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黨員嚴以修身心得體會(精選3篇)
普通黨員嚴以修身心得體會 篇1
修身自古就是安身立命之本。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和組工干部,應當具有更高的道德素養和精神追求。嚴以修身位列“三嚴三實”之首,是踐行“三嚴三實”的核心。既是對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現實要求,又是對中華優良傳統的弘揚和繼承。嚴以修身,就是要堅持“忠誠、干凈、擔當”。“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是對一個黨的好干部的要求。對黨忠誠是黨員干部的政治品格,個人干凈是黨員干部做人的底線,敢于擔當是黨員干部為官的職業素質,“三要素”缺一不可。提出的“三嚴三實”,把嚴以修身列在首位,凸顯了“嚴以修身”的重要地位,這一要求與我國傳統文化高度契合、一脈相承。對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具有重大意義。
嚴以修身,要清除雜念,強化黨性修養。私心雜念是修身的天敵,人一旦為其所惑,就會膽大妄為甚至無法無天,朝思加官晉爵之欲、暮想封妻蔭子之欲、夢寐“金銀滿堂”之欲,久而久之便要頂風作浪、腐化墮落。貪官“少年苦難、青年奮斗、中年上升、晚年悲慘”的沉淪軌跡,發人深思和警醒。黨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是修煉“金剛不壞”之身的不二法門。要“內練一口氣”,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切實維護黨章,讓黨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強黨的意識、執政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要“外練筋骨皮”,在艱苦環境中接受磨煉,在重大關頭經受考驗,在摸爬滾打中培養堅強意志和優秀品質。要“內外兼修”練好“硬氣功”,在黨內生活中增強原則性、組織性、紀律性,主動虛心接受干部群眾監督,拉下臉面揭短亮丑找準問題,沉下心來毫不含糊改正缺點,老老實實做人,扎扎實實做事,硬硬實實為官,讓自己在黨性修養上硬氣起來,用黨性修養筑起廉潔長城,抵擋萬丈狂瀾。
嚴以修身,要敢于擔當,堅定理想信念。修身不是沽名釣譽的“獨善其身”,也不是推卸責任的“超然物外”,而是勇于負責、敢于擔當、兼濟天下。為官一任,理應造福一方,加強作風建設,歸根結底是為了百姓福祉,坐上了“位子”,就要對得起信任,握住了權力,就要擔得起責任。當官不想挑擔子猶如樓宇喪失脊梁,再雄偉的大廈也會瞬間坍塌,古今多少腐敗分子,墮落的形式各不相同,糜爛的起點卻都是喪失信念、不敢擔當。諸如繞道而行、敷衍了事、打“太極拳”之類,看似高明,實則離胡作非為、違法亂紀已不遠。信念堅定,才能做到“臨大事而不亂”,才能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保持高度一致,始終不渝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在任何情況下都堅定跟黨走的信念,決不松懈動搖。,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在政治原則問題上、在輿論風口浪尖上,要挺身而出、敢于亮劍,過得硬、靠得住。多少先進先輩如焦裕祿、楊善洲等,莫不是信念堅定、敢于擔當的楷模。
嚴以修身,要持之以恒,把好思想“總開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嚴以修身也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一輩子堅守。修身必須下大力氣、做苦功夫,夜以繼日、毫不動搖,時時處處檢修糾偏,經常為思想拍個X光,看看有沒有“短路”、“斷路”、“回路”,看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公私觀、是非觀、利義觀方面有沒有偏差、扭曲,一旦發現苗頭性問題,立即撲殺。時時處處秉公除私,增強內在的意志和力量,抑制頭腦中因外部因素影響而產生的私心雜念,保持政治堅定和思想純潔,做到無私無畏天地寬,把為黨和人民事業鞠躬盡瘁作為終身事業。時時處處涵養正氣,多些清心寡欲、少些追名逐利,多些埋頭苦干、少些花里胡哨,多些浩然之氣、少些歪風邪氣,把對黨忠誠,砥礪為廉潔奉公的政治品格,轉化成銳意進取的實際行動。修身最難的是止而不止、定而不定的過程,要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受得了挫折。要學史,進而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要學倫理,進而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更要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系列論述,在領會實質上下功夫,在入腦入心上下功夫,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黨員領導干部尤其是組工干部,是聯系服務群眾的“標桿”,起著以上率下引領示范作用。