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會晤禮儀
(三)常見會面禮 1、點頭禮 在會場等不宜與人交談之處遇到熟人,在同一場合碰上已多次見面者,遇上多人而又無法一一問候之時,行點頭禮。做法是頭部向下輕輕一點,同時面帶笑容,不宜反復點頭不止,也不必點頭幅度過大。 2、舉手禮 行舉手禮的場合,與行點頭禮的場合大致相似,適合向距離較遠的人打招呼。做法是,前臂向前方伸直,右手掌心向著對方,其他四指并齊,拇指叉開,輕輕向左右擺動一兩下。不要將手上下擺動,也不要在手部擺動時用手背朝向對方。 3、脫帽禮 在進入他人居所、路遇熟人,與人交談、握手或行其他會面禮時,在升掛國旗、演奏國歌等情況下,自覺摘下帽子,置于適當之處。 4、注目禮 起身立正,抬頭挺胸,雙手自然下垂或貼放于身體兩側,笑容莊重嚴肅,雙目正視被行禮對象,或隨之緩緩移動。在升國旗、游行檢閱等情況下,適用注目禮。 5、鞠躬禮 脫帽立正,雙目凝視受禮者,男同志雙手應貼放于身體兩側褲線處,女同志雙手則應下垂搭放在腹前。下彎的幅度越大,所表示的敬重程度就越大。鞠躬的次數,可視具體情況而定。 (四)稱呼禮儀 l、工作中的稱呼 黨內要以稱同志為主,此外,還有下列稱呼。 (1)職務性稱呼。如“科長”,“王科長”,“王雪科長”等。 (2)職稱性稱呼。如“教授”,“張教授”,“張安教授”等。有時,也可以約定俗成的簡化,如,可將“趙工程師”簡稱為“趙工”。 (3)學銜性稱呼。如“博士”,“楊博士”,“楊峰博士”等。 (4)行業性稱呼。如將教員稱為“老師”,將教練員可稱為“教練”。 (5)姓名性稱呼。一是直呼姓名。除非正式場合,一般不直呼他人姓名。二是只呼其姓,不稱其名,但要在它前面加上“老”、“大”、“小”。三是只稱其名,不呼其姓。 (6)通用性稱呼。如以“同志”相稱,再如,對商界、服務業從業人員可稱呼“小姐”、“女士”、“先生”,未婚者稱“小姐”,已婚者或不明確其婚否者則稱“女士”。 2、敬稱。 以“您”稱呼他人,表示恭敬之意。對于有身份者、年長者,可以“先生”相稱。其前還可冠以姓氏。對教育界、文藝界人士以及有成就、有身份者,可稱之為“老師”,在其前,可加上姓氏。對德高望重的年長者,資深者,可稱“公”或“老”,如“李公”、“孫老”。 (五)名片禮儀 1、遞上自己的名片,應鄭重其事。要起身站立,走上前去,使用雙手或者右手,將名片正面面對對方,交予對方。不要以左手遞交名片,不要將名片背面面對對方或是顛倒著面對對方,不要將名片舉得高于胸部,不要以手指夾著名片給人。若對方是少數民族或外賓,則最好將名片上印有對方認得的文字的那一面面對對方。與多人交換名片,應注意先后次序,或由近而遠,或由尊而低,不要“挑三揀四”。當然,也不要濫發名片。雙方交換名片時,位低者一般要首先把名片遞給位尊者。 2、接受他人的名片。要立即停止手中所做的事情,起身站立,面含微笑,目視對方。接受名片時,宜雙手捧接,或右手接過。接過名片,要認真看,并口頭道謝,不要一言不發。若需當場遞上自己的名片,要在收到對方名片后再進行,不要一來一往同時進行。 3、索取他人的名片。若無必要,不要強索他人名片。若索要他人的名片,不要直言相告,可主動遞上本人名片,并詢問對方。如,“今后如何向您請教?”“以后怎樣與你聯系?”。 4、婉拒他人索取名片。不要直截了當,要以委婉的方法表達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