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的導游詞(精選3篇)
臨沂的導游詞 篇1
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做下自我介紹。我叫,歡迎來美麗的沂蒙山區旅游。
我們沂蒙人民向來十分好客。初次見面沒有什么好送給大家的,那就送給大家我們最喜歡的《沂蒙山小調》,希望能給帶走大家旅途的疲勞,讓大家有一個愉快的心情開始我們沂蒙山之旅(唱歌)。
在沒有到達我們第一個景點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臨沂及其主要的旅游景點。臨沂市旅游局根據各個景區不同的特點把其分為四大類,用16各字概括就是“紅色風情、綠色沂蒙、文韜武略、地質奇觀。”
先說“紅色沂蒙”.大家都知道,沂蒙山區是革命老區,抗日戰爭時期,羅榮桓元帥帶領八路軍東進山東,轉戰沂蒙。開辟了沂蒙山抗日根據地。臨沂由此有了“華東小延安”之稱,“沂蒙紅嫂”故事家喻戶曉;解放戰爭時期,聞名中外的“孟良崮戰役”在這里打響,“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不僅僅體現粟裕大將杰出的才能,更體現出老區人民對親人子弟兵無私的愛。“沂蒙六姐妹”支援前線的故事在沂蒙大地代代相傳。
再說,“綠色風情”。“八百里沂蒙風光秀麗五百里沂河景色宜人”蒙山是山東省第二高峰,因森林覆蓋率極高。因而有天然氧吧之稱。沂蒙山區“三十六主峰,七十二崮”,以紀王崮為依托的“天上王城”景區,充分體現了“崮”這種沂蒙山特有地形的風貌。山是臨沂的脊梁,而水則是臨沂的血脈。沂河支流汶河上的汶河漂流景區讓您充分體驗親水樂趣。雪山彩虹谷中“晴天見彩虹”滑草、讓您仿佛又回到童年!
“文韜武略”里的景區主要體現了臨沂深厚的文化底蘊。臨沂是書圣王羲之、智圣諸葛亮、算圣劉洪以及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等歷史名人的故鄉。在王羲之故里您能體會到書圣著作《蘭亭序》帶給您的震撼。銀雀山漢墓竹簡博物館出土的《孫子兵法》和《孫子兵法》讓世界知道孫子和孫臏不是同一個人,成為新中國的十大考古發現。每年舉辦的“書圣文化”節已經成為臨沂市民的.一道文化大餐。
最后說“地質奇觀“。為而引起這股熱潮的正是以“地下大峽谷、地下畫廊、地下螢光湖”等眾多卡斯特溶洞景觀群。所謂,“地質奇觀”正是這些鬼谷神功的大自然杰作。“地下大峽谷”的地下暗河漂流,地下畫廊的精美鐘乳石,地下螢光湖閃爍的點點螢光,一樣的喀斯特地貌,不一樣的特色風味。地下奇觀只有當您親身走入其中,才能體味其中樂趣。
臨沂的導游詞 篇2
竹泉村位于沂南縣北部,距縣城12公里。元明時期叫做泉上莊,清朝乾隆年間改名竹泉村。在這里,泉依山出,竹因泉生,自元明以來,村民繞泉而居,砌石為房,農耕為業;竹林隱茅舍,家家臨清流,田園瓜果香,居者樂而壽,是中國北方難得一見的桃花源式的生活環境。古村背靠玉皇山,中有石龍山,左有鳳凰嶺,右有香山河,前有千頃田,是中國傳統的風水寶地。
竹泉村旅游度假區由四部分景區組成,分別是竹泉村景區、桃花峪溶洞景區、香山湖景區、三山溝原生態森林景區。竹泉村旅游度假區是一處以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為核心,集觀光、休閑、住宿、餐飲、會議、度假、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度假區。它的打造構架起了一處古村落生態觀光、休閑度假、康體養生、民俗體驗等各種相關產品的互聯體系,將竹泉景觀、沂蒙民俗與自然生態有機的融合起來,開創了旅游休閑的一種全新模式。竹泉村旅游度假區是山東省第一個系統開發的古村落旅游區。被省旅游局確定為山東省三大旅游品牌之一的“逍遙游”示范點。
