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教個人工作總結報告(精選3篇)
助教個人工作總結報告 篇1
20__年6月6日,天氣舒適,今天我和兒子班上的小同學的媽媽一起應邀參加中一班的家長助教活動。媽媽準備的是用軟泥制作漢堡包,我準備的是消防安全知識。
孩子們早餐結束后,是我和媽媽的助教活動開展時間,我和中一班的小朋友來到多媒體教室。在教室里充分與孩子們互動起來,通過圖片、討論、提問競答等形式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了解簡單的防火知識,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習火災自救的方法,同時進一步提高孩子們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快速應答能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小朋友們個個表現得非常棒,例如在提問環節,我問小朋友們遇到火災發生時會怎么辦?如何進行逃生?中一班的每個孩子都能非常積極主動的參與問題思考中來,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這點讓我作為學生家長很欣慰,不愧是思維班的孩子。
下午我和媽媽一起組織小朋友們開展火災逃生演練游戲,隨著“失火了”的口令下達,孩子們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做出了反應。每個孩子都立即拿好濕毛巾掩住口鼻,按著老師教的方法分小組,一隊接著一隊,緊張有序地從安全疏散通道進行撤離至規定的安全地點。在到達安全地帶后,我與孩子們再次溫習了早上學習的安全標示。中一班的每個孩子都回答的非常好,非常棒。
通過此次助教活動,不僅讓我們家長進一步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方式,而且感受到了幼兒在園里的學習、生活、游戲、活動的特點。利用我們家長助教活動的平臺,更好的與老師共同交流育兒心得,增進對孩子的了解,同時也豐富了教學手段,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從而達到家園共育的效果和目標,我們相信,只要在我們家長和中一班的所有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孩子都會越來越棒,讓我們一起加油吧!最后在這里,我們感謝所有的幼兒園老師,衷心的說聲“謝謝!您們辛苦了”。
祝愿可愛的孩子們:茁壯成長!健康快樂!
助教個人工作總結報告 篇2
大班助教活動開始了,時間過得好快,我馬上就要從幼兒園畢業了。從張老師發教輔通知開始,我就一直在想,如果很多家長忙的話,我會動員孩子的爸爸給A班的寶寶們上繪畫課,因為我爸爸是一個班畢業的,從小畫畫長大的。如果他不忙,孩子們會喜歡的。但是我不確定我還能不能再做助教,因為我去年做過助教。過了幾天,張老師跟我說還可以。我和我的寶貝女兒非常開心。幼兒園最后一年有機會再次當助教,是我家的榮幸。我和第一次對孩子一樣激動。接下來,我開始認真準備,思考如何把這門繪畫課教好。首先,我跟女兒和爸爸溝通過一次,但是我爸改變主意了,說最近太忙了,不能當助教。一聽說趕時間,就報名了,助教申請表填好交給老師。再說了,是給我們孩子的,你也沒去也沒留給孩子。女兒聽了,抱住爸爸說:“爸爸,你一定要去,因為你很帥。當你去的時候,別人會說張儀彤的爸爸很帥。女兒的'話奏效了,爸爸說我一定去。
這一天終于到了,孩子們在約定的時間到了幼兒園。當孩子們看到一個叔叔和一個嬸嬸時,他們更開心了。張老師簡單介紹了一下課的內容,然后直接上了主題——我是小畫家。首先,助教爸爸和孩子們互動。孩子說畫什么,教輔爸爸能畫三遍兩遍。孩子們非常高興,每個人都想舉手請助教爸爸畫出他們想要的畫。接下來,由于時間限制,助教爸爸給孩子簡單講解了一下怎么畫線和上色,然后讓孩子開始畫。每個人都提前準備了一張照片,看看誰先快速地畫好了樣本,就會有一份小禮物。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所有的孩子都迅速拿起準備好的蠟筆,畫了起來。有些孩子還讓助教爸爸幫他們畫幾支鋼筆。小比賽緊張地進行著,所有的黑白畫都變成了彩色。其中一個孩子不顧顏色地畫完蠟筆后很快獲得了第一名,并和助教爸爸合影留念。其他孩子緊隨其后,很快就畫了出來。一群群合影以超高的氣氛結束了繪畫課,看著孩子們幸福的笑容我又被感動了!孩子們似乎畫得還不夠,他們都想完成這幅畫。但是時間有點短,沒有辦法讓孩子更開心的完成,大A孩子!我愛你!你是最棒的!
老師們,你們辛苦了。
最后,希望有更多的家長加入到助教活動中來。在家長的積極參與下,教師的教育會更加生動活潑。讓我們一起努力,讓這顆幼苗在愛情的雨露下變得更加幸福和堅強。
助教個人工作總結報告 篇3
從自己擔任助教開始至現在已經將近兩個月了,期間我經歷了一次大班的課程,兩次小班的課程。回想起第一次在大班課上擔任助教時,看著早到四十分鐘的任課老師真摯的身影,看著大教室一張張朝氣蓬勃的新生面孔,看著同組助教們的認真臉龐,內心便下定決心要努力做好這門課的助教。
在每一次上小班討論課之前,我都提前在小班群中告知同學們下節課要討論的內容,以及上課的地點。叮嚀學生要按時上課,課上積極參與討論,發散思維。每次自己都會提前半個小時到教室,幫主講老師把多媒體打開,黑板擦干凈,此外和提前來的同學交流一下他們對本門課程的想法。在私下的交流中,我發現大家對這門課的喜愛程度和認可度還是很高的,但同時也認為課程較難理解掌握,迷茫于課程的計分和考試。當他們還沉浸在高考分分必爭的思想中,我嘗試著告訴他們這門課程是學校第一次開設的通識課程,不是單純的物理課,需要大家掌握好每一個公式,熟悉每一個法則,弄懂每一種題型,而是要求大家熟悉自然科學的思維方式,具有理性判斷及批判性思維的能力。意在鼓勵大家讀名著品原文走進經典,做到長見識強能力達成博雅。
每次上小班討論課,我想我是比學生還要積極的,我更多的是抱著一種學習和交流的心態。術業有專攻,雖然我作為博士生,但也不能對每一個討論題都理解透徹,但每一次聽同學們的討論結果,都讓人興奮。他們有的擅長辯論,有的擅長總結,有的思路清奇,有的另辟蹊徑,總會讓人眼前一亮。讓我記憶深刻的一件事是,在討論當代宇宙觀的分類和認同的問題時,一組同學對宇宙開始(奇點大爆炸),宇宙終結(熱寂理論,黑洞融合,宇宙坍縮),與宇宙循環(量子宇宙的不確定性,龐加萊回歸)的侃侃而談,其對物理研究之深度,之廣度讓人折服。
其實助教是一種更強調啟發式、探究式、探討式、參與式的教學活動,在我助教的同時,我也在受教。不僅有助于大一新生獨立思考習慣的養成,也促進了我自身的創新能力。