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導游詞(通用6篇)
地區導游詞 篇1
各位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世界自然遺產-------黃山風景名勝區,很高興能成為大家黃山旅游的導游,我叫肖睿寧,大家叫我肖導或小肖好了。
俗話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黃山以怪石、奇松、云海、溫泉、冬雪“五絕”聞名中外。今天我就著重介紹黃山的怪石吧!
黃山的怪石,千姿百態、各種各樣,你看有的像猴子觀月,有的像嫦娥奔月,有的像天馬行空,有的像大海撈針,有的.像童子拜佛。作為紀念,待會我們可以盡情的拍照。
黃山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云海霧松”著稱,美麗的自然風景說也說不盡,看也看不夠,現在請大家跟隨我一起去欣賞黃山的美景吧!
請大家游玩時不要亂扔垃圾,不要到危險的地方游玩,不能損壞樹木和花草。
祝大家玩的開心!
地區導游詞 篇2
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民院體育場。它是由海河的淤泥墊地而形成的。整體的占地面積為41200平方米。當市民園體育場外圍的圍墻以及羅馬柱全部都是鐵質的。但在1943年的時候日本人侵占天津,便把原來的鐵質羅馬柱及圍墻全部盜走,用來制造軍火,后來改為磚砌的圍墻以及羅馬柱。1954年民園體育場足球場地鋪設了草坪,并搭起了24米高的木質燈架,成為全國第一個燈光草坪足球場。它也曾經是天津泰達足球隊的主場。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是整修一新的民院體育場。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位于重慶道55號的慶王府。它始建于1922年,是由清朝末年最后一個總管太監小德張所督建的。1923年清王朝慶親王第四代傳人愛新覺羅·載振來到天津,相中了小德張所督建的這套宅院,于是載振用當時他在天津北馬路的十一所平方與他交換,所以說此處房產是載振置換到手的。1924年,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把溥儀趕出了紫禁城。載振也隨之來到天津,就一直居住在這座王府當中。搬進來的載振在這里吃喝享樂,吸食鴉片,過起了悠哉悠哉的寓公生活,直到1947年,71歲的四世親王在這里病故。慶王府的建筑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首先看到的是它的門樓為典型的西式門樓。它的寓意是海納百川。接下來請大家隨我進去參觀。一進大門口,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組高大的石臺階,它的臺階數為17級半,這其中是有含義的。因為在古代,9是陽數,99是極陽數,只有皇帝才有權利使用。而當時的小德張想把它修成十八級,但又怕皇帝怪罪于他,于是他命人把第一層削去了一層,變成了17節半。而這一點又充分的表現了小德張當時的一種心態,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皇帝,只有他是最大的。現在請大家隨我到側面看一下主樓的主體建筑。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它的主樓,為典型的中式建筑。現在請大家跟我參觀一下它的后花園。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慶王府的后花園。這座花園是小德張按照北方園林的建筑造型而修建的。它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這里有涼亭,假山,水池,小橋等。在整座花園當中,最令人叫絕的是這七棵黃金樹。據說這是北美的一種樹種,到了深秋季節它會結出像長豆角一樣的果實,而且表面是呈金黃色的。這樣一根根的倒掛在樹上,像金條一樣,由此而得名。慶王府是遭到破壞最少的一座風貌建筑。其中的原因就是從解放后至今,這里一直是天津外事辦公室。現在這里已經成為天津對外友好往來的一個重要場所。
百年歷史看天津,天津的縮影在和平,和平的精華全部集中在五大道這個地區,我相信明天的五大道將會以更新的姿態來迎接更多游人的參觀。轉眼之間我們今天的旅途就要結束了,在此我要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和幫助,對大家深深的道一聲謝謝。如果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妥也希望您能夠見諒,在此留下您寶貴的意見以便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有所改進。如果有緣,我期待能夠和您再次相會在天津。最后我在這里祝愿大家萬事順意,一路平安。
地區導游詞 篇3
現在讓我們了解一下廣東會館的建筑特色:廣東會館的主體建筑平面呈長方形,南部為四合院,北部為戲樓,東西為貫通南北的通道。會館正門為一座高大門樓,磚石結構,門前枕石為蹲獅一對,門額鐫刻“廣東會館”四個字。四合院分為正房和東西配房,現在這里為我國第一座專門以戲劇為主要內容的專題性博物館和展覽館。正房以北便是戲樓,戲樓是會館的主體建筑,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典式戲樓。整個建筑以青磚墻封護,內部完全為木結構。其建筑特點是:1.空間跨度大,戲樓采用罩棚頂式結構,使用三根主梁,觀眾席間沒有殿堂社駐,這在我國古代建筑梁柱用材和殿堂空間跨度方面都是罕見的;2.結構巧妙,舞臺頂部是一個玲瓏剔透的蝶旋狀回音罩,他將舞臺上的聲音吸收,再由不同角度折射到劇場的各個角落,戲樓的伸出是舞臺,三面接觸觀眾,前臺沒有角柱,這在我國古典式戲臺設計中是獨一無二的.這種設計使觀眾的視線不受阻,觀眾與演員達到充分的表達交流.廣東會館戲臺是我國劇場史轉折點上的重要實例,也是伸出是舞臺建筑的絕唱;3.裝飾精美,廣東會館外圍墻體是北方的磨磚砌縫的建筑風格,內檐裝修是廣東潮州的建筑風格,以木雕為主,輔以磚雕,石雕戲臺木雕為整個建筑精華致所在。
說到這,我們今天的講解就告一段落。轉眼之間我們的旅途就要結束了,首先感謝您對我工作的支持和幫助。和大家深切地道一聲謝謝,如果有什莫不妥請大家見諒并且留下寶貴的意見,以便我們今后更好的完善工作,如果有緣我期待再次與您相會在天津,最后我在這里祝愿大家萬事順意,一路平安。謝謝!
