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堤導游詞(精選5篇)
蘇堤導游詞 篇1
景點位于西湖的西部水域,西距湖西岸約500米,范圍約9.66公頃。它是由蘇堤和六橋、御碑及御亭、御書樓遺址等組成。在堤上可欣賞到堤體東西兩側景域內的整個西湖水域和環湖景觀,即:堤西的西里湖水域,堤東的外湖水域、湖南、西、北群山山巒,以及湖中三島和湖東面的沿湖景觀。
宋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東坡)第二次來杭做知州(任期1089年-1091年)時,見西湖草長水涸,葑田已占西湖之半,于是在第二年上書朝廷,要求疏浚西湖。憑著朝廷給他的100道僧人的“度牒”,采用以工代賑的方法募民開湖,花了20多萬人工,終于把葑草打撩干凈,并用挖出的葑草和淤泥筑起了這條長堤。后人為緬懷他,稱此堤為“蘇公堤”,簡稱“蘇堤”。南宋年間,在堤上先后辟建了亭臺樓閣,成了湖上游覽的喧鬧之地。1988年,在堤的南端建起了杭州蘇東坡紀念館,內有蘇東坡雕像和蘇東坡歷史資料展廳。
蘇堤歷史悠久,景致迷人,環境幽靜,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當春日的拂曉晨光初啟,宿霧還未散去,堤上垂柳輕拂、桃花綻放,洋溢著春機盎然的活潑景象。沿堤漫行時如畫圖般逐漸展開的湖山勝景讓人心醉。因此素有“煙柳畫橋”之稱,自古至今均為觀賞西湖全景最佳處。
蘇堤導游詞 篇2
各位小朋友們你們好,今天我將帶領你們走近我們都很熟悉的蘇東坡。蘇東坡又名蘇軾,字子瞻,又宇和仲,自號東坡居士,眉山人,是我國北宋的文學家、書畫家,他可是唐宋八大之一,在書法上雖取法古人,卻又能自創新意,充滿了天真爛漫的趣味。蘇東坡不但書法寫得好,畫也畫得栩栩如生,喜歡畫枯木爛石。蘇東坡自稱有三件不如別人的事,就是喝酒、下棋和唱曲子,但他的的詩文卻名垂后世。
我想大家一定知道蘇堤,遠處望去,蘇堤宛如一條飄逸于湖上的翠綠錦帶,在春天那真是西湖景致六吊橋,間株楊柳間株桃,而蘇堤這個名字也是由蘇東坡而來的。蘇東坡曾在杭州當過兩次官。他第一次來杭州當時三十六歲,官職是通判。蘇東坡上任后,致力西湖水利和杭州城市發展的調查研究,西湖的疏浚取決于六井的暢通,蘇東坡決定首先對杭州的六井進行大規模的通暢修復,但修復六井剛剛開始,蘇東坡就被調走了。但沒想到的是,五十四蘇東坡又被調了回來當知州,他又想疏浚西湖,但當時西湖的情況十分糟糕,湖面因為雜草淤塞而大面積縮小,在蘇東坡和杭州人民經過許許多多的困難后,又把浚出來的'大量淤泥,在湖中建筑了一條溝通西湖南北岸的長堤,堤上修建了六座石橋以流通湖水,在堤上種上芙蓉、楊柳和各種花草,后來,人們為了紀念蘇東坡,把這一條堤稱為蘇堤。
蘇堤導游詞 篇3
據《元史》記載,元祐五年(1090)蘇東坡任杭州刺史時,曾疏浚西湖,并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筑起一條南北走向的堤岸。蘇東坡主持修筑的堤岸,大約是日后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棲霞嶺下這一條堤岸的雛形。雖說是雛形,但是,構成這一條堤岸最著名的六條橋,即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都已經有了。據說,這些名字都出自蘇東坡的錦心繡口。
蘇東坡本人的詩歌中,有關于修筑這條堤岸的清楚記載:“我來錢塘拓湖綠,大堤士女爭昌豐。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軾在潁州》)
南宋開始,蘇東坡主持修建的這一條堤岸,已經成為西湖十景之首,名曰“蘇堤春曉”。不過,可以肯定,今天游人所見的蘇堤,早已不復蘇東坡修筑的原樣,一定經過了無數次的增補修葺,整飭路面,植樹造林。比如,在里西湖修筑了“楊公堤”的明代弘治年間杭州知州楊孟瑛,就曾經將部分疏浚西湖的淤泥用于補益“蘇堤”。也就是說,今日“蘇堤”之美,并非成就于蘇東坡一人之手。
