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課堂讀書心得
小組討論、學生合作學習是生命化課堂的一個重要內容。起初我認為小組討論只是生命化課堂應該有的一個部分,至于什么時候該討論、如何討論、討論應該達到一種什么樣的效果并沒有深入的認識。經過幾次備課,在組內與同事討論,教研員的建議,以及聽別的老師上課,我發現小組討論不僅僅只是安排了那么幾分鐘,讓學生四個人轉在一起,然后象征性舉手回答幾個問題那么簡單。我覺得在真正的教學中小組討論應該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充分發揮小組內優生的優勢,實現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小組合作需要一個民主的、能夠共同進步的小組。提倡“異質分組”即:在進行小組劃分時,將學生按優,良,中,差劃分。 目的就是充分發揮優等生的帶頭作用,實現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如:在單詞學習時,老師應盡量放權給學生,從一開始就讓學生討論自學單詞,相互糾正發音,讓記得快的學生介紹他的記憶方法,幫助弱生實現有效記憶。因為他們的行為是主動的,學習是在一種平等、輕松的氛圍中進行的,因此,記憶深刻,學習效率高。通過合作學習,實現共同提高。
二、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時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 。老師課堂上出現的口頭上“give you five minutes ,please discuss it in your groups。”實際上只給了學生50幾秒的討論時間的做法,在課堂上是屢見不鮮的。 我們不能為活動而活動,片面追求小組合作這種形式。備課時,我們應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充分考慮和預測學生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課堂上,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情況,對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進行適當的調整。真正使學生有實實在在學習的過程。學生花一小時合作探究出的知識遠遠比教師一分鐘講破更有意義。因為它用“how to learn”代替了“what to learn”,使學生學會學習。
三、充分發揮教師在小組合作中的作用,做學生學習的推手。合作學習作為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己滲透了英語學習的方方面面。合作學習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靈活地駕馭這種教學方式,將小組合作學習恰當地運用在學習的重、難點上,注重對學生實踐與創造能力培養;小組合作中教師的角色是多元的,是組織者、傾聽者,引導者、點撥者……。要積極參與學生的討論,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及時發表有針對性的意見。同時,對學生有創造性的建議要給予鼓勵,讓學生永遠充滿對知識探求的欲望,永遠具有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在合作中尋求快樂,在合作中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