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筆馬良讀后感言(通用3篇)
神筆馬良讀后感言 篇1
今天我讀了神筆馬良這本書,這一本書深深地吸引我。這本書主要寫有個男孩名叫馬良,他喜歡畫畫,因為家里窮買不起筆,只能夠用樹枝在泥土畫畫。一天晚上,馬良干完活回家休息之后,突然一位老爺爺出現在馬良前面,老爺爺遞給馬良一只神筆,讓馬良給窮人畫畫。馬良以為是夢,醒來后手里真的拿著老爺爺給他的筆。馬良每天給窮人畫畫,人們都很喜歡他。
不久,大官知道馬良有只神筆,就把馬良抓過來叫馬良畫搖錢樹,馬良不肯。于是他畫了一片大海,在海里畫了一座金山。大官說:“畫一艘船去運金子。”馬良畫了一艘船,大官上了船,船慢慢地向金山開去。大官嫌太慢,大官對馬良說:“畫點風。”馬良加幾筆粗大的風,船被吹得東倒西歪。船翻了,大官被淹死了。馬良仍然和以前一樣善良、一樣勇敢、一樣樂于助人。
我們應該像馬良一樣的善良、一樣勇敢、正直,有樂于助人的精神,馬良就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會給買不起車的窮人畫車,讓他們不會走路太累。 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會給買不起學習用品的小朋友,畫很多學習用品讓他們好好學習。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會給村里的小朋友畫很多電視機,讓他們看電視。馬良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馬良是我們學習的指路燈。
神筆馬良讀后感言 篇2
最近觀看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的感人事跡,看著那一幕幕動人的畫面,聆聽著他們感人的事跡,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我被這些最美鄉村教師的感人事跡深深感動的落淚了,真的,他們給了我太多的感動,我為我們教師隊伍中有這樣的教師而感到自豪驕傲。
首先我感動于他們的對教育事業的執著。這些最美鄉村教師的物質生活極為匱乏,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他們都是凡人,他們也有妻子兒女,有生活的各種牽絆,當面對生活的種種誘惑也有內心的掙扎,但是當面對那一雙渴求知識的眼睛,他們毅然選擇了堅守自己的崗位,在這樣的環境下教書育人,堅持一年兩年不困難,難得的是他們這樣做了一輩子,他們用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守護著知識的家園,這物欲橫流的當代社會,他們在用自己的行動撰寫者傳奇。
其次我感動于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可以說他們把自己能夠奉獻的一切都奉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好多老師把自己的收入也就是養家糊口的錢,都接濟了自己的學生。陳銀玉從教30年來,她教過的學生多達500人,其中200多人考上了大學,走向了山外的世界。而她的兩個兒子,雖然品學兼優,卻因為家庭的貧困,不得不含淚輟學。也因為貧困,她雖然身為教師,利用課后或者周末的時間,背上背簍,走村串寨,撿拾垃圾,借“收破爛兒”養家糊口,接濟貧困學生。為了自己的學生,放棄了自己兒子的上學機會,看完這段事跡令人痛心,也令人動容。
我還感動于他們對學生最真誠的愛。有些偏遠山區大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這些教師不僅是孩子們的老師也是孩子們的爸爸和媽媽。有些老師身染重病,但為了自己的學生,不肯放松一刻,是老師對自己學生深深的愛支撐著他們飽受病魔折磨的身軀,繼續教書育人。謝華芝老師做了一個宮瘤手術,為了不耽誤學生功課,她不顧大家勸說,刀口還未拆線,就回到了學校,傷口疼痛直不起腰來,她就坐著為學生上課,大家看了都心痛。由于沒有得到很好休息,她的體質下降,時隔半個月又一場重病——傷寒降臨到她身上,她再次住進了醫院。可沒過幾天,又見她到了教室,找學生談話,看大家上課。她雖不是學生的母親卻勝似母親。
同樣身為老師的我們應該向“最美老師”學習,學習他們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與始終不渝的頑強意志。學習他們把自己置之度外,心中只裝著學生,為孩子帶來無限希望。學習他們不為名不為利,默默奉獻于黨的教育事業,做一個名副其實的人民教師。
神筆馬良讀后感言 篇3
奧運會已經過去,但是我想志愿者的精神卻深深的留在了社會當中。今天我很榮幸的成為了春節之際北京市的志愿者。我們所服務的區域是八角游樂園地鐵站。游樂園正在舉行廟會,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使我感到自己的工作是那么的重要和榮幸。人群當中有很多帶孩子的,他們來到陌生的地方還要四處尋找地址確實很不方便,我們只要一句話就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我覺得這也從另一方面讓我們增強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感。如果在平常的時候,這里是沒有這么多人的,因為春節假期社會上的各種娛樂活動。使得這一路段人多車多,陌生人還要四處找路,這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從這一方面來講,志愿者也為春節期間的安全工作做出了貢獻。在此期間有很多游人來和我們要水喝,開始我很不理解,一瓶礦泉水他們應該不會吝惜呀?后來通過一位老大爺告訴我說,他們來時從家里打的熱水,路上已經喝完了,喝涼水的胃又受不了。這時我才恍然大悟。我想,作為一名服務于社會的志愿者,就應該處處為他人著想,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因為我們面對的是社會,人們都有各自的習慣,就像不同國家的不同習俗。
作為一名志愿者我很榮幸也很高興,服務于他人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