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導(dǎo)游詞(精選7篇)
長沙導(dǎo)游詞 篇1
各位朋友,剛才我們旅游車經(jīng)過的地方是長沙火車站。
它于1975年動工,1977年竣工,當時與北京火車站、廣州火車站并稱為中國三大火車站,同時在它建成的時候也是當時國內(nèi)的十大建筑之一。在全國鐵道網(wǎng)上一共有十六個鐵道局兩個鐵道集團公司,可以說每天發(fā)行的火車趟次不計其數(shù),其中有一趟次火車非常特別,它就是T1次火車。T1次火車起點是北京,終點站是長沙。我們從感情上認為這是一種特殊的象征意義,是湖南人締造了新中國,湖南長沙永遠跟首都北京脈絡(luò)相聯(lián)。我們現(xiàn)在可以看到,長沙火車站的主體建筑是一座鐘樓,它每到整點都會響起<<東方紅>>這首歌曲。它的造型是一支火炬,也有的朋友說它像一個紅紅火火的小辣椒象征著湖南人民的耿直和血性。
我們現(xiàn)在所走的這條平坦大道就是五一大道,五一大道始建于1951年所以叫五一路,五一路東起火車站,西至湘江一大橋,全長4138米。它是長沙的主干道之一也是長沙整個城區(qū)東西向的中軸線,原來是比較窄的,路面僅19米寬,在20xx年由省政府出資6個多億重修了五一大道,大家可以看到現(xiàn)在的五一大道車水馬龍、井然有序,往返有八個機動車道均寬達到60米。五一大道是長沙最直、最長、最寬、也是最漂亮的一條城市中心大道,它所經(jīng)過的地方都是長沙市最繁華的地段,像長沙市人氣最旺的商業(yè)步行街黃興南路步行街就在它的南側(cè)。
長沙市的城建尤其是道路方面的修建在20xx年后發(fā)展是非常迅速的。關(guān)于長沙市修路還有著這樣一個小故事在民間流傳。據(jù)說在98年xx大召開時,湖南省原省長張云川同志受到了朱容基的親自接待,是地地道道的長沙縣人,他當時就用長沙話對張省長說了這樣一句話:“小張啊,你回去要搞點路,要多搞點路。”長沙方言的意思就是多做點實事,為老百姓做點好事。而張省長并不是當?shù)厝,他就以為是要他多修點路,所以很多城市主干道都是近幾年修好的,像沿江大道、黃興南路、解放西路等。從20xx年開始到20xx年,長沙市城建投資多達750多個億使長沙市的市容市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
小陳注意到,我們團里面有些朋友一直在向車窗外面張望,大家是不是在關(guān)注街道兩邊的綠化呀?細心的朋友可能看到了道路兩旁有兩排樹木,靠近路面的大葉子的樹種是我們湖南的省樹廣玉蘭,它也是毛主席非常喜歡的一種樹種,如果有去過韶山滴水洞的朋友就知道在滴水洞一號樓外面就有很多高大壯碩的玉蘭樹。里邊那一排小樹葉的是香樟樹,那是長沙的市樹,我們?nèi)粘<揖铀钏玫降恼聊X丸就是樟木的樹葉提煉出來的。樟木制作的家具也是上好的家具,防蟲防蛀經(jīng)久耐用。大家都知道我們湖南是四大名繡之一湘繡的發(fā)源地,高檔的湘繡繡品都是用真絲絲線在真絲織物上繡制而成,要注意防潮防霉防蟲,如果用香樟木制箱存放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蟲子咬壞,以前的時候在農(nóng)村女兒出嫁時母親要送一口樟木箱存放被面被套就是這個道理。香樟樹一般生長在長江以南,我們團里面北方的朋友可能比較少見到,不過沒有關(guān)系,到了張家界景區(qū)以后里面漫山遍野都是,大家可以走近了細看。
