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預算主管個人年終工作總結(精選3篇)
2024年預算主管個人年終工作總結 篇1
一、政治理論方面
我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心參加時事政治學習,不斷提高自我的政治思想素質,加強素質教育理論學習,更新自我的工作觀念,樹立質量為本的思想。同時加強教育法律法規的學習,提高依法工作的水平,刻苦鉆研業務,認真履行崗位職責,用心把政治理論知識運用到工作中,嚴格遵守公司和項目部的規章制度。
二、工作方面
項目部剛成立不久,前期重點主要是臨建部分、前期工程量計算及工程中間結算,并向公司報告本月工作和下月計劃。當項目部具備施工條件時,進入了正常施工階段。
1、臨建
臨建的范圍相對較小,但是零零碎碎的分項工程個性多,前期主要就職工宿舍、食堂、辦公區、大院、攪拌站試驗室及辦公區等地的項目計量及費用進行了結算,對分包商上報的價格進行了認真仔細的分析,合理定價。
2、工程量
工程量計算主要包括混凝土量和鋼筋量的計算。我主要是計算了混凝土方量,包括樁基、承臺、橋墩三個方面。由于橋墩有實心與空心橋墩之分,空心橋墩墩身為漸變墩身,計算起來有點難度。經過認真仔細分析之后,較準確地計算出了橋墩的混凝土量,并校核了圖紙上的一小部分錯誤。
3、工程中間結算
主要是有關零租的機械及鉆孔、打鉆孔灌注樁的部分結算。根據每一天的租賃設備簽證單、分部分項工程簽證單及清工簽證單,按照有關定額并根據實際狀況對其做了結算。
4、公司方面
平時及時了解公司動態,每月的月底,準時向公司匯報當月的工程進度、實際施工產值、下月的工作計劃、預計施工產值。
三、不足之處
在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里,我學到了不少東西,但由于時間的限制,在很多方面我都不是很了解,或者說根本沒有接觸到,比如對于預算員最基本的定額都不是很熟悉。
今后,我會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服從領導的安排,認真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平時有時間加強學習,并及時鞏固相關知識,虛心請教;在經營方針上,始終堅持的收入,最低的支出,為公司帶來的利潤。
2024年預算主管個人年終工作總結 篇2
一、20xx年所做工作大況
10個月里,完成項目30余個,計算單體50多棟,大體情況如下:
預算方面工作:xx大道等;
結算方面工作:xx城市中心
全過程項目:一、二、三期;
二、20xx年
3月中旬上班后,經歷了半個月的淡季,沒什么特別忙的活,覺得不像人家說的一樣,忙的不可開交。進入四月后開始發現,原來真的很忙,這一忙就是到了年底,雖然很累,可是過的真的很充實,覺得以前在其他單位度日如年,在真的是光陰似箭。
通過與等幾個業主的接觸后,發現我現在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工作做得不夠仔細,重復勞動很多,原因是沒有先閱讀業主發過來的要求及預算模板的內容,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很快適應了新的工作方法,并自己覺得很滿意。
7月份開始正式接受全過程,一開始不是很適應,本人心粗,沒做過這么仔細的工作,剛開始給業主留下的印象不是很好,經過高輝的提醒與指導,改進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得到了業主的認可。
三、20xx年目標
新的一年即將開始,我要一如既往積極、熱情的態度投入到工作中,認真準確的完成每一個工作。需要學習的東西更多,像定額、清單規范及各種規范、圖集等。具體要求如下:
1、熟悉定額,撐握其計算規則與各項劃分分類并且了解與市場價格的差別;
2、還是要多了解技術規范,了解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撐握更多知識;
3、做預算要做到更快、更好、更準;
4、努力獨立去完成一個全過程業務,全面提升自己;
5、準備考取相關職稱。
2024年預算主管個人年終工作總結 篇3
我是在20xx年5月到新單位工作的,新單位是一個很不錯的單位,項目飽滿,資金等方面也沒有太多的問題,但就測試部門工作的情況卻很不樂觀。具體表現是人員少,任務重,人員不穩定。領導對測試部門的工作很不滿意,在面試我的時候就多次表示了對公司目前測試不滿,期待我來之后能夠帶領測試部門有一個比較好的發展。
首先說說我們公司測試部門在這四個月的變化吧
1 測試人員大量增加,原來的測試人員為3人,現在為14人,人員擴充了3倍,目前來說,測試人員的數量還不是很多,但相比原來部門的擴充速度還是很快的,另外一個方面,由于我們工作比較有成效,領導基本認可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比例可以達到1:0.8或1的比例。我想這個比例對一個國內的企業來說已經是很高的比例了。
2 個人素質的提高。具體的個人素質提高不是很好說,還是用項目來說吧,我剛來的時候,測試人員在一個系統測試的時候,一般測試需求點位500個左右,后來一個項目在作回歸測試的時候,測試需求點達到15000個,第二次回歸測試的時候測試需求點達到了49000個,這里要說明的是,我們測試需求點的增加不是為了增加而增加,而是對被測試需求各種使用情況分析的更詳細,程序覆蓋強度越來越大的結果,測試發現的問題深度逐步增強的反應。
