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堅定服務宗旨堅守為公情懷心得體會(精選3篇)
黨員堅定服務宗旨堅守為公情懷心得體會 篇2
王,男,中共黨員,生于1962年5月。大學本科文化。1985年參加工作,199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幾十年來,他堅持以雷鋒同志善于擠和善于鉆的“釘子”精神,勤于學習、刻苦專研,愛崗敬業、甘于奉獻,關愛職工、服務群眾,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為黨的事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多次受到上級部門的表彰和嘉獎,曾榮立二等功一次,先后三次被評為全國人大新聞宣傳先進工作者。
一、勤奮學習的典范
“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有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于擠,愿不愿意鉆。”王錫財同志正如雷鋒同志所說的那樣是勤奮學習的實踐者。長期以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總是擠時間學習,幾十年如一日,從不間斷。他無論走到哪里,總是帶著一個大大的包,里面裝滿了學習資料;在他的車上,總是放著幾本書和一些學習光盤。出差在外,隨身物品中最多的總是書籍;所到的城市,從不去逛商店購物,
卻一定會擠時間去當地的書店,有時甚至會帶上幾捆書籍回來。
王錫財同志1985年畢業于湖南師大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同時于1984年開始自學法律專業課程。1988年參加全國第一次面向社會的統一律師資格考試,一次性通過,且總分為湖南省第一名(當時湖南日報有報道)。期間還參加黑龍江速記學校(中專)的函授學習,一年半時間學完了三年的課程,獲得畢業證書。1998年開始又自費在湖南師大法學院參加在職研究生班的學習,20xx年通過全國同等學歷法學碩士學位考試。1991-1993年在湖南電大邵陽分校講授刑法學、勞改法學、法律邏輯學。20xx年被中國保險職業學院聘為客座教授,同年被湖南大學多元文化與應用哲學研究所聘為研究員。
20xx—20xx年,他曾自費3萬多元參加中國整全領導力培訓中心舉辦的國際領先的NLP教練技術學習,師從有享譽“領導力教練之父”的劉國慶導師。20xx—20xx年參加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訓網絡學院開設的湖南干部在線學習。僅一年半的時間,選修網絡課程多達159門(已學完120多門,總分在全省近萬名學員中排第28位),平均四天學完一門課程。這還不包括網絡外閱讀的大量書籍,遙遙領先我局其他干部職工。
他不僅發奮學習,而且勤于寫作。20多年來,他先后在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主編和個人編著的《房地產法實例法》等各類書籍20多本;在人民日報、法制日
報等報刊發表各類論文、文章130多篇,其中《論鄧小平科技思想》等論文在省、市獲獎。另有大量讀書筆記和未公開發表的論文、文章數百萬字。
二、創新學習的典范
雷鋒同志曾說過: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
20xx年王錫財同志從長沙市人大法制委調任長沙市公路管理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他在立足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探討新形勢下公路部門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大力倡導學習型機關、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在公路局系統大興學習之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每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都要到市局機關和局屬10個單位巡回講黨課、講法制課、講心靈引導課,身體力行,不遺余力地宣傳和強調學習的重要性、道德與法制建設的重要性。每年在全系統各層次、各單位(部門)的講課都在20次以上,且全是免費義務講課。20xx年在我局開展了創建學習型機關活動,20xx年開始又在全系統開展了創建學習型黨組織活動。
特別是20xx年,他連續在長沙市公路管理局機關、長沙縣局、城郊分局、寧鄉縣局舉辦了四期主題為“提升綜合素質,打造卓越團隊”的大型綜合素質培訓,親自擔任主講教練。這種訓練體系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國際領先的NLP教練技術緊密結合起來,立足于公路局實際,突破了傳統的學習理念和學習方法,代之以全新的、以探索和整合內心情感能力為基礎的體驗式學習法。這個課程體系以個人心靈成長和建設卓越團隊為兩條主線,采用串講、互動、游戲、故事與案例講析、體驗、研討、練習、分享、嘉許等方法,寓教于樂,活潑而不失嚴謹,生動而寓意深刻。一方面讓學員樹立真善美的信念和良好的工作、學習、生活心態,另一方面讓學員體會誠實、感恩、信守承諾和責任擔當,增強了團隊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緊密配合的意識和行為導向。這種培訓創新了學習載體,豐富了學習內涵,增強了學習實效,為干部職工學習交流創造了一個耳目一新的平臺。培訓過程中,通過王教練淳淳善誘地層層啟發、步步推進,每個學員都能積極參與,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項學習活動中去,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以及對這種培訓的喜愛。
學員普遍認為這種學習方法引人入勝,發人深省,直達人的心靈深處,受益很深。培訓得到了市委建設學習型黨組織領導小組、市直機關工委、市關工委領導的好評,認為這是我市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機關活動中最具特色的培訓體系之一,這種把體驗式學習法運用到黨政機關的學習活動中,在我市是首開先河,具有獨創性。中國公路網發了長篇通訊,《湖南公路》和《長沙機關黨建》等雜志也進行了宣傳報道。
