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烏鎮旅游導游詞(精選3篇)
介紹烏鎮旅游導游詞 篇1
正中供奉的為東岳大帝,相傳東岳大帝是主管人間生死的,人們非常敬畏他,所以地方上都有東岳廟,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日為其誕辰日,會舉行隆重的祭奠和廟會。兩旁依次是高2米的十二生肖元神像。
現在,在左右配殿內供奉的是城隍菩薩和瘟都元帥,每年的五月十五、七月十五烏鎮都有迎瘟元帥、城隍菩薩的活動。
第三進玉皇閣分兩層。下層供有觀音,其左右兩邊站立的是她的弟—子善財童子和小龍女。上層供有玉皇大帝塑像,玉皇大帝是仙界中至高無上的主管,所以地位也最高。兩邊有程長庚研究室創作的壁畫。這兩幅壁畫均高3米,長8米,分別是太乙諸神上朝圖和西王母出游圖。
看完修真觀,接下去前往的是夏同善的翰林第。
夏同善翰林第和皮影戲
我們烏鎮曾有兩處翰林第,一為北柵的嚴辰,一為中市的夏同善。夏同善翰林第原是一般的民居,我們當地稱之為肖家廳。肖家廳大門里的門檻很高,中間一節可卸下來,稱為“德檻”。跨過石板天井便是肖家的正廳,在正廳匾額兩旁供奉著的大紅鏤漆木盒是盛放圣旨皇榜的。
那么既然是肖家廳又怎么會變成夏同善的翰林第呢?原來肖家廳是夏同善繼母的娘家,夏同善的生母在他五歲時就已過世了,他的父親續娶了烏鎮肖家的小姐肖氏,夏同善侍之如生母,在他十五、十六歲時,因家道中落,其父欲棄儒經商,夏同善隨繼母常住于肖家,他舅舅肖儀斌藏書頗豐,夏同善又酷愛讀書,每日手不釋卷而懶于酒醬鋪的事務。肖老太公非旦不責怪,反而認為孺子可教,把他送入塾館請老師教授。由此夏同善學問大進,科舉連連告捷,在二十五歲時考取進士,次年被欽點為翰林,夏同善為報答肖家對他的養育之恩,就把翰林第的匾額掛于肖家廳。
在一八七六年時,夏同善會同二十七名官員為楊乃武與小白菜翻案,得到當地百姓的稱頌,烏鎮的鄉紳非常敬重他,出資在肖家廳隔壁造了一間翰林第。現在我們就穿過這個假山到隔壁看一下。這個小小的庭院就是肖家花園了,假山、小池、竹子、芭蕉,顯得小巧而雅致,花園北邊的是“轎廳”,又稱“接官廳”,里邊停放的是兩頂轎子,一頂為冬轎,一頂為夏轎。在看南邊,這就是翰林第的正廳了,里面的一切擺設都是按當年的情形布置的,正廳的墻上高掛著“翰林第”的匾額。這幅題有“高風亮節”的竹子圖則象征了夏公的為官清廉和為人正直。走過正廳后面的天井就是樓廳,樓下安放著夏同善的塑像,當時夏同善與翁同和同為光緒皇帝侍讀,官拜兵部右侍郎。
在這個翰林第中還有一間小白菜曾住過的房子,被稱之為“白菜樓”,
那么小白菜怎么會住在這里呢?據說,當年“楊葛”冤案昭雪以后,裕親王十分好奇,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子竟使我朝大小官員近百名被革去頂戴花翎?于是他命刑部帶那小白菜來面察,那小白菜雖然面色憔悴不堪,但仍掩不住她的天生麗質,裕親王頓起同情之心,便問她有什么要求,小白菜見裕親王問就說了:她曾在獄中許下一個愿,誰幫她洗清冤情,就服侍誰一輩子。裕親王一聽就為難了,因為慈禧已經下了諭旨要小白菜到庵堂了卻余生,可自己剛才話已出口又很難收回,這可怎么辦才好呢?思慮片刻之后,倒也想了個兩全其美的主意,他讓小白菜到烏鎮去伺候夏同善的母親夏老夫人三個月的時間,三個月后再進庵堂,以還其心愿。但這段時間必須是不見天日的,悄悄地去悄悄地回。據說這里的后門與長廊就是為了使小白菜“不見天日”而修筑的。
接下來我們要去看的是一種快失傳的民間藝術:“皮影戲”,也就是古代的動畫片了!
