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大佛導游詞(精選3篇)
南山大佛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我們南山旅游景區(qū)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宗教文化園,包括佛教的香水庵、南山禪寺和開光不久的世界第一錫青銅鑄大座佛——南山大佛,道教的南山道院和靈源觀等。第二部分是歷史文化園,這是一處以朝代為序,以不同風格的建筑群和大量的文化內(nèi)涵建造的大型主題公園。大家現(xiàn)在參觀的是第一部分——宗教文化園
現(xiàn)在我們就去參觀南山景區(qū)最大的亮點南山大佛。這尊舉世罕見的錫青銅大坐佛,高38.66米,重約380噸,連底座高47.46米,蓮花座下,有三層建筑,總計高度為18.8米,面積為8900平方米,包括功德堂、萬佛堂和佛教文化藝術(shù)博物館。底座前面這個臺階共有360級,高58.66米。從底面到大佛頭頂,高達102米。大佛由232件佛體,108塊蓮花瓣、302個發(fā)髻,總共642塊錫青銅鑄件
組合而成,內(nèi)里骨架鋼材達120多噸。38.66米有多高,47.46米有多高,102米有多高,打個比方,它分別相當于一幢十層、十七層和三十五層樓房的高度。
在中國,高度22米以上的青銅大坐佛共有四尊:一尊是宋朝開寶元年鑄造的22米高的河北正定隆興寺大佛;另一尊是1918年西藏日喀則的扎什倫布寺鑄造的26.2米高的“強巴大佛”;第三尊是1990年香港大嶼山木魚峰上聳立的高26.4米的“天壇大佛”。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尊“南山大佛”超過了“正定大菩薩”、“強巴大佛”、“天壇大佛”,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高的青銅大坐佛!
這位大佛是佛教的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釋迦牟尼是北印度人,他是迦毗羅國王的太子,姓喬達摩,名字叫悉達多,關(guān)于他的成佛,佛教界流傳著一個十分動人的傳說故事。他從小生活在宮廷里,過著十分優(yōu)裕的生活,父親見他天資聰慧,相貌奇?zhèn)ィ芪纳莆洌瑢λM艽螅谕^承王位以后建功立業(yè),成為一個“轉(zhuǎn)輪王”。可是悉達多看到當時古印度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銳,看到人世間眾人所經(jīng)歷的生老病死等種.種苦難,決心尋求擺脫世界上這些苦難的辦法,終于在29歲那年(一說是19)舍棄王族的豪華生活,換去太子的衣服,剃去頭發(fā),成為一個修道者。春去冬來,在六年的苦行生活中,他做了種.種殘酷的自我折磨,但換來的卻是消瘦的面容和虛弱的體質(zhì),事實使他懂得苦行是徒勞無益的。因而他毅然放棄苦行,步入尼連河,洗凈身上的污垢,隨后又接受了一位牧女供養(yǎng)的糜乳。在恢復了氣力以后,他獨自來到伽耶城外的畢缽羅樹下,盤腿而坐,排除各種誘惑和干擾,靜靜思考,終于在第七天深夜獲得大徹大悟,成為佛陀。因為他是釋迦族人,所以人們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圣人;又因為他最終成了覺悟者,也就是佛,所以尊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他成道的那個地方稱為菩提場,畢缽羅樹則被稱為菩提樹(菩提的意思是對佛教的、真理的覺悟)。佛教傳入中國后,佛教徒認為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日是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于是就把這一天定為“成道節(jié)”。
南山大佛雙目垂視睿智慈祥。不論你靠近或遠離,他的眼神都在向你張望。隨著人的靠近或遠離,眼睛仿佛在微微開合,靠得越近就愈覺得佛祖在關(guān)切您一樣:他的嘴角似笑非笑,欲言而未語,使人倍感親切,引發(fā)種.種遐思和聯(lián)想。”。
現(xiàn)在我給大家講大佛的手勢。右手的招手之勢,叫做“施無畏印”,表示拔除痛苦。左手放在膝上,掌心向上,叫做“施與愿印”,表示給予快樂,愿普天之下眾生都無憂無慮,盡享歡樂。
請大家繼續(xù)往下看。“南山大佛”的坐姿叫做“結(jié)跏(jia)蚨(fu)坐”(盤腿而坐,腳背放在股上,是佛教徒的一種坐法),那么釋迦牟尼佛為什么要坐在蓮花座上呢?佛經(jīng)中說,人間的'蓮花不出數(shù)十瓣,天上的蓮花不出上百瓣,凈土的蓮花千瓣以上。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表示由煩惱而至清凈。蓮花開放于炎熱的夏季之中,炎熱表示煩惱,水表示清涼,蓮花為煩惱的人間帶來清涼的境界。所有從煩惱中得到解脫而生于凈土的人,都是蓮花化生的。所以他們或坐或站,都在蓮臺之上。
最后,讓我們用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的詩句,來贊頌這尊世界上最高最大也是最重的錫青銅大坐佛: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現(xiàn)在是大家自由觀看的時間了,趕緊行動吧,十分鐘后我們集合!
