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旅”導游詞
為大家唱一首《好大的大別山》
車到石頭咀鎮
各位領導,現在我們經過的地方是石頭鎮,石頭咀鎮有著光榮的歷史也是我們我們湖北省“旅游名星鄉鎮”。1958年12月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親自給石鎮人民公社頒發了“農業社會主義先進單位”獎狀,這在全市乃全省所少有的。已故原外交部長余湛就是誕生這塊英雄的土地上,余湛是當年中國與蘇修論戰時毛澤東主席的首席發言人,余湛同志,將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中國的革命事業,特別是外交事業,他先后擔任了東歐司司長、駐加拿大全權大使、全國政協常委,在長期的外交生涯中他為打開中國國門,擴大對外開放,引進外資打下良好的基礎。不知大家發現我們右邊這塊寬廣的場地沒有?大家可能不明白這多大塊土地干嗎?閑置不用?這就是原來土飛機場,是鄂東地區的唯一軍用迫降機場,原來在大別山主峰天堂寨還設有雷達站,為戰機導航,曾指揮我軍導彈部隊擊落中國臺灣美制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 各位領導我現在正行駛在當年劉鄧大軍南下行軍的道路上,這條路直抵英山的張家咀水庫,大家可以回想下當年劉伯承、鄧小平騎著高頭大馬叱咤風云的英武之姿。我們馬上要左轉,進入吳家山國家森林公園了。在這兒,上有大別山主峰,中有南武當武圣宮,下有華中第一峽谷和大別山天池,成一線穿珠之勢。大家看我們右邊一片人工湖,它就是“鎖住西河水,百里換新天”的張咀水庫,又稱“大別山天池”,它是1974年由全縣人民共同修建的,水庫總庫量1.04億立方米,承雨面積115平方公里,我們現在正行駛在水庫大壩上,壩頂全長有1108M、壩高62M,水庫最大的泄水量是1450平方米/秒,大家可以飽覽高峽平湖的旖旎風光。
進入南武當山風景區,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英山的宗教旅游及正在建設的南武當山的概況吧!
英山全境地勢北寬南窄,三山夾兩河的狹長地帶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形如北斗。“斗為帝車”,三山的中脈之巔五峰山玉皇頂有玉皇廟,縣治所在地的溫泉城郊有東西南北四大溫泉,應證“帝車所在、四季如春”之兆。查民國九年重修的《英山縣志》,僅1449平方公里版圖面積的英山,道教建筑多達150多處,且規模宏大。這些道教建筑遺跡有一府(東岳府)、一觀(太一觀)、一樓(魁心樓)、二堂(三官堂、明倫堂)、二塔(龍珠塔、兩河口塔)、四閣、四壇,包括北有玉皇廟、南有仙人臺等在內的49廟、74庵,更有11宮,其中有6座(包括南武當山在內)供奉張三豐祖師的武圣宮。佛教寺院建筑,當時在英山全境僅28處。
南武當山是中國著名道教文化圣地,武當南宗發源地,中華武林圣地。南武當山俗稱“吳家山”亦稱“多云山”,據史籍記載,秦始皇曾在此下馬參拜,漢武帝曾加封為“古岳衡山”,相傳道教開山鼻祖老子,唐代仙人呂洞賓,明代道教大師張三豐曾在此山修煉。主要有三大景點:
一是號稱中原第一峰的大別山主峰天堂峰座落在南武當境內,司馬遷在《史記》中說此山南北分界,陰陽交錯,大有區別,為鄂皖之咽喉,江淮之要塞,素稱“吳楚東南第一關”,乃江淮文化、吳楚文化、南北文化、道教文化交匯地。
二是武圣宮。以武圣宮為主的“九宮八壇三院”,是傳承武當仙脈、弘揚道教文化、中華武術的“云外仙都”。
三是被旅游專家評價為“原草原木原生態,野滋野味野風情”的華中第一谷——龍潭河谷座落在南武當境內,以其幽深莫測的在九潭十八瀑吸引著無數游人,谷內的原始悸木園、古騰園點綴其間,更形成了一幅河谷風光畫廊。
2003年10月4日,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主辦了以“世界和平、人類健康”為主題,旨在面向世界,以節會友,廣引客商,擴大開放的中國英山南武當山首屆國際文化旅游節。2006年4月21日,舉辦了聲勢浩大的首屆南武當山國際武林大會。南武當山將以其豐厚的文化底蘊,優美的自然景觀,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旅游勝地、道教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