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電視局局長任期工作總結
以上的八件事的成功,主要是得益于我們對廣播電視局的準確定位和正確把握;得益于局領導班子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得益于全體干部職工充分發揮各自的聰明才干和智慧;得益于縣上五大班子的關懷和各個行業、各部門的大力支持。我自己首先認為在廣播局當局長,不僅僅是一個領導工作,而更重要是管理業務。我們在管理上,加強行政成本核算,強化管理,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工作效能。廣電系統非同其他行業,上面沒有項目資金,沒有專項投入,電視臺沒有經費預算,財政一年只預算一萬元的稿費,而電視臺每年需要費用30多元。整個運轉都要靠我們找米下過鍋,自奔自吃,一方面做好電視節目增加廣告收入,一方面與單位部門合作聯辦節目找點經費,另一方面想盡千方百計到上級要點。幾年來,在保證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擠出資金償還債務。我接手時上屆留下債務近100萬,其中工行貸款50萬,垂直管理后,鄉鎮原廣播電視站債務是34萬,17個鄉鎮通有線電視又向職工借款近80萬,這些債務大部分償還了,現在只欠職工40萬了。再就是面對廣電行業花錢多,掙錢少實際狀況,我們必須從管理入手,堅持運轉、建設、還債三不誤。在決策上,堅持精打細算,把有限資金投入到事業建設上去,以保證更多的人看到節目多,效果好的中省市縣電視節目,每個項投入都必須算好投入產出帳。如17個鄉鎮通有線電視原預算投入150萬,結果只花了100多萬,工程人員受到縣政府的表彰獎勵。在意識上,教育廣大干部樹立職工愛崗敬業,勤儉持家,艱苦創業思想,正確處理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各個環節的把關,盡量做到既要把事辦好,辦成又要少花錢。我局經常接待新聞記者和上級領導,在應酬接待方面我們堅持既要把客人招待好,又要不浪費。財務管理有制度,有檢查,資金來源和支出有統籌安排計劃,不寅吃卯糧,不打亂仗,不做假帳,不到處欠帳。加強內部管理,不斷完善量化考評辦法也是取得成功關鍵措施。對新聞編采人員實行量化考核,我們把加班費、下鄉補助費、電話費、稿費、差旅費與工作實績掛鉤,實行五費合一,改變了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管理方式,極大的調動了干部職工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智慧和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對基層廣播電視站實行包干經費管理,超支不管,節約歸己,對材料的管理實行統一計劃,統一進購,統一核算,工程統一驗收。還有在指導工作中,注意加快工作節奏,提高行政工作效率,該休息時就盡情的玩,干工作時就踏實苦干,文武之道,張弛有度,精心營造了一個優美輕松、空間適度、積極向上、不甘落后的既充滿著激烈競爭機制,又離不開團隊協作的工作氛圍,對于充分發揮廣大干部和職工發積極性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廣播電視局屬于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撥款保基本工資,服務性的收費保運轉、保建設、保網絡維修、保增添編采設備,不管是那里來的錢都是國家的錢,用一分錢就要有一分錢的效果。幾年來我們收支基本達到平衡,在保證電視臺正常運轉的情況下,大部分資金都用于事業建設和網絡維護上去了,同時在不違反財政紀律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職工的各項補助。我們白手起家,事業資產從無到有,日益增大。現在我們擁有將近400萬元的廣電資產,那是我們省出來的,腳踏實地的干出來的。應該說紫陽廣電人為做大做強廣電產業打下堅實的基礎,作出很大的貢獻!
七年來,我在領導廣播電視局的工作中,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遺憾,有時困惑,有時尷尬,有時理直氣壯,有時灰心喪氣。在艱難時我們使出全身解數,歷經錯綜復雜走出低谷,總想把縣級電視臺辦得有模有樣,下功夫打造節目品牌;在順利時我們時刻不忘艱苦創業,堅決禁止奢侈浪費,總想把紫陽廣電做大做強,將有限的資金用在事業建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