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巖十九峰導游詞
既然我們將此穿巖洞冠以“新”字,那么毋庸置疑,在景區(qū)內還有個“老穿巖洞”。“老穿巖洞”在較南端的獅子峰一帶,那里聚集了一些具有歷史價值的人文景觀。如北宋年間方臘義軍屯兵處;明末宦官高起潛操練兵士的廣場,現(xiàn)有高起潛墓及他手植的“明柏”一株;還有傳為禹治水神將百員聚合處的百郎殿及伴云庵等。
據(jù)傳過“朝天闊。可直通天庭,現(xiàn)“通天路。已隨馬首而去,我們只好下到纜船峰的平臺上,觀賞四周風光。東面韓妃江,西邊鏡嶺江、桂溪三江夾十九峰,曹娥江的上源澄潭江,站在這里清風迎面,乘風破浪。
“天塹通途,將馬鞍峰和天蠶峰連接在一起,橋名源于毛澤東一首詞里的“天塹變通途”一句。此鐵索橋不僅做交通之用,而且站在橋上憑欄遠眺或俯瞰深谷都別有一番滋味。在過橋之前,我再為大家指點兩個景點·在你們的身后右側有一座酷似茅臺酒瓶的山峰。據(jù)傳有仙人常來此弈棋斗法,至今在棋盤峰頂還留有一枚棋子呢。而那酒瓶似的山峰據(jù)傳即兩位仙人中的一位稱之為酒仙的仙人在弈玩棋后;揚長而去,將手中酒瓶隨手一扔,化作了此山峰永遠定格在這里。再看那覆鐘峰的背面正對我們不就是年輕媽媽襁褓里嬰兒嗎?看那怡然自年輕媽媽襁褓里嬰兒嗎?看那怡然自得的神態(tài)多招人喜歡。
大家沿途所看到的紅色巖層為白堊系紅色砂礫巖,據(jù)專家考證穿巖景區(qū)的丹霞地貌為全國罕見。
現(xiàn)在我們來到這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即為“千丈幽谷”景區(qū)。而回身看十九峰景區(qū),山峰層層疊疊已是分不清辨不明十九座山峰了。
“千丈幽谷”為一嶂谷,全長1.85公里。景區(qū)內有龍門、龍宮、龍床、龍?zhí)丁堉榈茸匀痪坝^形成龍的世界。關于“千丈幽谷”,民間流傳著一個非常美麗的凄婉的愛情故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在這一帶附近的村子里住著一戶人家,這家有一個女兒,到了出嫁的年齡其父母便為她選夫婿。在成親之前,父母為其準備嫁妝并且請了一位裁縫師傅為她量身制衣。而在此期間,姑娘與裁縫一見鐘情,兩人互相傾慕。并且生死不渝,姑娘就不滿意這樁父母包辦的婚姻,于是兩人商量好在姑娘成親日的前一天夜里私奔。到了那天晚上,兩人拿著事先準備好用布條結成的長帶子準備從山上攀緣而下,而這事不知怎么給泄露了,其家人及村子里的人挑燈追趕而至,而他們剛好爬到半山腰,氣急敗壞的姑娘父親拿起手中的斧子將布帶砍斷了,兩人跌下了山谷,而此布帶竟飄然而下,化作了了一道清泉,這就是我們剛才所看到的千丈幽谷溪嶂。待會兒我們溯源而上,一邊觀賞谷中景觀,一邊感受一下曲曲折折的千丈幽谷。路有多長情有多長,也足見當初裁縫與姑娘撕布為條作成帶子的艱辛。
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是“竹徑通幽”景點。請看你們的左上方,那是“生命之母”景點。在我們游覽過的十九峰景區(qū)內馬鞍、卓劍、擺旗以及我們前面“珠落玉盤”景卓中的將軍印”都是為這母腹內的小生命命準備的,而這小生命遲遲不肯降生,至今還在其母體內,所以這些配件至今也未派上用場,仍散落在景區(qū)內成各個景點。
迎面就是“大圓墩”,該巨石從巖壁崩坍下來與上方崩落處完全吻合。沿途溪流輾轉于巖石之間,形成珠落玉盤”景觀。溪岸有洞,洞內稍息,溪水潺潺,乃“石室驚琴”。 您正瀏覽的文章由第一'范文網(wǎng)m.jcsycorp.com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
這是“石門坎”,說的是鯉鰍龍門。在“石門坎”的上游有臥龍洞、藏珠宮龍床、龍?zhí)兜龋@道“石門坎”也就顯得意義非同一般了。
現(xiàn)在我們經(jīng)過的是“銅墻鐵壁”。大家仔細看這崖壁,它平整如席,上面的巖石成一斷面,如劍削過一般,甚是奇特。
前方急流奔騰而下,形成六米高的瀑布,蔚為壯觀的叫“疊瀑擊石”。上方分流跌落潭中的為“龍舌戲珠”瀑,左邊還有“三象入浴”景觀等。
各位朋友,今日的游覽到此就結束了,謝謝各位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