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道德質素的人總結(精選3篇)
做一個有道德質素的人總結 篇1
古書中的一些基本禮儀規范,已經被我們長時間地忽略,而教孩子學國學最重要的目的,是讓他們依照書中所規范的那樣行事做人,培養道德和品行。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流傳了幾千年,可見其生命力旺盛,它規范傳統美德,對社會關系起到良好的維系與調節作用。
當前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寵愛,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現在許多孩子養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心理問題多等等。可喜的是,一些孩子在學習了《弟子規》等后,在行為習慣方面有了良好的改變,日常生活中,他們對長輩、對親人變得有禮貌了,有了感恩之心,有許多還學會了一些生活自理能力,這也是不少家長贊成孩子學國學的初衷。
國學慢慢成為熱議話題,且好評如潮,但是筆者認為,國學既然是人生修養的一個過程,家長不必急于求成,同時,要有一個科學的態度,光靠四書五經,不見得就一定能培養出一個具有“知禮儀、明孝悌、講仁德”良好品德的現代公民。其實,一個人的品德修養除了家長和老師的身教言傳之外,還需個人的生活經驗積累和人生閱歷體會。從某種角度上說,國學經典的學習和繼承還需與時俱進,要和現代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讓傳統文化充滿時代生命力。
做一個有道德質素的人總結 篇2
中央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方案提出,做合格黨員,就是要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的新發展對黨員的新要求,堅持以知促行,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其中,“講道德、有品行”是做合格黨員的重要標準之一。俗話說,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黨員領導干部只有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才能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一、把恪守職責、為民辦事作為加強黨員干部教育的重要內容
食君之祿、為君分憂是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約定社會準則。在當今現代社會,作為公務員,我們食“百姓”之祿,就必須為“百姓”分憂。因此,我們在工作中必須強化“五個擔當”。一要擔責。恪盡職守,克已奉公,不談條件,不講價錢,不推諉,不敷衍,不折不扣地完成局黨委交辦的工作任務。二要擔憂。以替組織負責、替上級負責、替人民負責的精神,主動想事、主動謀事、主動干事,為上級分憂,為群眾解難,做黨和人民信賴的干部。三要擔難。在關鍵時刻和緊要關頭,自覺服從大局,挺身而出,知難而進,以永爭第一、舍我其誰的豪氣,直面挑戰,攻堅破難。四要擔險。敢為人先,敢于創新,敢于嘗試,敢于挑戰,探索新舉措,創造新經驗。五要擔屈。對工作上遇到的誤解或不理解,要受得住委屈、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壓力,以熱心、誠心、細心、耐心、公心贏得民心。
二、把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作為加強執規執紀建設的前提
一是加強學習以明德。學習是提高自己,完善自己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只有不斷加強學習,才能不斷豐富頭腦,增強修養,樹立浩然正氣。自覺地把學習視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思想境界,緊密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用科學理論凈化思想、陶冶情操、純潔靈魂,提高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二是樹立“三觀”以立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做人之本,做事之魂。有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堅定理想信念、把握正確的人生方向,才能樹立相應的地位觀和利益觀,只有這樣,工作中才會有團結合作意識、優質服務意識和安全保密意識。因此,我們要堅持以高尚的思想陶冶道德情操,鍛煉道德意志,確立道德信念。三是牢記宗旨以守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_的根本宗旨。要深懷愛人之心,把人民的需要時刻掛在心上,努力為人民服好務,在服務實踐中加深理解“德”的內涵,深刻體會“德”的要求,切實履行“德”的規范,不斷積淀“德”的力量,努力使自己成為有高尚追求的人,有益于社會和事業的人。四是嚴格自律以養德。克己自律是人身修養的一種境界,也是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時時處處明于自察,大事小事嚴于律己,才能始終保持思想道德的純潔性。應該自覺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道德自律要求來約束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每日“三省吾身”,時刻警鐘長鳴,用高尚的精神激勵自己、鞭策自己。
三、把家庭美德建設作為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礎工程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美德建設的水平直接關系到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水平,家庭的穩定直接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穩定,家庭又是社會道德建設的直射點,家庭美德建設又反映出整個社會的道德建設水平。因此,家庭美德建設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基礎工程,只有把基礎工程打牢了,我們才能筑牢社會道德建設的大廈。家庭美德建設只有唱響為人民服務的主旋律,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為人民服務不僅是我們每個黨員、干部的責任和美德,也是社會每個家庭成員的責任和美德,只有突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家庭美德才能成為社會時尚。
道德是維系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一條重要準繩。中華民族的道德傳統源遠流長,“國無德不強,企無行不久,人無德不立”,我們要充分發揮道德文化建設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做一個有道德質素的人總結 篇3
意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能夠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這句話一向烙印在我的心中。道德是什么?道德能夠是舉手之勞:在路上看到一個小紙屑,輕輕彎腰撿起;道德能夠是驚天動地:在死后把身體的所有器官捐獻給需要幫忙的人。而我這天所要給大家講的是道德是——感恩。
這是我以前聽到過的一個小故事:某一個學校舉辦了一次親子活動。在活動中,有一個小游戲是先給媽媽們蒙上雙眼,看他們能不能在一排孩子中摸到自我孩子的手,結果所有的媽媽全都找到了自我的孩子。可是,當游戲進行到下一個環節——讓孩子們蒙上自我的眼睛去摸尋媽媽的手時,卻沒有一個孩子能摸到媽媽的手。所有的媽媽們都哭了,哭得是那么的悲哀,跟個孩子似的委屈。他們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卻得不到愛的共鳴。
這是一個簡單卻能引發我們深思的故事。我們00后的孩子們是怎樣了?是怎樣了?都說百善孝為先,為什么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我們每人都就應感恩我們的老師,因為老師教給我們知識;我們更就應感恩我們的父母,父母給了我們溫暖的家,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我們怎能不感恩他們呢?
播種思想,收獲行為,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只要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們就會成為有道德的好少年。
感恩其實很簡單:用一顆真誠的心感恩朋友,誠實有信的對待每一個人;用的成績感恩老師,認真完成每一項作業;用自我的行動感恩父母,不惹父母生氣;用道德感恩社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讓道德之花開得更加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