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瀘沽湖簡介導游詞(精選3篇)
西昌瀘沽湖簡介導游詞 篇1
東方古老神秘的“女兒國”輕啟面紗,便征服了來自世界各國的獵奇探勝者。1992年,高原明珠瀘沽湖正式開始接待國內外游客,短短幾年間,她便以其獨特秀美的自然風光名揚天下。
世界各國民間傳說中的女兒國,存在至今的,恐怕只有摩梭人這一族了。滇西北高原川滇交界處的云南寧蒗彝族自治縣境內有一片美麗的瀘沽湖,摩梭人世代生活在瀘沽湖畔,他們至今仍保留著“男不婚、女不嫁、結合自愿、離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現瀘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漢、納西、藏、普米、白、壯等7種民族,約1.3萬人,其中摩梭人約6000人(四川瀘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余人)。瀘沽湖風景區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四川省于1993年將瀘沽湖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瀘沽湖景區位于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西南川、滇兩省交界處,距縣城約170km,海拔2,700m。景區面積238km2,湖面面積58km2,與云南省共有,其中位于四川境內33km2。整個湖長955km,寬6km,平均水深40m,最深處達73m,屬橫斷山脈中段的大型高原淡水湖泊。
瀘沽湖區生態環境良好,湖周群山環抱,湖水清澈透明,湖面似一彎新月,恬靜秀麗。湖中分布著6個形態各異的島嶼,島上多為石灰巖,怪石嶙峋,灌木、藤蔓叢生。當地群眾敬奉的神山——獅子山聳立在湖邊,雄偉壯麗,山上分布著茂密的原始森林。由于景區地曠人稀,交通閉塞,生態環境未受大的破壞,整個景區保持了原始的、粗獷的格調,是藏在深山里的一顆旅游資源明珠。
瀘沽湖地區居住著蒙古、藏、彝、普米、納西、白等少數民族,民風民俗多樣,尤以土著摩梭人(蒙古族的分支)至今保存著母系家庭和“走婚”習俗最為獨特。
瀘沽湖山美水美人更美,除奇特的婚姻和風俗外,瀘沽湖畔姑娘小伙那一身獨特的服飾更是令人矚目。瀘沽湖即是女兒國,又是歌舞的王國,一經踏上這片熱土,游人無不為那遠遠近近、悠悠揚揚的“阿哈巴拉”所動容,無不為那如巨龍滾動的甲搓所誘惑。看吧,那遠方漂來的豬槽船,載著阿妹,向您招手,向您放喉:“呵,朋友,來了就莫走,阿妹陪您到月落西山頭”。
瀘沽湖的人文景觀十分獨特而又豐富多彩。它至今仍然保留著古老的“母系”社會,一家之中以“母親”為首,以“女性”為主,它獨特的“走婚”風俗決定了它獨特的社會背景。滬沽湖養育的摩梭女兒,個個美麗健壯、勤勞善良、情深似海。她們在屬于自己個人所有的花房里編織少女的夢,實現她的情真意摯的愛。她們沒有古圣先賢留下的清規戒律,沒有孤寂、失落的煩惱、憂傷。她們不奢求不屬于自己的一切,她們不會做金錢、物質和權力的奴隸;她們按照自己的質樸本性,遵循自己心的指引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無憂無慮地勞動、生活、戀愛,在母親湖的山光水色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純樸的本色。被世人稱為“現代的女兒國”。
西昌瀘沽湖簡介導游詞 篇2
在這里,一切都是那么神奇,那么古樸,無論是成丁禮、阿夏婚、母系家庭、喪葬,都是絕無僅有的。每個禮儀,每種風俗,都是一個個優美動人的故事,一支支優揚動聽的牧歌,無不充滿幾分神秘,幾分浪漫,幾分詩情,幾分畫意,從而給人以遐想與思憶。瀘沽湖山美水美人更美,除奇特的婚姻和風俗外,瀘沽湖畔姑娘小伙那一身獨特的服飾更是令人矚目。瀘沽湖即是女兒國,又是歌舞的王國,一經踏上這片熱土,游人無不為那遠遠近近、悠悠揚揚的“阿哈巴拉”所動容,無不為那如巨龍滾動的甲搓所誘惑。看吧,那遠方漂來的豬槽船,載著阿妹,向您招手,向您放喉:“呵,朋友,來了就莫走,阿妹陪您到月落西山頭”。在瀘沽湖這塊肥沃的土地上,人們的飲食文化也濃濃地染上了自然、古樸的特點。時至今日,納日人的飲食無論主食還是副食,仍是以山間泉水、芳草、果仁、五谷雜糧作佐料,人工自釀、自腌、自烤、自煮后置于壇里,放于火上、鍋里而后數日、數月直至數年才開啟供已食用,供遠方來客品嘗,這就是瀘沽湖有名的豬膘肉、蘇里瑪酒、酸魚、烤魚干、牛頭飯、豬腸血米等。這些美食佳肴,令您目不暇接,回味無窮。
西昌瀘沽湖簡介導游詞 篇3
碧塔海素被稱為高原明珠,湖面海拔 3538 米,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 碧塔海長約 3 公里,寬約 1公里,成因上屬斷層構造湖,氣候屬亞暖帶氣候,植被以長苞冷杉和云杉為主,此地有許多珍禽異獸,主要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黑頸鶴,魚類有被生物學家稱之為碧塔重唇魚的屬第四紀冰川時期遺留下來的古生物。
碧塔海的四周都是大原始森林,林中有貝母雞、紅腳雞、白鷴、野牛、馬鹿、彌猴、云豹、猞猁、松鼠等許多動物。
景點文化
碧塔藏語的意思是櫟樹成毯的地方,藏語稱碧塔海為 “ 碧塔德錯 ” 。 “ 碧塔 ” 意為牛毛毯, “ 德 ” 為魔, “ 錯 ” 為海。相傳天女梳妝時不小心掉了鏡子,鏡子破碎形成了許多高原湖泊,碧塔海就是其中的一塊鑲有綠寶石的最美的鏡片。另傳說這便是格薩爾王傳中所提及的 “ 毒湖 ”,湖中小島是嶺地英雄格薩爾王鎮壓魔鬼的地方。此外,姜嶺大戰至碧塔海,因冰天雪地,湖光朦朧,嶺國的騎士們追敵誤入湖中而被淹沒,轉敗為勝的姜國認為這是碧塔山神護佑的結果,便在小山上建造了廟宇。湖的四周長滿了杉樹和杜鵑,春夏之季,杜鵑花競相開放,如一美麗的花環鑲嵌在島上。當杜鵑花謝落入湖中,湖中的游魚食后醉昏,翻著白肚皮漂浮在水面,游人可不勞而獲。這就是有名的杜鵑醉魚奇景。
景點位置
碧塔海自然保護區位于中甸縣東 25 公里處,保護區以碧塔海為中心,總面積 840平方公里。乘車至雙橋后可騎馬,可騎馬或步行 7公里至碧塔海邊。
景點特色
每逢雨季,湖面增高,到旱季洪水排出、湖面縮小,大部分地區成為沼澤和草甸。這里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珍稀飛禽黑頸鶴的理想棲息地。每年秋冬來臨,草原一片金黃,遠山如黛、皚皚雪峰倒映于湖泊中,這一季節,黑頸鶴、黃鴨、斑頭雁云集于此。直至次年3 月,才相繼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