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老師個人工作總結
如今,學校進行“四環節”教學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了。我積極投入其中,大膽地實踐著。從中摸索到許多經驗。我改變了講小說的固有模式,以別開生面的方式,引導學生在輕松自如的課堂中高效地學習語文。
《蘆花蕩》(教學方案)
知識目標:1、復述故事情節,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2、展開想像,體味人物心理及故事的傳奇色彩。
3、領悟文中景物描寫的妙處,提高描寫的能力。
4、感受老頭子的愛國主義精神及文章對抗日軍民的謳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能力目標:
1、通過分析重點詞句,把握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2、感受品味孫犁作品的明麗清新的筆調,秀麗雋永的風格。
情感目標:
通過本文學習,讓學生對戰爭與英雄有更為深刻全面的理解,樹立我們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的信念。
教學重點:
1、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2、領悟文中景物描寫的妙處。
教學難點:
人物描寫藝術探究,這篇小說是怎樣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的?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設置項目:
1、了解文學常識
2、整體感知文章,復述故事情節,賞析景物描寫。
3、掃除字詞障礙
教學設計
1、兩位組長快速檢查預習情況,兩位同學上講臺,其他同學在作業本上測試本課字詞。學生糾錯,明確應識記的重點。
2、自主學習:速讀課文,勾畫重要詞句(能夠提示文章故事情節),復述故事情節。
板書:世銘有約,名人面對面
導入語:
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戰國時期,在燕國生死攸關的危急關頭,荊軻在“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歌聲中奔赴秦國,刺殺野心勃勃的秦王。三國時期,趙云孤身奮戰于曹軍的千軍萬馬之中,救下少主阿斗。其忠貞之心,天地可鑒。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自古以來,在燕趙這片廣袤的大地上,無數的燕趙之士為了民族大義,為拯救民眾與水深火熱之中,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他們的精神永遠鐫刻在歷史的天空中。在抗日戰爭時期,日寇的鐵蹄肆意地踐踏蹂躪著美麗的白洋淀。勇敢堅強的白洋淀人拿起武器開展了一場報家衛國的戰爭。其中有這樣一位帶有傳奇色彩的老人,他的智斗日寇的故事廣為流傳。雖然我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人們親切地給他起了名字“老頭子”。
首先,我們要感謝孫犁老先生,他用他那生花的妙筆記錄了老頭子事跡的片段。我們先了解孫犁其人其事。打開導學案齊讀知識鏈接。(熟悉作者及作品的背景)
大家好,我是石家莊第二外國語學校初二8班電視臺“燕趙大舞臺的世銘有約,名人面對面”的咨深主持人齊世銘。今天,我們欄目組有幸請來了當年和老頭子一起戰斗過的大菱和二菱二位革命老前輩。讓我們掌聲有請二位上臺。(學生大笑,精神大振)
(教室的左右各四排是大菱和二菱的親友團。由于年代久遠,再加上兩位前輩年紀老邁,有些問題的細節可能記不清楚,我們親友團可以根據史料的記載代為回答。(讓每一位學生都進入教學情境當中)
問題一:請問二位今年高壽啊?(聯系課文和作品背景)
文學創作時間稍后一些,因此,應該加上“至少”。
問題二:請問二位前輩是什么原因你們到了白洋淀?
問題三:請問大菱二菱二位前輩,你們在白洋淀生活一段時間后,對白洋淀的環境是怎樣認識的?(找出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在雙方親友團的幫助下,找出了小說中的環境描寫,并分析了優美的自然環境和殘酷的戰爭環境)
問題四:請問二位前輩,當你們地一次見到老頭子的時候,他給你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找出對老頭子外貌描寫的地方。學生也能從對人物的外貌描寫中體會到老頭子的性格特點:為人比較干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