說完省樹、市樹,小陳再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湖南的省花和長沙的市花。湖南的省花是芙蓉花,因湖南江湖河道縱橫交錯,漢唐以來就遍植荷花和木蓮,唐朝詩人譚用之曾在《秋宿湘江遇雨》中寫到:“秋風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里邊的芙蓉國借指湖南,1961年,毛主席<<七律。答友人>>一詩中也有“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里盡朝暉”一句,使這一簡稱更加聞名于世長沙市的市花叫杜鵑花,別名叫映山紅,是一種常見的觀賞花卉,全國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杜鵑花也是毛主席家鄉(xiāng)韶山市的市花,在毛主席誕辰100周年之際原本三四月開放的杜鵑花在寒冬臘月競相開放成為當時的一大奇觀。
長沙導(dǎo)游詞 篇2
長沙雖然比不上繁華的香港,比不上大氣的北京,但仍舊有她自己的美麗。
長沙是個一美麗的地方,這里有美麗的天心閣,愛晚亭。晚上,燈光如同天上的星星,一閃一閃。
長沙的春天鳥語花香,春風習習。陽光三月,花艷麗無比。市花杜鵑花更是無法形容了。
夏天,被稱做“四大火爐”之一的長沙更是熱得不可開交。蟬熱得直叫“知了,知了”,狗熱得吐舌頭,雞耷拉著翅膀。白天,小朋友們不管天氣如何照樣出來玩,他們玩得熱火朝天,連太陽公公都忍不住探出頭來。
秋天,樹葉紛紛落下,果子熟了,農(nóng)民伯伯笑紅了臉。大雁南歸,螞蟻和松鼠已經(jīng)在準備過冬的糧食。
冬天,大雪紛飛,小朋友們可高興了,因為可以打雪仗,堆雪人了!樹葉一片也沒有了,許多小動物也過冬去了。小朋友們都在溫暖的家里看著著這美麗的雪景。。。。。。
長沙一年四季景色誘人,不管白天還是黑夜,她永遠都是一幅慈祥的面孔。
長沙的小吃更是讓人眼花繚亂,有臭豆腐,刮涼粉,烤紅薯,蔥油餅,口味蝦,唆螺。。。。。。。真是讓人數(shù)不勝數(shù),連口水都忍不住流了下來。
長沙的旅游勝地也有很多,比如:太平街,小西門,天心閣,白沙古井,岳麓書院等等一些名勝古跡?墒撬自捳f話得好“人無完人,金無足赤”長沙的美中不足是環(huán)鏡不好,處處可以看見垃圾,空氣受到了很大的污染。
長沙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等我長大以后一定要把她見建設(shè)得更加美好,成為一個更加引人注目的城市。
長沙導(dǎo)游詞 篇3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參加華天旅行社,美麗的湖南之旅,我代表我們旅行社對大家的這次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我是大家這次的導(dǎo)游員,我叫楊莎,非常高興能在這樣在一個美好的日子里與大家相識,在今后的幾天里啊,大家的吃,住,行,游,夠,娛,六方面呢,我都會盡力為大家安排好,首先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位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我們的司機哥哥——小馬大哥,小馬哥哥駕車多年,有著非常好的駕車經(jīng)驗,所以大家在安全方面可以放心啦,在接下來幾天的行程里,將由我們兩位為大家竭誠服務(wù),由我為大家提供導(dǎo)游講解,那么首先在這里預(yù)祝大家這次的湖南之旅過得愉快,希望我們湖南的好山,好水能給大家?guī)硪环莺玫男那椋詈笞4蠹以诤铣缘檬嫘,玩得開心,住得爽心,謝謝!
很高興能跟大家介紹我們的湖南,湖南是個歷史悠久,地域遼闊,人杰地靈,物華天寶的芙蓉國。它位于長江中游南岸,而且大部分地區(qū)處于我國第二淡水湖洞庭湖之南,所以簡稱湖南。
湖南地處歐亞大陸東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熱量充足,氣候比較溫暖就像湖南的辣椒,夠辣的哦,夏天有那么一段時間可以熱導(dǎo)40°,正是因為地域氣候的原因,給湖南造就了冬冷夏熱的氣候,尤其在有長期的梅雨季節(jié),濕氣重,真菌容易滋生,所以我們湖南人啊,就造就了愛吃辣和足浴的風俗習慣......