地區導游詞 篇4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唐山灤州古城。希望大家在古城期間能夠玩得開心,吃、住放心,同時希望大家在灤州古城游覽當中能夠得到一個較大的收獲,留下一段美好的回憶。
灤縣古稱灤州,地處京畿,緊鄰灤河,是通往東北三省的交通要道。人杰地靈,物產豐富,是一個經歷了千年文化滋養的歷史名城,同時也是契丹、鮮卑、女真、蒙古、滿、漢多民族聚集地,是中原文化和北方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沿,是唐山的歷史依托和文化母體。中國人設計的第一座鐵路大橋、震驚中外的辛亥灤州起義、張學良東北易幟等重大歷史事件均發生在灤縣。為了使古城重煥魅力,我們新建了灤州古城。該址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灤縣老城境內,占地二千畝,總投資52億,預計建成國家5A級景區,多明清時期北方建筑風格,是北方漢文化的載體,是集旅游、文化、商業、居住于一體的國內一流旅游度假勝地。古城規劃項目位于河北省灤縣灤州鎮,緊鄰新縣城。規劃范圍南至灤河路,北至緯三路,東到古城東路,西至古城西路。整個規劃區域東西長1760米,南北寬713米,總規劃用地為59.1公頃。其中包括東城門迎賓廣場、關帝廟、文廟,灤州衙門、接官亭、戲院等明清風格中式古典建筑群,“青龍河”、“九龍溪”,北方風格水街古鎮,小吃一條街、古玩一條街、玉石翡翠一條街、旅游商品市場一條街、四合院客棧一條街等。
最后,請大家在觀賞游玩過程注意保持景區衛生,同時注意個人安全。祝大家游玩愉快。
地區導游詞 篇5
概況
中國文明史有五千多年,而三國時代是其中很短卻又很精彩的一段。歷史學家認為,三國時代僅45年,是從曹魏取代漢朝到司馬氏取代魏建立晉朝,即公元220―265年。一般人則認為應從漢末黃巾農民起義至三家歸晉(公元184―280年),前后近百年。三國時代的得名,是因當時神州大地上并存著三個地方政權。這三個政權是:曹操和他的兒子曹丕建立的魏國,占據黃河流域大片土地,建都洛陽;孫權建立的吳國,占據長江中下游等地,建都南京;劉備建立的蜀國,占據四川、云南、貴州等地,建都成都。
武侯祠是紀念三國蜀國丞相諸葛亮的祠堂。成都武侯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一級博物館。諸葛亮生前封武鄉侯,死后溢號忠武侯,后人便尊稱他為武侯。
武侯祠始建于何時,已經沒有資料可考了。但從杜甫《蜀相》詩的描寫“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來推斷,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經建有武侯祠了。在唐、宋時代,這里分別有武侯祠和劉備廟;明代初年,祠廟合并為一;明末,祠廟毀于戰亂。今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舊址上重建的。大門懸掛著“漢昭烈廟”的橫匾。漢,是劉備政權的稱號,史稱“蜀漢”。昭烈,是劉備死后的溢號。匾額說明,這里是祭祀蜀國皇帝劉備的廟宇。既然如此,人們為什么又稱之為武侯祠呢?民國年間的鄒魯寫的一首詩,道出了其中的緣由:“門額大書昭烈廟,世人都道武侯祠。由來名位輸勛業,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說,因為諸葛亮的歷史功績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過了劉備,人們就不顧君尊臣卑的禮儀和這座祠廟本來的名稱了。
從大門左側簡介和平面示意圖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列在一條中軸線上,有大門、二門、劉備殿、過廳、諸葛亮殿五重,西側為劉備陵園。祠內有蜀漢歷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塊,匾聯60多幅,鼎、爐、鐘、鼓10余件。因此,確切地講,武侯祠應該稱作蜀國君臣紀念堂。它是研究蜀漢歷史的一座博物館。
三絕碑