高標準、嚴要求才能養成浩然正氣、保持高風亮節,真正被人民群眾所信賴和愛戴。才能推動專題教育不斷深化,以自身實際行動為基層干部作出表率。要從延安精神、洛南精神中汲取力量,從堅定理想信念、實事求是、改革創新、以人為本、敢于擔當、艱苦奮斗六個方面,把黨的偉大精神牢固立起來,確保“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不漏不偏、不虛不空,切實達到高質量、全覆蓋。
普通黨員嚴以修身心得體會 篇2
最近,學校組織學習了習關于“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等重要論述,明確了對黨員的嚴格自律要求,為學校加強黨風學風作風建設提供了行動指南。
號召全體共產黨員,“堅守崇高信仰,煉就金剛不壞之身”。思想上返璞歸真,黨性上固本培元,理想信念上堅如磐石,這是嚴以修身的基本保障。從這個意義上講,嚴以修身,修的就是共產黨員的“金剛不壞之身”。
“打鐵先要自身硬”。面對當前國際形勢和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實現黨的確定的各項任務,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黨必須搞好自身建設,必須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能力,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黨員干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要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干好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必須嚴以修身,率先垂范。
同志指出,在作風問題上,起決定作用的是黨性,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要誠心誠意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首先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公生明,廉生威,黨員干部,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才能秉公辦事,明察公斷,在群眾中樹立威信,在工作中做出成績。
補足精神之“鈣”。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不缺精神之、義利觀方面有沒有偏差、扭曲。時時處處秉公除私,增強內在的意志和力量,抑制頭腦中因外部因素影響而產生的私心雜念,保持政治堅定和思想純潔,做到無私無畏天地寬,把為黨和人民事業鞠躬盡瘁作為終身事業。時時處處涵養正氣,多些清心寡欲、少些追名逐利,多些埋頭苦干、少些花里胡哨,多些浩然之氣、少些歪風邪氣,把對黨忠誠,砥礪為廉潔奉公的政治品格,轉化成銳意進取的實際行動。
擺正身子。身正,才能影正,才能以道德的力量贏得人心、贏得事業成就。要對照三根標桿正身。要注意把個人的價值目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目標結合起來,從自身條件出發,立足外事工作,擺問題、找差距、明方向。積極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者、示范者和引領者,在增強自覺、持久深入、落地生根上下功夫。對標公民道德規范。就是要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從這些基本道德規范做起,把良好道德行為落實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對標內心道德戒律。
常照鏡子。加強道德修養,就要像每天照照鏡、洗洗臉那樣,持之以恒。以黨紀國法為鏡,把法律當作成文的道德,把道德當作內心的法律,以反面教材為鏡,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真正做到一身正氣、一塵不染。