好啦,剛剛我們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湖南,那么我們的此次的湖南之旅,首先就從長沙開始,我可是位地道的湘妹子哦,我們長沙啊是湖南省的省會,是全湖南省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和旅游集聚地,是我國第一批優(yōu)秀旅游城市,更是一座風景秀麗,環(huán)境優(yōu)美的歷史文化名城,長沙也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楚漢名城”長沙這個名字最早的時候是出現(xiàn)在西周,這個名字的由來說起來又炫又不失其浪漫,是因為天上的星辰而得名,天地人合一,長沙星對應(yīng)的地面,就稱為長沙,又名星沙。
長沙位于湖南中部偏東北的湘江下游,湘江啊,就像一把剪刀,把城市分為東西兩岸,河?xùn)|為發(fā)達的商業(yè)區(qū)和工業(yè)區(qū),河西為高校區(qū)和高科技發(fā)達區(qū)。河?xùn)|是繁華的鬧市,河西則是幽靜的書院。
哈哈,接下來給大家介紹我們長沙的飲食,看我就知道,長沙的飲食文化也是比較豐盛的哦,我就不說那久負盛名的臭豆腐,玉樓東的麻辣仔雞,雙燕樓的餛飩,德園的包子,甘長順楊裕興的面,今天跟各位介紹長沙新美食熱點,待會順便帶大家過去飽嘗一下正宗的湘菜滋味,去領(lǐng)略一下我們長沙人火辣辣的性格吧。
長沙導(dǎo)游詞 篇4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湖南省博物館參觀長沙馬王堆漢墓文物陳列!
談起馬王堆漢墓,總有說不完的話,因為這里蘊藏著太多神奇的傳說與動人的故事。駐足于這批精美絕倫的文物中,我相信愉悅的不僅是眼睛,還有心靈。下面,就請跟我一道,步入這歷史與藝術(shù)的殿堂,去追尋2100年前中國文明的神奇與輝煌!
馬王堆共有三座漢墓,按發(fā)現(xiàn)次序的先后,分別編為一、二、三號墓。其中,一、二號墓呈東西方向平行并列,三號墓在一號墓的南側(cè)。一號墓墓口呈方形,下面為斗形墓坑,是典型的西漢墓葬形式。墓口南北長19.5米,東西寬17.8米,從封土到墓底有20.5米深。自墓口向下有4層臺階,墓室北面有一條由地面幾乎直達墓底的斜坡墓道。墓中共出土漆木器、紡織品、帛畫等各類文物1800余件及一具保存十分完好的女尸。二號墓墓口和中部為圓形,下面3米處為方形,由于曾經(jīng)多次被盜,且白膏泥密封較差,故整個墓葬已嚴重坍塌,僅殘存200余件文物。三號墓與一號墓形制相同,因該墓保存得較好,出土了帛書帛畫、簡牘、漆木器、紡織品等1000多件文物。遺憾的是,該墓尸體已經(jīng)腐爛,僅殘存一具骨架。經(jīng)鑒定,墓主人是一位身高約1.85米、年齡在30歲左右的男性。
馬王堆漢墓位于長沙市東部五里牌地區(qū),距市中心約4公里。這里地勢平坦,地面有土冢兩個。它們大小相仿,平地兀起,中間相連,形狀頗似馬鞍。相傳這里是五代時楚王馬殷的墓地,故名“馬王堆”。但是,根據(jù)北宋《太平寰宇記·長沙縣》的記載,這里是西漢初年長沙定王劉發(fā)葬其母程、唐二姬的墓地,號曰“雙女!。馬王堆這座神奇古墓的墓主人究竟是誰呢?在未發(fā)掘之前,實為千古之謎。1971年底,湖南省軍區(qū)366醫(yī)院(現(xiàn)湖南省武警醫(yī)院)決定在此修建地下病房和倉庫。為了配合基建,我們對此進行了考古發(fā)掘,才揭開了這三座千年地宮的神秘面紗。
一號墓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整,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在墓室底部鋪墊15厘米厚的白膏泥,棺槨上部及四周填塞厚度約為40厘米、重5000多公斤的木炭,再在木炭外面填放1.3米厚的白膏泥,白膏泥之上的填土又每隔半米厚時用夯錘夯實一次。墓中放置木炭主要起防潮、干燥作用,墓中少量水分可以被它吸附。白膏泥學(xué)名叫做微晶高嶺土,是制造瓷器的原料,它有較強的防滲漏和密閉特性。正由于當時采取了這樣的筑墓方式,即深埋密封,該墓的尸體、葬具及大量隨葬器物才能夠完整地保存下來。
三號墓出土的這支紀年木牘上有這樣一段文字:“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奮移主葬郎中,移藏物一編,書到先質(zhì),具奏主藏君”。把這段文字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管家奮將隨葬品及其一份清單遞呈主藏郎中。主藏郎中收到清單后,先后對照實物一一唱讀和驗收,最后將結(jié)果啟奏主藏君!痹谶@支給墓主人去陰曹地府開具的“通行證”上,有“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的記錄,經(jīng)考證指的是漢文帝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即公元前168年2月24日,這就是三號墓墓主人下葬的準確年代。
