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活動工作總結怎么寫(精選3篇)
三萬活動工作總結怎么寫 篇1
根據省和當陽市“三萬”活動辦公室安排,省農墾局新一輪“三萬”活動駐點村為草埠湖農場(鎮)高臺、臺渡隊(村),河溶鎮郭家場、觀基寺等四個村(隊)。四個駐點村(隊)共有23個村民小組,2538戶,9231人,其中村“兩委”班子成員22人,中共黨員350人。近四個月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新一輪“三萬”活動辦及宜昌片長單位省直機關工委的指導和支持下,省農墾局新一輪“三萬”活動工作組緊緊圍繞“潔萬家”活動目標任務要求,緊緊依靠當地黨委、政府和駐點村“兩委”,精心組織,認真謀劃,迅速行動,整體推進,取得了明顯成效。村莊環境面貌明顯改觀,農村基礎設施和環衛設施建設明顯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村民生活習慣得到改進,有力地推進了新農村建設。現將“三萬”活動有關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轉作風、辦實事、惠民生為著眼點,強化組織領導
局黨組對“三萬”活動高度重視,一致認為“三萬”活動是轉變機關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造福百姓惠民生的重要舉措。農墾作為農業的國家隊,不僅要在發展現代農業方面起示范引領作用,更應在新農村建設上帶頭示范。在“三萬”活動中,我們做到了認識到位、機構到位,人員到位、資金保障到位、活動組織到位、檢查督導到位。比如,省“三萬”活動動員會后的第二天,局黨組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新一輪“三萬”工作,成立了由阮英梓局長為組長,副局長胡超、李壽垓和紀檢組長經建新為副組長,5個相關職能處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活動領導小組,抽選6名骨干組成工作組。再比如,為推動“三萬”活動掀高潮,20xx年12月25日,局領導帶領機關干部到臺渡村組織了以參加一次植樹勞動、一次政策宣傳、一次走訪慰問、一次“雙聯雙促”結對戶家訪、撰寫一篇民情日記為主要內容的“五個一”活動。主要作法是建立“六制”,強力推動。一是建立局領導專題研究督導機制。局黨組經常研究“三萬”工作,局長阮英梓經常聽取工作組工作情況匯報,并就做好“三萬”工作出點子提要求。1月15日,阮英梓同志到駐點村調研、指導“三萬”工作,在高臺村與兩個鎮黨委書記、四個駐點村的書記進行座談,對扎實做好“三萬”活動提出了明確要求,并走訪慰問了貧困戶和老黨員、老干部和返鄉農民工。副局長胡超作為局帶隊領導,不顧手術后的傷痛,出院第五天便帶著工作隊員到駐點村,對“三萬”活動親自謀劃親自抓,堅持每月兩周時間到駐點村走訪調研、督導協調有關工作。二是建立工作隊員分工負責和聯系會商機制。工作組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并明確工作任務和職責分工。去年12月4日,工作隊員分別進駐4個駐點村開展工作。堅持每周召開一次碰頭會,總結分析本周“三萬”工作,查找不足,安排下階段有關工作,并每天記錄工作臺賬。三是建立溝通協調機制。積極做好與省“三萬”活動辦、片長單位和當地黨委政府及駐點村的溝通協調工作。四是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在保證幫扶駐點村環境整治資金50萬元到位同時,局里還安排了“三萬”活動專項經費,確保工作正常運轉。五是建立紀律約束機制。工作組在省里“六不準”工作紀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兩條“不準”(不準在網絡、微博上發表不利于農村發展穩定的文章和圖片;不準擅離職守,隨意外出),建立了“八不準”制度。四個月來,隊員堅持按照“八不準”要求辦事,與處室工作脫鉤,保證長駐駐點村工作,并吃住在村組,與當地農民群眾同勞動。六是工作公開機制。將工作組工作目標任
工作職責、整治項目、工作紀律、聯系電話上墻上欄,向社會公布,接受群眾監督。
二、以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為著力點,廣泛宣傳發動