凈化圈子。一個“提倡正氣,反對邪氣”的強大正能量場,會讓人在耳濡目染中自覺向上向善向美。所以,凈化圈子極為必要。事實反復證明,小圈子里不只是些小事、小節、小問題,其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要抱著相互學習、見賢思齊、取長補短的動機去交朋友,不要有什么貪念私欲。想清與誰交往。交錯一個朋友,就等于掉進誘人腐化墮落的一口泥潭、一口陷阱。要有一雙火眼金睛,識破拉拉扯扯、搞感情投資者的詭計,遠離特別想當官、特別敢花錢、特別能套近乎的人,拒絕素質低下、趣味庸俗、社會交往混雜的人,對自己了解不多、背景不清、目的不明的人,保持高度警覺。想清怎么交往。君子之交淡如水。要追求淡泊儉樸的境界,一聲問候,一杯清茶,一番暢談,簡簡單單、輕輕松松、清清爽爽地交流思想、推動工作。凈化社會圈,只要堅持講黨性、有原則、守紀律,分清公私界線,不交不三不四的人,不收不明不白的禮,不去不干不凈的場所,不做不清不楚的事,砥礪清正高潔精神品格。關鍵要向內下功夫,注重生活細節,提高文化素養,保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培養高雅向上的興趣愛好,擺脫低級趣味,切實把高尚的精神追求,內化為自己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
普通黨員嚴以修身心得體會 篇3
最近,我讀了主任的《做溫暖的教育者》一書,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書中收集了作者從教30多年對為師、做人、教育感悟的153篇隨筆,內容豐富,論及了教育的方方面面,而貫穿其中的,則是作者從生活中采擷教育智慧、在教育中追求人生的姿態,正是這種姿態形成了作者獨特的教育觀、教師觀、教學觀;舉例生動形象,比喻獨到精確,提出了許多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真實地反映了作者的人生閱歷和教育思想,讀著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中進一步理解了教育的內涵,并啟迪我站在新的視角審視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如:格律詩教育與自由詩教育、本地貨家常菜海鮮味、鮮花、干花與塑料花等等。其中《教師讀書的N個理由》《讀書的二為三式》給我的印象特別深,我思索著,對照著,感悟頗多。作者剖析了當前教師
讀書的現狀,闡述了教師讀書的N個理由,并指出為教師讀書尋找理由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教師的諷刺,因為教師天生應該是讀書人。是啊,在信息量特別大的當今社會,在大力提倡教育走向生本的今天,書籍作為生活的一個載體已經成為我們生存、發展、進步的必需品,有了書籍才使我們的話語有了意義,讓我們的存在有了價值。教育是事業,而教師是職業。我們從事的是教師這一職業,擔負的是教育的責任。讀書是我們的職業使然,是我們的事業使然。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應該把讀書視為生活中的平常事、必做事、份內事,不需要任何理由,不作為任務安排,而應該自覺第一范文網閱讀,持之以恒地閱讀,日積月累地閱讀,整本著作地閱讀,擠出時間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讓閱讀成為我們的習慣,使讀書成為我們主動自覺的行動,使我們的心靈充滿書香。教師不讀書,何以提升自己,立足于學校?教師不讀書,何以示己之范,要求學生去讀書?
回顧歷史,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愛讀書的人;再看看周圍,那些明智的人也都是手不釋卷的。顯而易見,讀書能提高個人素養,能明心志,能沖走靈魂中的沙礫。讀好書有如品嘗美味食品,細細咀嚼精心細讀,細心品味,充分享受其味,充分吸收其養。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讀書就沒有教育。朱永新教授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其讀書史。可見,書籍能浸染人的靈魂,書籍能陶冶人的情操,書籍能影響人的氣質。書籍是人的精神營養液。而學校是提供精神營養的地方。讀書不僅是學生的事,更是教師的專業,讀一些經典,與大家對話;讀一些人文,陶冶情操;讀一些學生喜歡的書籍,拉近師生距離;讀一點生活書籍,享受生活的多彩。讀書是自己成長的必需,讀書是精神成熟的必需,讀書是修養高潔的必需。多讀點書,即使你不能成功,也可以在失敗的時候知道自己跌倒在哪里。教師不但要讀教學的書,要讀教科的書,要讀教輔的書,要讀專業的書,要讀教育的書,還要讀政治的書;要讀自然的書,要讀人文的書,還要讀科技的書;要讀有文字的書,要讀經典的書,還要讀生活的書。每天讀書并不難,貴在堅持。長此以往,也許成不了大氣候,但至少能成就小氣候儒雅淵博的飽學之士!
作為一名黨員,我們需要讀書,在書籍的海洋里泛舟,品味生命的芳香;在精神的宇宙中徜徉,放飛教育的理想;在閱讀的體悟中提升理念,更新自己的思想。腹有詩書氣自華,如果我們肚子里真的有文章,何愁好詞佳句不來呢?讀書,然后使其內化,也正是教師黨員所要做的。書只讀還遠遠不夠,讀書的同時還得思考,離開了深入的思考,所有的書都將是過眼云煙,如空氣般觸摸不到,更談不到拿過來為我所用了。與書為伴,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充實!讓我們享受讀書的過程、讀書的價值、讀書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