南山大佛導游詞 篇2
南山古稱盧山,位于黃縣(今龍口市黃城)城南,山雖不高卻自古有名。相傳晉代盧童子學道于此升仙南山,即成為道教名山,故有延真宮(上觀)、靈源觀(下觀)、正一觀等道教宮觀之修建。唐時佛教傳入,又建石泉寺、臥龍寺、響水庵等佛教寺庵,盛時山中寺觀林立,有神仙宅之譽,開山以來經(jīng)晉歷、唐歷、元歷、明時,山中寺觀皆具規(guī)模,香火興盛,清末以降遭逢戰(zhàn)亂,僧道離散寺破觀殘,名山寂響達半個多世紀。九十年代南山集團在宋作文董事長的率領(lǐng)下,崛起于齊魯大地,為了護山育林、保護文物、弘揚文化、發(fā)展旅游,投資數(shù)億元重建南山景區(qū),鑄南山大佛,起舍利寶塔,恢復寺觀并易石泉寺為南山禪寺,響水庵為香水庵,正一觀為南山道觀,靈源觀依舊重建。一時清溪幽澗、亭塔云天、殿閣朱戶,其營造之輪真、繪描之金碧,勒石難書。
南山景區(qū)自一九九九年四月八日奠基,于二〇〇〇年四月十八日竣工,建成之日因敘始末,以昭永久,使觀瞻者以有所循而追溯也是為記。——二〇〇〇年十一月十六日立修建南山景區(qū)碑。
南山大佛釋迦牟尼坐佛造像,選材錫青銅鑄造,大佛高38。66米,重380噸。由232件佛體、108塊蓮花瓣、302個發(fā)髻、共642塊,錫青銅鑄件組合而成,堪稱世界第一大銅鑄佛。蓮花座下建有功德堂、萬佛殿和佛教歷史博物館。南山大佛熔古今中外佛像鑄造藝術(shù)的精華,使古老的青銅鑄造藝術(shù)和現(xiàn)代科技成果于一體,展現(xiàn)了佛教文化和現(xiàn)代文明的完美結(jié)合。
功德堂是銘記善信捐建佛、寺功德的殿堂,南山禪寺大德法師還定期為功德主祈福,殿內(nèi)鑲有31塊包含124個佛陀故事的紫金銅雕工藝壁畫萬佛殿內(nèi)陳列供奉著9999尊、栩栩如生的銅制金身小佛像,與南山大佛共成萬尊的宏大陣容。佛教歷史博物館建于南山大佛基座內(nèi),總面積1800平方米,館內(nèi)殿示了佛教文化興起興盛的歷史及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文明的影響,營造出一個意蘊空靈、禪意獨具的佛教文化空間。館內(nèi)還珍藏和陳列著價值連城有關(guān)佛教歷史和文化的藝術(shù)珍品。
南山大佛導游詞 篇3
南山景區(qū)于20年1月榮獲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景區(qū),景區(qū)是由以佛為主的香水庵、南山禪、南山大佛,以道教為主的南山古文化苑及靈源觀等,其中,點睛之筆便是南山大佛
南山大佛高38.66米,重380噸,它堪稱世界最高的一座錫青銅大坐佛。它比香港的天壇大佛還要高2.26米,各位朋友可能要問這么高的大佛是怎么運上去的呢?我們說大佛是采用分體鑄造總體焊接的方法由232件佛體,108塊蓮花瓣,302個發(fā)髻總共642塊錫青銅鑄件組合而成,不看僧面看佛面,大佛的臉展開達28萬平方米,南山大佛雙目垂視,不論你靠近還是遠離,他的眼神都在向你張望,隨著人的靠近或遠離,眼睛仿佛在微微開合,靠得越近就越覺得佛祖在關(guān)切您一樣。他的嘴角似笑非笑,欲言而未語,使人備感親切,引發(fā)種。種遐想和聯(lián)想。
大佛胸前有一個“萬”字,這是古印度宗教吉祥的標志,象征太陽和火。各位朋友請看大佛的手勢,也是各不相同的,右手之勢叫“施無畏印”,表示拔出痛苦,左手放在膝上,掌心向上,叫做“施與愿印”表示給予快樂,愿普天下眾生都無憂無慮,盡享歡樂。
南山大佛是唯一一座坐南朝北的大佛,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大佛朝向北京,保佑全國人民。那么釋迦牟尼佛為什么要坐在蓮花座上呢?佛經(jīng)中說人間蓮花不出數(shù)十瓣,天上的蓮花不出上百瓣,凈土的'蓮花千瓣以上,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表示有煩惱而至清凈,蓮花開放于炎熱夏季之中,炎熱表示煩惱,水表示清涼,蓮花為煩惱的人間帶來清涼的境界,所以從煩惱中得到解脫,而生于凈土上的人,都是蓮花化生的,所以他們或坐或站,都在蓮臺之上。
大佛下面共有3層建筑,最底層是佛教歷史博物館,各位朋友想知道什么是舍利子,什么是真身佛像嗎,那么咱們大家佛教歷史博物館里面請,中間一層是萬佛殿,殿內(nèi)供奉著用澆鑄南山大佛所余之銅材鑄造的9999尊小佛像,它代表九九歸一,與上面大佛共組成萬佛,有“萬佛朝宗”之意,最頂層是功德殿,殿內(nèi)有杭州金星銅飾公司制作的31塊含124塊佛陀應化故事的紫金銅雕工藝壁畫,講的是佛主釋迦牟尼從出生到涅磐的神話傳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