工作組堅持把宣傳政策、發動群眾貫穿整個“三萬”活動始終,通過多形式多途徑宣傳引導,廣泛動員農民群眾發揮主體作用,積極參與到“整治村莊環境,建設美麗家園,促進生態文明”主題實踐活動中來。一是通過召開鎮村干部、老黨員、老干部、老模范、致富能人座談會和村民代表動員大會,廣征民意,宣傳發動。二是走訪農戶,共走訪72戶農家,春節前,還走訪慰問了四個駐點村40家貧困戶和困難老黨員、老干部,發放慰問資金和物資2萬多元。三是印發“三萬”活動和“兩創”工作有關政策知識宣傳單5200份。工作組還向駐點村農家書屋贈送《xx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湖北省小麥主推品種“鄂麥596”栽培技術等圖書和宣傳資料250冊。四是各駐點村分別舉辦“三萬”和“兩創”活動宣傳欄,在公路沿線和村民集中居住點懸掛宣傳標語21條,利用村廣播站廣播等多種形式營造氛圍,形成聲勢,使黨的xx大精神以及新一輪“三萬”活動的重要意義、主要任務和總體要求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五是集中組織衛生大掃除。活動期間,我們會同鎮村干部,組織四個村干部群眾集中開展“人人動手,清潔家園迎新年”千人大掃除活動,參加掃垃圾,清溝渠,除雜草義務勞動5763人次,清理垃圾120噸;發動農戶各自清理房前屋后雜物,打掃室內清潔衛生,實現“潔萬家”活動向駐點村村民小組和農戶全覆蓋。六是積極做好宣傳信息工作。在信息報送上,我們向省、當陽市“三萬”活動辦公室及片長單位省直機關工委分別報送信息和有關材料10篇,其中被省“三萬”辦編發的工作簡報采用5篇;在新聞宣傳上,湖北日報、湖北衛視刊播新聞稿件2條。去年12月5日,湖北日報在第一期新“三萬”專欄中以《湖北農墾:挽起褲腿下農場》為題對我局“三萬”活動工作組工作深入走訪調研,精心謀劃工作方案和環境整治項目情況及時進行了報道。湖北衛視在1月10日湖北新聞聯播播發了《湖北農墾“三萬”工作隊:用好項目資金,建設美麗鄉村》新聞。在農情調研上,工作隊隊員深入開展農情調查,堅持寫民情日記,就農村環境整治問題進行專題調研,撰寫了《關于草埠湖、河溶兩鎮農村環境整治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并同兩鎮黨委、政府和駐點村負責人進行了交流探討。
三、以推進新農村建設為主要目標,精心謀劃并抓好整治項目
科學制訂環境整治規劃和實施方案。工作組通過召開鎮村干部座談會,走訪老干部、老黨員和村民代表,了解各駐村點的基本情況、群眾的基本訴求,進一步明確工作思路和切入點,制訂了省農墾局“三萬”活動工作組工作方案,并指導、幫助四個駐點村科學制定“三萬”活動工作方案、村莊環境整治項目實施方案。四個駐點村共實施整治項目21個,項目包括農業基礎設施、環衛設施建設、棚戶區改造、安全飲水、村莊綠化美化、文化活動場所建設等。目前,除土地整理項目正在抓緊剎尾工程建設外,其他整治項目全部完成。我們按照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統一施工的辦法,完成了對222家農戶的危房改造。同時,四個駐點村硬化和清理水渠12.11公里并配套建設3座涵橋;鋪修村組道路13.05公里;新建和維修垃圾池(房)171座(其中新建133座);綠化植樹4萬株以上,其中村莊道路綠化9.14公里,植樹1523株;修建村級垃圾填埋場兩個;新建提水泵站1座;解決了臺渡村1230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受到農民群眾普遍稱贊,他們說,“潔萬家”活動把黨的溫暖送到了我們的心坎里,把好事實事辦到了我們的“家門口”。
四、以突破資金瓶頸為重點,多方籌措整治資金
潔萬家,資金籌措是難點。為突破難點,我們幫助、指導、協調四個駐點村采取涉農項目資金整合一點、財政以獎代補一點、受益農民出資一點、社會捐助一點、工作組幫扶一點“五個一點”的辦法,籌措環境整治資金20xx.49萬元,其中省農墾局整合土地整理、危房改造、安全飲水項目資金1923.84萬元,工作組提供幫扶資金50萬元,駐點村“一事一議”和財政獎補及社會捐資捐物共42.65萬元(其中組織周磯農場向草埠湖農場臺渡村捐贈價值3萬多元的桂花樹苗),通過資金整合,實現了資金效益最大化,農村基礎設施和環衛設施建設有了新變化,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環境有新改善,得到群眾好評。