走進軑侯家經(jīng)過考古發(fā)掘,我們發(fā)現(xiàn)馬王堆是西漢初期軑侯家族的墓地。從二號墓出土的'“利蒼”玉英“軑侯之穎(銅印)和“長沙丞相”(銅。﹣砜,二號墓墓主人應(yīng)該是第一代軑侯、長沙國丞相利蒼。他生于戰(zhàn)國末年,死于西漢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早年得蒼曾跟隨漢高祖劉邦參加過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楚漢之爭,為西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漢初他升任長沙國丞相,極力鞏固中央政權(quán),維護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據(jù)《史記》和《漢書》的記載,于惠帝二年四月(公元前193年)以功再封軑侯。軑,是地名,在現(xiàn)在的河南省羅山縣和光山縣之間,食邑為七百戶,與陳平、張良等萬戶侯相比,是個不太大的侯。但是,由于利蒼在長沙國的獨特地位,所以家族成員生前甘食美服,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死后也得到了厚葬。
長沙導(dǎo)游詞 篇5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樣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見到大家,首先我代表我們公司——歡樂時光旅行社,為大家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歡迎!托大家的宏福,很幸運地成為了各位的導(dǎo)游,我姓王,大家叫我小王就可以了,我身邊的這位,是我們這次旅途中最為勞苦功高的一位,我們的司機劉師傅,劉師傅已有30年的駕車經(jīng)驗,由他行車大家可以放心。
雖然我們的車廂不大,但卻能容納五湖四海,既然我們能從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聚到這個小小的車廂里,借用范偉的一句經(jīng)典名言“緣分啊……”,因為緣分我們坐到了一起,因為緣分我們成為了朋友,既然是朋友,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合適的地方大家要及時提出來,我會立即改正。朋友們注意下我們的車是藍白相間的金龍車,車牌號是,車牌號的后兩位是,也就是我們的團號,希望大家上下車時注意識別。有一首歌叫做《;丶铱纯础,有一種渴望叫做常出來轉(zhuǎn)轉(zhuǎn),說的就是旅游,旅游固然重要,但平安最重要。都說世界像部書,如果您沒有外出旅游,您可只讀了書中之一頁:現(xiàn)在我們一同出游,讓我們共同讀好這屬于中國的一頁。接下來我們來閱讀第一章:這屬于湖南的一頁,第一節(jié)便是長沙,也就是我們今天的第一站。
各位朋友,剛才我們旅游車經(jīng)過的地方是長沙火車站,它于1975年動工,1977年竣工,當時與北京火車站、廣州火車站并稱為中國三大火車站,同時在它建成的時候也是當時國內(nèi)的十大建筑之一。
在全國鐵道網(wǎng)上一共有十六個鐵道局兩個鐵道集團公司,可以說每天發(fā)行的火車趟次不計其數(shù),其中有一趟次火車非常特別,它就是T1次火車。T1次火車起點是北京,終點站是長沙。我們從感情上認為這是一種特殊的象征意義,是湖南人毛澤東締造了新中國,湖南長沙永遠跟首都北京脈絡(luò)相聯(lián)。我們現(xiàn)在可以看到,長沙火車站的主體建筑是一座鐘樓,它每到整點都會響起<<東方紅>>這首歌曲。它的造型是一支火炬,也有的朋友說它像一個紅紅火火的小辣椒象征著湖南人民的耿直和血性。