介紹烏鎮旅游導游詞 篇2
各位朋友,我們這天要一齊游覽半個烏鎮,是烏鎮的一級景區,也是它的精華所在,叫東柵。
誰明白那里為什么叫烏鎮呢?大家的猜測都很有道理,因為那里有很多歷史傳說。剛才有的游客說這兒古代烏鴉多,有的游客說那里的人喜歡吃烏雞白鳳丸。其實呢,你仔細想想,“烏”很顯然就是黑的意思。因為唐代那里的土地十分的肥沃,而且土地是黑色的,大家看,周圍房子頂上的瓦也是黑色的,所以這地方就取名“烏鎮”了。
烏鎮這個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比較適合拍電視劇,像《似水年華》《天下糧倉》等都是在那里取景拍攝的。眼前的這一條河,叫做“東市河”,深四米。它不僅僅連之后烏鎮的東柵和西柵,還跟世界第一運河——京杭大運河是直接通著的。
大家看一下河的對面,對面的房子叫做水閣,就是水上的閣樓,這是江南六大水鄉中烏鎮特有的民居建筑。你走近點看,那個水閣的下方的石柱和我們平常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對,它是方的,而不是圓的。為什么呢?因為水里會有蛇啊,方形的柱子蛇爬不上來,怎樣樣?設計很獨特吧?
再看前面的橋,左右相鄰,名叫逢源雙橋,也叫廊橋。因為橋本身是走廊的形式,橋下方有一排水柵欄,在當時這排水柵欄相當于一座水城門的作用。這座橋同時還有另一個作用:江南一帶,每逢過節都很熱鬧,個性是到了元宵節,男男女女,大家閨秀、小家碧玉的都走出來去看花燈。
古代認為男女授受不親,所以這橋就起到了“男左女右”把人群分開的作用。
過了橋,對面有家叫“香山堂”的老藥店。一會兒,小肖會帶大家去看江南百床館、江南民俗館、歲俗廳、節俗廳、壽俗廳,并請大家品嘗烏鎮的特產三白酒。此刻請大家隨意地游覽,半小時后再在此處集合。
介紹烏鎮旅游導游詞 篇3
畬族人自稱為“山哈”,是廣東所有民族中最接近自然的民族之一,漳溪畬族鄉是廣東省唯一的一個畬族鄉,畬族人口近6000人均為藍姓,是“廣東畬族中心”,這里的畬族人民淳樸善良,畬族風情獨特自然,每年農歷四月初九的“招兵節”是當地畬族最為盛大的節日。畬族歌舞表演和畬族生產生活文化展將給你一種零距離體驗少數民族風情的機會。這里的畬族姑娘等你來,這里的畬族小伙子等你來,來這個瑤林仙境、山水人居,去實現你神怡的夢幻。
黃龍巖畬族風情旅游區特色:包括三大主題內容,一是畬族風情游,二是鬼斧神工溶洞游,三是景區的植物文化游。
1、 畬族風情游:
(1)、畬族祖騰歷史圖展(2)、畬族歌舞表演(3)、畬族生產工具展覽廳(4)、游客參與具有畬族運動特色的娛樂項目----踏水車、射箭、踩竹排、踩高蹺等等(5)、景點導游講解畬族文化知識----畬族語言、畬族飲食習慣、畬族服飾、畬族住房特色等。
2、鬼斧神工溶洞游:
東源縣漳溪畬族祖先開基地——黃龍巖是個保存完好的天然石灰巖溶洞,洞內面積6000多平方米,游覽路線550米左右,溶洞冬曖夏涼,全年氣溫在22攝氏度左右,是天然的“空調”。游客在洞內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嘆“空調”可謂人生一大樂事。“幽、深、奇、險”又是本溶洞的最大特色,奇就奇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造作,使得洞內的各式石鐘乳,千姿百態、景色奇絕。險就險在,整個溶洞,深達60米,從上到下,洞套洞、巖連巖、廳連廳,游客感覺就像沿著一個大海螺往下走,可能很多游客都參觀過其它溶洞,很多溶洞是平路走進去或有地下河坐船進去,而黃龍巖溶洞是從上面住深處走下去的,深幽之險,可謂國內罕見。由于洞大而深,與世隔絕,神秘莫測,特別幽靜。洞中石鐘乳發育完整,形似水簾洞,大水簾洞觀看猴獅爭霸;到九龍廳領悟福壽智慧的最高境界;入古井底探尋地下河的影蹤;上九重天做神仙逍遙一回;特別是人間仙境、瑤池勝景,由清澈而平靜的水面將石鐘乳倒映出來,形成讓人不得不為之驚嘆的海底世界奇觀,整齊景觀在廣東眾多溶洞中可算一流,瑤池仙境、夢幻海景給游客的好像是真實的感覺一樣。
溫馨提示---溶洞游覽時間為45分鐘左右,特殊的游客可以不下古井底,走捷徑,但是三分之二的溶洞包括最壯觀的第九重天一樣可以參觀。
3、 植物文化:
(1)、百年板栗----景區上千株參天大樹,讓游客漫步在百年板栗樹下,回想起我國百年歷史的滄桑變化,而且可以了解板栗的知識。
(2)、觀音坐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3)、厥草瀑布群--(長100米、高10米)是恐龍時代的食物,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4)、具有非常高觀賞價值的禾雀花
(5)、漫山遍野的油茶樹----當地畬族人將收獲的油茶果進行榨取食用油。
(6)、幾佰株二百多年歷史的老茶樹,最大要八個人張臂合攏。
(7)、景區內很多不知名的植物有待客發掘與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