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學習調研階段工作總結
(四)廣開諫言渠道,深入開展調查研究
鄉黨委立足實際,動員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企業、各界人士集思廣益、匯聚民智,結合縣委提出的“黨員干部扶貧幫困”、“解難題、促和諧”、“爭創好班子,爭當好干部”等主題實踐活動,全鄉黨員干部走進千家萬戶開展調研活動。一是召開座談會。鄉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紛紛進駐所包的村,召開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座談會,廣泛征求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對學習實踐活動的意見建議。同時,邀請駐鄉市縣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各企業負責人召開座談會征求意見。二是開展問卷調查。向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全體鄉村干部發放征求意見表,力求找準影響和制約我鄉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找準黨員干部在思想觀念、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問題。三是深入基層調研。圍繞如何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改善投資環境、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構建和諧社會、改進干部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創新機制體制、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開展調研。鄉黨委成立了5個調研課題組,由鄉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帶隊,與相關干部帶著黨委政府的關懷、帶著問題、帶著資金和項目,深入村組、農戶,面對面的察民情、訪民意、聽民聲,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探尋科學發展之策。據統計,各調研組共現場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安全飲水、村級道路、產業發展、困難救助等實際問題12件,排查和調處矛盾糾紛5起,征求意見建議72條,既了解了群眾意愿,又進一步密切了干群關系,使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得到了實惠。在調研過程中,還針對我鄉工業園區建設和環境保護、農民增收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開展了典型案例分析,進一步總結經驗,破解發展難題。
在調研活動中,鄉黨政班子領導按所包片,與包村干部一起對鄉內25戶危房、險房的五保戶、低保戶進行了走訪,通過與鄉民政部門研究,決定對這25戶的住房進行翻建和維修。4月10日,下灣子村陳友家1000平方米大棚發生火災,即將出欄的肉食雞2500只全部被焚毀,損失8萬余元,造成陳家徹底返貧,無資金恢復生產。鄉領導多次到陳友家中慰問并了解情況,于5月11日在全體機關干部中發起了為受災戶陳友捐款的倡議,黨委書記史澤林、鄉長周鐵夫帶頭每人援助500元,黨委副書記趙文宏援助300元,全鄉共捐集資金5000余元,為陳友恢復生產提供了極大幫助。
在“為推進鎮安鄉科學發展獻計獻策”活動中,全鄉共召開各類座談會議5場次,發放意見表84份,反映問題及建議意見及時通報和反饋給調研組和相關單位,形成論題明確、立論有據、論證充分的調研文章11篇,進行了調研成果交流匯報,對鄉域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解決問題的對策與建議進行了廣泛交流,為解放思想大討論與分析檢查階段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五)突出實踐特色,認真組織思想討論
根據縣委要求,在全鄉認真開展了“推動思想解放,建設美好黑山”為主題的大討論活動。通過討論進一步解放思想,鄉黨政班子形成了“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面推進工業經濟發展,堅定不移的走農業集約化經營的道路,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努力加強基礎組織建設,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的共識,堅定了“工業強鄉、農業穩鄉、三產活鄉、科技興鄉”的發展戰略,確定了“充分發揮地處城郊的區位優勢和貫通運輸干線的交通優勢,堅持實施“圍城開發”和“沿路開發”戰略,以項目建設為核心狠抓招商引資和財政建設,完善和加強四個工貿園區(五里工業園區、鎮安工貿園區、羊腸河工業園區、西拉工貿園區)建設,以“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建設推進現代化農業進程,以服務民生為目標加速社會各項事業建設,最終實現創建縣域經濟最強鄉”的鄉域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新路子。同時,各黨支部結合自身實際,認真開展了支部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努力把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統一到建設繁榮鎮安上來。
(六)堅持邊學邊改,全面建設繁榮鎮安
自活動開展以來,我鄉堅持把邊學習、邊實踐、邊整改、邊提高貫穿始終,著力在解決實踐問題上下功夫,切實讓干部群眾感受到學習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讓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著力推動鄉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根據開門納諫征求的意見建議和調研的結果,鄉黨委圍繞“推動科學發展,建設安康強鄉”實踐載體,堅持抓學習提高認識,抓調研尋找差距,抓落實進行整改。一是優化措施抓招商、優質服務保增長、創優環境構和諧,打造全市工業強鄉。鄉黨委、政府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截至5月末,全鄉完成招商引資到位額6000萬元,新建、擴建項目7個;同時,通過建設大型棚室蔬菜加工基地、啟動規模標準化養殖小區建設,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農增收,奮力實現經濟實力強。二是認真處理矛盾和問題。1、個別村的領導班子隊伍渙散,缺乏戰斗力。針對這一問題,通過考察民意,經鄉黨委研究,一是把工作上積極肯干,作風上廉潔正派,思想上創新進步的機關干部充實到村,攜助村班子走上正軌;二是對無作為、亂作為的村干部嚴肅處理,不適應形勢需要、引發群眾爭議的堅決拿下,把村民擁護、能干事的普通群眾培養提拔上來。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已經對3個村班子進行了調整,很見成效;2、馬屯、和義等村土地糾紛造成群眾上訪的問題。通過鄉村干部的努力,已把能解決的問題已逐一解決;屬于歷史遺流問題暫時無法解決的已向群眾解釋清楚,保證能解決時立刻解決,做到了讓群眾滿意。此問題基本解決;3、解決有線電視空白村的問題。此問題作為學習實踐活動中要做的10件惠民實事,已被提到重要議事日程。東邊的有線電視安裝工程已于5月初開工,現已基本結束;4、發展思路不明、前進目標不清的問題。通過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我鄉在全體機關干部中開展了“確立明確方向,樹立鎮安形象”討論活動。在總結討論成果基礎上,經鄉黨委研究通過,制定了《##鄉未來五年發展總體規劃》。三是建強班子提素質,開展村級組織“升級晉檔、科學發展”活動,切實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素質和引領科學發展的能力,奮力實現基層組織強,確保全鄉上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強勁的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