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校學員下基層實習個人鑒定(通用3篇)
軍校學員下基層實習個人鑒定 篇1
一個月有多長,一個月有多短?總之,現在是過完了。運氣不錯,實習經歷比所預想豐富的太多了。看到的,聽到的,品到的,想到的,如同一個巨大的漩渦在腦海攪動著,是時候該理理了。
既然是寫在空間里,就有保密問題了,所以實習部隊番號不可透漏的。其它的大可隨意一點,就想到哪寫到哪罷了吧!
1、“醉臥沙場君莫笑”—酒
下訓練場二十天,會餐三次,每次會餐時,帳篷必有酒場。初為相逢,二為相知,三為相別!每次喝酒均是以三瓶為底限,上不封頂。每瓶基本分五次走完,每次酒前又必有話說。與地方不同,部隊喝酒不很好劃拳,而不論認不認得的戰友之間都必有話說。酒越往深喝,話就越真,情就越濃,是以每次酒后都覺得眼前戰友比親兄弟還親。我第一次在酒場上被看當做大人,感覺頗有收獲。白酒還好,杏花村,至少香味挺濃,但啤酒真是不很好喝的,但正是因為不好喝才要喝吧。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喝得不是酒,更不是寂寞,是感情!甄老大,四期士官,我們車組的頭狼,每次喝酒都至少多過我們兩瓶,而且喝的暢快,喝的豪氣,酒場上就能樹立出領導者的威信。一連副連長,中尉軍銜,與老大關系很好,我們帳篷的常客,也的確是通信營里很有能力的基層軍官。由于兩年后的我就是現在的他,所以必須給他多點關注的。最后一次會餐,他忙里抽閑的來和我們喝了一會兒,他竟是直接用碗灌白酒的,看得我們幾個學直瞪眼,難怪他是士官中口碑最好的,真是不服不行啊!酒啊,我們急需學習的一門大課。
2、“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情
“能到一起就是緣分,既在一起就是兄弟!”這是八月一日晚上十點半我踏進程控車組帳篷的那一刻,xx班長的話。就這一句話,將我在韓城時的小小不快以及初來乍到的一些不安一掃而空。不僅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老士官對我們的照顧無微不至,讓我們常常心中有愧。一號手甄班長豪爽大氣,二號手薛班長嚴肅深沉,“身邊榜樣”三號手雷班長精明能干,手朱班長豁達活潑,還有機關灶的大廚陶軍班長熱情誠懇,都是極具個性的。他們不同的性格互補互助,干工作各有風格,又在生活上相互關愛,氣氛十分和諧。老大本領大,外出公事很多,而他每次外出必然為兄弟們帶回一些下酒菜、水果之類平時吃不到的,一次不落。反過來,每個兄弟又都關心他,老大吃飯時間不定,因此每次我們開飯班長們前都要問是否需要給他帶飯。第二次會餐后,筷子拿亂了,我少了一支,老大看到了,下午就把一雙外面飯店里的高檔筷子送到我手上,當時真是感動的無以銘狀了。今早早起火車,陶軍班長等陪我們聊到深夜,甄班長更是五點就起來送我們,本就萬分不舍的戰友們眼淚汪汪的。我們在學院,同志之間也能做到真誠相待、相互理解,但在條件艱苦的訓練場,戰士們做到的不能僅僅是理解,更是相互照顧,共克難關!如今離別,怕是再也難見,但每每想起大家,想起炸蝎子,想起老冰棍,想起可愛的程控車,想起我的大錘和地釘,還是心中暖洋洋。
3、“年年歲歲花相似”—單調
基層苦,是真苦。條件苦,訓練苦,不是真苦,單調是基層最大的苦。吃的單調,單調到十多天后一提開飯我們就倒胃口。基層的官兵幾十年如一日的這樣吃,想想,怎樣的一種折磨。練的單調,不論是單裝、單項還是戰術,這些我們還有新鮮感的訓練科目他們已經重復了多少年,練到要吐,還是要練,練的再熟,還要更熟。玩的單調,閑著就是勾雞、斗地主,如果不喜歡,那真是無法可想了。生活的單調很容易造成思想的單調,于是,在這個大磨盤里,有思想的人凸顯出來,沒主見的就磨成了不留痕跡的炮灰。這樣的生活中,就有混日子,過日子的矛盾了。
軍校學員下基層實習個人鑒定 篇2
馬上就要大四了,大學只剩下最后一年了,一年的時間說過去就過去了,很快,所以在大學的最后一個暑假,我會參加實習,為我的畢業提前做打算。以后的道路該怎么走,我也不知道,不過我相信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努力為我的將來打好基礎。在畢業之后不會太匆忙,這才是我一直以來都在不斷的努力的結果,相信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努力起來,實現自己的理想。
暑假期間應學校要求,我在自己附近的一家大酒店采購部文秘崗位實習。這是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開始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每天在規定的時間上下班,上班期間要認真準時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不能草率敷衍了事。我們的肩上開始扛著民事責任,凡事得謹慎小心,否則隨時可能要為一個小小的錯誤承擔嚴重的后果付出巨大的代價,再也不是一句對不起和一紙道歉書所能解決的。半年來,我秉承自己一貫固有的踏實、認真做人的作風,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來為酒店服務,把自己多年來在學校所學到的書本經驗用在實踐工作中,嚴于律己,克盡職守;在領導支持及同事的配合下,較圓滿地完成了這次實習。
