推動工作的力量。要有提高新形勢的緊迫感和壓力感。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工作才快樂,付出才值得,也更有意義。深感自身綜合素質急待于提高,否則自身的素質、能力就適應不了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要增強責任心,勤奮工作,保持高昂的斗志,拼搏進取,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為今年的部門工作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是牢固堅持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效增強自我的法律意識,能夠做到面對誘惑不為之所動,嚴格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
思想上筑起拒腐防變的堅固防線,我們應該深知自己所從事的行業的重要性,時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以更嚴格的要求,提高自身素質,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入手,理清和確立思想上的羅盤,看準目標,站穩腳跟,培養堅定和執著的信念,努力增強個人氣節,同時要樹立憂患意識,就是要使自己意識到目前自己取得的成績與要求還有差距,還有許多不足之處,萬不可滿足現狀,不思進取。
總之,這次培訓不僅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充實和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與業務能力。通過學習結合實際,立足崗位創優,提高工作效率。現代社會是知識競爭的年代,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掌握新的知識,才能到達新的高峰。要把這次學習的經驗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努力提高素質,加強業務能力,在工作中做出一定的成績,為國土資源管理事業再獻輝煌而奉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