3 機器設備的變化,測試人員是開發群體的弱勢群體,他們的機器配置也是公司最低的,剛來的時候,全部測試人員都使用P4 1.7完全不能滿足自動化測試的需要,目前,測試人員基本都是P4 3.0雙核,液晶,測試人員很高興。另外我們還有專門的測試流程管理服務器,一些淘汰下來的老機器作為專門跑測試用例的測試專用機。
4 開發人員對測試人員的態度改變。測試人員在開發過程中處于弱勢地位,這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現象,原來開發人員可以隨意的讓測試人員作自己認為需要的測試,而測試人員是沒有辦法拒絕的,甚至連具體測試的方法和手段開發人員都要干涉,而一旦出問題,首先怪罪測試人員,而不是找自己的責任,測試人員成了項目失敗的替罪羊。而現在這種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至少測試人員有能力展示他們的特長。而不是開發人員的附屬。
5 領導對測試工作的態度轉變
我剛到單位的時候,領導們對測試工作很不滿意,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領導說,測試部門的工作人員,可用的就留下,不可用的就直接開除,這對測試人員的工作評價實在不高,現在好多了,首先測試部門現在的工作得到了領導的認可(原來我們總是被批評,而現在總是被表揚),其次,人員、設備的配置在增加,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求的測試時間可以得到保證。
到單位工作4個月了,測試部門出現這么多的變化,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就是那句話:做正確的事情,正確地做事情。
個人認為做正確的事情比正確地做事情要重要,道理很簡單,中國的一句成語,南轅北轍是最好的解釋了,如果不能了解什么事情是正確的事情,那么你做事情的效果越好,則整個項目失敗的可能性越大。下邊先說說我到單位做的幾個事情。
1和領導達成一個協議
和領導達成一個協議是一個很關鍵的事情,我在面試的時候,就了解到了領導們對測試部門的工作很不滿意,希望很快扭轉測試部門目前的工作狀態,但一個部門工作狀態的改變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面試的時候,我就和領導們達成了一個協議,爭取測試部門在3個月內有一個小變化,6個月內有一個大變化,12個月內形成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領導是 一個明白人,沒有強迫我在幾天或幾周內就要 有一個大變化,這為我們部門以后的發展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2了解單位的工作情況
3了解單位工作的問題
4訂立規則
5組建自己的團隊以及核心團隊
6協助其他人做工作
測試人員工作分配不均,嚴重影響工作情緒
在我來的時候,測試人員都是被配置到項目組,開發人員有測試需求的時候都是直接找到本項目組的測試人員,由于各項目進度不一,造成在不同階段測試人員的工作量嚴重不一,真是忙的忙死,閑的閑死。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有一些比較好的測試人員會主動幫助其他測試人員,而一些懶惰的測試人員作會坐在一邊裝作什么都不知道,結果是好的測試人員忙死,其他人閑死。
4訂立規則
在了解了測試部門當前的主要問題,解決的方法就確定了,具體方法:
A:首先是訂立規則,說簡單點先確定測試部門內部規則,我規定測試部門只接受系統測試,不接受單元測試和集成測試,說簡單點,測試人員進行的測試必須是一個完整的測試周期,最短時間是2周,這樣才能保證測試工作的最低測試強度。
B:我向測試人員明確測試人員是軟件開發過程中的專業技術人員,他們的特長就是測試技術,在測試技術上測試人員不能比開發人員水平低,所以,他們的測試工作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問題的發現是他們作主,至于發現的問題是否是BUG,是否需要修改,這是開發人員(確切的說是項目經理)和質量保證人員來確定,但是否是問題是測試人員來決定,測試人員判斷是否是問題的標準就是測試結果和測試預期結果是否相同,只要不相同,就算問題。其他人員無權對這個原則提出異議。
C:為了保證測試的獨立性,我要求測試人員在測試過程中,不要和開發人員有過多的交流,如果有交流也僅僅限制于關于系統如何使用方面(我們沒有很好的開發文檔),其他的一概不和開發人員討論,這種方法雖然會對開發工作有一些阻礙工作,但在測試工作當時的工作狀態下是很必要的,否則整個測試工作的獨立性根本無法保持。
D:使用測試流程管理工具,我們原來的測試計劃、測試用例都使用word文檔來管理,很不方便,我來單位后,采用了專門的測試流程管理工具,也就是說一個完整的測試,首先寫測試計劃(主要內容是測試人員,系統需求,時間等方面的信息,這個東西還是使用word來編寫),其次是測試需求點、測試計劃(這個測試計劃是我們測試用例執行的先后次序),每個測試用例的測試步驟,以及發現的所有問題。在最近的一段時間,通過測試工具的使用,使我們測試需求點的管理從不規范,隨意寫,到有條理,有順序,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的一個系統,在我來以前測試需求點大約是600個。在我們后來的幾次回歸測試中,測試需求點,分別為20000,500000,60000個,測試需求點的變化,說明了測試強度的增加和規范。