此次實習,主要實習內容是學習酒店采購部食品組采購流程。平時我所做的是日常電話接聽、客戶接待工作,以及給各種雜活。簡單來說就是學習做一位辦公室文員,卻有與一般文員的工作不太一樣,我是學旅游管理的,我在采購部不僅僅只是學做簡單的文員那么簡單,主要的還是多看,多問,多學,學習酒店的管理模式。剛開始上班時,真有些不習慣。面對著這么生疏的環境,心態還沒有及時的轉變過來。不過經過慢慢的適應自己也就同辦公室的同事打成一片了。
“天下英雄皆我輩,一入江湖立馬催。”從學校到社會的大環境的轉變,身邊接觸的人也完全換了角色,老師變成老板,同學變成同事,相處之道完全不同。在這巨大的轉變中,我們可能彷徨,迷茫,無法馬上適應新的環境。我們也許看不慣企業之間殘酷的競爭,無法忍受同事之間漠不關心的眼神和言語。很多時候覺得自己沒有受到領導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無關重要的雜活,自己的提議或工作不能得到上級的肯定。做不出成績時,會有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上級的眼色同事的嘲諷。而在學校,有同學老師的關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課,很輕松。常言道:工作一兩年勝過十多年的讀書。辦公室主任也經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六個月的實習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關于做人,做事,做學問。
盡心履職
作為辦公室秘書,我的理解是沒有什么謀求利益和享受待遇的權力,只有承擔責任、認真工作的義務。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發揚吃苦耐勞、知難而進、精益求精、嚴謹細致、積極進取的工作作風。在平時的工作中,對領導交辦的工作,從不討價還價,努力保質保量完成;對自己分內的工作也能積極對待,努力完成,做到既不越位,又要到位,更不失職。在同辦公室其他幾位同事的工作協調上,做到真誠相待,互幫互學。半年來,我的工作得到了領導的認可。
自學能力
“在大學里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做自學的能力”。參加工作后才能深刻體會這句話的含義。除了英語和計算機操作外,課本上學的理論知識用到的很少很少。我擔任的是文員一職,平時在工作只是打打電話處理文件跟供應商聯系,幾乎沒用上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但辦公室工作是一個特殊的崗位,它要求永無止境地更新知識和提高素質。為達到這一要求,我十分注重學習提高:一是向領導學。在辦公室工作,與領導接觸的機會比較多。半年來,我親身感受了企業各位領導的人格魅力、領導風范和工作藝術,使我受益匪淺,收獲甚豐。二是向同事學。古人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作為一名大學畢業生,如不虛心學習,積極求教,實踐經驗的缺乏必將成為制約個工作人能力發展的瓶頸。正是不斷地虛心向他們學習求教,我自身的素質和能力才得以不斷提高,工作才能基本勝任。三是在平時的工作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問題,我就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當然這些問題一般是突發的,我們所不能避免的。我記得有一次,跟我同組的主任休息,那一組就由我來獨擋一面,當我正在輸入數據的時候,由于程序不穩定,一下子做的東西全沒了,文檔里出現一片空白。我的頭翁的一聲,我也給懵了,這可是大問題,若不搞好,今天就沒法工作了,明天的計劃也下不了了。剛開始我很著急,試了很多種方法都不行,我深呼吸,強迫自己平靜下來。其實我可以打電話請教主任,但由于各種原因,也是一種好勝,我最終沒有打電話。
軍校學員下基層實習個人鑒定 篇3
一、實習單位和崗位簡介
在大四的這最后一個學期里,我迎來了最后一門課程---畢業實習。本次實習被安排在了開學后的六周,其主要目的是讓我們把在學校所學到的專業知識與具體實踐相結合,通過對司法實踐的了解進一步深化對所學法律知識的深層次1理解和掌握。
