鷺萌芽志愿者隊個人總結
四、寓樂于教
開學典禮:第一次和孩子們見面,心中忐忑,不能確定自己是否有能力可以帶給大家知識的同時,用有趣的方式吸引大家認真專注于自己的課堂,未知的一切總是讓人不安。開學典禮是給孩子們的見面禮,第一印象很重要,默默躲在小角落把預先寫好的主持詞念了一遍又一遍,環節熟悉了一次又一次,生怕出錯。隊員自我介紹環節,也算是變相介紹師資力量的環節,每一個人按順序依次走上臺介紹自己的姓名專業籍貫特長,有才藝的就即興表演一小段,有啦啦操,山歌,口技,口琴,踢毽子,方言歌等等,臺上精彩紛呈,臺下掌聲不斷。這相當于給大家一個定心丸,未來的日子,不會乏味。我們合唱隊歌《有夢飛翔》,年輕清亮的歌聲飄揚在寬廣的操場上空,這是屬于我們志愿者隊的信念,也是我們即將帶給孩子們的精神。
一班(幼兒園至一年級):這是個最天真爛漫不諳世事的年紀,孩子們甜美的笑顏,稚嫩的身軀,細綿的聲音,極其具有殺傷力,直直地擊中心底最柔軟的部分,讓人不由自主用最溫柔的方式輕聲細語哄他們開心,而他們也是很好哄的,幾句話就可以破涕為笑,咯咯咯咯地笑鬧著。因為略通唱歌跳舞,性格也活潑外向,我大部分被安排在一班上課,沒上課時也是一班助教,深諳一班小朋友的脾性,懂得怎么控制課堂氣氛。這個班級一節課的時間,不需要教太多的知識,一點點內容就完全夠了,主要是用什么方式讓他們積極地參與你安排的活動,我一般會把唱歌,跳舞,交流,動手操作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使課堂盡量生動活潑,也會用小朋友們最喜歡的元素來誘惑大家先乖乖配合我,把較為有用卻枯燥的內容學會,再遵守承諾一起分享喜歡的元素來獎勵大家。唱歌跳舞所選的素材也有學問,要考慮到小朋友們的接受能力,也要考慮到內容的感染力,這就要求老師的應變能力要強,課堂上隨時修改自己的教學內容以符合需要,最大程度地帶動大家,提高參與度。小朋友們即使沒有多動癥也是普遍坐不住的,吵鬧著不肯安靜,所以我們教會小朋友們幾句口號,形成有趣的小默契,把口號用來作為請大家安靜下來的命令。其中一句是“天黑黑,靜悄悄。”,我們放慢了速度拖長了音一個字一個字地用覆蓋全班的音量大聲喊:“天~黑~黑~~”,小朋友們全部都會接著一起喊:“靜~悄~悄~~”,喊完的瞬間開始,全班沒有一絲聲音,這時上課的老師就把握住機會抓緊時間趕緊講重點,不然過不了幾分鐘小朋友們就會逐漸又開始鬧騰了。最重要的一點,小朋友們可是不會按部就班地事事聽從我們的哦,也不會按照我們的思路和邏輯來,他們小小的腦瓜子里裝滿了各種奇奇怪怪的想法,說出的話經常讓我們膛目結舌應接不暇,絞盡腦汁搜羅出能讓他們滿意的“合情合理”的答案,這個“情理”的標準掌握在小朋友們自己的手里。他們說你對你就對,他們說你錯你就錯,別妄想用大人那一套來跟他們講道理,完全說不通,再說了,你跟小孩子講什么道理呢,他們聽不懂也不想聽,你必須用他們邏輯來處理問題。
二班(二年級至四年級):這是個比較和諧的過渡性班級,既沒有一班的頑皮好動,也沒有三班的復雜叛逆,世界那么大,許多未知的事物呈現在他們面前,于是他們乖巧安靜地睜著明亮的眼睛專注而憧憬地望著你,帶著點羞澀靦腆忐忑,很好奇卻又怯怯地靠近新奇的事物。不知道為什么,幾乎沒有安排我在二班上課,我只是偶爾在沒有課時的時候,偷偷地潛入二班觀察孩子們上課,默默凝視他們可愛的小臉蛋。有一天下午,二班一個胖乎乎的憨厚女孩子神神秘秘地把我拉到一邊,掏出一個小本子翻開到其中的一頁拿給我,自己卻轉身跑了。我看到上面夾雜著許多拼音的稚嫩筆跡寫道:“現在看我日記的這個老師是我最喜歡的老師,我很喜歡她,我愿意認真學習,只要是她教的,我都愿意學,只要是她說的,我都很去做。老師,我很喜歡你,你喜歡我嗎?”我看完后,找到那個女孩子,什么也沒說,給了她一個擁抱。另外,二班最難得的一點就是堅持每天一小時的課業輔導,這是其他三個班都或早或晚放棄的,堅持是極為珍貴的品質,相信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會比其他人更加堅韌不拔,更有勇敢和毅力抵御風雨的侵襲。但是老師們需要注意,小朋友們寫作業時遇到不會的問題,惰性會使他們不愿意思考,習慣性想依賴我們直接給出最后答案,可是我們恰好不能這么做,我們不僅得記得自己的責任,也要記得自己的出發點是什么,我們主要是解決他們此刻出現的問題,還是幫助他們學會如何解決問題,孰輕孰重不得而知,應該盡量引導小朋友們獨立思考善于探索多角度考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