E:測試結果需求評審,否則不進行回歸測試。這是一個原則問題,確切的說測試人員在開發過程中不能直接創造價值,他們的工作必須通過開發人員才可以得到體現。開發人員是否重視測試中發現的問題,是否對這些問題進行認真的評判和修改,不但關系到測試人員工作價值的體現,而且對測試部門工作安排也很重要。在我們測試的幾個項目中,如果開發人員認真對待測試結果,一般來說,進行1到2次回歸測試,整個系統bug就會呈現出收斂狀態,否則,測試人員需要無休止的測試。在測試過程中,我一方面保證測試周期的時間的要求(最少2周)。一方面,和質量保證人員配合,對于那些不認真對待測試結果的項目組,采取不評審,就不進行回歸測試的方法。(反正項目延期不是測試部門的責任,有點無賴,但有時候也是沒有辦法)。保證了測試的有效性。
刪除 51mobile (20__-4-21 12:36:45, 評 0 分)
現在這篇不完整,我在其他地方有看到完整的,現在補充下,希望作者別見怪 ^_^
1和領導達成一個協議
2了解單位的工作情況
3了解單位工作的問題
4訂立規則
5組建自己的團隊以及核心團隊
6協助其他人員工作
下邊我具體的說一下:
1、和領導達成一個協議:
5月份我到公司正式上班,新到一個公司,人生地不熟。最先要作的事情是在和各位領導接觸過程中了解公司的情況,并與領導達成一個大致的協議,我首先和領導達成的協議基本內容是測試部門的工作在3個月內有一個小變化,6個月內有一個大改觀,1年之后形成良好的測試流程和測試隊伍。領導們也基本同意我的設想。和領導達成這個協議為我以后的工作的開展取得了時間上的保證,(很多領導希望招聘一個高級開發管理人員后,開發或測試立刻有一個改觀,在幾天內開發和測試完全沒有問題,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實際上也是不可能的),我的領導在這方面給了我一定寬限,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2、了解單位的工作情況
每一個單位都用自己的特點,有優點也有缺點,如果下車伊始就亂下命令,必然是瞎指揮,不但不能改善工作,而且原來單位一些好的做法也必然被你毀掉。所以,剛下車,一定要休息一下,看看周圍的環境,再決定如何行動。來一個新單位也是這樣,人生地不熟的自然要先看看,首先是有幾個部門,各個部門主要方向,幾個主管領導,比如人力資源對我們以后人員招聘會比較重要,研發部門有幾個?哪個研發方向是單位的最主要的方向,后勤保障部門是那些人員,不要小看他們,部門以后是否可以獲得好設備主要就看他們了,這些人職位不高,但屬于現管。爭取他們對工作支持是很必要的。最后,別忘了了解你的工作人員,無論怎么說,你的工作人員是和你打天下的人。
3、了解單位工作的問題
剛到單位,測試人員都很忙,我則在一邊觀察,前幾天的問題總結了一下。
A:測試人員人員少,隊伍分散,由于以前的測試隊伍管理比較亂,很多項目不放到測試部門測試,而是將測試人員直接從測試部門調出。在我到崗的時候測試部門只有4名測試人員。
B:試部門機器的問題,由于測試部門一直不被重視,所有的機器很落后,自動化測試工具基本不可使用,
C:開發人員對測試干涉過多,測試缺少獨立性
開發人員對測試工作干涉過多,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C1:測試內容由開發人員規定,測試方法以及測試手段均由開發人員決定,在測試人員能力弱的情況下,這無疑是一個可行的方法,問題是這種方法要求開發人員對測試方法和手段比較了解,但單位的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另外開發人員對測試工作質量不承擔責任,說明白點就是測試人員按照開發人員的規定去做,即使完成了測試任務,也無法保證測試質量,而由于測試質量不好造成產品質量不好的問題,又需要測試人員來承擔。
C2: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在測試過程中交流過多,在測試過程中由于相關文檔不全或者質量問題,測試人員經常需要開發人員進行交流,這種交流是必要的,但也容易產生問題,比如測試在發現一個問題的時候,開發人員總會用這樣或那樣的借口告訴開發人員這不是問題,不用寫在問題報告里,結果很多問題即使被測試出來也被這種糟糕的交流給掩蓋起來了。
D:測試時間無法保證
測試時間無法保證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D1:首先是開發人員來規劃測試任務,而真正了解測試工作的開發人員很少,測試工作量占到整個開發量的30%-70%。基本上沒有開發人員了解這個情況,所以他們給測試留得時間很少,往往是1、2天。這么短的時間根本不能做到完整的測試。
D2:開發人員管理的混亂,軟件版本的頻繁升級,有時候一個版本和上一個版本的差別只有幾行代碼,這樣不但造成軟件配置管理的混亂,而且給測試人員帶來了很大的麻煩,最討厭的是,絕大部分的測試工作都變成了無效測試。除了浪費測試資源以外對開發沒有任何好處。
E:測試水平低,測試需求點少,測試強度不夠
測試時間的緊張,嚴重限制了測試人員的測試水平的發揮,單位許多測試人員測試水平是相當不錯的,但他們根本沒有時間編寫測試需求報告,一個系統的測試需求點往往只有幾百個點,這種測試需求強度根本無法保證測試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