我此次在攸縣人民法院實習。攸縣人民法院是基層法院,共有三個民事審判庭、兩個刑事審判庭、一個行政審判庭以及六個派出法庭(分別是西黃村鎮派出法庭、南石門鎮派出法庭、將軍墓鎮派出法庭、路羅鎮派出法庭、東旺鎮派出法庭及黃寺鎮派出法庭),還有立案庭、高審庭、審監庭、執行局等。我被分到民一審判庭,民一審判庭主要負責審理合同糾紛案件,后我又到執行局呆了一段時間。我在這里的工作主要是整理卷宗、旁聽庭審、練習撰寫判決書,還有幾次與其他工作人員到當事人住所地調查。
二、實習過程概述
去實習時老師對我們說實習能否學到東西,關鍵不在于老師和法官,而在于自己,只有你帶著一雙求知的眼睛去觀察、探求,才能學有所獲。而且老師反復強調實習的重要性,特別要求我們認真對待實習。
實習的第一天,確定實習崗位后我到民一審判庭去報到。民一庭內正在開庭,我便坐在旁聽席上旁聽。這是一起比較簡單的合同糾紛案件,庭審程序進行得很快,在雙方當事人拒絕調解后,法庭聽取了當事人的最后陳述,法官宣布合議庭和議后擇日宣判,庭審結束。下午我被安排在庭內整理卷宗。
從第二天開始,我每天8點15左右趕到法院,先把庭內的衛生打掃一下。我們庭基本上每天上午開庭,不開庭又沒什么具體工作時我就到其他庭里旁聽。中午11點40分結束工作去吃飯。下午很少開庭,只有一次因上午沒有審理完畢,下午繼續開庭。除此之外大部分工作是整理卷宗(主要是排序、裝訂、登記)。庭長還給我安排了練習撰寫判決書的工作,把經過開庭審理的案卷讓我每三天寫一個判決書,寫完后再交庭長修改。在執行局呆的幾天除了和執行人員外出調查取證或送達傳票、執行令外,也同樣是整理卷宗。
三、實習主要情況及體會
在實習期間,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整理卷宗。
在實習期間幫助法官和書記員整理卷宗多份。在這些已經審結的案件中有不少的典型案例,涉及到事實的認定、證據的采信、責任的劃分等。在此過程中,通過對卷宗的翻閱和向書記員咨詢,我對合同糾紛案件從立案到審結的程序以及各種歸檔文書的分類有了詳細了解。
2、旁聽案件。
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人們法律權利意識不斷增強,再加上仲裁等非訴程序糾紛解決機構較少,導致民一庭的案件相對較多,且呈逐年遞增趨勢。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好事,有充足的案件旁聽。以前在學校我參加過刑事案件的模擬法庭,刑事案件很注重程序,法庭審理嚴肅。但在這里,旁聽民事審判后感覺庭審比較隨便,氣氛比較緩和,有些程序性問題也省略了。通過旁聽案件,我對民事審判的特點和程序有了詳細的了解,認識到民事案件的審理關鍵在于化解當事人之間的矛盾,促進社會和諧。與刑事案件著重體現國家強制力懲罰犯罪不同,民事案件的理想結果應該是讓雙方當事人實現共贏而又不失法律的尊嚴,這一點對法官的個人素質要求很高,這個素質不僅僅是法律方面知識要淵博,更要求法官有很高的人格魅力。
3、書寫法律文書。
在實習的6周中,幫助庭長草擬了7份民事判決書,在撰寫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的錯誤。判決書的基本格式是首部、事實、理由、判決結果、尾部。首部寫當事人的基本情況,然后是原告訴稱,寫原告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再寫“被告辨稱”,其內容是被告的抗辯理由和事實。然后是“經審理查明”部分,寫法院對證據的采納和不予采納的理由及認定的事實。此后是本院認為,寫明判決的理由和所依據的法律,最后寫判決結果。我寫完第一個判決后交給庭長,他對我寫的判決書做了很多修改。他說:“你前邊寫的還可以,但在‘經審理查明’一部分存在問題較多,措辭不夠嚴謹,用語欠規范,陳述過于簡單,邏輯有失嚴密,說服力不足。”的確。
我在寫“經審理查明”部分時,寫得過于概括,庭長說這部分要把案件所有的相關事實都加以分析,寫出對證據采納和不采納的理由,因為判決要讓原告、被告雙方看,他們可能都不懂法律,作為一個法律文書撰寫者,你要讓訴訟雙方看了以后,通過對判決書中認定事實的邏輯分析得出與判決書相同的判決,這樣才能讓判決具有說服力,才會是一個成功的判決。而我的判決只是對原告、被告存在爭議的部分事實作了分析,并不能讓人從我的“經審理查明”和“本院認為”部分想當然的得出我做的判決。法律文書寫作這門課我在大二時學過,可惜當時認為只是考查課,沒有認真學習。現在很后悔在學校是沒能好好學習這門課,以至現在不能完成實習中法官交給給我的工作。回學校后我會努力補充文書寫作方面的知識,希望下次遇到類似情況時可以出色完成。
4、跟隨執行人員到被執行標的物所在地去執行。
一般到了強制執行階段的案件都是很難執行的,有一部分是被執行人的確沒錢無力給付賠償款,即無財產可供執行;還有一類是有錢但還是不能順利執行,這些被執行人大多都提前把財產轉移或隱匿,因為他們通曉法律。曾經有一個案件,申請人知道被執行人把錢存進了銀行,但執行人員去查詢后根本沒有發現被申請人的賬戶,這肯定是把錢存進了他人的賬戶。對于這類案件如果部門之間協調合力執行,會大大提高執行的效率。
