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景點導游詞(精選5篇)
溫州景點導游詞 篇1
人們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但在甌江之畔有一顆璀璨的明珠,一座美麗的城市,它就是我心中的天堂,我的家鄉——溫暖之州、溫馨之州——溫州。
如今,隨著現代化化建設的突飛猛進,溫州已成為國際性的輕工城。打火機、皮鞋、眼鏡、筆、鎖服裝……不正是溫州向國際性輕工城邁進的起點嗎?
溫州的小吃特別有特色。每當夜幕降臨時,街頭巷尾的小吃大排檔便陸陸續續開張了。那些香噴噴、熱騰騰的餛飩、湯圓、餃子、魚圓湯會讓你饞涎欲滴。更具特色的還是那些活蹦亂跳的各種水產,像蠶蝦、河蚌、螃蟹、河鰻……燒熟后香氣四溢,你會吃不了兜著走呢!
溫州的景色更是一絕。松臺廣場山明水秀,怪石嶙峋,其中軸線把蟬街和松臺山峰連接成直線。它既是文化廣場,又是松臺山公園出入口廣場,體現了溫州的歷史和人文地理,突出了山文化和水文化。
溫州的變化,值得我們溫州人為之驕傲!
溫州景點導游詞 篇2
各位,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就是文天祥的塑像。文天祥生于吉州廬陵文三村,故稱“文三先生”,他幼年好學,文天祥歷任刑部郎官、江西提刑、尚書左司郎官等職。
各位可以看到祠兩側有六幅壁畫,這六幅壁畫就生動的描繪了文天祥從平江抗元到英勇就義的后半生。第一幅“誓師護國”。描繪的是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因元軍大舉進攻,宋軍的長江防線全線崩潰,朝廷下詔讓各地組織兵馬勤王。文天祥立即捐獻家資充當軍費,招募當地豪杰,組織義軍三萬,開赴臨安。宋朝命令他發兵援救常州。由于元軍攻勢猛烈,江西義軍雖英勇作戰,然最終因為孤立無援,抗爭失敗。
第二幅“追蹤扈蹕”。描繪了當時臨安岌岌可危。文天祥奉命前往元軍大營議和,在談判過程中,文天祥據理力爭。但與此同時,南宋朝廷卻派人前往文天祥軍營,宣布解散文天祥的軍隊。元軍將領得知文天祥軍隊已經被解散,故下令逮捕他。當文天祥被押送到鎮江的時候,得當地義士相救脫險。來到江心嶼尋找當時南蹦的幼主益、趙二王,面對龍翔寺里先帝宋高宗趙構留下的御座和“清輝浴光”的遺墨,痛哭流涕,在龍翔寺的墻上寫下了《北歸宿中川寺》,以詩明志,想要恢復宋室。
第二幅“南疆擊虜”。描繪的是元軍大舉來攻,文天祥在率部五坡嶺造飯時被元軍攻擊,兵敗,文天祥被俘。
文天祥遂被張弘范押往崖山,讓他寫信招降張世杰。文天祥說:“我不能保護父母,難道還能教別人背叛父母嗎?”張弘范不聽,一再強迫文天祥寫信。文天祥于是將自己前些日子所寫的《過零丁洋》一詩抄錄給張弘范。當張弘范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兩句時,不禁也受到感動,不再強逼文天祥了。寫《過零丁洋》二十余天后,南宋在崖山海戰慘敗后,陸秀夫背著八歲幼帝趙昺跳海而死,南宋滅亡。
第四幅“陰房正氣”,描繪的是文天祥被押送到元大都,張弘范向元世祖請示如何處理文天祥,元世祖說:“誰家無忠臣?”命令張弘范對文天祥以禮相待。元世祖還派人一再勸降文天祥,文天祥卻始終沒有屈服。就這樣,文天祥在監獄中度過了三年。獄中的生活很苦,可是文天祥強忍痛苦,寫出了不少詩篇。
第五幅“抗節成仁”。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世祖召見文天祥,親自勸降,文天祥說道:“我是大宋的宰相。國家滅亡了,我只求速死。不當久生。”元世祖又問“那你愿意怎么樣?”文天祥回答:“但愿一死足矣!”元世祖十分氣惱,于是下令立即處死文天祥。
次日,文天祥被押解到菜市口刑場。監斬官問:“丞相還有甚什么話要說?回奏還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還有什么可說的?”他問監斬官:“哪邊是南方?”有人給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說:“我的事情完結了,心中無愧了!”于是引頸就刑,從容就義,死后在他的帶中發現一首詩“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
最后一幅描繪的是“永懷忠烈”。文天祥殺身以成仁,其浩然正氣萬古流芳。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廣為傳頌!所以人們懷著一顆崇敬的心去懷念這位抗元英雄。
