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禮誠信演講稿(精選3篇)
明禮誠信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們、同學們:
記得著名的赫爾岑有句名言:“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有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識都重要。如果大家都有教養,彬彬有禮,那么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就為期不遠了。”我們共同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庭中,文明禮貌地處事待人,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必修的一課。因此,我們一定要養成講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明禮誠信是個人立身處世的標準,是法律的基礎。明禮,即懂得禮儀,也就是講文明禮貌。禮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為了維系社會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而約定俗成的最基本的行為規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道德風貌和社會進步的反映。每個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禮儀風范,對個人而言是一種外在的美,表現為一個人是否具有高雅的氣質;對一個民族而言,他是構成整個民族風貌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文明禮貌不僅給社會、他人帶來愉快和諧,也能創造充滿愛心的環境,給自己帶來快樂、帶來溫馨。
比如一句臟話、隨地吐痰、隨手亂扔廢紙臟物,表面上看是小事,但往往會影響國家的形象、城市的形象、影響著對外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一個充滿文明禮貌的城市,能夠給人帶來愉快和信心;一個不講文明禮貌的城市,設施再好,也難秩序井然。可見,文明禮貌表現的不僅是個人形象、城市形象、市民素質,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文明程度
同學們,時代的車輪已經把我們帶入了21世紀,在現代社會中,人好比原子,唯有在相互關聯中才有其生存的價值。一個人,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若要取得學業或事業的成功,若要生活的愉快、幸福,就要首先學會文明禮貌,學會與任何人,包括家庭成員、親朋好友、老師同學、乃至所有需要與自己交往的人友好相處,學會塑造健康的人格。
一個真正追求成功的人,一定十分懂得文明禮貌,注重塑造自己的人格,一定會在自己的學習、事業上下功夫,而不會在吃、穿上花費氣力。尊重他人是培養健全人格的前提,愛心只有來源于對人的尊重,才能成為完善美好人格的真正力量。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將是你一生的財富。尋找生命的綠洲,保持健康的身體,樹立高尚的道德,這是人生的主題,是人類文明的主題。
學校是塑造人格的重要園地,因為每個人在學校學到的一切都會在生命中打上很深的烙印,而且會擴大到社會生活以及人際交往之中。健全的人格是通過學習如何與人交往中建立起來的。
一為教育家曾說過:一個人的行為日久可以成為習慣;一個人的習慣日久可以成為性格;一個人的性格則往往決定他的前途。顯然,這里所說的“習慣”、“性格”不是指諸如愛吃米飯還是愛吃饅頭,好動還是好靜這樣的簡單的概念,而是一個人對學習,對事業,對他人,對社會的態度和做法,是人的品格。
我們如果已經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要處處時時注意講文明講禮貌,有意識地自覺地重復好行為,養成好習慣、好品格。
明禮誠信演講稿 篇2
明禮誠信是公民應遵循的行為準則,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明禮、誠信,它早已是傳統美德。明禮誠信是每個公民應遵循的行為準則,它對規范人們在社會關系中的道德行為,提高人的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義。
“禮讓”和“文明”的含義。“明禮”不僅要求人們申明、倡明“禮”,更要求人們注重“禮”的實踐。作為我國公民道德基本規范的“明禮”,其中的“禮”,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禮”涵蓋了社會公共生活、職業生活、家庭生活三大領域,與之相關,“禮”的內容體現為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道德等三大基本道德規范。
狹義的“禮”指個人禮儀和公共場所的禮儀。對于個人禮儀而言,第一,要講究儀表整潔、儀容大方。作為文明公民的外在形象,不能將穿著打扮簡單視為個人的私事。美與善密切聯系,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過,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整潔得體的儀表,是社會文明對人的起碼要求。第二,要注意語言文明。一個人的談吐,可以反映出他的文化水平、思想感情和道德修養。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說臟話,盡力追求語言的委婉含蓄。此外,還必須避免在公共場所中大喊大叫。第三,運作儀態要大方得體。那些粗俗的舉止行為,不但不雅觀,而且還可能導致誤解,影響人們之間的友好交往。此外,在公共場所中,男士應對女士禮讓,年輕人應對年長者禮讓,發生摩擦時要彼此寬容諒解,要注意不做違反社會規范和傷風敗俗的事。
誠信的基本誠信的基本,包括“誠”和“信”兩方面。“誠”主要是指誠實、誠懇;“信”主要是指信用、信任。“誠信”的含義,主要是指忠誠老實、誠懇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對他人給予信任。
誠信,首先是處理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個人之間相互關系的基礎性道德規范。在公民道德建設中,要大力倡導以信待人、以信取人、以信立人的美德,只有積極倡導以“信”為美的社會風氣,才能建立起有效的人際信任關系。
誠信是可貴的。從家庭來看,家人總是互相依賴,一起生活著的。假如,家庭中缺少信任,家庭還會和睦安詳嗎?因為有了誠信,我們才能更加暢快的與家長溝通。從而再也不會發生“你不了解”之類的話語。大家彼此相信,互相珍惜。
誠信是可貴的。從校園中來看,同學與老師,同學與同學都需要誠信。誠信已成為一個人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有了誠信,大家就更坦誠相待,互幫互助。在考試中,一個誠信的人總能看清自己真實的水平,總能體現自身所擁有的價值。不會讓欺騙和蒙蔽遮住自己的眼睛。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去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對自己做出相應得改正。而一個不誠信的人呢?不但得不到誠信的獎勵,而且還要成為眾人的話柄。周圍的人會對你“另眼相看”。老師同學也會對你有所猜忌和懷疑。如此看來,丟的不止是小小的分數,更是一個人的人格與尊嚴。有人說,校園是社會的一個縮影。在縮影中不能清楚認識到誠信的可貴。如何在社會這個大千世界里站穩腳跟呢?
