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工作總結:朝陽般的開始
最后是很重要的改造自己的生活——自己以前作息不規律,飲食既不規律也不利于身體運轉等,而來這邊后由于是全新的生活,為改造生活提供了可能性。我們是每天8:30準時到達辦公室開始工作,而從住處到那里坐車需要花費7分鐘左右,徒步需要40分鐘左右,我是比較傾向于每天步行去步行回的,否則就沒有任何的可以鍛煉身體的機會了。如果步行去,則需要保證非常充分的睡眠,早睡早起,但這一周做得并不好,主要是由于一方面自己時間安排不合理的問題,導致有些時候深夜時需要寫東西或者與人交流;另一方面,大家住的是集體宿舍,已婚和育有一個10個月大孩子的就住在我們的大宿舍的對面,孩子經常深夜啼哭,再加上蚊子叮咬的緣故,在客觀上會極大妨礙晚上的睡眠,這幾天里好幾次夜里被孩子哭聲叫醒或者被蚊子咬醒。這個問題需要注意處理解決。而同時,我也準備了社團的小歌本,雖然在這邊只有我一個人,雖然已經不在集體了,但嚶鳴的晨讀晨練、學歌、唱歌、朗誦等還是要盡量堅持,這是很好的培養情懷、愉悅身心、增加審美的方式,這既是社團大一的余剛同學專門給我發短信提的要求,也是自己在離開社團后發自心底想做的事情,想借此保持與社團的熟悉感情聯系、把社團提倡的良好的生活方式一直保持下去。這些想法以后都要慢慢展開付諸實踐。
以上所有的期望等,都需要現在一件一件來用心完成。對此我倒是很有信心,相信我早晚可以完全找到融入進來和進入工作狀態的感覺,然后腳踏實地地做好一塊一塊的工作,學到我想學的東西。
(三)從《大秦帝國》到人生選擇
寫完上文,已經是12日的凌晨了。
下了一天的雨,夜晚的昆明顯得極為安靜,偶爾會有一些斷斷續續的水滴跌落的聲音傳來。
這是多美麗的夜晚,我離開家鄉到西安,又從西安輾轉甘肅定西、河北石家莊、北京、昆明等地,看過了多少的朝陽,又曾多少次驚艷月亮的美。
出來這么長時間,心中始終派遣不掉的是對家鄉、對社團的深深眷戀。畢竟歲月在流逝,不管我此刻可以身處何方,我們都要面臨的是XX年的大學畢業,到時徹底離開學校、離開社團,理想何以為繼?追求從哪里切入展開?這些都是需要面臨和始終思索的,而今我提早經歷了這樣的感情體會,一個人首先離開社團只身來到昆明開始著這樣的實踐和摸索嘗試,內心是真實而豐富的,而我自己也知道,從社團到社會、從理想到現實、從學生到社會人,這樣的一天早晚會到來,此刻,我正處在這一大調換的剎那。
因為認同太深,所以離別之后便生出眷戀;因為眷戀和離別,又容易生出傷感,這便是如今回想起有關陜西那片土地的最深情感感受。曾經一次在哪里看主席青年時代某次評價自己,他認為當時自己的不足之一是“性格當中情感因素太深”(大意如此,原話記不清),今天看來我不也是這個樣子嗎?在學校時還常常覺得自己心很硬,理智的因素常為主導,可是出來才越來越發現心里的柔軟,如此豐富的情感始終縈繞于心。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在這千里之外,我也常常想起原來和社團同學們一起大聲唱歌、跑步、暢談天下、討論讀書、一起吃飯的日子,我也常常翻看社團一些同學寫的關于社團的文章,甚至我也曾偶然地夢到好多人的笑臉。在住的地方,甚至因為看到被套上有一群綠色的小青蛙而想起胡勇勇。……
對此常一笑置之,然后抬頭看一看云南天空上波瀾壯闊、迅速變化的浮云,或者是曾經在甘肅大山里看到過的明月。
在幾次深夜被孩子的哭啼聲驚醒時,在看到幾位同事總是在下班后背著孩子一邊自己吃飯一邊給孩子辛苦地喂飯時,在看到集體當中幾對夫妻為了做公益而聚少離多時,在看到身處的這座四層小樓時,在發現需要寫豐富的項目策劃書但似乎自己已經暫時文思竭盡時,在看到許多公益機構在付諸巨大心血卻收效甚微時,在看到似乎做公益在根本改造社會的路上杯水車薪時,我偶爾也會去想:這就是我們將來可能會擁有的愛情、婚姻和生活嗎?這就是我們將來的理想的踐行嗎?……對此,我心中多少有點疑惑和懵懂,并經常在想,是否我們把理想想得過于美好而對現實的困難嚴重估計不足?是否我們的理想還真的未經現實和生活的考驗?這個,也算是一些思考。
今天下午,我又一次看了幾集《大秦帝國》,剛開始秦魏河西大戰、商鞅孝公白雪等出場的那一段,第一輪變法成功后孝公欲將瑩玉許給商鞅而商鞅執意要與白雪離開秦國、兩人在山水邊發生對話的那一段,商鞅白雪在分別十年后終于在崤山見面的那一段,商鞅執掌秦國新軍收復秦國失地、變法終獲成功那一段,劇終商鞅慷慨赴義、白雪殉情那一段……再去過甘肅定西渭源縣的隴西大山之后,在深夜獨自面對過秦國長城遺址之后,在山頂舉目遙望過蒼茫大地和山川峻嶺之后,在曾經獨自在冬天徒步半個月考察了關中西部包括鄭國渠、涇渭流域、秦嶺山下等地的農村之后,終于在精神和文化歸宿上將自己與戰國時代老秦人相銜接,那種剛毅質樸、慷慨赴義、理想大氣、勇猛精進、家國為上等等的精神內涵,似乎像一種強烈的煙霧始終徘徊籠罩在我的心里,每看一遍這部曾在生死觀上給我以極大啟發的電視劇都是一次極強的心靈震感,“公如青山,我如松柏”,“懸崖勒馬的是將、懸崖不勒馬的是王”,我會感覺,是否我在精神上是慢慢在與劇中的商鞅、孝公渠梁在靠近和熟悉的?是否他們的英魂和追求是正在一遍一遍浸染著我的靈魂和再生的?甚至,我會感覺,白雪這個女子好熟悉,“大河繞青山,知己又紅顏”,她的舉止,她的抱負,她的大氣與隱忍、展現與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