竹泉村旅游區東、北兩面環山,村西河流和寨子河雙水環繞,整個景區處在山環水繞之中。景區西北部有百年銀杏參天,中部有千年巨石似龍頭昂首,和一汪清澈的泉眼,四季不涸,水溫終年保持在18度左右。泉水順勢流淌,纖細無聲。
由于竹泉村石材豐富,村居院落多是就地取材。塊石房屋,片石院墻,茅草蓋頂,板石鋪檐,古樸敦厚之感油然而生。村民大多居住于較為平坦的竹泉村西部,主要的種植和農耕分布于村落的東、西部,放眼望去農田廣袤,麥黃棉白;四季果樹蔥翠,李紅栗青,自有“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的一份喜悅與愜意。
在這個古村落里,不僅有水伴路行,竹伴水生的心怡風景,更有那“村泉相依,人泉親和”的濃郁文化與民俗風情,游走間恍若時光重現。
走過鳳儀橋,登上鳳凰閣,憑欄遠眺,仿佛置身于“簫韶九成,鳳凰來儀”之中;觸摸“竹泉村”的牌坊,感受民族文化的淵源;在“五福捧壽圖”前拍張照片,期望與美好的祝愿一生相伴。信步走入神廟,在關圣地君面前祈個“賜祿贈福”,在泰山老母身邊求個全家平安,也算是讓鬧市浮躁的心緒,在淳樸的民風中歸真吧!伴隨流傳久遠的故事,進入梅竹幽境,追根尋祖的“梅緣”,早已沒了那遠避紅塵的無奈,有的只是那民族忠義的氣節,充盈與屋院廳堂的每一個角落。昔日闊綽的“駙馬府”,留給后人更多的是一種追求平等、安定、祥和的心境。
穿過竹林中的磨盤幽徑,眼前的場景讓恬靜的思緒活躍起來。店鋪林立于街的兩邊,古老的叫賣聲,喚起歷史的記憶;當我們重新坐在紡車前,邊搖邊紡時;站在石磨前,推動碾子時;或是剪出漂亮的窗花時,那份感慨又將是怎樣的滄海桑田。風俗小吃、民間娛樂,每一個角落都充斥著濃郁的沂蒙風情。這就是田園鬧市區的“麗水街”,沒有霓虹閃爍,沒有音響轟鳴,卻讓人意猶未盡。
也許您正在東籬菊舍,用龍山竹泉沏一壺好茶;也許您正被戲臺上的精彩情節所吸引;也許您正提著菜籃在三生緣中洗菜淘米;也許正擔著兩桶泉水走在石板路上;在這里您不僅可以體驗用木柴燒火、黑泥陶壺煮水的原生態生活;還可以在石墻茅舍中靜享竹影搖曳、隔墻聽泉的禪境。這就是沂南銅井的竹泉村,在這里,讓你忘記自己的年齡、釋懷所有的煩惱,在大自然中放飛心靈,在古老歲月中找尋快樂的真諦,逍遙休閑何處去?世外桃源竹泉村。
臨沂的導游詞 篇3
暑假期間,爸爸媽媽帶著我跟著旅游團去北京懷柔縣云蒙山游玩。經過4個多小時,我們來到了游玩的地方——云蒙山。聽導游介紹云蒙山風景優美景色壯麗,更引起我對云蒙山的好奇心,真想早點看到它的真面目。
我們來到山腳下,仰望被云霧環繞的山峰,讓人感到神秘莫測,猶如人間仙境。我們順著人們走過的山路來認識云蒙山。山路兩旁長著低矮的灌木,時時抽打著我的手臂,我小心地把它們撥開。山路很平緩,很容易爬上去。站在石階上稍加休息,放眼觀望周圍的景色,山上的樹木有的粗壯、有的纖細、有的高聳、有的低矮,高低錯落,郁郁蔥蔥,多得不可計數。在陡峭的石壁上長著一堆野山菇,這使我喜出望外,灰白色的蘑菇大小不一很可愛。我想:“這些野山菇有毒嗎?算了,還是不要打擾他們啦。”
我們繼續往上爬,來到了半山腰,發現了一潭清澈的泉水,泉水清得能看見潭底的塊塊石頭和枯爛的樹葉。我把手放到水里感到泉水不光清澈也很涼爽。我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環顧四周青青的山,清涼的潭水、千姿百態的石頭、嘩嘩流動的泉水,構成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撩起泉水一顆顆“珍珠”和我的笑聲一起飛揚。
我們繼續往上爬,要找到神秘的云霧。山路越來越不好走了,我們手腳并用,終于爬上了山頂,剛從山腳下看到的云霧在哪里呢? 周圍只有潮濕的空氣,沒有什么云霧。
我帶著疑問下了山,云蒙山還被籠罩在云霧之中,這又是為什么呢?爸爸給我解答了這個問題。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