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井導游詞(精選3篇)
紅井導游詞 篇1
自從小學二年級學過《吃水不忘挖井人》之后,我總是對瑞金紅井念念不忘,常嚷著爸爸、媽媽帶我去瑞金紅井游玩。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總算逮到了一個機會,讓爸爸、媽媽帶我去瑞金紅井旅游。這天,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又帶著好奇的疑問來到了瑞金。一下車,我們不顧火辣的太陽,直向紅井奔去。我剛到紅井,發現紅井只不過是一口普普通通的井而已,沒有什么好稀奇的。等我回過神來,才發現紅井旁邊矗立著一塊紀念碑,上面刻著“吃啥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__”。我這才知道,這口井是毛__挖的。但是,我還是不知道,毛__為什么要挖這口井呢?原來,附近的村民全部都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水。自成挖了這口井,村民們就不需要到外面去挑水了,這是毛__關心群眾的做的好事。我忽然看見有人在井里打了滿滿一桶水上來,看見他打水,我的手心也有點癢癢的,便跑過去,拿起桶開始打水。只見我左搖右晃,水不聽使喚,總是在水桶外面溜來溜去。就這樣過去了十幾分鐘,我有點急了。這時,媽媽告訴我:“要把水桶口朝下放到井里,在左右搖擺才能打到一桶滿滿的水”。我照著做,果然,我也打起了一桶滿滿的水。我拿起水瓢嘗了一口,這里的水非常潤滑可可,簡直跟山泉水不分上下。井邊還有一個毛__和紅軍挖井時的雕像,那情景可壯觀了。我還發現井邊還有用雕刻刻出的我們學過的《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課文。
我們一家人沿著平坦的小路走到一個風景獨特的地方,參觀當年毛__帶領大家挖的這口井。爺爺告訴我,沙洲壩這個地方沒有水,過去還有這樣的順口溜:“有女莫嫁沙洲壩,三天無雨沒水洗手帕。”老百姓喝的水都是塘里的泥水。毛__為了解決老百姓喝水的問題,就帶領紅軍戰士在離村莊不遠的地方挖了一口井,老百姓給這口井起了個名字,叫“紅井”。毛__離開了瑞金以后,老百姓在紅井旁邊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寫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毛__。我們去參觀時,都喝了這口井的水,那水又清又甜。我叔叔還買了兩瓶紅井水,帶回上海作紀念。
瑞金紅井真有趣,我愛瑞金紅井。
紅井導游詞 篇2
我的家鄉江西瑞金是個山清水秀,瓜果飄香,美麗富饒,充滿魅力的地方。
你瞧,操場上的小草在春風吹拂下不禁探出頭來看這美好的世界,桃花也向你張開了害羞的臉,楊柳伸了伸懶腰,梳理她那細長的秀發。山上也生機勃勃,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層層疊疊,疊疊層層。泉水開始叮咚叮咚地響起來,布谷鳥也亮開了她那美妙的歌喉,布谷—喔噢、布谷—喔噢地唱著。我明白了,這是瑞金的自然景色之美。
你瞧,農田里豐收了,黃澄澄的臍橙像一個個淘氣的孩子,在樹上露出惹人喜愛的圓臉,等待著農民伯伯的檢閱。板粟籽也急不可耐地從帶刺的殼里鉆出來,向人們展示他那青蛙一樣的肥肚子。黑溜溜的甘蔗也被太陽曬得黝黑黝黑,正挺直腰板等著農民伯伯把他們甘蔗地運送到集市上去趕集。黃澄澄的,黑溜溜的,紅彤彤的,再加上綠油油的綠葉相襯,構成了一幅原生態的.田園風景畫。我明白了,這里瑞金田園豐收之美。
你睢,寒冬臘月,家家戶戶就會做香腸,香腸一曬好,整個城市都沉浸在這濃濃的香味中。瑞金還有八大特產,瑞金魚丸,瑞金肉丸,瑞金擂茶,瑞金荸薺,瑞金芋子餃,牛肉湯,紅軍燜鴨,江西土紙。我明白了,這是瑞金的富饒之美。
你瞧,商場里,各種商品琳瑯滿目,顧客擠滿了商場,老板一邊點著大把大把的鈔票一邊呵呵地笑著。花花綠綠的廣告牌也錯落有致,紅色故都,七彩瑞金的公益廣告牌在太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瑞金還是個不夜城,瑞金的晚上各個廣場上匯聚著各式各樣的燈,瑞金此時像是一個燈的海洋,光的世界。你聽,這邊剛剛唱響宋祖英的《十送紅軍》,那邊又響起降央蘭澤的《遇上你是我的緣》,一會又傳來騰格爾的《天堂》。我明白了,這是瑞金繁華之美。
你瞧,中華蘇維埃政府從瑞金誕生,兩萬五千里長征從瑞金出發,蘇維埃中央臨時政府舊址、紅井、紅軍紀念塔、紅色紀念館,這些都是紅色景點,也難怪瑞金會稱之為紅色故都。其中紅井還是毛__親自帶領村民開鑿的呢,原來是有這么多紅色景點。紅軍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深深地影響著每個瑞金人,如今的瑞金人繼承了紅軍的優良傳統,瑞金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堅持不懈,不到最后一刻誓不罷休,所以現在的瑞金才會這么繁榮。我明白了,這是瑞金的紅色之美。
我愛你,瑞金!
紅井導游詞 篇3
我懷著迫不及待的心情踏進了紅井,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竹林,夏天時可以躲在郁郁蔥蔥的竹林下乘涼。竹林的右邊還有幾座雕塑,有的士兵挑著水桶,有的士兵是河邊上的水兵,談天說地,有的士兵正悠閑地喝茶,他們個個都昂首挺胸,神態各異,生動的描繪了抗戰時的情景。
夏天的時候,金燦燦的油菜花成了孩子們的樂園,有的孩子在花叢中捉迷藏,有的孩子在花叢中欣賞著花朵,有的孩子在花叢中捉蝴蝶,。我站在高處往油菜花地看,放眼望去,大地就像鋪上了一張金色的地毯。
再往前走就來到了紅井,關于紅井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住沙洲壩的人都沒有甘甜可口的水喝,只好喝臟塘水過日子,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沙洲壩、沙洲壩,沒有水來洗手帕。有一天,毛__從外面辦事回來,看見鄉親們在喝臟塘水,就下定決心帶領鄉親門挖一口井,在毛__的帶領下。終于挖好了一口井。抗日戰爭結束后,相親們為了紀念毛__,就在近旁立了一塊碑,上面刻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__。”
這甘甜的紅井水養育了一代代沙洲壩人們,紅井已經成為人們飲水思源的紀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