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旅”導游詞
現在我們到了河南畈村。這是我縣最典型的茶葉專業村。該村發展茶園1100畝,其中連片200畝基地3個,連片100畝以上基地3個,全村462戶有432戶種茶,占93.5%,戶平茶園2.4畝,年生產干茶220噸,茶葉收入270.6萬元,人平1192元,被評為全縣“茶葉十強村”,躋身“全縣經濟十強村”之列。你看,家家戶戶的樓房構成了茶鄉的一道道亮麗風景線,這是英山人民靠茶葉致富的象征。一位詩人在此賦詩道:“一入英山地,茶香稱手濃,綠云三百里,吳楚一枝春”。
第二天
各位領導,經過昨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英山有了初步的認識。今天我們的目的地是吳家山國家森林公園,一個半小時的距離,途徑紅山鎮、孔家坊鄉、金家鋪鎮、石頭咀鎮。看正在修建的武英高速高架橋,2008年通車,英山到武漢僅100公里,一個小時的路程。到孔家坊鄉還有20分鐘的路程,順便介紹一下茶鄉英山的概況。
英山位于鄂東北,大別山南麓,江淮分水嶺,南北分界線,古為皋陶部落,漢為英布封疆,宋為畢升故里,今為中國茶鄉,中國溫泉名城,湖北紅色革命旅游名區。全縣版圖面積1449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40萬,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區縣、老區縣、國家重點扶貧縣。同時也是歷來文人居士隱居理想之地,是吳楚文化、南北文化、佛教文化的交匯地。
英山縣是中國名茶之鄉。屬鄂東北茶區,茶葉總量居鄂東之首,是湖北也是全國重點產茶縣之一。境內群山拱立,最高海拔1729.13米,地面高度在500米以上的占70%,受長江中下游亞熱帶季風氣候控制,雨量充 沛,日照充足,因此茶葉資源豐富,全縣現有茶園13.5萬畝,年產干茶 1100萬公斤,茶葉生產已成為了英山的支柱產業。每年4月20日是我縣的茶葉節, 被省旅游局確定為湖北省十大旅游節慶之一。2002年第12屆茶葉節主會場設在武漢舉行,2003年在北京成功舉辦第13屆茶葉節,被列為“五一黃金周”首都北京十大節慶之一。在中國英山第7屆、第8屆茶葉節拍賣會上茶葉曾以1.18萬元/斤、1.68萬元/斤的價格售出,第12屆茶葉節“天堂云霧”系列之春筍、春蕊、春茗分別拍賣出了8880/100克、7800/100克、6800/100克的天價,生產中國第一酒的茅臺酒廠以競買來自 湖北第一產茶大縣的英山云霧茶為榮,被傳為佳話。目前我們英山茶葉有5大系列40多個品種,主要有“天堂云霧”系列,“羊角春”、“珍眉綠茶”“工夫紅茶”“康綠保健茶”等系列產品。
英山是湖北省旅游先進縣。境內旅游資源豐富,素有“原草原木原生態,野滋野味野風情”之美譽。名山(大別山主峰天堂寨)雄奇險峻、名泉(中國第二大溫泉)物華天寶、名產(英山云霧茶、絲綢保健制品、山野菜)暢銷市場、名人(畢升)馳名中外,大別山生態旅游已成為“鄂東旅游業的支撐點,大武漢的后花園”。大別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二峰大同尖(海拔1698米)均在英山境內,原始生態面積占英山版圖面積1/3以上。主峰天堂寨東面的龍潭河谷長12Km、上下落差800m,龍潭飛瀑疊疊,怪石奇峽重重,清沏泉水潺潺,谷險潭深,景點密集,雄奇險峻,風景獨秀。二峰大同尖東面的桃花沖,幽深秀美,有“古有桃花園,今有桃花沖”之譽。林區生長著3000余種植物和600多種野生動物,是華北、華中、華東三地植物聚集地,為全國七大基因庫之一,青錢柳、銀杏、香果樹、珙桐、連香樹等第三世古老植物為國家珍貴樹種,蕨菜、云霧茶、絲綢、茯苓、桔梗、杜仲等經濟特產久負盛名。經專家評定,春季姹紫嫣紅,夏季綠滿山川,秋天紅葉漫坡,冬季冰花怒放,景色等級與廬山、峨嵋山、張家界等著名風景區比肩。依托生態資源優勢,現已建起了吳家山、桃花沖、畢升三座省級森林公園,開發出獨具“原草原木原生態,野滋野味野風情”特色的“華中河谷第一景”──大別山龍潭河谷風景區,龍潭峽漂流以其驚險、刺激,吸引了華中、華東的游客。
我們進入了地處西河中部的鄂東第一蠶桑大鄉——孔家坊鄉。孔家坊鎮雖是偏鄉僻壤,但地靈鐘秀,孕育了一代儒林“怪才”——“才譽鄂皖智冠江淮”的聞筱輯,在大別山區各地聞筱輯可以說家喻戶曉。他從小穎悟,出口成章,淡薄名利,糞土功名,戲弄考官,蔑視權勢,反舊禮;詼諧幽默,趣話邊篇;同情人民,親短衣邦;清貧淡泊 ,詩酒怡情。縣文聯的馬民權主席編輯的《聞筱輯》薈萃了其笑話經典,大家擁有一本,必然不虛此行。
地處金家鋪鎮龍潭河村的二十五軍紀念碑到了,各位領導帶著對大別山人民的深情厚誼來到當年劉鄧大軍“戰斗過的地方”,“重走劉鄧大軍路,尋訪千古豪俠情”,這不正是我們此時此刻的感受嗎?
為大家唱一首《大別山情懷》。。
各位領導,“文明示范村”——“全市百強村”之一的龍珠村到了,龍珠村以它的綜合實力百業齊頭并進而躋身于全市前列,金鋪鎮是我縣城鎮建設的示范點,早期革命先烈繼周恩來赴上海任中央軍委書記的傅維鈺、姚家芳以及原中央委員、南京軍區政委傅奎清都是誕生在這塊紅色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