五、以建管并舉為重要措施,著力構建垃圾收集、清運、保潔萬家,三分在建,七分在管。我們堅持建管并舉,著力推進農村垃圾收集清運體系和環境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建設。一是完善健全“戶分類、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垃圾收集、清運、處理體系。在場地設施建設上,當陽市建設全市統一的垃圾填埋場,在全市七個鄉鎮規劃建設七個垃圾壓縮轉運站,草埠湖、河溶鎮垃圾中轉站正在抓緊建設。草埠湖農場已建成鎮級填埋場1座,投入10多萬元新建了200多座垃圾池,還新購置了垃圾轉運車兩臺,解決了農村垃圾“哪里去”的問題。同時,四個駐點村建有垃圾池171座,基本達到了每20戶左右建一座垃圾池的要求,并按每2-3戶配有一個垃圾桶。二是堅持因地制宜,建立環境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在管理模式上,我們堅持分類指導,務實管用。草埠湖農場實行“村收集、鎮清運”管理模式,由鎮環衛隊負責清運,村保潔員負責監督垃圾入池;在資金保障上,垃圾轉運費由鎮財政列支20.4萬元,村集體自籌6萬元,環衛隊和村組保潔員的工資由鎮財政支付,不向農戶收取保潔費用。河溶鎮則實行戶出一點、村籌一點、鎮獎補一點、村轉運的村級垃圾處理模式。在保潔員隊伍建設上,四個駐點村確定由組長擔任保潔員,保證了保潔隊伍的穩定。在管理考核制度建設上,草埠湖鎮制訂了《草埠湖鎮衛生保潔長效管理工作實施辦法》、《草埠湖鎮農村環境衛生管理考核細則》,各駐點村制訂了以定責任、定工資、定區域、定標準、定時間、定指標“六定”為主要內容的《村莊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制度》、《保潔員考評辦法》等。
六、以文明習慣養成為著重點,扎實推進“兩創”活動
按照文明新村“十有兩無”、十星級文明戶“六有”標準,四個駐點村深入開展創文明新村、創文明戶活動,評選出“十星級文明戶”109戶。河溶鎮是當陽市率先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創建試點鎮,其創建經驗得到當陽市委市政府和有關部門充分肯定和推廣。草埠湖鎮高臺村新“三萬”活動以來,按照十星級文明戶“六有”要求抓好創評工作,以生態家園星評選為基礎深化創建活動,經過村民自評、互評、道德理事會初審、村兩委審查、公開公示評選出“十星級文明戶”15戶,村里大張旗鼓給文明農戶授牌、每戶獎勵300元。他們創新活動載體,在全村開展“道德講堂”活動,遴選講孝道、講衛生、講奉獻等6類文明農戶典型現身說法,用身邊的人和事教育引導村民養成講道德、講文明、講衛生的良好習慣。1月28日,當陽市在高臺村召開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暨“三萬”活動“兩創”工作現場會,總結推廣該村文明創建經驗。同時,工作組以“兩創”活動為契機,指導幫助駐點村加強以“五個基本”為重點內容的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提高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等制度,引導村民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三萬活動工作總結怎么寫 篇2
新一輪“三萬”活動開展以來,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嚴格按照市“三萬”活動的要求,緊扣“加強農業基礎、改善農村民生、服務三農發展”活動主題,以創建“實力雄厚的經濟強鎮、全國聞名的文化名鎮、環境優美的生態美鎮”為目標,速啟動了全鎮“三萬”活動,圓滿地完成了這次“三萬”活動的目標和任務。現將我鎮的“三萬”活動總結如下:
一、強化組織領導,保障活動有序開
在活動中,我們注重從活動的組織、推進等方面,全面加強了活動的組織領導,為本次“三萬”活動的順利開展、取得實效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我鎮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楊五一同志任組長,鎮黨委班子成員任副組長,鎮直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三萬”活動領導小組。選派精干隊伍組建了指導組、綜合協調組、宣傳組、檢查督辦組、考核驗收組,細化了責任分工。各村也相應組建了工作專班,在全鎮上下形成了通暢、便捷的活動網絡。今年1月16日,我鎮召開由市直派駐工作組成員、鎮機關干部、鎮直部門及各村、社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的動員大會,印發了《淯溪鎮20xx年度“三萬”活動方案》、《淯溪鎮20xx年度“三萬”活動領導小組的通知》、《工作派駐方案》,強化了活動的組織領導。
二是強化工作措施。按照活動實施方案部署安排,督導指導各村分別制定了活動方案,確保各村活動有序開展。組織全體機關干部、鎮鎮單位負責同志分別深入各自駐點村開展調查研究、走訪慰問,幫助群眾解決具體問題和實際困難,為活動開展注入強大動力。各工作組到村共召開支部大會52次,召開黨員代表大會46次。同時,為確保活動階段性工作實效,我們通過召開工作推進會、碰頭會等形式,加強活動的推進指導,促進活動落實。今年2月11日、3月3日、4月11日,分別組織召開了全鎮“三萬”活動碰頭會議和 “三萬”活動推進會議,強化了活動的推進指導。