誠信的可貴一定要時刻銘記在心。人格不能輸!誠信不是只靠說或寫樹立起來的,而是從我們的實際行動來體現的。“言必信,信必果。”因此,我們做每一件事都要做到表里如一,不要口是心非。如果你舍棄了誠信,不久,你便會發現,你在拋棄它的同時,也失去了許許多多寶貴的東西……讓我們堅守誠信,用誠信交諍友,用誠信鋪就精彩人生!
明禮誠信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你們好。我叫,來自。我很榮幸能夠參加此次年會。首先,我代表新員工向大家致以誠摯的祝福,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順利、心想事成。同時,在這辭虎迎兔之際,我也為公司送上一幅對聯:攜舊劃新謀發展,駕虎迎兔鑄新章。希望公司的業績在新的一年里蒸蒸日上。
我是一名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我自認為我的大學生活是充實,因為我在那里學到了很多知識,但我也清楚地知道,社會的教科書要比學校里的殘酷的多,對剛邁向社會的我來說還有好多好多要學習的東西。
時至今日,我已經來公司實習一個多月了,在這段時間里我學習了很多技術方面的知識,我感到很充實,同時也讓我想起了這樣一個例子:如果將一個人知識量看成一個圓,園里面的是他了解的知識,園外面的是他從未涉及的方面,那么隨著他知識的增長,這個圓的周長就會越來越大,所以他就會越發的覺得自己無知,我覺得我現在正是這種感覺。我知道,這些知識對我的工作來講都很重要,但細細地盤點一下這一個多月的收獲,我突然發現我學到的不只是這些知識,還學到了更重要的,那便是為人處事的態度。
一是堅持,對像我這樣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每個人懷揣著夢想,希望可以大展宏圖,可是往往都被兩個字難道,那就是“堅持”。堅持,說起來總是那么容易,但大多只有三分鐘熱度,真正能堅持到底的寥寥無幾。在學校的時候,我參加了記者團,參與校報工作,我們團的團訓是“青春、篤學、敏銳、責任”,這里面涉及到我今天要說的態度中的兩條,一是責任,二是篤學。所謂“在其位,謀其政”,在學校的時候我是學生,我應該履行學生的義務;在公司我是員工,我就因該履行員工的職責,首先要認認真真地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才能去考慮其他的事。再說篤學,人生就是在不斷地學習,特別是對我們來說,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學習,我記得有位學姐給我說過,到公司后要懂得付出,而且要不求回報的付出,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積累更多的經驗。
最后,我要代表新員工感謝大家這一個多月以來對我們的照顧與遷就。來公司這么久,最吸引我的是公司的文化氛圍,這一點是出乎我意料的,因為在記者團的時候,我們最講究團隊凝聚力,最注重培養團隊的文化氛圍,我們都把那當成我們的家,而且是一個非常溫馨的家。我以為當我走出學校后再也不會找到一個公司能給我這么溫馨的感覺,但是我卻在咱們公司遇到了,公司的每一個人都是那么和睦,整個公司個人的感覺就是團結、上進。我非常榮幸能加入這么溫馨、和睦的大家庭,我一定會盡快融入到公司的大環境中,與大家和睦相處、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