實習期間,我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虛心向法官求教,努力學習法律、法規等知識,利用空余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之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從而進一步鞏固了自己所學的知識,為以后真正從事法律實踐工作打下了基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地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對一些工作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難過。在學校時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之甚少,需要學的很多,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真正含義。
以上也許是我一個人的感覺,不過有一點參加實習的同學都應該有所認識:我們的法學教育和實踐的要求是有一定距離的。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需要理論的指導,但其發展和意義要在實踐中才能實現,并且它的主要目的是為社會實踐服務。所以,我們的法學教育應該與實踐更緊密的結合起來,在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時,對實踐加以重視,更多的增加實踐所占比例。
在實習過程中,我發現法律的普及與公民法律意識的提高非常重要。我國為推進法治建設而進行了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人們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我參加旁聽的好幾起案件中,當事人都沒有請代理律師,而是自行抗辯和辯護,而且他們所運用的法律和抗辯的理由都很到位。
雖然我國的普法工作取得了以上很大成就,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在普法的深度和廣度上還有些不足。比如有些時候,人們對法律條文是知道的,但卻未能正確的理解它,以至于觸犯了法律而不自知;有些當事人由于平時不注重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最后導致矛盾加深,對簿公堂,以至于本來可以避免通過司法途徑解決的案件占用司法資源。社會上還存在一些當事人對法律不信任的情況,他們質疑發律的公平和正義。所以我國應當而且必須加大法制貫徹、普及的力度,逐步建立人們對法律的信仰,只有這樣法治建設才能取得巨大的進步。
這一個多月的實習使我深刻的認識到,除了要有很好的業務素質外,在工作中與同事保持良好的關系也是很重要的。做事先做人,只有先處理好人際關系,才能在工作中作出更大的成績。對于我們這樣即將步入社會的人來說,需要學的東西很多,周圍的每個人都可能是我們的老師,只要我們注意觀察和學習,工作與生活中周圍的同事和朋友會教給我們很多知識和道理。
四、自我評價
在實習期間,我嚴格遵守工作紀律,不遲到、不早退,認真完成法官和書記員交給的工作,得到了民一庭全體人員的好評,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之處,找到了以后努力的方向。
通過一個月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我發現實踐經驗的欠缺使自己在工作中捉襟見肘,力不從心。在幾位法官的幫助下,實習期間我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自己的知識得到了鞏固和發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同時,實習開闊了自己的視野,使我對法律解決實際問題的程序有所了解,對專業用語有了進一步的掌握,法律文書的寫作能力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此外,我還認識了幾位法官和律師朋友,通過與他們的交流和相處交流,使我學到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這些都是在書上學不到的。最后,我想借此機會,再一次向為我的實習提供幫助和指導的邢臺縣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和我的老師、及在實習過程中幫助我的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