三、力推學習的典范
王錫財同志不僅自己勤于學習,在公路局系統帶頭學習,推動全員學習,而且在社會上力推學習之風,倡導隨時隨地學習,終身學習。他先后于1987年、1993年、1998年三次下農村扶貧(各一年),他總是組織當地村民特別是青少年開展各類學習活動,并親自授課。同時把當地中小學校的學習環境作為扶貧內容之一,千方百計加以改善,親自到各學校去作報告、講課,引導當地學生們發奮學習,樹立靠知識改變落后面貌的信念。
不僅僅是在扶貧的地方推動學習,他總是走到哪講到哪,每年回老家探親,都要同父老鄉親、村組干部探討學習問題,不厭其煩地同大家特別是青少年宣講學習的重要性,講“學習是改變現狀的唯一途徑”的道理。20多年來,他出生地的村每年都是全鄉全縣考入大中院校人數最多的村。平時在朋友、同事的交往中,也總是關心他們的學習情況,勉勵身邊的人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松學習。他甚至關心服刑人員的學習。瀏陽小河鄉有一曾姓小伙子,讀完小學后因家貧就輟學了,1997年因犯搶劫罪入獄。王錫財同志98年到該鄉扶貧,聞知這一情況后,多次致信給他,并托其家人帶去學習資料,耐心細致地勸導他好好學習,好好改造,重新做人。他很受感動,在獄中表現越來越好,最后被減刑,提前出獄后去深圳打工。此后不僅沒有
再犯錯誤,而且已成為當地在外打工者中表現最好、待遇最高的人之一,并且娶了美麗大方的工友為妻,組成了幸福的家庭。后來他曾兩次來看望王錫財同志,總是說王老師是他生命中的貴人,是他一輩子最應該感恩、最不能忘記的人。這樣的事例還有不少。
與此同時,王錫財同志還廣泛贈送各類學習資料、書籍。據不完全統計,20多年來,他贈送給有關鄉村、學校、機關單位、朋友熟人甚至陌生來訪者書籍2萬冊以上,光盤上千片,磁帶數百盤。其中絕大多數為自費購買后贈送。如20xx年到市公路局任職以后,為市交通運輸局機關每人贈送一套《房地產法實用叢書》(每套6本),為市公路局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贈送《弟子規》學習書籍和光盤。20xx年2月,王錫財同志個人捐助瀏陽小河鄉新河村(市交通運輸局干部掛職點),圖書1000余冊,光盤100多片(本),總價值超過2萬元。這些書籍資料涵蓋農村干部、村民急需的政治理論、時事百科、人文勵志、中外名著、中小學教輔讀物等多種類、多門類,都是深受老百姓喜愛的精神食糧。
攀登,永無止境;追求,永不停歇。王錫財同志面對浩瀚的學海征程,他勇往直前,不斷跨越,努力開創學習的新天地,爭當勤學習的雷鋒式學習標兵。
黨員堅定服務宗旨堅守為公情懷心得體會 篇3
學習認識上樹立兩種學習理念。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學習是一個人獲取知識、提高素質、增長本領的重要方式。當今是現代科學技術進步日新月異,新發明、新創造層出不窮,知識生產、知識傳播不斷加速。如果不加強學習,不提高學習能力,勢必會落伍。指出:“面對這樣的新形勢新任務,如果我們的領導干部不抓緊學習、不抓好學習,不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就難以完成肩負的歷史責任,甚至難以在這個時代立足。”樹立學習是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的理念;通過學習促進工作、通過工作推動學習,在學習中提升人生境界、實現自我超越。作為監獄中的黨員,更加應當樹立這樣的理念,學習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完成肩上的政治責任,而且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提升我們的精神境界。
學習內容上著眼于三個方面。知識的海洋是學不完的,我們必須結合崗位、結合作為一名黨員的歷史使命選擇性的學習。既要抓住學習的重點又要注意拓展學習領域。一是著眼于提高理論素養,學習馬克思理論的立場、觀點、方法,學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二是著眼于本職工作,學習黨關于監獄的方針路線和法律法規,學習教育改造罪犯的新方法、新技能,努力成為專家型監獄工作者。三是著眼于完善知識結構,作為監獄工作者重點從五個方面完善知識結構。分別為哲學、教育學、心理學、法學、社會學,只有將五者有機整合起來,結合監獄實踐,將學習用于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工作才會有所突破。
學習效果上突出四個重點。學習要從實際出發;要想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必須從實際出發。從自身的實際出發、從監獄的實際出發。學習要重于思考;孔子教導自己學生“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愛默生在哈佛大學優秀大學生聯誼會的致詞中提出“學者就是思考的人。”,蘇格拉底智慧核心之一就是獨立思考。可見,思考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學習要重于實效;學習計算機提高工作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學習哲學掌握有效誘導罪犯對人生的反思的方法,學習心理學調高對罪犯個別教育的效果,學習教育改造能手的成功經驗可以加快我們學習的步伐。學習要重于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不斷前進的動力。同樣創新也是監獄工作不斷前進的動力。從特殊學校到三分管理,從粗放式管理到精細化管理,監獄工作前進每步都可以看到創新的身影,監獄的不斷前進依然要依靠創新的推進。
如果沒有學習,人類就不會有進化;如果沒有學習,我們的智齡或許還停滯在孩童;如果沒有學習,黨的理論就不會從革命、建設實現到改革的轉變;如果沒有學習,我們就會在“本領恐慌”中亂了分寸,就不會順利的完成黨交給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