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市場工作總結(精選3篇)
房地產市場工作總結 篇1
在此大環境下,作為華南樓市代表的廣州樓市也展現出相應的特點,包括:市場完成了從供不應求到供大于求的轉換,土地拍賣市場遇冷,一、二手樓市雙雙“量縮價跌”,行業面臨洗牌,等等。
一、宏觀調控政策風云變幻,密集出臺,上半年“穩健、從緊”,下半年“積極、適度寬松”,但是金融危機大環境下樓市調整的格局已經形成,觀望氣氛無法打破,一、二手行業雙雙陷入困境。
20xx年是名副其實的“政策年”。上半年,在“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的指導方針下,為了防止經濟過熱以及通貨膨脹,央行5次提高存款金率,至17.5%的歷史新高。下半年,為了應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世界性金融危機的新形勢,中國轉為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多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并從9月中旬開始百日之內連續5次降息,累計降息216個基點,同時出臺了多個鼓勵合理住房消費的樓市利好新政,包括首次購買普通住宅契稅降至1%、首付降至二成、享受最低7折的利率優惠;給予改善型置業人群房貸優惠;二手房營業稅征收年限從5年降至2年、征稅方式由全額征收改為差額征收等,密集的政策對防止樓市“大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不過,由于樓市調整的大格局已經形成,再加上金融危機之下市民“現金為王”的理財觀念,頻頻出臺的政策始終無法徹底打破預期已經改變的置業者的觀望情緒,因此并不能夠令廣州樓市的成交從低谷中走出來。在此情況下,包括大開發商在內的大多數開發商一方面難以獲得資本市場和商業銀行的融資、信貸支持,另一方面新房的銷售情況又不理想,腹背受敵,只好用降價這個最原始有效的方式加大樓款回籠力度,緩解資金緊張的困局。
與一手開發企業的窘境一樣,廣州的二手中介行業在經歷了過去幾年的高速擴張之后,面對突然降溫的市場也不得不收縮陣線、開源節流。為了應對市場變化,一些品牌大中介紛紛開展與一手開發商的“一二手聯動”代理合作,力爭多渠道度過經營難關。
二、土地出讓市場低迷,年度土地出讓指標兩度調低仍無法完成,“底價出讓”、“流拍”成為常態,中小開發商趁機抄底拿地,取代大開發商成為土地出讓市場的主角。“地王”表情尷尬,紛紛難產。
20xx年12月16日,廣州年內最后一宗住宅地塊僅用了5分鐘不到的時間就以底價成交,為全年的土地供應劃上了句號。至此,20xx年廣州十區共出讓住宅用地19宗,用地總面積1.32平方公里,超過年度計劃1.8平方公里的7成。在此之前,廣州市曾兩度調整住宅用地供應計劃,在9月份將最初的4.9平方米公里調整為2.5平方米公里,又在11月份修正為1.8平方公里,但是由于頻繁出現“流拍”,最終還是未能完成年度土地供應計劃。
綜觀20xx年的廣州住宅土地出讓市場,年初員村絹麻廠地塊經過兩百多輪競投,創下了13053元/平方米的樓面地價,刷新了天河區住宅歷史最高地價成為“地王”,但是只是曇花一現。此后,受商業銀行惜貸、ipo受阻、銷售業績大幅滑坡等多個因素的影響,房地產行業的資金鏈危機凸顯,過去兩年瘋狂拿地的廣州大型房企無力再續,令土地出讓市場一蹶不振,頻頻出現“流拍”、“底價出讓”的狀況。大開發商的退出給了中小開發商“抄底”的機會。據統計,全年共有宗地塊以底價成交,有8宗地塊的樓面地價在xx00元/平方米左右,其中絕大部分為不知名的中小開發商拍得。統計數據顯示,20xx年廣州的平均樓面地價僅為3000元/平方米出頭,與XX年年相比下跌了30%左右。例如,年末最后一塊地花都新華寶田豬場地塊樓面地價僅xx40元/平方米,與去年賣出的同區域的地王相比降幅高達約80%。
在地價回落的同時,包括員村絹麻廠地塊在內的“地王”表情尷尬。以員村絹麻廠地塊為例,繳納土地出讓金的大限早已在7月份過期,由于開發商沒有履行合約,按照正常手續該地塊將會被收回,但是至今無論是國土部門還是地產商都三緘其口,不得而知。在XX年年產生的多個“地王”中,盡管對外宣稱的理由各不一樣,但是基本上都選擇了“拖”字訣,動工的是極少數。開發商們對“地王”的冷處理,資金鏈緊張導致開發困難是一個原因,而現時不少“地王”所在的板塊“面粉比面包貴”也是現實。
不過盡管如此,廣州在xx年出讓的地塊加上之前兩年開發商拿下的地塊,仍然足以滿足未來兩三年的市場供應需求,郊區地塊的大量出讓還有可能在局部市場形成比較突出的供大于求。高價地與低價地同臺共舞將大大考驗房地產企業的開發智慧。
根據廣州市國土房管局的數據,1-11月,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共成交504.46萬平方米,同比大幅減少33.5%;與此同時,由于房地產開發節奏的延續,全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供應并沒有因為市場拐點的出現而減少,1-11月批準預售量達到了740.45萬平方米,同比大增23.2%。統計數據顯示,1-11月份,僅有6月份的成交量大于批準預售量,市場供銷比從去年的1比1.21逆轉為1.47比1,消化率只有68.1%,處于明顯供大于求的格局。