后人為懷念蘇東坡浚湖筑堤的政績,就將這條南北長堤稱為蘇堤。春日之晨,六橋煙柳籠紗,幾聲鶯啼,報道蘇堤春早,有民謠唱道:“西湖景致六吊橋,一株楊柳一株桃。”“西湖十景”中的蘇堤春曉就此而得名。
蘇堤導游詞 篇4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漫步在蘇堤上了。這兒是蘇堤的南端,我們沿著這條長堤一路往北,全程2.8公里。請各位邊游覽邊聽我介紹。
杭州蘇堤是北宋元?五年(1090),詩人蘇軾(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構筑并歷經后世演變而形成的,杭州人民為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把它命名為“蘇堤”。
蘇東坡他是四川眉山人,姓蘇名軾,字子瞻,“東坡”是他的號。他生于公元1037年,卒于公元1101年,享年64歲。于北宋后期兩次來杭任職。他第一次來杭為官是在北宋神宗熙寧四年至熙寧七年(公元1071―1074年),任了三年通判。通判的職位僅次于知州,相當于現在的副市長。第二次來杭任職是北宋哲宗元?四年至元?六年(公元1089―1091年),任知州兩年。知州相當于市長。難怪杭州人喜歡說,蘇東坡是杭州的老市長。這位“老市長”給我們留下了“一湖,一堤,一傳世絕詩”,一湖即“西湖”,一堤“蘇堤”,一傳世絕詩即《飲湖上初晴后雨》。杭州也因他而建有“蘇東坡紀念館”、“東波路”、還出了一道名菜“東坡肉”,可見杭州人對蘇東坡的感情之深了。
蘇堤因景色迷人,環境幽靜而被人們俗稱為“情人堤”,它是情人們悠閑漫步,談情說愛的好去處。提上自北而南分別建有6座石拱橋,他們是跨虹橋、東浦橋、壓堤橋、望山橋、鎖瀾橋和映波橋。南宋年間,蘇堤先后辟建了亭臺樓閣,成了湖上游覽的喧鬧之地。由于堤旁遍植各種花木,其中尤其以柳樹和桃樹為主,故有“西湖景致六吊橋,間株楊柳間株桃”的民諺。元代的“錢塘十景”中此處又稱為“六橋煙柳”。蘇堤四季景色各異,尤以春天景色最令人心醉。由于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蘇堤上的楊柳較之西湖別的地方的楊柳萌芽要早,因而它成了大自然的信使,率先告訴人們春天的來臨。清康熙皇帝南巡杭州,品題西湖十景時,選擇了南宋畫家的幾幅畫,改動了幾個字,以“蘇堤春曉”為十景之首。走在堤上,站在橋上,湖山勝景如畫圖般展開,萬種風情,任人領略。
(各位團友,我們的游湖結束后,我們經過南山路去雷鋒塔參觀游覽)
蘇堤導游詞 篇5
春暖花開的季節,又適逢小長假,在做完所有假期作業后,我像一只被放飛的小鳥,懷著喜悅的.心情,跟隨爸爸媽媽來到了蘇堤,欣賞西湖美麗的風景。
到了蘇堤北口,我們發現這里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一路上,我們隨著人流、聞著花香、哼著小調,慢悠悠的向前走,有一種說不盡的舒暢。湖邊的柳樹嫩綠嫩綠的,它們紛紛垂下了長長的枝條,伸向平靜的湖面。一陣和煦的春風拂來,柳枝隨風搖擺,湖面蕩起漣漪。有樹自然也有草,柳樹旁邊的小草翠綠翠綠的,它們剛從地里探出頭來,正好奇的四處張望著,欣賞這美麗的風景。
湖邊的桃花美極了,散發著陣陣誘人的花香。它們有的只開出兩三片花瓣;有的已經完全開放了,露出了粉紅色的笑臉;有的`還是含苞欲放,緊緊地夾著自己的花瓣。桃紅柳綠,生機盎然,用來形容現在的蘇堤,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在領略了蘇堤美麗的自然風光后,我們又參觀了蘇東坡紀念館。蘇東坡先生是北宋時期的大文豪,他和杭州有著不解之緣,在杭州主持修建了蘇堤,并留下了三百多篇歌頌杭州的美麗詩篇。
從紀念館出來,我們沿著林間小道,繼續穿梭在美麗的風景中,不知不覺間,勝利到達了目的地——杭州虎跑公園。這時候,我們才感覺到腿酸腳痛,但與一路上的風景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