三絕碑大門到二門道路的兩側,立有六通高大的石碑。其中四通為清代刻建,一通為明代刻建,一通為唐代刻建。清碑記載了祠廟重建和維修的情況;明碑著重介紹了祠廟的歷史沿革。這通唐碑最負盛名,被稱為“三絕碑”,高3.67米,是唐憲宗元和四年(公元8__年),劍南西川節度使武元衡率其僚屬27人,來武侯祠祭拜諸葛亮后刻建的。由裴度撰文,文中極力稱頌諸葛亮治蜀的文治武功,對他鞠躬盡瘁、力圖統一的精神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把他比作前代名臣管仲、曼嬰、蕭何、張良。裴度有文才,曾任三朝宰相。柳公綽書法漂亮,是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之兄。名工匠魯建鐫刻。因此,自明代中葉,此碑就因其文章、書法精湛和諸葛亮的蓋世功德而被譽為“三絕碑”。
劉備殿
劉備殿二門內是蜀漢皇帝劉備殿。殿的正中,供奉著劉備的貼金泥塑坐像,兩側偏殿,分別供奉著關羽、張飛等人,與殿相接的東西兩廊,是蜀國的28位文臣武將的彩繪泥塑像。劉備像高3米,頭戴天平冕冠,身著黃袍,手捧朝天圭玉,寬面大耳,神態靜穆。左右侍者,一捧玉璽,一捧寶劍。
劉備(161―223),字玄德,河北琢州人。24歲時,他召集關羽、張飛等人參加鎮壓黃巾農民起義,后來在軍閥混戰中逐漸壯大了勢力。由于缺乏謀臣,他在軍閥混戰中屢遭挫敗,流離失所,先后依附于呂布、曹操、袁紹、劉表。他三顧茅廬,拜諸葛亮為軍師,赤壁大戰后,勢力才得到發展。劉備胸懷大志,注重信義,待人寬厚。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征戰,最后占據益州,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不久,為奪回荊州,替關羽報仇,他興師伐吳。結果,劉備被吳國陸遜火燒連營,遭到慘敗,羞憤病死于白帝城(奉節)。臨終前,他把幼子劉禪(小名阿斗)和國事托付給諸葛亮,史稱“白帝城托孤”。在劉備像東側,是劉備之孫劉諶的塑像。劉諶是劉禪的第五子,封北地王。在魏國鄧艾軍隊進逼成都時,他苦諫父親,同來敵決一死戰,與國家共存亡。但劉禪不聽。他悲憤已極,去祖廟哭訴后,先殺妻子,而后自殺。他的以死殉國的精神受到后人頌揚。劉備像西側原有劉禪的像,由于他不能保住父業,投降了魏國,當上安樂公后“樂不思蜀”,不知亡國之恥,在宋代,他的像就被毀掉,自此沒有再塑。
地區導游詞 篇6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睦南道。睦南道全長是1968米。走進睦南道,我們首先看到的是著名愛國將領高樹勛的舊居。這棟小洋樓風格別具,是一座典型的英式建筑。英式建筑最主要的特點是大坡度,尖屋頂,并開有天窗。
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是睦南道金林村四號,當時居住的是清朝末年最后一個總管太監小德張。接下來就請大家跟我進去參觀。現在我們來到的就是金林村四號小德張的居所。民國二年,小德張攜大量私款及他的家人來到天津。他先是在重慶道的55號置地建房,后來把這棟房產讓給了清慶王載振,于是小德張又在天津的其他地方購置了很多房產。而這棟小洋樓是小德張在家境逐漸衰落的時候所居住的地方,直到1957年,小德張在這里病逝。好了,接下來請大家繼續跟我參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位于河北路183號的粵唯鮮海鮮酒樓,這棟樓始建于1936年到1937年間,由于它外圍疙瘩點點,所以天津人把它稱之為疙瘩樓。這棟樓是由著名的意大利設計師保羅鮑乃弟設計的。當時設計出來之后是一座公寓式的大樓。而在這棟大樓的305號房間曾經居住的是著名的京劇表演大師馬連良。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位于睦南道20號的孫殿英舊居。孫殿英當時盜掘清東陵的慈禧墓,把慈禧墓盜掘一空,所盜寶物足足裝了五只大皮箱子。而且都是由孫殿英親自加封的。該樓始建于1930年,是以其二姨太的名義所購置的房產。整棟建筑為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巴洛克式建筑的點睛之筆就是迎面的幾根絞繩式立柱。接下來請大家隨我進去參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理道。大理道全長1745米,兩側房屋大多是單體的英式小洋樓。它的私密性和隱蔽性非常的強。接下來就請大家跟我繼續參觀。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大理道上的和平賓館。它又被稱之為潤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