文化大革命中,鄧小平復(fù)出后大力強調(diào)發(fā)展國民經(jīng)濟,充分發(fā)揮鐵路“大動脈”的巨大作用。造型體現(xiàn)“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湖南長沙導(dǎo)游詞湖南長沙導(dǎo)游詞。當時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間,在長沙新建火車站有比較特殊的政治意義。湖南是毛主席的家鄉(xiāng),長沙又是毛主席早期從事革命活動的城市,政治意義非同一般。因此上級部門要求長沙火車站的造型能表達“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一主題思想。 為了表現(xiàn)這個主題,設(shè)計人員進行了廣泛的探討,提出了眾多的設(shè)計方案。建“民族風格”的鐘樓和火炬。由于長沙火車站建設(shè)中特殊的政治要求,綜合各種設(shè)想,最后長沙車站確定了一個獨特的立面方案: 前后錯層、地道進站的田字形平面,和帶有民族風格的鐘樓火炬,象征著長沙是毛主席最早點燃革命烈火的地方。 鐘樓,是車站設(shè)計里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它的出現(xiàn),無論從人民需要還是從車站建設(shè),都是必要的。
長沙導(dǎo)游詞 篇6
大家好!歡迎觀光天心閣。本人是景區(qū)講解員,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讓大家對古城長沙和天心古閣厚重的歷史文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天心閣是古城長沙的標志和象征,是長沙歷史文化發(fā)展的見證,自古素有“瀟湘古閣,秦漢名城”的美譽,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因其地脈隆起,主吉祥之兆,故一直被視為長沙的風水寶地。景區(qū)建于,是為保護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墻和400多年歷史的古閣樓而修建的長沙第一個園林景點。
首先大家觀賞到的是“薰風亭”和“倫鑒池”。“薰”是一種香草,“薰風”即“香風”;亭子建于盛夏,四面清香宜人,故此得名。紅巖石壁上的“倫鑒”兩字,“倫”為類似之意,“鑒”為鏡子之意,意思就是指池水象鏡面一樣明凈。話說唐太宗李世民在諫官魏征過世后,悲傷之余留下了“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的千古名訓(xùn),“倫鑒”一名由此而來。
天心閣是楚漢文化長沙之魂,而長沙是國務(wù)院公布的我國首批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天心閣是長沙的象征 , 見證了長沙的歷史發(fā)展和變遷。世界上所有的城市史都有因市成鎮(zhèn),因鎮(zhèn)而城的歷史,所以長沙城歷史由來以久,據(jù)史書記載早見于《逸周書·王會篇》的西周王朝,長沙城歷經(jīng)幾千年,不遷不移,不動不改,至今繁衍生息,在當今的城市極為罕見。長沙的每一個建設(shè)項目都有可能挖掘出一批珍貴文物:如西漢馬王堆女尸,商周青銅器,走馬樓三國竹簡等等……舉不勝舉。
現(xiàn)在大家看到的這片錯落有致的石林,是景區(qū)的《歷史名人石刻畫廊》,它刻繪了33位對我們湖南有過突出貢獻的歷史名人,他們有的在湖南出生,有的在湖南為官,其中湘籍16人。炎帝神農(nóng)氏,品百草造福于民,他晚年因誤食一種叫“火焰草”(又稱“斷腸草”)的植物而謝世于湖南,炎帝陵就在我們湖南株州的炎陵縣;朱熹、張軾為長沙岳麓山下的岳麓書院主講;李芾,長沙(古稱潭州)知州既湖南安撫使,南宋末期人,在元兵攻打長沙三日守城無望的情況下,領(lǐng)全家十九口人集體自盡,以示忠烈;曾國藩,湖南湘鄉(xiāng)人,清朝道光年間洋務(wù)派首領(lǐng)之一,創(chuàng)建了 “無湘不成軍”的湘軍,曾瘋狂鎮(zhèn)壓太平軍,后被捻軍所敗,但他的為人處世之道歷來被后人所學(xué)習、傳頌,所著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中;魏源,湖南隆回人,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在林則徐支持下著有50卷《海國圖志》,被稱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郭嵩燾,湖南湘陰人,清末外交官,近代中國向西方國家派出的第一位常駐使臣,出使(新加坡)期間,取用公款只薪水與房租兩項,嘗言:“ 廉才 君子以自責,不宜以責人; 惠者 君子以自盡,不宜以望于人”,時稱名言。
前方大家看到的是入勝亭,有“扶搖向天心,到此方入勝”之說,意思是說天心勝境由此開始。請注意上面的對聯(lián),上聯(lián)“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聯(lián)是“心到無私心自寬”。此為嵌字聯(lián),又是藏頭詩。大家看出來了沒有,對了,就是我們景區(qū)的名字“天心”了,此聯(lián)一番修身哲理盡在其中。