三是活動有機結合。實現“三萬”活動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相結合,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加強紀律作風建設,始終做到“三個”堅持,即:堅持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和市委《四項具體規定》,堅決反對“四風”,樹立良好形象;堅持“六不準”要求,身體力行的多為群眾辦實事;堅持督辦檢查常規化,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
二、廣泛宣傳發動,推進活動不斷深入
我們按照活動方案要求,以召開會議、走訪慰問、收集意見為重點,深入推進政策宣傳、廣泛收集群眾意見、確定興辦實事項目,推進活動深入開展。
一是筑牢思想發動工作。鎮動員會后,全鎮75名工作隊員迅速到23個村召開了村“兩委”班子會、黨員代表會,對“三萬”活動進行安排部署。為了更深入了解基層群眾的所想所思所求,每個工作隊到村召開黨員干部座談會10次以上,返鄉農民工不10人以上。在全鎮135個村民小組分別召開了群眾會,與群眾面對面的宣傳“三萬”活動的目的、意義、內容、要求及各項惠農政策。
二是宣傳報道營造氛圍。淯溪鎮黨委、活動辦狠抓對“三萬”活動的宣傳報道工作,為了更好地營造宣傳氛圍,在醒目位置懸掛宣傳橫幅32條,發放當陽市“千名干部進百村惠萬民”活動宣傳手冊46冊,印發宣傳資料10000份,在湖北當陽網、南方法制網等各級媒體播發稿件15篇,著重提高了群眾對“三萬”活動知曉度,為“三萬”活動深入開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三是“兩項”活動增進感情。結合“接親拜年”和“三進五訪”活動,認真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各工作組的足跡遍布全鎮23個村135個組,走訪群眾1150人,慰問黨員、困難群眾201戶,給困難戶共送去慰問金68800元,化肥3500斤,大米400斤,油20桶,為困難戶發放民政救濟補助款29萬元。在走村入戶階段,大多數村民對各級干部主動聯系群眾,講實話、道實情,與工作隊的干部交朋友、結對子、話家常、提建議。各工作組全面收集村民反映的突出問題及存在的困難,注重個性問題和共性問題的分門別類,共收集到各類意見建議118條,涉及飲水、用電、道路、住房、產業、網格化建設等方面共性問題6個,為“興辦實事”階段打下堅實基礎。
三、扎實興辦實事,務求活動取得實效
在“三萬”活動中,在做好宣傳發展工作的基礎上,我們鎮成立7個工作專班,大力興辦實事,鞏固前三輪活動的成果。
一是積極籌措資金。在這次“三萬”活動中,全鎮共籌措資金751.95萬元,其中:各村工作組共幫扶資金51.4萬元,企業、個人共捐助資金24.95萬元,農民籌資籌勞共13.7萬元,各方爭取資金267.9萬元,爭取“一事一議”獎補資金276萬元,農村安全飲水項目資金41萬元,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維修養護資金77萬元。
二是多措并舉推進網格化全覆蓋。今年,按照全市“三萬”活動和農村網格化管理工作要求,通過強化宣傳、營造氛圍,成立機構、加強領導,抓好培訓、提高能力,組建隊伍、強化管理,健全制度、強化督辦,全鎮23個村,2個社區居委會,采集紙質信息19301戶54319人,采集率達100%,全鎮電子錄入率達到100%,農村網格化建設已基本實現“八個到位”。全鎮已成立了1個網格管理中心,25個網格管理站,劃定了 148個網格,配備了148名網格員,以網格為單位成立了由889人組成的148支平安志愿者隊伍和28支義務巡邏隊伍。
三是大力興辦實事惠及民生。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量力而行,全鎮各村共確定了興辦實事項目25個,共需投入資金756萬元。圍繞解決出行難,共硬化道路13條,26.14公里,鋪晴雨路7條17600米,維修新修過路橋4座。圍繞改善農田水利灌溉條件,共清理渠道4400米,維修泵站3座,其中馬店村投資24萬元對四組倒虹管進行了徹底維修。圍繞農村安全飲水,聯合村爭取41萬元項目資金對二、三組263戶進行安全飲水改造,農戶吃上了自來水。目前,這些涉及到農村水電力等關乎民生的項目在2月底以前全部開工建設,4月底基本完工。