各位,兩側回廊成列的有關詩詞碑刻共有22方,其中文天祥的詩刻共有4方,其余18方都為明清眾名人的題詠,現在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欣賞下。
溫州景點導游詞
溫州景點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小桔燈旅行社的導游。我叫金孫瀅,可以叫我金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出發前往溫州。
溫州依山傍水,熱鬧繁華,大家選擇這兒旅游是個不錯的選擇。
第一站:百丈漈
百丈漈位于溫州文成,里面有著中華第一瀑布,因此遠近聞名。旅行大巴順著盤山公路一點一點爬山山頂,頓時看到朦朧的云霧若隱若現。終于經過半個小時的盤山公路來到景區,路兩旁都是嚷嚷賣雨衣的店鋪。金導在這可要提醒一下,為什么要買雨衣呢?因為中華第一大瀑布飛瀉下來,仿佛下雨一樣,這里因此得名——避暑山莊。好了,進入景區,就迎來了一連串陡峭的下坡樓梯。啊!大家聽見水聲了嗎?嘩嘩啦啦,猶如在辦演唱會。好涼爽啊!這可真是涼快呀!這里好玩好棒好壯觀,但下面的景色也會讓你如癡如醉。
第二站:猴王谷
下面是第二站——猴王谷,這里有著假山、水流、魚蝦,還有一個山洞,一眼看不到盡頭。大家坐上山洞游覽車后,請做好心理準備,里面如同下雪天哦!終于開出了山洞,展現在面前的是十八塊大石頭,每塊上有不同國家的“猴”字,每塊石頭都有好幾只猴子,有的在給對方撓癢癢,有的在跳舞,還有的在扮鬼臉。這正象征著十八羅漢,上面都是避暑山莊,如果累了、熱了,我們可以去上面休息休息哦!
第三站:南鹿列大沙灘
下面我們乘船到南鹿列島大沙灘,經過80分鐘后,一片金黃色映入眼簾。只見一個女孩歡快地奔向大海,在沙灘留下了一串小巧的腳印。這好像是成長的足跡,一步一個腳印……嘿!遠處爬來一群海龜,它們雖然爬得很慢,但很敏捷。海灘上人山人海,卻沒有一個人因踩到它們而滑倒。
好了,溫州三日游到此結束,下次來溫州記得找我——金導。
溫州景點導游詞 篇4
北宋熙寧間(1068—1077)九牛山尖古塔被雷震圮,邑令葛逢以“青龍有聲井邑興”遷建于此。“時有僧曰梅塔主者,建塔九層,并建塔院,設鐘鼓。”
南宋淳熙間(1174-1189),縣令趙彥暉、袁采續建。塔高約18米,系六面七層樓閣式磚塔。須彌座。每層平座為平磚疊澀。八角倚柱,方形?柱,明間設?門,次間雕佛像,菱角牙子疊澀出檐,斗栱四鋪作。葫蘆形塔頂,塔磚上舍錢題記多處。
原塔院淳熙二年至五年(1175—1178),縣令趙彥暉、袁采續行修建,五十年代拆毀。塔高約18米,磚結構,六面七級空心樓閣式。菱角牙子疊澀出檐,檐有生起,翼角微翹,檐下用四鋪作平斗拱。平座為平磚疊澀,挑出甚淺,不施斗拱,八角倚柱,方形式柱,明間壺門,次間雕佛像,塔磚上舍錢題記頗多。造型壯美,為“蕭臺八景”之一。東塔高聳海空,時見云煙繚繞,數十里外就可望見。元李孝光《東塔云煙》詩云:“海月四更多塔去,天風萬里擘松開。煙消日出無人到,獨自看云山上來。”名士登臨游覽頗不乏人,今塔下路旁還刻有“王梅溪讀書外”等字樣。
該塔莊嚴挺秀,雕刻優美,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1989年列為浙江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溫州景點導游詞 篇5
高氏家族墓位于浙江省樂清市北白象高岙村。
高氏家族墓建于明代。墓地依山并環宗祠而筑,布局獨特,為高友璣及其家族成員墓地。高友璣(1461-1546),字肅政,號南屏,明弘治三年(1490年)進士,官至刑部尚書,謚襄簡,著有《南屏遺稿》。其中高友璣墓最具規模、形制獨特,主體建筑為三座四柱三樓式神位牌樓組合而成,并將祖孫四代七人的墓碑按昭穆之制分列其中,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和時代風格,實屬罕見。墓由神道門、華表等仿木石構和石像生組成。墓由神道門、華表等仿木石構和石像生組成。分三組,中為高友璣及其祖父、父親墓,左為高友璣長子、三子墓,右為次子、四子墓,均按左昭右穆禮俗排列。三組墓各建神位牌樓,中間一組為四柱三牌樓,兩側均為六柱五牌樓,歇山頂。有碑亭兩座,四柱單間,五鋪作雙抄偷心造,歇山頂。
該墓為研究明代品官及家族墓葬制、葬俗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高友璣墓的石作建筑均仿木構形式,工藝精湛、造型美觀,是明代石構建筑中的佳品。20__年高世家族墓作為明代的古墓葬,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