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鼓山的導游詞(通用3篇)
介紹鼓山的導游詞 篇1
各位團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福州參觀游覽。我是大家此行的導游,我姓陳,大家可以叫小陳。今天我們將游覽福州鼓山景區,在此,小陳先預祝大家此次的福州之行能夠有所收獲,乘興而來,滿載而歸。
鼓山是福州歷史文化悠久的名山,相傳峰頂有一塊巨石,形狀象鼓,每當風雨交加,石頭傳出如鼓的聲音。鼓山因此得名。這在1600多年前的《遷城記》一書中,就有“左旗右鼓,全閩兩絕”的說法。鼓山海拔高度1004米。而我們參觀的涌泉寺位于半山腰海拔650米處。涌泉寺距今已有1200年的歷史,是福州五大叢林之一。涌泉寺建筑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為主體,寺內有“三鐵”“三寶”,這“三鐵”“三寶”是什么呢?在游覽的過程中我將向大家一一介紹。
好,各位團友,我們沿著這條小路,來到了鼓山的山門,請看石柱上的這一幅對聯:“凈地何須掃,空門不用關”,這是一副名聯,語意雙關,大家請看,這山門建在山坡口,山風直沖而來,能將落葉塵土吹得干干凈凈,無須人工清掃;到了夏秋季節,臺風頻頻,山門常被刮倒,干脆就不再設門,留下現在這個空門,而從它的寓意看,凈地指佛門凈地,纖塵不染,自然無須清掃;空指佛門四大皆空,信仰來去自由,自然不用關。這副對聯還是一副藏頭聯,分別取“凈”“空”二字,是為紀念涌泉寺已故方丈凈空法師而題。好,各位團友,現在讓我們去看看羅漢泉吧。各位團友,現在我們看到這口泉池,是“羅漢泉”,相傳在建寺時,一住持和尚,夢到羅漢指點此處有泉眼,第二天,和尚們在此處挖掘,果然有清泉,于是眾僧為感謝羅漢贈泉,把此泉叫著羅漢泉,涌泉寺因此而得名。好了,各位團友,請大家轉過身來。
現在在我們的正前方,看到“涌泉寺”這塊匾額,可是康熙皇帝親筆手書,字跡古樸,蒼勁有力。各位團友,現在請大家暫時不要進入寺廟參觀,因為,我想給大家介紹我們左右兩旁的塔,現在請大家猜猜我們眼前這一對小巧玲瓏的塔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而塔在寺廟里面起到什么作用呢?啊!您說是用木頭做的,您說石頭做的,您說是鐵做的,大家好像都沒有猜對呀,這一對塔呀是用陶土燒制而成的,他們距今可有900多年的歷史了。左邊這一座稱為“莊嚴劫千佛陶塔”,代表著過去佛燃燈佛。右邊一座稱“賢劫千佛陶塔”,代表著現在佛釋迦摩尼佛。兩座塔的顏色都是棕褐色,采用陶土分層燒制,砌疊而成,塔身施釉。塔高約7米,八角九層,塔壁塑有佛像1038尊。今天我們所看的.陶土燒制塔是非常少有的。
大家看它的塔鈴有72個,也是用陶土精心燒制而成,每當清風掠過,它都會發出悅耳的聲音,似乎是給我們送來平安的祝福。塔座上塑蓮瓣、舞獅、侏儒,并刻有銘文,記載建塔時間和工匠姓名等。兩塔原在福州南郊龍瑞院內,1972年遷至涌泉寺。現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兩座樓閣式的陶塔,還是研究宋代建筑的實物佐證。塔在寺廟里起到什么作用呢?其實寺廟與塔有著很深的淵源。塔,梵文卒堵坡,原為墳冢、圓丘的意思。在古印度,人們稱寺廟為塔廟。寺廟是以塔為主,人們把一些德道的高僧的舍利及經書存放于塔中。塔在寺廟被奉為吉祥的圣物,后來衍變為一種特有的宗教建筑。
佛教傳入中國后,中華民族善于融化外來的文化,創造出富有民族物色的文化。作為佛法象征的塔,在佛教漢化的過程中,塔的形式就有了多樣性,有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圓的、方的、鐵的、木的,塔的用途,由以前只貯藏舍利、象征佛法,擴大為功德、寄托、紀念,甚至做為海上航行的標識,以及與風水有關的特殊建筑。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陶塔也是一個值得大家多多回昧的塔,這對宋代陶塔是今天我們參觀的涌泉寺的“三寶”之一,在這里給大家十五分鐘的照像時間,十五分鐘后我們將去參觀寺廟的“三鐵”和“三寶”中的另二寶!謝謝!
介紹鼓山的導游詞 篇2
遠望鼓山,并無特別之處,只見得一座山,上面蓋著層層的綠。但當車繞盤山公路而上,穿行于山間林木時,繞到山頂時,才會領路到這山里的無窮樂趣和美麗風光。
我們象以前一樣在鼓山腳下乘車而上。公路可以通到鼓山寺廟,但一路上不知道要繞多少個彎。遮天蔽日的古樹形成一條幽深的通道,在某個轉彎處消失,在轉過彎后又重新開始。給你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站在鼓山頂四望,東邊的福州市區的痕跡已經是很模糊,幾乎分辨不清了;西邊可望見一條彎彎曲曲、閃著銀光的帶子——閩江,汩汩流向遠方的大海;與鼓山頂對望的是同樣秀頎的鼓嶺,福州早在很久以前是一片汪洋,這里的眾多的自然有了海蝕風貌,一座座山頭被昔日的海水打磨得光滑有加,在那凹陷的地方,可以見到一叢叢綠樹生長出來,為棕色的背景增添了一點亮色。
這就是鼓山,它我們福州市四大名山之一。這里的名山秀水,風景如畫,與悠久的歷史、多彩的文化相映生輝,吸引著無數的中外游客。遠方的朋友,如果有機會,可別忘了到我們的名山——鼓山來大開眼界。
介紹鼓山的導游詞 篇3
今天,我和媽媽來爬鼓山。
鼓山名字的來由:是因為山頂上有一個巨大的鼓球,所以才叫鼓山。我和媽媽一走進大門,就看到纜車乘坐處排隊排到入口外了,人還真多啊,我還隱約聽到有些人在竊竊私語說:“福州人也來湊熱鬧。
開始爬山了,我們這次不走古道,而是往臺階更高,路程更遠的松之戀登山道,那里一共有1800級臺階,我也不管了,直接沖上登山道。沖著沖著,沒力氣了,我打算做下來休息。這時,媽媽說:”累了不能馬上休息,不然會頭暈。“我沒休息,繼續走上去。
”咦?前面有個紅色的字。“我一看,原來這是第一百個臺階了,我說:”我們已經爬了100個臺階了,耶!“媽媽說:”還早著呢,還有1700個臺階,爬到后面別半途而廢啊!“
爬呀爬,我嘴巴有點渴了,拿了一瓶水,喝了幾口就繼續往上爬。到了500臺階的時候,我已經滿頭大汗了,剛好這里有個亭子,我就坐在那兒休息了一會,然后繼續向前爬。
”啊!臺階怎么越來越陡了,我們在走上坡啊!“媽媽說:”你才知道啊,一開始就是走上坡了。
總算爬完了,我又從松之戀登山道走下來,發現比上去還難,中途我差點翻了個跟斗。
終于到地面上了,這次爬山還真刺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