四是抓好“四大”行動,鞏固“三萬”活動成果。實施綠化美化行動,按照市“綠滿沮漳”行動方案,全鎮今年共植樹造林面積達3185畝,其中啟動萬畝黃桃基地建設,在光明、龍井、八景坡3村種植黃桃20xx畝,在集鎮光明大道、建設大道投資18.5萬元建設綠化景觀帶。實施環境整治行動,突出“一河三街四線”的重點,即:漳河沿線環境衛生整治,集鎮大河橋路、光明大道、建設大道沿線街道,皂當路沿線盧家灣大橋至超限站、荊宜高速腳東高速路口、淯陳路沿線及淯溶路沿線。同時還要將腳東、馬店、陳院等集鎮環境衛生納入重點整治范圍。實施農民素質提升行動,今年共培訓農民2350余人次。實施鄉風文明創建行動,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戶活動,共評選541戶。
三萬活動工作總結怎么寫 篇3
xx村位于鄂州市西南15公里的三山湖畔,南臨黃石,北接武漢,平坦的水泥公路連接南北東西,交通便捷。這里依山傍水,漁歌唱晚,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全村760戶,3400人,其中中共黨員97名,擁有2.2萬畝三山大湖圍欄養殖經濟聯合體,1.3萬畝精養魚池,年產各類水產品近3千萬公斤,是鄂州市唯一的水產養殖專業村。20xx年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魚),也是湖北省首批“旅游名村”創建并驗收合格的“魚米之鄉”。
自“三萬”活動開展以來,我村“兩委”在省委黨史研究室和“三萬”活動領導小組的關心支持下,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為導向,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村工作大局,以黨風廉政建設為契機,以創先爭優為抓手,不斷鞏固村級集體經濟,使全體村民有一個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現將我村“三萬”活動情況進行如下總結。
一、黨建工作
我村黨組織建設工作在“三萬”活動領導小組的正確領導下以隊伍建設為根本,在黨員教育方式方法上下功夫,除了正常的“三會一課”制度,主題教育規定的內容要求按照《省關于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意見》,每個黨小組年學習次數不少于12次,在學習形式上采取“五結合”的方法,即集中學習與自身學習形式相結合,理論學習與組織活動相結合,學習典型與開展主題教育相結合,專題黨課與遠程教育相結合,政治學習與村務工作相結合。學習是形式,統一認識,促進工作是目的。努力樹立黨的基層組織在村民中的威望和影響力,把廣大黨員培養成宣傳政策,遵紀守法,帶頭致富,帶領致富的先鋒。
二、“清潔鄉村”和新社區建設工作
在“三萬”活動領導小組的正確帶領下,我村明確了以“鄂渚漁村”為特色,高舉“科技興漁”大旗,打造“生態漁村”的品牌,堅持高標準規劃,高標準建設,著力打造成名副其實的“生態旅游名村”,近幾年來做了如下工作:
1.加強環境整治,優化旅游環境,嚴格保潔員制度,建立“長效機制”保證門前屋后,溝邊路邊衛生整潔。
2.完成了新社區二期工程建設,入住率100%,社區公路硬化,下水管網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
3.著力提高道路“綠化、亮化、美化”建設水平,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三、養殖區域基層設施建設工作
1.完成了移山湖東站-北站1000米“一港兩堤”和北站進出水道擴改建工程,解決了我村養殖區域進水難的瓶頸。
2.完成了向陽港清淤護砌2168米。
3.完成了中心港清淤4400米。
4.完成了支溝板槽護砌20xx米。
5.完成了養殖區域碎石硬化路面7500米。
四、千方百計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村級集體經濟薄弱,一直以來是困擾我村發展的難題,20xx年以前我村集體經濟收入不足6萬元,無特色產業項目,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近年來,在“三萬”活動領導小組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東站-北站“一港兩堤”工程,村支部召開黨員,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決定整合移山湖村民承包面積,反租收回村集體管理,招商引資,變養殖為種植模式,使村級集體經濟由不足6萬元增至25.8萬袁,為我村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