長沙導(dǎo)游詞 篇7
長沙歷史距今約15—20萬年以前,長沙有人類的活動。約公元公元前2520_年,長沙新石器時代進入龍山文化階段。傳說始祖炎帝和黃帝都曾來過長沙。長沙,夏代屬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時代,三苗國消失了,但三苗后裔仍然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這時長沙屬“揚越”(又叫“荊蠻”),史稱“揚越之地”。《逸周書?王會》記載,周初營建雒邑告成,各方諸侯來賀,貢物中有“長沙鱉”一種,這是“長沙”一名見于史籍的最早記載。春秋末期,楚國(荊楚)的勢力進入長沙。
戰(zhàn)國中期,楚國實行變法,國力強盛,對南展開大規(guī)模的軍事行動,湖南全境納入了楚國版圖,長沙成為楚國南部的軍事重鎮(zhèn),楚國在長沙建立了城邑。秦國滅掉楚國,在原楚江南之地設(shè)立“長沙郡”,長沙為秦代36郡之一。從秦代開始,長沙開始納入中國統(tǒng)一的政治版圖。公元前220_年封西漢王朝開國功臣吳芮為長沙王,以原秦朝的長沙郡建長沙國,將湘縣改名臨湘縣,臨湘縣駐所作為國都,也標志著湖南歷史上出現(xiàn)了第一個諸侯國,長沙成為王國都城。公元8年,王莽篡位自立為帝建“新朝”,長沙國改名“填蠻郡”,國都臨湘改名“撫睦縣”。
公元20_年(建武二年),劉秀遙封西漢末代長沙王劉舜之子劉興為長沙王,復(fù)建長沙國,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勢。三國時期,220_年孫權(quán)奪取長沙至279年西晉滅吳,長沙屬于孫吳之地。257年,長沙東部為衡東郡(治所翻縣,今衡陽市)。265年,長沙郡的安成縣(今屬江西省)和豫章、廬陵兩郡幾縣設(shè)立安成郡,長沙郡瞎地進一步縮小。280年(太康十年),晉武帝封其第六子司馬×為長沙王,以郡為國。
西晉初期,長沙郡仍隸屬荊州。589年(陳禎明三年|隋開皇九年正月),隋軍渡過長江,攻克建康。隋煬帝時,潭州又改為長沙郡。620_年,唐王朝在長沙設(shè)立潭州總管府,620_年總管府改為都督府。五代十國時期,此時的湖湘地區(qū)出現(xiàn)了一個由馬殷建立的楚國。963年宋朝占領(lǐng)長沙。南宋初建炎四年正月,金兵攻陷長沙,屠城而去。南宋中后期,長沙時局相對穩(wěn)定,有重臣名將劉鎬、張孝祥、辛棄疾、周必大、真德秀、魏了翁、向士壁、汪立信、文天祥、李芾等任職長沙。清軍入關(guān)后,明將何騰蛟總督湖廣、四川、云貴軍務(wù),駐節(jié)長沙。云集湖南并肩抗擊南下清兵。
后何騰蛟兵敗被俘,嚴詞拒降,絕食七日后被殺。直至清順治四年,長沙才歸入清朝。李錦、李來亨等率部轉(zhuǎn)入四川繼續(xù)抗清。清咸豐二年(1852),太平軍領(lǐng)袖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石達開等率軍攻打長沙,因長沙城垣高厚久攻未下。光緒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根據(jù)《中日通商行船續(xù)約》第十款規(guī)定,開放長沙為通商口岸。1898年2月21日,由譚嗣同、皮錫瑞、唐才常等人在長沙發(fā)起成立維新派政治團體“南學(xué)會”。譚嗣同、皮錫瑞任學(xué)會會長,長沙設(shè)總會,各縣設(shè)分會。戊戌政變后解散。由譚嗣同等發(fā)起,于1897年10月在長沙創(chuàng)辦時務(wù)學(xué)堂。教學(xué)內(nèi)容包括經(jīng)、史、諸子和西方的政治法律與自然科學(xué)。戊戌政變后改為求是書院。1920_年2月15日華興會成立在長沙成立。黃興為會長,宋教仁、劉揆一為副會長。
武昌起義后,湖南革命黨人首先響應(yīng)。1920_年10月22日焦達峰、陳作新等率新軍革命士兵和會黨舉義,占領(lǐng)長沙城。1920_年5月21日,國民黨何鍵所部第35軍第33團團長許克祥在長沙發(fā)動叛亂,襲擊湖南省工會、農(nóng)會及各革命組織,捕殺共產(chǎn)黨員和工農(nóng)群眾100余人。21日電報代日韻目是“馬”字,故這一事件稱“馬日事變”。1930年8月在瀏陽永和由紅軍第一、第三兩軍團組成,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任總政治委員,亦稱“中央紅軍”或“紅一方面軍”。1949年8月5日,駐守長沙的國民黨高級將領(lǐng)程潛、陳明仁起義,長沙和平解放。長沙市人民政府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