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不拖延》讀書筆記
這次公司開展“每人學習一本書”活動,促使我不得不去完成這一念頭。通過人力資源科發的書目表,我發現了《決不拖延》這本書,當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它,什么原因讓我對它情有獨鐘?當然,首先是為了要完成這次學習一本書的活動任務,必須得選一本書,而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看到《決不拖延》這本書名后, “拖延”兩字擊中了我的要害。工作、生活和學習中的我,自感存在著拖延的習慣,本可以馬上完成的工作,有時卻要放一放,拖;早上上班不到“最后時刻”不起床,拖;腳上穿的襪子臟了,老婆不說不會脫,拖;心里想到要去做某事,可不到緊要關頭就是不動,拖……有時也自我批評,決不再拖,可總是惡習難改。看到這本書后,我有如獲至寶的感覺,迫切地想知道此書中是否有對拖延習慣產生原因以及解決方法的闡述,為自己消除拖延的不良習性指點迷津。當我從頭至尾讀完它之后,的確感受到了它的力量,它解答了我心中長久以來的困惑;提出了我迫切需要建立的觀念,為我解開了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種種困惑、茫然,讓我有了方向感。
一直以為有時將一些馬上可以去做的事情放一放并無傷大雅,反正我會把它完成。可是從來就沒有想過,這樣做的后果將是無休止的拖延,使時間白白浪費。反思自己,盡管知道時間一去不復返,時間就是生命,青春無價,可是從來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去珍惜過。三十多年如過眼云煙,回過頭來,有什么能讓自己值得去回味和為之驕傲的事情?而這一切惡果無不與拖延密切相關。拖延使惰性滋生,懶惰往往都是因拖延而產生,拖延和懶惰就象一對孿生兄弟。因拖延而懶惰,因懶惰而碌碌無為,因碌碌無為使美好的人生離自己越來越遙遠,可望而不可即,甚至連望都望不到,人生充滿的只有平庸和無味。拖延讓自己頹廢,使別人領先。
拖延是一個不良的品質,一種壞習慣,是導致一切失敗的根源。它通常表現為:在我們的工作中,自己總是被一些瑣事纏身,不能將精力集中到工作中去;領導來催促了才動一下,缺乏主動性;雖然下定決心要立即行動,但就是找不到行動的方法;做事磨磨蹭蹭,工作久拖不決;情緒低落,對工作沒有興趣,缺乏激情;對人生沒有什么愿望和追求,自甘平庸。有時也不滿于自己拖延的現狀,卻又不去改變,每天都生活在等待和無奈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意志薄弱,不敢面對現實,習慣于逃避困難,懼怕艱苦,缺乏約束自我的毅力。或者是目標和想法太多,致使無從下手,缺乏應有的計劃性和條理性;再就是沒有目標,或者不知道該確定什么樣的目標。日復一日,拖延便成了習慣,諸如“再等一會兒”、“明天開始做”這樣的語言和心理意念不知不覺就在心里存在,并自然而然帶到了工作、生活和學習當中。
對自己自身能力的懷疑其實就是自卑的表現,如果我們總是懷疑自己,對自己的能力、學識等自身素質評價過低;心理承受力脆弱,經不起刺激;謹小慎微、多愁善感,行為畏縮、瞻前顧后,那結果肯定就是什么事也做不成,就會無休止地拖延。自卑的對立面就是自信,自信就是自己要看得起自己。別人看得起自己不如自己看得起自己。走自己的路,別管別人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