房地產市場工作總結 篇2
一、 各項工作的完成情況
1、經營指標的完成情況:
全年新開發建筑面積約1、5萬m2 ,其中商業街占7300m2,竣工樓房3棟(33#、34#、35#),竣工面積9000m2,完成建設投資約800萬元,實現銷售收入1062萬元,銷售面積9327m2。續貸900萬元,累計約1100萬元。減少應付工程款350萬元。存貨房屋總計約9300m2,其中1—6區房屋面積為4734m2,商業街房屋面積為4566m2,存貨約為1117萬元,應收款243萬元。公司機關人員工資約40萬元,銀行利息約90萬元,辦公費30萬元,招待費17萬元,小區物業公司維修費21萬元,總費用約每年200萬元。本年度公司經營狀況較往年有所好轉,望全體職工繼續努力工作,再接再勵。
2、小區的建設情況:
今年雅居園小區新開住宅樓3棟,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收尾工程8000平方米。在工程建設中,一是抓工程質量,二是抓工程進度,三是抓安全文明施工。 雅居園商業街建設項目,是我公司領導班子經過慎重、周密考察后決定建設的,位于濟陽新老城結合部,十中以東,與興化步行街互應,建成后將成為濟陽商業領域又一熱賣點。規劃樓層為二至三層的獨立單體樓房,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建設投資約800萬元,又可根據用戶需求在南側自行按照統一規劃建設,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者。現已全面竣工并可以使用。
3、房屋銷售經營情況:
針對當前我縣住房市場供大于求的實際,公司一是積極調整銷售價格,盡最大限度降低售價;二是降低工程建設成本;三是應客戶需求,能甩項甩項處理,由住戶自行設計;同時,積極利用宣傳單、宣傳牌、電視臺、報紙、網絡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宣傳小區優越的位置、良好的物業管理及優質的售后服務,提高了知名度和社會信譽。針對頂層樓房銷售難的問題,公司經研究決定降低售價,優惠于內部職工,既解決了部分職工住房困難,又有利于資金的回收。全年銷售房屋120套,銷售面積9327平方米,銷售收入1062萬元,銷售率85%。
4、宣傳措施的轉型情況:
現今社會是網絡信息迅速發展的科技時代,公司也充分的認識到了這點,所以積極開拓新思路。今年通過辦公室人員的努力,初步架設完成了自己的網站系統,全面立體的展示公司各方面的發展和業績,既節約了宣傳經費的重復投入,又擴大了公司的社會效益和影響力,對于公司發展信息的及時傳遞和網絡信息的準確接受提供了便利。
5、黨務工作:
在新的黨支部的所有全體成員以及新一任的支部書記的努力下,建立健全了黨內各項工作制度。年內發展預備黨員2名,轉正2名,新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名,黨支部的各項工作逐步完善。
房地產市場工作總結 篇3
不經意間,201X年已悄然離去。時間的步伐帶走了這一年的忙碌、煩惱、郁悶、掙扎、沉淀在心底的那份執著令我依然堅守崗位。20xx年項目業績201X年工作小結元月份忙于年度總結、年度報表的核算工作;
2月份接到公司新年度工作安排,做工作計劃并準備9號樓的交房工作;3、4、5月份進行9號、12號樓的交房工作,并與策劃部劉老師溝通項目尾房的銷售方案,針對尾房及未售出的車庫、儲藏間我也提出過自己的一些想法,在取得開發商同意后,6、7月份分別舉辦了“xx縣小學生書畫比賽”和“xx縣中學生作文大賽”,
在縣教育局的協助下,希望通過開展各項活動提高中磊房產的美譽度,充實文化,當然最終目的還是為銷售起推波助瀾的作用,遺憾的是在銷售方面并沒有實現預想中的效果,但值得欣慰的是活動本身還是受到了業主及社會各界的肯定。
xx年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一期產權證辦理時間過長,延遲發放,致使業主不滿;
2、二期雖已提前交付,但部分業主因房屋質量問題一直拖延至今,與工程部的協調雖然很好,可就是接受反映不解決問題;
3、年底的代理費拖欠情況嚴重;
4、銷售人員培訓(專業知識、銷售技巧和現場應變)不夠到位;
5、銷售人員調動、更換過于頻繁,對公司和銷售人員雙方都不利;在與開發商的溝通中存在不足,出現問題沒能及時找開發商協商解決,尤其是與李總溝通較少,以致造成一度關系緊張。xx年工作計劃新年的確有新的氣象,公司在商業項目——,正在緊鑼密鼓進行進場前的準備工作,我也在歲末年初之際接到了這個新的任務。*因為前期一直是策劃先行,而開發商也在先入為主的觀點下更為信任策劃師;這在我介入該項目時遇到了些許的麻煩,不過我相信通過我的真誠溝通將會改善這種狀況。
新年計劃:
1、希望能順利收盤并結清賬目。
2、收集星數據,為x培訓銷售人員,在新年期間做好客戶積累、分析工作。
3、參與項目策劃,在這個項目打個漂亮的翻身仗。
4、爭取能在今年通過經紀人執業資格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